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眩。
)強間、(見頭痛。
)療項如拔。
下雲、天柱、療項如拔。
(見腦痛。
)天容、前谷、角孫、腕骨、支正、主頸項腫。
療不可顧。
天容、主頸項癰。
不能言。
飛揚、湧泉、颔厭、後頂、主頸項疼。
曆節汗出。
角孫、主頸項柱滿。
浮白、療頸項癰腫。
(銅同。
)不能言。
及瘿。
肩不舉。
(明)曲差、療心煩滿。
汗不出。
頭項痛。
身熱。
目視不明。
通天、療項痛重。
暫起僵仆。
喑門、療項強不得顧。
玉枕、(見目痛。
)完骨、(見風眩。
)療項痛。
風府、療頭(明有痛。
) 項急。
不可傾側。
陽谷、療脅痛頸腫。
寒熱。
天突、療身寒熱。
頸腫。
喉中鳴翕翕。
胸天井、療頸項及肩背痛。
(見千肘。
)曲鬓、療頸項強。
不得顧。
引牙齒痛。
口噤不能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風 (頭眩又見頭旋) 五處、療頭眩風悶。
(明)百會、(見痫。
)腦空、(見目眩。
)天柱、(見腦痛。
)療頭風神聰、療頭風目眩。
狂亂風痫。
左主如花。
右主如果。
前頂療頭風熱痛。
頭腫風痫。
後頂療風眩目KTKT額顱上痛。
上星。
療頭風目眩。
(下)前頂、治頭風目眩。
面赤(明下作皮。
) 腫。
(銅)下廉、五處、(見目眩。
)神庭、(見鼻涕。
)治頭風。
神庭、主風頭眩。
善嘔煩滿。
(千)天牖、風門、(明下同。
)昆侖、關元、關沖、主風眩頭痛。
前頂、後頂、颔厭、主風眩偏頭痛。
上星、主風頭眩顔清。
囟會、主風頭眩。
頭痛顔清。
完骨、主風頭耳後痛。
(脈同。
)煩心。
(銅同。
)付陽、主痿厥。
風頭重痛。
俠溪、主胸中寒如風狀。
頭眩。
兩頰痛。
腎俞、攢竹、承光、絲竹空、螈脈、和、主風頭痛。
上星、主風頭引颔痛。
合谷、五處、主風頭熱。
天牖、療頭風面腫。
(下作目眩。
)項強不得轉。
(明)囟會、治頭風生白屑。
多睡。
(明同。
)針佳。
以油鹽揩發根。
頭風永除。
(銅)頭風腫癢。
針眉沖。
(許)通理、百會、療頭目眩痛。
(明)陽谷、療頭眩。
(見狂。
) 素問論頭痛。
本于大寒内至骨髓。
則頭風者、亦本于風寒入腦髓耶。
本事方論婦人患頭風者秃也。
欲灸頭風。
宜先囟會百會前頂等穴。
其頭風連目痛者。
當灸上星神聰後頂等穴。
予嘗自灸驗。
教人灸亦驗雲。
本事雲、下虛者、腎虛也。
腎厥則頭痛。
宜玉真丸。
上虛者、肝虛也。
肝厥則頭暈。
宜鈎藤散。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痛 (偏頭痛餘見傷寒頭痛) 解溪、(見中風。
)承光、(明同。
)治風眩頭痛。
嘔吐心煩。
(銅)膽俞、治頭痛振寒。
汗不絲竹空、(見目眩。
)魚際、(見寒熱。
)四白、(見目眩。
)天沖、三焦俞、(見腹脹。
)風池、(見傷寒無汗。
)治頭痛。
神道、治寒(明下作身。
)熱頭痛。
進退瘧。
恍惚悲愁。
(明同。
)健忘驚悸。
陽溪、治厥逆頭痛。
胸滿不得息。
豐隆、治厥頭痛。
面浮腫。
風逆。
四肢腫。
身濕。
至陰、治鼻塞頭重。
風寒從足小指起。
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
轉筋。
寒熱汗不出。
煩心。
