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起止
關燈
小
中
大
左灸右,病右灸左。
又治心痛,腹脹,腹痛,中熱喜寐,屍厥,婦人血崩不止,五淋,哕噫。
行間足大指次指歧骨間動脈陷中。
針三分,灸三壯。
主目盲淚出,口,嗌幹,咳逆嘔血,心痛面蒼黑欲死,胸背痛,腹脹煩渴,腰痛,寒疝小腹腫,溺難,白濁,莖中痛,癫疾,四肢逆冷,婦人月水不利、赤白帶下或身有反敗、陰寒振寒,溲白、尿難痛。
太沖行間上二寸動脈中。
針三分,灸三壯。
主唇腫,喉鳴嗌幹,腋腫馬刀,嘔逆嘔血,善渴,脅滿發寒,腰引小腹痛,小便如淋,疝小腹腫,溏洩遺溺,陰痛,面色蒼及足寒,大便難,發寒,腑腫,内踝前痛,酸,女人崩漏,小兒卒疝。
中封足内踝前一寸陷中,仰足取之。
針四分,灸三壯。
主咽偏腫難咽,嗌幹善渴,瘧色蒼,振寒,小腹腫繞臍痛,足逆冷,寒疝引腰痛,或身微熱,小腹痛,溲白,尿難痛,身黃身重,内踝前痛,膝腫厥,身體不仁,,疝,癃,暴痛,痿厥。
蠡溝内踝上五寸。
針二分,灸三壯。
主卒疝小腹腫,時小腹暴痛,小便癃閉,數噫,恐悸,少氣,腹痛,咽如有肉,背拘急,女子赤白帶下,暴腹刺痛。
中都内踝上七寸,胫骨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腸,疝,小腹痛,婦人崩中,因惡露不絕,足下熱,惡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膝關犢鼻下二寸,向裡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咽痛,風痹,膝内痛引膑,不可屈伸。
曲泉膝内輔骨下橫紋尖陷中,屈膝取之。
針六分,灸三壯。
主膝疝,陰股痛,脅滿,小便難,癃閉,少氣,洩利,四肢不舉及身熱目眩,汗不出,膝痛筋攣,發狂,衄血,喘呼咽痛,頭風,失精,下利膿血,陰腫,婦人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内,小腹腫,陰挺出。
陰包膝上四寸,股内廉兩筋間。
灸三壯。
主腰尻引小腹痛,溺不禁。
五裡氣沖下三寸,陰股中動脈。
灸五壯。
主熱閉不得溺,嗜卧,四肢不得動搖。
陰廉氣沖下五寸動脈中。
灸三壯。
主婦人絕産,若未經生産者,灸三壯即有子。
羊矢氣沖外一寸。
章門臍上二寸,橫取六寸,側脅季肋端陷中,側卧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針八分,灸三壯至百壯止。
主哕噫嘔吐,咳逆或吐無所出,胸脅滿痛,喘息,心痛煩熱,傷飽黃瘦,贲豚腹腫腸鳴,脊強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熱中善食,寒中洞瀉,石水身腫,諸漏。
期門不容外一寸半,乳下二肋端。
針七分,灸五壯。
主胸中熱,脅脹,心痛,氣短,喜酸,腹大堅、小腹尤大,小便難,陰下縱,贲豚上下,霍亂洩注,大喘,婦人産餘疾。
督脈中行二十七,長強腰俞陽關密,命門懸樞接脊中,筋縮至陽靈台逸,神道身柱陶道長,大椎平肩二十一,啞門風府腦戶深,強間後頂百會率,前頂囟會上星圓,神庭素水溝窟,兌端開口唇中央,龈交唇内任督畢。
督脈二十七穴。
背部中行,屬陽。
長強背脊尾骨下陷中。
坐地上取之。
針二分,日灸三十壯,至二百壯止,慎房事。
此痔根本。
忌冷。
主心痛,腸風下血,五痔,疳蝕,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較,驚痫螈,吐注驚恐,失精,目昏頭重,洞洩,腰脊強痛,寒,癫疾。
腰俞二十一節。
針二分,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忌房事。
主汗不出,足清不仁,腰脊強,溫瘧瘧。
陽關十六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胫痹不仁。
