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瓊瑤神書人部

關燈
忌人所在,白虎、黑道、月厭、月殺、獨火、受死、人别、血支、血忌人隔每月六日、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八、小盡,療病令人長病不安。

     孫子中家傳崔氏四花穴法 夫含靈受氣,禀之于五行;攝生乘理,降之于六疾。

    若岐黃廣起蔚旨,舊經攻灸兼行,顯著氣為本,無問少長,多染此病。

    嬰孺之流,傳注更苦。

    其為患也,發幹而聳,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多者乃至五六;或夜卧盜汗,夢與鬼交,雖目視分明,而四肢無力;或上氣食少,漸就沉羸,縱延時日,終于盡。

     予昔忝洛州司馬,嘗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後差者,數逾二百。

    至于狸骨、獺犴,徒聞曩勞,或邪或癖。

    患或壯廣,灸活者不可具錄,略陳梗概,又恐傳授訛謬,以誤将來。

    今故具圖取狀,庶令覽者易悉,使所在流布,須用家藏,未暇外請名醫、傍求上栾。

    還魂返魄,何難之有?遇斯疾者,可不知所務乎!唐中書侍郎崔知悌序。

     取穴法先兩穴,令患人平身立正,取一細繩,遏之勿令展縮,順腳底貼肉緊踏之,男左女右。

     其繩前頭與大拇指端齊,後頭令當腳跟中心,向後引繩,循腳肚貼肉,宜上至曲膂中大橫紋截斷又令患人解發,分兩邊令見頭縫,自囟門平分至腦後,乃平身正坐,取向所截一頭,令與鼻記之。