青靈、治頭痛振寒。
目黃脅痛。
強間、治腦旋目運。
頭痛不可忍。
煩心。
嘔吐涎沫。
發無時。
項強不可顧。
昆侖、治頭痛。
肩背急。
風府、治頭痛頸項急。
不得顧。
目眩。
曲差、治頭項痛。
顱息、療身熱頭痛。
不可反側。
(明) 魚際、療頭痛甚。
汗不出。
腦戶、(見面腫。
)療頭痛。
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下) 中沖、(見傷寒。
)命門、(上同。
)療身熱如火。
頭痛如破。
(明下)溫留、療寒熱頭痛。
善衄。
肩不舉。
率谷、療醉後酒風發。
頭重皮膚腫。
兩角眩痛。
小兒食時頭痛。
(千同。
) 及五心熱。
灸各一壯。
天柱、陶道、大杼、(一作本神。
)孔最、後溪、主頭痛。
(腦戶、腦空、通天、主頭重痛。
頭維、大陵、主頭痛如破。
目痛如脫。
(甲雲。
喘逆煩竅陰、強間、(明同。
)主頭痛如椎刺。
不可動。
目窗、中渚、完骨、命門、豐隆、外丘、通谷、京骨、臨泣、小海、承筋、陽陵泉、主頭痛寒熱。
汗出不惡寒。
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
喘渴。
目不可視。
消泺、主寒熱痹頭痛。
五處等、主頭痛。
(見螈。
) 昆侖、解溪、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
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
哕噫滿。
時驚。
不嗜卧。
咳嗽煩冤。
其脈舉之則弦。
按之石堅。
由腎氣不足而内着。
其氣逆而上行。
謂之腎厥。
宜灸關元百壯。
服玉真丸。
(指)若頭痛連齒。
時發時止。
連年不已。
此由風寒留于骨髓。
髓以腦為主。
腦逆故頭痛。
齒亦痛。
宜白附子散。
灸曲鬓七壯。
左痛灸左。
右痛灸右。
少海、(見齒齲。
)完骨、治頭痛。
(銅見心煩。
)千雲、主風頭耳後痛。
腦空等。
天沖、主癫疾頭痛。
(千見癫。
) 素問嘗論有數歲頭痛不已者。
大寒内至骨髓。
髓以腦為主。
腦逆故頭痛齒亦痛。
名曰厥逆頭則頭暈。
是也。
皆可随證治之。
若真頭疼、則朝發夕死。
夕發朝死矣。
(詳見難經疏。
)人而患此。
亦未如之何。
要之、亦有所自。
其在根本不固耶。
若欲着艾。
須先百會囟會等穴。
而丹田氣海等穴。
尤所當灸。
以補養之。
毋使至于此極可也。
前頂等、主風眩偏頭痛。
(千見頭風。
)懸厘、治頭偏痛。
(見傷寒寒熱。
)懸厘、主痛。
引目外。
(見傷寒頭痛。
)颔厭、療風(銅雲。
頭風。
)眩目無見。
偏頭痛。
引目外急。
耳鳴好嚏。
頸痛。
(明)岐伯灸偏頭痛。
(見目眩。
)後頂、治頭偏痛。
(銅)玉枕、主頭半寒痛。
(千)甲雲、頭眩目痛。
頭半寒。
正營、治頭項偏痛。
懸顱、治熱病煩滿。
汗不出。
頭偏痛。
引目外赤。
身熱齒痛。
(明同。
)懸厘、治頭偏痛。
煩心不欲食。
(并 針灸資生經第六 腦痛(腦風) 強間、治腦旋。
(銅見頭痛。
)天柱、治頭旋腦痛。
明下雲、療頭風腦重。
目如脫。
項。
項強痛罔顧。
玉枕、治腦風。
疼不可忍。
承靈、治腦風。
頭痛惡風寒。
腦空、治腦風頭痛不可忍。
目瞑心悸。
發即為癫風引目眇。
上廉、治腦風頭痛。
率谷、治腦兩角強痛。
(見痰。
)喑門、療頭風腦疼。
風池、(見面腫。
