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參同契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儲華谷注
乾剛坤柔,配合相包。
陽禀陰受,雌雄相須。
須以造化,精氣乃舒。
坎離冠首,光耀垂敷。
玄冥難測,不可畫圖。
聖人揆度,參序玄基。
四者混沌,徑入虛無。
六十卦周,張布為輿。
龍馬就駕,明君禦時。
和則随從,路平不邪。
邪道險阻,傾危國家。
乾坤、雌雄,是為藥物。
陽禀陰受者,坎主禀與,施其陽於離;離主翕受,須其陽於坎,是謂配合相包也。
須以造化,精氣乃舒者,知坎、離交娠之道,又須造化之六陽以為火候,乃能使之播精也。
坎離冠首者,元首為道,言藥乃玄氣也。
玄氣者,玄元始三熙之初熙也,故日玄冥,又日玄基。
徑入虛無者,言四象會合,正欲實離官之虛無也。
按六十卦行周天火,不失其時則和平而無險阻矣。
龍馬就駕者,震為龍,乾為馬,一陽至六陽,行火之時也。
自坎離冠首至參序玄基以上言藥物也。
四者混沌,徑入虛無,言交垢也。
六十卦周.以下言火候也。
學士進火,猶明君禦時,故以皇上、王者、帝王、人君為喻#1。
奉若天道,輔相陰陽,使三光合度,以緻太平。
大其用則帝王以之,善其身則學士以之。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2則千裡之外應之。
謂萬乘之主,處九重之室,發号施令#3順陰陽節。
藏器埃時#4勿違卦月#5。
《屯》以子申,《蒙》用寅戌。
餘六十卦,各自有日。
聊陳兩象,未能究悉。
立義設刑,當仁施德。
逆之者兇,順之者吉。
按曆法令,至誠專密。
謹候日辰,審察消息。
以月節總論,則冬至為《複》卦;以#6氣候詳論,則冬至為《中孚》。
爻辭首之,其旨深矣。
戊戊戊庚庚庚 子戌申辰寅子 如《屯》卦,則初爻庚子為冬至一陽至;六四見戊申,為春分沐浴。
丙丙丙戊戊戊 寅子戌午辰寅 如《蒙》卦,則初爻戊寅為夏至一陰至;六四見丙戌,為秋分沐浴。
右以兩卦為例,定二分二至也。
故下文雲二至改度,乖錯委曲;二分縱橫,不應漏刻。
如《屯》、《蒙》兩卦,則二分、二至定矣,陽火、陰符之妙盡矣。
纖芥不正,悔吝為賊。
二至改度,乖錯委曲。
隆冬大暑,盛夏霜雪。
二分縱橫,不應漏刻。
風雨不節,水旱相伐。
蝗蟲湧沸,山崩地裂。
天見其怪,旱異旁出。
孝子用心,感動皇極。
近起己口,遠流殊域。
或以緻禍,或以緻福。
或以太平,或造兵革。
四者之來,由乎胸臆。
二至以分陽火、陰符之候,二分以定生殺、沐浴之機。
毫發差殊,陽.1幾陰僭,悔吝生矣。
王者不能法天地,順陰陽,災異生矣。
以之修身,以之治天下,其緻一也。
此章言不循二卦之候如此。
動靜有常,奉其繩墨。
四時順宜,與氣相得。
剛柔斷矣,不相涉入。
五行守界#7不妄盈縮。
《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二至、二分,截然不相侵越,動靜不失其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也。
此章言循二卦之候如此。
晦朔之問,合符行中。
渾沌鴻蒙,牝牡相從。
滋液潤澤,施化流通。
天地神靈,不可度量。
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始乎東北,箕鬥之鄉。
旋而右轉,嘔輪吐萌。
潛潭見象,散發#8精光。
下章以先天卦按月出沒論火候,故此章先推月之所以生明,由合璧撢持,隐形養魄於晦朔,然後自東北而漸生明也。
勖畢之上,震出為征。
陽氣#9造端,初九潛龍。
陽以三立,陰以八通。
故三日#10震動,八日兌行。
九二見龍,和平有明。
三五德就,乾體乃成。
九三夕惕,虧折神符。
盛衰漸革,終還其初。
此陽火候也。
巽繼其統,因際操持。
九四或躍,進退道危。
艮主#11進止,不得瑜除。
二十三日,典守弦期。
九五飛龍,天位加喜。
六五坤承,結括終始。
蘊養衆子,世為類母。
陽數已訖,訖則複起。
推情合性,轉而相與。
上九亢龍,戰德於野。
用九翩翩,為道規矩#12。
此陰符候也。
循據縱玑,升降上下。
周流六爻,難可察睹#13。
故無常位,為《易》宗祖。
此論上章火候,按《易》卦六爻應環玑升降也。
故無常位,可以見一陽爻動非冬至,非子時,非朔旦,特借是明之爾。
朔旦為《複》,陽炁始通。
出入無疾,立表微剛。
黃锺建子,兆乃滋彰。
播施柔暖,黎烝#14得常。
《臨》爐施條,開路正光。
光耀寝進,日以益長。
醜之大呂,結正低昂。
仰以成《泰》,剛#15柔并降。
陰陽交接,小往大來。
輻淩於寅,運而趨時。
慚曆《大壯》,使列#16卯門。
榆莢堕落,還歸本根。
