灸法

關燈
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詳《徐氏針灸》等書。聞有《針灸萃英》,未之見也。

    或問:針有補瀉迎随之理,固可以平虛實之證,其灸法不問虛實寒熱,悉令灸之,其亦有補瀉之功乎?

    丹溪凡灸有補瀉,若補,火艾滅至肉;瀉,火不要至肉,便掃除之,用口吹風主散。

    曰: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随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複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其針刺雖有補瀉之法,予恐但有瀉而無補焉。經謂:瀉者迎而奪之。以針迎其脈之來氣而出之,固可以瀉實也。謂補者随而濟之,以針随其經脈之去而留之,未必能補虛也。

    不然,《内經》何以曰無刺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無刺大勞人,無刺大饑人,無刺大渴人,無刺新飽人,無刺大驚人?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不可刺。

    九虛損,危病,久病,俱不宜針。

    刺之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複矣。若此等語,皆有瀉無補之謂也,學人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