)療腦痛。
小兒囟開不合。
灸臍上下各五分。
二穴各三壯。
灸瘡未合。
囟先合矣。
(下)少海、治腦風。
(銅見齒齲。
)凡口鼻出血不止。
名腦衄。
上星五十壯。
(千) 有士人患腦熱疼。
甚則自床投下。
以腦拄地。
或得冷水粗得。
而疼終不已。
服諸藥不效。
人教灸囟會而愈。
熱疼且可灸。
況冷疼乎。
凡腦痛腦旋腦瀉。
先宜灸囟會。
而強間等穴。
蓋其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旋(頭重) 目窗、治忽頭旋。
(銅見目痛。
)絡卻、治頭旋耳鳴。
天柱、治頭旋。
(見腦痛。
)岐伯灸頭旋。
(見目眩。
)申脈、治坐如在舟車中。
(銅見腰腳。
) 母氏随執中赴任。
為江風所吹。
自覺頭動搖如在舟車上。
如是半年。
乃大吐痰。
遍服痰藥。
并灸頭風諸穴。
方愈。
治頭風搖動。
灸腦後玉枕中間七壯。
(千翼)玉枕、療失枕頭重。
(明見目痛。
)下雲、療頭重目眩。
率谷、(見頭痛。
)療頭重。
付陽、(見頭風。
)腦戶等、主頭重痛。
(千見頭痛。
)至陰、治頭重。
(銅見頭痛。
)天柱、療腦重。
(明下見腦。
)啞門、(見癫。
)通天、(見鼻衄。
)付陽、(見風痹。
)治頭重。
(銅)腎俞、治頭重。
(見勞。
)頭重風勞。
腦戶五壯。
頭重不能勝。
灸腦戶下寸半。
(千翼)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腫 腦戶、治頭腫。
(銅)前頂、療頭風熱痛。
頭腫大。
腫極、即以三棱針刺之。
繞寸以下。
其。
完骨、治頭面腫。
(銅見癫。
) 腦戶、治頭腫。
公孫、主頭面腫。
完骨等、主頭面氣腫。
(并見水腫。
)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頂腫痛 曲差、治頂痛。
(銅)前頂、治小兒驚痫頂腫。
(見驚痫。
) 澧陽有士人之子驚風後頂腫。
醫以半夏南星為細末。
新水調敷而愈。
若灸則宜灸前頂等 針灸資生經第六 面腫(餘見水腫) 巨、主面惡見寒。
頰腫痛。
(千)上星、天牖、治頭風面虛腫。
(銅)囟會、治目眩。
(明下雲。
面赤暴腫。
)前頂、治面赤腫。
目窗、治頭面浮腫。
痛引目外上赤痛。
完骨、治頭面浮腫。
水溝、治面腫唇動。
狀如蟲行。
又雲、風水面腫。
針此穴出水盡。
頓愈。
迎香、治面癢腫。
(見偏風。
)大迎、治風壅面浮腫。
目不得閉。
唇吻動不止。
針之頓愈。
合谷、治面腫。
唇吻不收。
喑不能言。
口噤不治面虛腫。
豐隆、(見頭痛。
)承漿、陽交、(見膝痛。
)治面腫。
厲兌、治寒瘧。
面腫。
足寒。
陷谷、(見水腫。
)治面目浮腫。
百會、治飲酒面赤。
(明見風痫。
)解溪、治頭風面赤。
腦戶、療面赤腫。
頭痛。
(明)厲兌、療面浮腫。
水溝、(見肺風。
)天牖、療面腫。
陷谷、療頭面虛腫。
風池、療肺風面赤。
目視KTKT。
項強不得顧。
面腫皮軟。
腦疼。
上星、囟會、前頂、腦戶、風池、主面赤腫。
(千)陷谷、上星、囟會、前頂、(并見水腫。
)公孫治卒面腫。
(銅見狂言。
)陷谷等、陽陵泉等、天樞等、中府等、解溪、主面腫。
(并見水腫。
) 有人因入水得水腫。
四肢皆腫。
面亦腫。
人為灸水分并氣海。
翌朝、視其面如削矣。
恐面腫亦可灸水分雲。
針灸資生經第六 面痛 (面赤面黑) 攢竹、龈交、玉枕、主面赤。