    墨點不是灸處。

     又取一繩子,令患人合口,将繩子按于口上兩吻,卻勾起繩子中心,至鼻柱根下。

    如今此樣,便齊兩吻,截斷。

    将此繩展令直,于前來脊骨上墨點處,橫量取平,勿令高下。

    繩子先用中指,當中以墨記之。

    卻展開繩子,橫量,以繩子上墨點正壓脊骨上墨點為正,兩頭取平,勿令高下。

    于繩子兩頭以白圈記,白圈是灸處。

     以上是第一次,點二穴。

     次二穴,令其人平身正坐,稍縮臂膊,取一繩,繞項向前,雙垂與鸠尾齊(鸠尾是心歧骨。

    人有無心歧骨者,雙胸前兩歧骨下量取一寸,即是鸠尾也)。

    即雙截斷,卻背翻繩頭,向後以繩子中停取心,正令當喉嚨結骨上。

    其繩兩頭夾項雙垂,循脊骨以墨點記之。

    墨點不是灸又取一繩子,令患人合口橫量,齊兩吻,截斷。

    還于脊骨上,以墨點處橫量如法。

    繩子兩頭以白圈記之。

    白圈即是灸處。

     以上第二次點火。

    通前共四穴,同時灸,曰别各七壯。

    累灸至一百壯,或一百五十壯為妙。

    候瘡欲瘥,又根據後法灸二穴。

     又次二穴,以第二穴量口吻繩子,于第二次雙繩頭盡處墨點上,于上下繩頭盡處,以白圈兩穴。

    白圈是灸處。

     以上第三次,點兩穴。

    謂之四花穴。

    灸兩穴,各百壯。

    三次共六花穴。

     各取離日,量度訖。

    即下火。

    唯須三月三日艾最佳。

    疾瘥,百日以内慎飲食房事,安息靜處将息。

    若一月後,覺未瘥,複根據初穴上再灸。

     圖形壯具于後。

     凡骨蒸之後所起,辨驗有二十二種,并根據上項灸之。

     一、胞蒸,小便赤黃。

     二、房欲蒸,男女遺尿失精,女人月水不調。

     三、腦蒸,頭眩熱悶。

     四、髓蒸,覺沸熱。

     五、骨蒸,齒黑。

     六、筋蒸,甲焦。

     七、血蒸,發焦。

     八、脈蒸,緩急不調。

     九、肝蒸,或時眼前昏花。

     十、心蒸,舌焦或瘡,或時胸滿。

     十一、脾蒸,唇焦所,或口瘡。

     十二、肺蒸,口幹生瘡。

     十三、腎蒸,耳幹焦。

     十四、膀胱蒸,右耳熱。

     十六、胃蒸,舌下痛。

     十七、小腸蒸,下洩不禁。

     十八、大腸蒸,右鼻孔痛。

     十九、三焦蒸,乍寒乍熱。

     二十、肉蒸,别人覺熱,自覺冷。

     二十一、皮蒸,肉生雞粟起,是皮蒸。

     二十二、氣蒸,遍身壯熱,不自安息。

     用針尺寸取穴法 凡孔穴尺寸,皆随人身形大小,須分男左女右,量手指中心一節,兩橫紋中心為一寸。

     此為周身尺也。

     艾灸大小法 凡艾炷,須令腳跟足三分。

    若不足,恐覆孔穴不閉,穴中經脈大氣不行,即不能抽邪氣、引正氣。

    雖小兒必以中指取為準。

     取艾法 端午日,日未出,于艾中以意求其似人者,辄指之以灸,殊有效。

    幼時見一書中雲爾,忘其何書也。

    艾未有真人也,于明昧間苟以意命之。

    萬法皆妄,無一真者,此可疑也。

     用火法 黃帝曰:松、柏、棗、榆、柳、柿、竹等木,用火灸,必害肌血,慎不可用。

    凡取火,宜石取,或水晶鏡子,于日中得其太陽火。

    為天陰,以槐木取火,亦良。

     孫子中增添三法 緣舊方無瀉火之法,今考凡灸必須瀉火。

    若不瀉火,恐傷其頭目。

    先灸,當脊骨兩旁橫平上下四穴。

    待灸瘡發半月餘日,又灸,當脊骨中豎上下兩穴。

    五日或七日之後,卻于三裡兩穴,灸五壯或七壯,或針入寸半,宜瀉,不宜補。

     舊圖十一個,欠少婦女纏腳短小者,非自然也,比量必不真,誠恐穴道參差,徒受痛楚,跣肉盡處,不量指甲,截斷,以代量之,方足用。

    又參詳十二上下小兒,頭足短者,若量足付之于頭,則不真也,隻可灸向下四穴可也。

     十二穴:一月之中,上十日,蟲頭向上,從心至頭,遊四穴;中十日,頭内向,從心至膝,遊四穴;下十日,蟲頭向下,從臍至足,遊四穴。

     若投符、用藥可知。

    如紫蠶苗在汗中,蓋蟲性已通靈。

    切在精審,其或取蟲不補。

    即學淺妄行,徒費赀,終無去病之理,不亦可悲也哉!師曰:治傳屍勞者,先須知正氣與毒瓦斯并行。

    故髒腑有疑,即成蟲壯,陽日長雄,陰日長雌。

    其食先髒腑脂膏,故其色白。

    五髒六腑已經食損,即皮聚毛脫,婦人即月事不通,血脈皆損,不能榮于五髒六腑也。

    七十日後,食血氣肉盡,故其蟲黃赤,損于肌肉,故變瘦劣,飲食不能膚,筋緩不能收持。

    一百二十日外,肉血盡,故其蟲紫,即食精髓,傳于腎中。

    食精,故其蟲色黑。

    食髓,即骨痿不能起于床枕。

    諸蟲久即生毛,毛色雜花,鐘孕五髒五行之氣。

    傳之三人,即能自飛,其狀如禽,多異品類。

    傳入腎經,不可救治。

     法之所載校諸藥拌和勻)上六味,研細末,和令勻。

    每服三大銅錢,同後湯使下。

     薤白(三七莖)青蒿(二握)甘草(二莖五寸許)蔥白(二七莖)桃枝(以下并用白,東南嫩者)柳枝桑白(一雲桑枝)酸石榴根(一雲枝,各二握七寸許)上八味,須選潔淨處,采用童子小便四升,于銀石器内,文武火煎至一升,濾去渣,分作三盞,将煎藥末調下。

    五更初服。

    男患女煎,女患男煎。

    服後,如覺欲吐,即用白梅肉止之。

     五更盡,覺髒腑鳴,須轉下蟲及惡物、黃水、異糞、異物。

    若一服未下,如人行五六裡,又進一服。

    至天明時,更進一服。

    并溫服。

    如瀉不止,用龍骨、黃連等分為末,熟水調下五錢。

    次吃白梅粥補之。

    取下惡物并蟲,以盆盛之,其蟲或似蜣螂蛇虺,或如蜈蚣、蜘蛛、蚯蚓之狀,急如油火,并穢物并燒殺之。

    其身所着衣服薦褥,盡易燒之。

    食蔥粥,将近住服後,主療數日後夜,夢人哭泣相别,是其驗也。

     如取下得蟲,看其口或青赤黃色,可治;如黑、白色,乃食人精髓,不可療也。

    雖不可療,亦絕後患。

     又合此藥時,卻不得令病患聞其氣息,恐蟲聞氣。

    雖取下并煎時,亦不得令聞知。

    合藥亦不得在病家。

     修合藥法 凡修合藥時,先須齋戒,心志焚香,淨掃一室,不得令雞、犬、貓、孝子、婦人、一切穢濁之物來見,然後驗。

     補肝髒勞金明散 人參知母茯苓秦艽丁香甘草(炙)石膏()各等分上件為末。

    每服二錢,用水一盞,蔥白三寸,同煎至八分。

    通口服。

     補心髒勞極守靈散 白茯苓丁香诃子(各一兩)桔梗芍藥羌活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水一盞,入耳環一雙,蔥白三寸,同煎至八分。

    通口服。

     補脾髒勞極魂停散 白藥子桔梗人參诃子皮茯苓甘草(炙)丁香(各一錢) 上件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水盞,入蜜一匙,同煎至八分。

    通口服。

     補肺髒勞極虛成散 枳實(去穣,麸炒)秦艽(去蘆)白茯苓芍藥麻黃(去節)元明粉當歸(洗淨)茴香(炒)各半兩甘草(灸)一錢上件為細末。

    每服二錢,用水一盞,姜七片、蔥白,同煎至七分。

    空心服。

     一撚金·九宮尻神 坤一歲震二巽三申四幹五兌六艮七離八坎九零九不用五幹宮背面耳須知,九坎腳尻踝肘肚皮,七艮項腰問忌針刺,二震居牙不須疑,三巽頭耳乳并鼻口,八膝脅離宮皆要知,一坤胯不疑體見穴,六兌還膊手轉難醫,四中宮勞骨與肩尾,此是尻神決定知。

     三十日人神截法 一、足大指、鼻柱、手小指。

     二、外踝、發際與初同。

     三、股内、牙齒、右及足。

     四、腰、胃脘、手陽明。

     五、口、陽明、足遍身。

     六、手、腦中,又在胸。

     七、踝、氣沖,流在膝。

     八、腕、股内,及陰經。

     九、尻,在足膝胫取。

     十、腰、内踝,足趺中。

     九部人神不宜針灸 一歲臍心肘,輪流到咽口,頭脊次第輪,膝足成九。

     十二部人神不宜針灸 心喉頭肩背,腰腹項足膝,陰股次第排,輪回十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