刑德相負,晝夜始分。
《夬》陰以退,陽升而前。
洗濯羽翮,振索宿塵。
陽禀陰受,雌雄相須。
須以造化,精氣乃舒。
坎離冠首,光耀垂敷。
玄冥難測,不可畫圖。
聖人揆度,參序玄基。
四者混沌,徑入虛無。
六十卦周,張布為輿。
龍馬就駕,明君禦時。
和則随從,路平不邪。
邪道險阻,傾危國家。
乾坤、雌雄,是為藥物。
陽禀陰受者,坎主禀與,施其陽於離;離主翕受,須其陽於坎,是謂配合相包也。
須以造化,精氣乃舒者,知坎、離交娠之道,又須造化之六陽以為火候,乃能使之播精也。
坎離冠首者,元首為道,言藥乃玄氣也。
玄氣者,玄元始三熙之初熙也,故日玄冥,又日玄基。
徑入虛無者,言四象會合,正欲實離官之虛無也。
按六十卦行周天火,不失其時則和平而無險阻矣。
龍馬就駕者,震為龍,乾為馬,一陽至六陽,行火之時也。
自坎離冠首至參序玄基以上言藥物也。
四者混沌,徑入虛無,言交垢也。
六十卦周.以下言火候也。
學士進火,猶明君禦時,故以皇上、王者、帝王、人君為喻#1。
奉若天道,輔相陰陽,使三光合度,以緻太平。
大其用則帝王以之,善其身則學士以之。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2則千裡之外應之。
謂萬乘之主,處九重之室,發号施令#3順陰陽節。
藏器埃時#4勿違卦月#5。
《屯》以子申,《蒙》用寅戌。
餘六十卦,各自有日。
聊陳兩象,未能究悉。
立義設刑,當仁施德。
逆之者兇,順之者吉。
按曆法令,至誠專密。
謹候日辰,審察消息。
以月節總論,則冬至為《複》卦;以#6氣候詳論,則冬至為《中孚》。
爻辭首之,其旨深矣。
戊戊戊庚庚庚 子戌申辰寅子 如《屯》卦,則初爻庚子為冬至一陽至;六四見戊申,為春分沐浴。
丙丙丙戊戊戊 寅子戌午辰寅 如《蒙》卦,則初爻戊寅為夏至一陰至;六四見丙戌,為秋分沐浴。
右以兩卦為例,定二分二至也。
故下文雲二至改度,乖錯委曲;二分縱橫,不應漏刻。
如《屯》、《蒙》兩卦,則二分、二至定矣,陽火、陰符之妙盡矣。
纖芥不正,悔吝為賊。
二至改度,乖錯委曲。
隆冬大暑,盛夏霜雪。
二分縱橫,不應漏刻。
風雨不節,水旱相伐。
蝗蟲湧沸,山崩地裂。
天見其怪,旱異旁出。
孝子用心,感動皇極。
近起己口,遠流殊域。
或以緻禍,或以緻福。
或以太平,或造兵革。
四者之來,由乎胸臆。
二至以分陽火、陰符之候,二分以定生殺、沐浴之機。
毫發差殊,陽.1幾陰僭,悔吝生矣。
王者不能法天地,順陰陽,災異生矣。
以之修身,以之治天下,其緻一也。
此章言不循二卦之候如此。
動靜有常,奉其繩墨。
四時順宜,與氣相得。
剛柔斷矣,不相涉入。
五行守界#7不妄盈縮。
《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二至、二分,截然不相侵越,動靜不失其時,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也。
此章言循二卦之候如此。
晦朔之問,合符行中。
渾沌鴻蒙,牝牡相從。
滋液潤澤,施化流通。
天地神靈,不可度量。
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始乎東北,箕鬥之鄉。
旋而右轉,嘔輪吐萌。
潛潭見象,散發#8精光。
下章以先天卦按月出沒論火候,故此章先推月之所以生明,由合璧撢持,隐形養魄於晦朔,然後自東北而漸生明也。
勖畢之上,震出為征。
陽氣#9造端,初九潛龍。
陽以三立,陰以八通。
故三日#10震動,八日兌行。
九二見龍,和平有明。
三五德就,乾體乃成。
九三夕惕,虧折神符。
盛衰漸革,終還其初。
此陽火候也。
巽繼其統,因際操持。
九四或躍,進退道危。
艮主#11進止,不得瑜除。
二十三日,典守弦期。
九五飛龍,天位加喜。
六五坤承,結括終始。
蘊養衆子,世為類母。
陽數已訖,訖則複起。
推情合性,轉而相與。
上九亢龍,戰德於野。
用九翩翩,為道規矩#12。
此陰符候也。
循據縱玑,升降上下。
周流六爻,難可察睹#13。
故無常位,為《易》宗祖。
此論上章火候,按《易》卦六爻應環玑升降也。
故無常位,可以見一陽爻動非冬至,非子時,非朔旦,特借是明之爾。
朔旦為《複》,陽炁始通。
出入無疾,立表微剛。
黃锺建子,兆乃滋彰。
播施柔暖,黎烝#14得常。
《臨》爐施條,開路正光。
光耀寝進,日以益長。
醜之大呂,結正低昂。
仰以成《泰》,剛#15柔并降。
陰陽交接,小往大來。
輻淩於寅,運而趨時。
慚曆《大壯》,使列#16卯門。
榆莢堕落,還歸本根。
刑德相負,晝夜始分。
《夬》陰以退,陽升而前。
洗濯羽翮,振索宿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