頰中痛。
(千)中渚、主颞痛。
颔顱熱痛。
面赤。
懸、主面皮赤痛。
腎俞、内關、主面赤熱。
天窗、天突、主面皮熱。
腦戶、治面赤目黃。
(銅)懸顱、治面膚赤痛。
行間、主面蒼黑。
(千)太沖、主面塵黑。
支溝、(見咳。
)間使、(見狂。
)掖門、(見驚。
)主面赤。
解溪、主面赤。
(見風。
) 氣海、療冷病面黑。
(明下)腎俞、療面黃黑。
(并見勞。
)關沖、主面黑。
(見風。
)
)強間、(見頭痛。
)療項如拔。
下雲、天柱、療項如拔。
(見腦痛。
)天容、前谷、角孫、腕骨、支正、主頸項腫。
療不可顧。
天容、主頸項癰。
不能言。
飛揚、湧泉、颔厭、後頂、主頸項疼。
曆節汗出。
角孫、主頸項柱滿。
浮白、療頸項癰腫。
(銅同。
)不能言。
及瘿。
肩不舉。
(明)曲差、療心煩滿。
汗不出。
頭項痛。
身熱。
目視不明。
通天、療項痛重。
暫起僵仆。
喑門、療項強不得顧。
玉枕、(見目痛。
)完骨、(見風眩。
)療項痛。
風府、療頭(明有痛。
) 項急。
不可傾側。
陽谷、療脅痛頸腫。
寒熱。
天突、療身寒熱。
頸腫。
喉中鳴翕翕。
胸天井、療頸項及肩背痛。
(見千肘。
)曲鬓、療頸項強。
不得顧。
引牙齒痛。
口噤不能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風 (頭眩又見頭旋) 五處、療頭眩風悶。
(明)百會、(見痫。
)腦空、(見目眩。
)天柱、(見腦痛。
)療頭風神聰、療頭風目眩。
狂亂風痫。
左主如花。
右主如果。
前頂療頭風熱痛。
頭腫風痫。
後頂療風眩目KTKT額顱上痛。
上星。
療頭風目眩。
(下)前頂、治頭風目眩。
面赤(明下作皮。
) 腫。
(銅)下廉、五處、(見目眩。
)神庭、(見鼻涕。
)治頭風。
神庭、主風頭眩。
善嘔煩滿。
(千)天牖、風門、(明下同。
)昆侖、關元、關沖、主風眩頭痛。
前頂、後頂、颔厭、主風眩偏頭痛。
上星、主風頭眩顔清。
囟會、主風頭眩。
頭痛顔清。
完骨、主風頭耳後痛。
(脈同。
)煩心。
(銅同。
)付陽、主痿厥。
風頭重痛。
俠溪、主胸中寒如風狀。
頭眩。
兩頰痛。
腎俞、攢竹、承光、絲竹空、螈脈、和、主風頭痛。
上星、主風頭引颔痛。
合谷、五處、主風頭熱。
天牖、療頭風面腫。
(下作目眩。
)項強不得轉。
(明)囟會、治頭風生白屑。
多睡。
(明同。
)針佳。
以油鹽揩發根。
頭風永除。
(銅)頭風腫癢。
針眉沖。
(許)通理、百會、療頭目眩痛。
(明)陽谷、療頭眩。
(見狂。
) 素問論頭痛。
本于大寒内至骨髓。
則頭風者、亦本于風寒入腦髓耶。
本事方論婦人患頭風者秃也。
欲灸頭風。
宜先囟會百會前頂等穴。
其頭風連目痛者。
當灸上星神聰後頂等穴。
予嘗自灸驗。
教人灸亦驗雲。
本事雲、下虛者、腎虛也。
腎厥則頭痛。
宜玉真丸。
上虛者、肝虛也。
肝厥則頭暈。
宜鈎藤散。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痛 (偏頭痛餘見傷寒頭痛) 解溪、(見中風。
)承光、(明同。
)治風眩頭痛。
嘔吐心煩。
(銅)膽俞、治頭痛振寒。
汗不絲竹空、(見目眩。
)魚際、(見寒熱。
)四白、(見目眩。
)天沖、三焦俞、(見腹脹。
)風池、(見傷寒無汗。
)治頭痛。
神道、治寒(明下作身。
)熱頭痛。