命門十四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螈裡急,腰腹引痛。
懸樞十三節。
針三分,灸三壯。
主腰脊不得屈伸,腹中上下積氣,水谷不化,下痢。
十二節名接脊,十節名中柱,《明堂》不載。
脊中十一節。
禁針灸。
誤用令人伛偻。
筋縮九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驚痫狂走癫疾脊急強,目轉上垂。
至陽七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胫酸,四肢重痛,怒氣難言。
靈台六節。
禁針,灸五壯。
主熱病溫瘧汗不出。
神道五節。
禁針,灸三壯。
主腰脊急強,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寒熱往來,熱喘,目昏頭痛。
身柱三節。
針五分,灸五壯。
主癫疾,螈,怒欲殺人,胸熱口幹,煩渴喘息,頭痛,吐而不出。
陶道一節。
針五分,灸五壯。
主頭重目眩,灑淅寒熱,頭痛脊強,項如拔,目昏如脫。
大椎一椎上平肩節中。
針五分,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主五勞七傷,溫瘧、瘧,,背膊悶,項強不得回顧,傷寒熱盛煩嘔,風勞食氣。
以上背部中行,每節歧骨空中,俱俯而取之。
啞門項後入發際五分宛宛中。
針入四分,禁灸。
風府腦戶下一寸半大筋内。
針四分,禁灸。
二穴誤灸令人啞。
腦戶強間下一寸半枕骨上。
針三分,禁灸。
強間後頂下一寸半。
針三分,灸七壯。
主頭如針刺、項如拔,螈,癫痫心煩吐涎沫發無時。
後頂百會下一寸半。
針四分,灸五壯。
主風眩,目視KTKT,顱上痛頂,惡風寒,諸陽之熱逆,癫疾,嘔。
百會前頂上一寸半,頭頂中心旋毛中。
針三分,灸百五十壯,即停三五日訖。
繞四圍以三棱針刺令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
頻灸拔氣上升,令人眼暗。
主脫肛,風痫,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言語不擇,發時即死,吐沫,心中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健忘,飲食無味,飲酒面赤,頭重鼻塞,目泣出,耳鳴聾。
前頂囟會上一寸半,骨陷中。
針四分,灸三壯。
主頭風熱痛,頭腫,風痫,小兒驚痫,面赤腫,鼻多清涕,項痛目眩。
囟會上星上一寸。
禁針,灸二七壯。
主鼻塞不聞香臭,頭風痛白屑起,多睡,驚痫戴目上視不識人,目眩面腫。
上星神庭上五分。
針三分,灸三壯,至百五十壯止。
多灸拔氣上升,令人眼暗。
主頭風,頭腫,皮腫,頭痛,面腫,鼻塞,目眩,目睛痛,痰瘧振寒,熱病汗不出。
神庭額前直鼻入發際五分。
禁針,誤用令人颠,目暗。
灸二七壯,至百壯止。
主風痫,癫風羊鳴,角弓反張,披發歌哭,驚悸不得安寝,喘渴,頭痛目昏,目泣出,鼻流清涕。
素鼻準上陷中。
針三分,禁灸。
水溝鼻準下人中中,直唇取之。
針三分,灸三壯。
主消渴,水氣身腫,癫痫乍喜乍哭,牙關不開,面腫唇動,肺風狀如蟲行,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鼻不聞香臭,口不能開,寒熱,卒中風,面腫。
兌端上唇中央尖尖上。
灸三壯。
主唇吻強,上齒齲痛,癫疾吐沫,小便黃,舌幹消渴,衄血不止。
龈交唇内齒上縫中央,為任督之會,可逆刺之。
針三分,灸三壯。
主鼻窒喘息不利,口僻,多涕,鼽衄有瘡,鼻生肉,鼻頭額中痛,鼻中蝕瘡,口噤,項如拔,面赤,頰中痛,心煩痛,頸項急。
小兒面瘡久不可。
以上俱頭部中行。
任脈三八起陰會,曲骨中極關元銳,石門氣海陰交仍,神阙水分下脘配,建裡中上脘相連,巨阙鸠尾蔽骨下,中庭膻中募玉堂,紫宮華蓋璇玑夜,天突結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漿舍。
任脈二十四穴,腹部中行,屬陰之。