進退瘧。
恍惚悲愁。
(明同。
)健忘驚悸。
陽溪、治厥逆頭痛。
胸滿不得息。
豐隆、治厥頭痛。
面浮腫。
風逆。
四肢腫。
身濕。
至陰、治鼻塞頭重。
風寒從足小指起。
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
轉筋。
寒熱汗不出。
煩心。
青靈、治頭痛振寒。
目黃脅痛。
強間、治腦旋目運。
頭痛不可忍。
煩心。
嘔吐涎沫。
發無時。
項強不可顧。
昆侖、治頭痛。
肩背急。
風府、治頭痛頸項急。
不得顧。
目眩。
曲差、治頭項痛。
顱息、療身熱頭痛。
不可反側。
(明) 魚際、療頭痛甚。
汗不出。
腦戶、(見面腫。
)療頭痛。
百會、通理、療頭目眩痛。
(下) 中沖、(見傷寒。
)命門、(上同。
)療身熱如火。
頭痛如破。
(明下)溫留、療寒熱頭痛。
善衄。
肩不舉。
率谷、療醉後酒風發。
頭重皮膚腫。
兩角眩痛。
小兒食時頭痛。
(千同。
) 及五心熱。
灸各一壯。
天柱、陶道、大杼、(一作本神。
)孔最、後溪、主頭痛。
(腦戶、腦空、通天、主頭重痛。
頭維、大陵、主頭痛如破。
目痛如脫。
(甲雲。
喘逆煩竅陰、強間、(明同。
)主頭痛如椎刺。
不可動。
目窗、中渚、完骨、命門、豐隆、外丘、通谷、京骨、臨泣、小海、承筋、陽陵泉、主頭痛寒熱。
汗出不惡寒。
神庭、水溝、主寒熱頭痛。
喘渴。
目不可視。
消泺、主寒熱痹頭痛。
五處等、主頭痛。
(見螈。
) 昆侖、解溪、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理、主頭眩痛。
若頭痛筋攣骨重少氣。
哕噫滿。
時驚。
不嗜卧。
咳嗽煩冤。
其脈舉之則弦。
按之石堅。
由腎氣不足而内着。
其氣逆而上行。
謂之腎厥。
宜灸關元百壯。
服玉真丸。
(指)若頭痛連齒。
時發時止。
連年不已。
此由風寒留于骨髓。
髓以腦為主。
腦逆故頭痛。
齒亦痛。
宜白附子散。
灸曲鬓七壯。
左痛灸左。
右痛灸右。
少海、(見齒齲。
)完骨、治頭痛。
(銅見心煩。
)千雲、主風頭耳後痛。
腦空等。
天沖、主癫疾頭痛。
(千見癫。
) 素問嘗論有數歲頭痛不已者。
大寒内至骨髓。
髓以腦為主。
腦逆故頭痛齒亦痛。
名曰厥逆頭則頭暈。
是也。
皆可随證治之。
若真頭疼、則朝發夕死。
夕發朝死矣。
(詳見難經疏。
)人而患此。
亦未如之何。
要之、亦有所自。
其在根本不固耶。
若欲着艾。
須先百會囟會等穴。
而丹田氣海等穴。
尤所當灸。
以補養之。
毋使至于此極可也。
前頂等、主風眩偏頭痛。
(千見頭風。
)懸厘、治頭偏痛。
(見傷寒寒熱。
)懸厘、主痛。
引目外。
(見傷寒頭痛。
)颔厭、療風(銅雲。
頭風。
)眩目無見。
偏頭痛。
引目外急。
耳鳴好嚏。
頸痛。
(明)岐伯灸偏頭痛。
(見目眩。
)後頂、治頭偏痛。
(銅)玉枕、主頭半寒痛。
(千)甲雲、頭眩目痛。
頭半寒。
正營、治頭項偏痛。
懸顱、治熱病煩滿。
汗不出。
頭偏痛。
引目外赤。
身熱齒痛。
(明同。
)懸厘、治頭偏痛。
煩心不欲食。
(并 針灸資生經第六 腦痛(腦風) 強間、治腦旋。
(銅見頭痛。
)天柱、治頭旋腦痛。
明下雲、療頭風腦重。
目如脫。
項。
項強痛罔顧。
玉枕、治腦風。
疼不可忍。
承靈、治腦風。
頭痛惡風寒。
腦空、治腦風頭痛不可忍。
目瞑心悸。
發即為癫風引目眇。