會陰肛門前,前陰後,兩陰間。
針二寸,灸三壯。
主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陰寒沖心,女子月經不通。
曲骨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
針一寸半,灸五壯。
主小便脹,血癃小便難,及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
中極臍下四寸。
針一寸二分,日灸三七壯,至三百壯止。
主淋疾,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積塊如石;婦人因産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月事不調、血結成塊,拘攣腹疝,月水不下,乳餘疾,絕子陰癢,子門不端,小腹苦寒,贲豚搶心,饑不能食,腹脹,經閉不通,小便不利及失精,恍惚,屍厥,煩痛。
關元臍下三寸。
針二寸,日灸七壯,至三十壯,十日灸三百壯止。
主臍下痛,或結血狀如覆杯,婦人赤白帶下,或因産惡露不止,斷絕産道及脅下脹滿。
小腹熱而偏痛,臍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皆治,及腸中尿血,脬轉,氣淋,血淋,石淋,又小便數及洩痢不止,石水,贲豚氣入小腹,暴疝痛,身熱頭痛往來。
石門又名丹田,臍下兩寸。
針五分,灸二七狀,至一百狀止,惟女人灸之絕産。
主大便閉塞氣結,心腹堅滿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并小腹中拘急,暴痛汗出并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或小便黃赤,氣滿不欲食,谷入不化,嘔吐,贲豚氣上入小腹,疝氣遊行五髒,繞臍疝痛,沖胸不得息。
氣海臍下一寸半。
針一寸二分,灸三十壯,年高者灸一百壯。
主髒氣虛憊,一切氣疾,小腹疝氣遊行五髒,腹中切痛,冷氣沖心,驚不得卧,婦人惡露不止,繞臍疼痛,氣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
陰交臍下一寸。
針八分,日灸三七壯,至七百壯止。
主臍下熱,水氣痛狀如刀攪,作塊狀如覆杯,婦人月水不調,崩中帶下,或因産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臍下寒疝痛。
神阙即臍中央。
禁針,灸百壯,小兒灸五壯至七壯。
主腹大繞臍疼痛,水腫鼓脹,腸中雷鳴,狀如水聲,久冷虛憊,洩利不止及小兒奶利不絕。
水分鸠尾下六寸。
禁針,日灸七壯,至四百止;若是水腫,宜針入一寸,灸之大良。
主水腫腹脹,腹痛堅硬,繞臍沖胸不得息、 下脘鸠尾下五寸。
針一寸,日灸二七壯,至二百壯止。
主腹胃不調,不能食,腸堅腹痛,胃脹癖塊,脈厥厥動,日漸羸瘦,谷食不化。
建裡鸠尾下四寸。
針六分,禁灸。
中脘鸠尾下三寸。
針一寸二分,日灸二七壯,累灸至一百壯止。
主頭熱目黃,鼻鼽衄,背與心相引而痛,停水喘脹、脅下堅痛,寒中傷飽,飲食不化,腹熱喜渴,多涎有蛔,腹脹便堅,翻胃霍亂,心痛,熱溫瘧,天行傷寒,或因讀書得贲豚氣,心悶伏梁氣如覆杯,憂思損傷,氣積腹中甚痛,作膿腫,往來上下,疝氣沖胸,冒死不知人。
上脘鸠尾下二寸。
針八分,日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不瘥更倍之。
主心中煩熱,脹滿不能食,霍亂吐利,心痛不得卧,心風,驚悸,悶哕,伏梁氣,贲豚氣,風痫,熱病身熱汗不出,三蟲,多涎。
巨阙鸠尾下一寸。
針一寸二分,日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主心中煩悶,熱病,胸中痰飲,息贲唾血,風颠浪言或作馬鳴,不食無力,數種心痛,蟲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滿,暴痛汗出,手臂不舉。
鸠尾臆前蔽骨下五分,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取之,言其骨垂下如鸠尾之形也。
禁用針灸。
以上腹部中行,俱正立取之。
中庭鸠尾上一寸,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嘔逆,飲食不下。
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陷中,橫直兩乳中間。
不宜針,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主肺癰咳嗽上氣,唾膿不食,胸中氣滿如塞。
玉堂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滿喘息,膺骨痛,嘔逆上氣煩心,嘔吐寒痰。
紫宮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脅滿痛,膺骨疼,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
華蓋璇玑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咳逆上氣,喘不能言。
璇玑天突下一寸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皮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
以上膺部中行六穴,乃任脈所發,俱仰而取之。
天突頸結喉下一寸,空潭宛宛中,乃陰維、任脈之會也。
低針取之。
針一寸,灸三壯。
主咳嗽上氣,噎塞胸中,喉内狀如水雞聲,肺癰唾膿血,氣壅不通,喉中熱瘡不得下食,俠舌縫脈青,暴怖氣哽,喉痹咽幹,咳逆喘急及肩背痛,漏頸痛。
廉泉颔下結喉上舌本間。
針三分,灸三壯。
主舌下腫難言,螈,涎多,咳嗽少氣,喘息嘔沫,口噤,舌根急縮,飲食難下。
承漿下唇下宛宛陷中,開口取之。
針二分,灸三壯或四十九壯,停四五日,灸多則恐傷陽明脈斷,令風不瘥,此艾炷止許一分半大。
主偏風口,面腫面風,口不開,口中生瘡,目眩瞑,小便黃或不禁,消渴嗜飲,及暴啞不能言。
上經絡根據《明堂》舊文而修以七字為句,注中治法,悉根據《銅人針灸經》,其針灸深淺多少遵《素問》,原未載者不敢強注。
又治心痛,腹脹,腹痛,中熱喜寐,屍厥,婦人血崩不止,五淋,哕噫。
行間足大指次指歧骨間動脈陷中。
針三分,灸三壯。
主目盲淚出,口,嗌幹,咳逆嘔血,心痛面蒼黑欲死,胸背痛,腹脹煩渴,腰痛,寒疝小腹腫,溺難,白濁,莖中痛,癫疾,四肢逆冷,婦人月水不利、赤白帶下或身有反敗、陰寒振寒,溲白、尿難痛。
太沖行間上二寸動脈中。
針三分,灸三壯。
主唇腫,喉鳴嗌幹,腋腫馬刀,嘔逆嘔血,善渴,脅滿發寒,腰引小腹痛,小便如淋,疝小腹腫,溏洩遺溺,陰痛,面色蒼及足寒,大便難,發寒,腑腫,内踝前痛,酸,女人崩漏,小兒卒疝。
中封足内踝前一寸陷中,仰足取之。
針四分,灸三壯。
主咽偏腫難咽,嗌幹善渴,瘧色蒼,振寒,小腹腫繞臍痛,足逆冷,寒疝引腰痛,或身微熱,小腹痛,溲白,尿難痛,身黃身重,内踝前痛,膝腫厥,身體不仁,,疝,癃,暴痛,痿厥。
蠡溝内踝上五寸。
針二分,灸三壯。
主卒疝小腹腫,時小腹暴痛,小便癃閉,數噫,恐悸,少氣,腹痛,咽如有肉,背拘急,女子赤白帶下,暴腹刺痛。
中都内踝上七寸,胫骨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腸,疝,小腹痛,婦人崩中,因惡露不絕,足下熱,惡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膝關犢鼻下二寸,向裡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咽痛,風痹,膝内痛引膑,不可屈伸。
曲泉膝内輔骨下橫紋尖陷中,屈膝取之。
針六分,灸三壯。
主膝疝,陰股痛,脅滿,小便難,癃閉,少氣,洩利,四肢不舉及身熱目眩,汗不出,膝痛筋攣,發狂,衄血,喘呼咽痛,頭風,失精,下利膿血,陰腫,婦人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内,小腹腫,陰挺出。
陰包膝上四寸,股内廉兩筋間。
灸三壯。
主腰尻引小腹痛,溺不禁。
五裡氣沖下三寸,陰股中動脈。
灸五壯。
主熱閉不得溺,嗜卧,四肢不得動搖。
陰廉氣沖下五寸動脈中。
灸三壯。
主婦人絕産,若未經生産者,灸三壯即有子。
羊矢氣沖外一寸。
章門臍上二寸,橫取六寸,側脅季肋端陷中,側卧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針八分,灸三壯至百壯止。
主哕噫嘔吐,咳逆或吐無所出,胸脅滿痛,喘息,心痛煩熱,傷飽黃瘦,贲豚腹腫腸鳴,脊強四肢懈惰,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熱中善食,寒中洞瀉,石水身腫,諸漏。
期門不容外一寸半,乳下二肋端。
針七分,灸五壯。
主胸中熱,脅脹,心痛,氣短,喜酸,腹大堅、小腹尤大,小便難,陰下縱,贲豚上下,霍亂洩注,大喘,婦人産餘疾。
督脈中行二十七,長強腰俞陽關密,命門懸樞接脊中,筋縮至陽靈台逸,神道身柱陶道長,大椎平肩二十一,啞門風府腦戶深,強間後頂百會率,前頂囟會上星圓,神庭素水溝窟,兌端開口唇中央,龈交唇内任督畢。
督脈二十七穴。
背部中行,屬陽。
長強背脊尾骨下陷中。
坐地上取之。
針二分,日灸三十壯,至二百壯止,慎房事。
此痔根本。
忌冷。
主心痛,腸風下血,五痔,疳蝕,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較,驚痫螈,吐注驚恐,失精,目昏頭重,洞洩,腰脊強痛,寒,癫疾。
腰俞二十一節。
針二分,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忌房事。
主汗不出,足清不仁,腰脊強,溫瘧瘧。
陽關十六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胫痹不仁。
命門十四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螈裡急,腰腹引痛。
懸樞十三節。
針三分,灸三壯。
主腰脊不得屈伸,腹中上下積氣,水谷不化,下痢。
十二節名接脊,十節名中柱,《明堂》不載。
脊中十一節。
禁針灸。
誤用令人伛偻。
筋縮九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驚痫狂走癫疾脊急強,目轉上垂。
至陽七節。
針五分,灸三壯。
主胫酸,四肢重痛,怒氣難言。
靈台六節。
禁針,灸五壯。
主熱病溫瘧汗不出。
神道五節。
禁針,灸三壯。
主腰脊急強,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寒熱往來,熱喘,目昏頭痛。
身柱三節。
針五分,灸五壯。
主癫疾,螈,怒欲殺人,胸熱口幹,煩渴喘息,頭痛,吐而不出。
陶道一節。
針五分,灸五壯。
主頭重目眩,灑淅寒熱,頭痛脊強,項如拔,目昏如脫。
大椎一椎上平肩節中。
針五分,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主五勞七傷,溫瘧、瘧,,背膊悶,項強不得回顧,傷寒熱盛煩嘔,風勞食氣。
以上背部中行,每節歧骨空中,俱俯而取之。
啞門項後入發際五分宛宛中。
針入四分,禁灸。
風府腦戶下一寸半大筋内。
針四分,禁灸。
二穴誤灸令人啞。
腦戶強間下一寸半枕骨上。
針三分,禁灸。
強間後頂下一寸半。
針三分,灸七壯。
主頭如針刺、項如拔,螈,癫痫心煩吐涎沫發無時。
後頂百會下一寸半。
針四分,灸五壯。
主風眩,目視KTKT,顱上痛頂,惡風寒,諸陽之熱逆,癫疾,嘔。
百會前頂上一寸半,頭頂中心旋毛中。
針三分,灸百五十壯,即停三五日訖。
繞四圍以三棱針刺令出血,以井花水淋之,令氣宣通。
頻灸拔氣上升,令人眼暗。
主脫肛,風痫,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言語不擇,發時即死,吐沫,心中熱悶,頭風多睡,心煩,驚悸健忘,飲食無味,飲酒面赤,頭重鼻塞,目泣出,耳鳴聾。
前頂囟會上一寸半,骨陷中。
針四分,灸三壯。
主頭風熱痛,頭腫,風痫,小兒驚痫,面赤腫,鼻多清涕,項痛目眩。
囟會上星上一寸。
禁針,灸二七壯。
主鼻塞不聞香臭,頭風痛白屑起,多睡,驚痫戴目上視不識人,目眩面腫。
上星神庭上五分。
針三分,灸三壯,至百五十壯止。
多灸拔氣上升,令人眼暗。
主頭風,頭腫,皮腫,頭痛,面腫,鼻塞,目眩,目睛痛,痰瘧振寒,熱病汗不出。
神庭額前直鼻入發際五分。
禁針,誤用令人颠,目暗。
灸二七壯,至百壯止。
主風痫,癫風羊鳴,角弓反張,披發歌哭,驚悸不得安寝,喘渴,頭痛目昏,目泣出,鼻流清涕。
素鼻準上陷中。
針三分,禁灸。
水溝鼻準下人中中,直唇取之。
針三分,灸三壯。
主消渴,水氣身腫,癫痫乍喜乍哭,牙關不開,面腫唇動,肺風狀如蟲行,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鼻不聞香臭,口不能開,寒熱,卒中風,面腫。
兌端上唇中央尖尖上。
灸三壯。
主唇吻強,上齒齲痛,癫疾吐沫,小便黃,舌幹消渴,衄血不止。
龈交唇内齒上縫中央,為任督之會,可逆刺之。
針三分,灸三壯。
主鼻窒喘息不利,口僻,多涕,鼽衄有瘡,鼻生肉,鼻頭額中痛,鼻中蝕瘡,口噤,項如拔,面赤,頰中痛,心煩痛,頸項急。
小兒面瘡久不可。
以上俱頭部中行。
任脈三八起陰會,曲骨中極關元銳,石門氣海陰交仍,神阙水分下脘配,建裡中上脘相連,巨阙鸠尾蔽骨下,中庭膻中募玉堂,紫宮華蓋璇玑夜,天突結喉是廉泉,唇下宛宛承漿舍。
任脈二十四穴,腹部中行,屬陰之。
會陰肛門前,前陰後,兩陰間。
針二寸,灸三壯。
主痔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陰寒沖心,女子月經不通。
曲骨中極下一寸,毛際陷中。
針一寸半,灸五壯。
主小便脹,血癃小便難,及疝小腹痛,婦人赤白帶下。
中極臍下四寸。
針一寸二分,日灸三七壯,至三百壯止。
主淋疾,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積塊如石;婦人因産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月事不調、血結成塊,拘攣腹疝,月水不下,乳餘疾,絕子陰癢,子門不端,小腹苦寒,贲豚搶心,饑不能食,腹脹,經閉不通,小便不利及失精,恍惚,屍厥,煩痛。
關元臍下三寸。
針二寸,日灸七壯,至三十壯,十日灸三百壯止。
主臍下痛,或結血狀如覆杯,婦人赤白帶下,或因産惡露不止,斷絕産道及脅下脹滿。
小腹熱而偏痛,臍下三十六疾,不得小便皆治,及腸中尿血,脬轉,氣淋,血淋,石淋,又小便數及洩痢不止,石水,贲豚氣入小腹,暴疝痛,身熱頭痛往來。
石門又名丹田,臍下兩寸。
針五分,灸二七狀,至一百狀止,惟女人灸之絕産。
主大便閉塞氣結,心腹堅滿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并小腹中拘急,暴痛汗出并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或小便黃赤,氣滿不欲食,谷入不化,嘔吐,贲豚氣上入小腹,疝氣遊行五髒,繞臍疝痛,沖胸不得息。
氣海臍下一寸半。
針一寸二分,灸三十壯,年高者灸一百壯。
主髒氣虛憊,一切氣疾,小腹疝氣遊行五髒,腹中切痛,冷氣沖心,驚不得卧,婦人惡露不止,繞臍疼痛,氣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
陰交臍下一寸。
針八分,日灸三七壯,至七百壯止。
主臍下熱,水氣痛狀如刀攪,作塊狀如覆杯,婦人月水不調,崩中帶下,或因産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臍下寒疝痛。
神阙即臍中央。
禁針,灸百壯,小兒灸五壯至七壯。
主腹大繞臍疼痛,水腫鼓脹,腸中雷鳴,狀如水聲,久冷虛憊,洩利不止及小兒奶利不絕。
水分鸠尾下六寸。
禁針,日灸七壯,至四百止;若是水腫,宜針入一寸,灸之大良。
主水腫腹脹,腹痛堅硬,繞臍沖胸不得息、 下脘鸠尾下五寸。
針一寸,日灸二七壯,至二百壯止。
主腹胃不調,不能食,腸堅腹痛,胃脹癖塊,脈厥厥動,日漸羸瘦,谷食不化。
建裡鸠尾下四寸。
針六分,禁灸。
中脘鸠尾下三寸。
針一寸二分,日灸二七壯,累灸至一百壯止。
主頭熱目黃,鼻鼽衄,背與心相引而痛,停水喘脹、脅下堅痛,寒中傷飽,飲食不化,腹熱喜渴,多涎有蛔,腹脹便堅,翻胃霍亂,心痛,熱溫瘧,天行傷寒,或因讀書得贲豚氣,心悶伏梁氣如覆杯,憂思損傷,氣積腹中甚痛,作膿腫,往來上下,疝氣沖胸,冒死不知人。
上脘鸠尾下二寸。
針八分,日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不瘥更倍之。
主心中煩熱,脹滿不能食,霍亂吐利,心痛不得卧,心風,驚悸,悶哕,伏梁氣,贲豚氣,風痫,熱病身熱汗不出,三蟲,多涎。
巨阙鸠尾下一寸。
針一寸二分,日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主心中煩悶,熱病,胸中痰飲,息贲唾血,風颠浪言或作馬鳴,不食無力,數種心痛,蟲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滿,暴痛汗出,手臂不舉。
鸠尾臆前蔽骨下五分,無蔽骨者從歧骨際下行一寸取之,言其骨垂下如鸠尾之形也。
禁用針灸。
以上腹部中行,俱正立取之。
中庭鸠尾上一寸,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嘔逆,飲食不下。
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陷中,橫直兩乳中間。
不宜針,灸七壯,至四十九壯止。
主肺癰咳嗽上氣,唾膿不食,胸中氣滿如塞。
玉堂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滿喘息,膺骨痛,嘔逆上氣煩心,嘔吐寒痰。
紫宮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脅滿痛,膺骨疼,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
華蓋璇玑下一寸六分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咳逆上氣,喘不能言。
璇玑天突下一寸陷中。
針三分,灸五壯。
主胸皮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
以上膺部中行六穴,乃任脈所發,俱仰而取之。
天突頸結喉下一寸,空潭宛宛中,乃陰維、任脈之會也。
低針取之。
針一寸,灸三壯。
主咳嗽上氣,噎塞胸中,喉内狀如水雞聲,肺癰唾膿血,氣壅不通,喉中熱瘡不得下食,俠舌縫脈青,暴怖氣哽,喉痹咽幹,咳逆喘急及肩背痛,漏頸痛。
廉泉颔下結喉上舌本間。
針三分,灸三壯。
主舌下腫難言,螈,涎多,咳嗽少氣,喘息嘔沫,口噤,舌根急縮,飲食難下。
承漿下唇下宛宛陷中,開口取之。
針二分,灸三壯或四十九壯,停四五日,灸多則恐傷陽明脈斷,令風不瘥,此艾炷止許一分半大。
主偏風口,面腫面風,口不開,口中生瘡,目眩瞑,小便黃或不禁,消渴嗜飲,及暴啞不能言。
上經絡根據《明堂》舊文而修以七字為句,注中治法,悉根據《銅人針灸經》,其針灸深淺多少遵《素問》,原未載者不敢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