上廉、治腦風頭痛。
率谷、治腦兩角強痛。
(見痰。
)喑門、療頭風腦疼。
風池、(見面腫。
)療腦痛。
小兒囟開不合。
灸臍上下各五分。
二穴各三壯。
灸瘡未合。
囟先合矣。
(下)少海、治腦風。
(銅見齒齲。
)凡口鼻出血不止。
名腦衄。
上星五十壯。
(千) 有士人患腦熱疼。
甚則自床投下。
以腦拄地。
或得冷水粗得。
而疼終不已。
服諸藥不效。
人教灸囟會而愈。
熱疼且可灸。
況冷疼乎。
凡腦痛腦旋腦瀉。
先宜灸囟會。
而強間等穴。
蓋其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旋(頭重) 目窗、治忽頭旋。
(銅見目痛。
)絡卻、治頭旋耳鳴。
天柱、治頭旋。
(見腦痛。
)岐伯灸頭旋。
(見目眩。
)申脈、治坐如在舟車中。
(銅見腰腳。
) 母氏随執中赴任。
為江風所吹。
自覺頭動搖如在舟車上。
如是半年。
乃大吐痰。
遍服痰藥。
并灸頭風諸穴。
方愈。
治頭風搖動。
灸腦後玉枕中間七壯。
(千翼)玉枕、療失枕頭重。
(明見目痛。
)下雲、療頭重目眩。
率谷、(見頭痛。
)療頭重。
付陽、(見頭風。
)腦戶等、主頭重痛。
(千見頭痛。
)至陰、治頭重。
(銅見頭痛。
)天柱、療腦重。
(明下見腦。
)啞門、(見癫。
)通天、(見鼻衄。
)付陽、(見風痹。
)治頭重。
(銅)腎俞、治頭重。
(見勞。
)頭重風勞。
腦戶五壯。
頭重不能勝。
灸腦戶下寸半。
(千翼)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頭腫 腦戶、治頭腫。
(銅)前頂、療頭風熱痛。
頭腫大。
腫極、即以三棱針刺之。
繞寸以下。
其。
完骨、治頭面腫。
(銅見癫。
) 腦戶、治頭腫。
公孫、主頭面腫。
完骨等、主頭面氣腫。
(并見水腫。
) 針灸資生經第六 頂腫痛 曲差、治頂痛。
(銅)前頂、治小兒驚痫頂腫。
(見驚痫。
) 澧陽有士人之子驚風後頂腫。
醫以半夏南星為細末。
新水調敷而愈。
若灸則宜灸前頂等 針灸資生經第六 面腫(餘見水腫) 巨、主面惡見寒。
頰腫痛。
(千)上星、天牖、治頭風面虛腫。
(銅)囟會、治目眩。
(明下雲。
面赤暴腫。
)前頂、治面赤腫。
目窗、治頭面浮腫。
痛引目外上赤痛。
完骨、治頭面浮腫。
水溝、治面腫唇動。
狀如蟲行。
又雲、風水面腫。
針此穴出水盡。
頓愈。
迎香、治面癢腫。
(見偏風。
)大迎、治風壅面浮腫。
目不得閉。
唇吻動不止。
針之頓愈。
合谷、治面腫。
唇吻不收。
喑不能言。
口噤不治面虛腫。
豐隆、(見頭痛。
)承漿、陽交、(見膝痛。
)治面腫。
厲兌、治寒瘧。
面腫。
足寒。
陷谷、(見水腫。
)治面目浮腫。
百會、治飲酒面赤。
(明見風痫。
)解溪、治頭風面赤。
腦戶、療面赤腫。
頭痛。
(明)厲兌、療面浮腫。
水溝、(見肺風。
)天牖、療面腫。
陷谷、療頭面虛腫。
風池、療肺風面赤。
目視KTKT。
項強不得顧。
面腫皮軟。
腦疼。
上星、囟會、前頂、腦戶、風池、主面赤腫。
(千)陷谷、上星、囟會、前頂、(并見水腫。
)公孫治卒面腫。
(銅見狂言。
)陷谷等、陽陵泉等、天樞等、中府等、解溪、主面腫。
(并見水腫。
) 有人因入水得水腫。
四肢皆腫。
面亦腫。
人為灸水分并氣海。
翌朝、視其面如削矣。
恐面腫亦可灸水分雲。
針灸資生經第六 面痛 (面赤面黑) 攢竹、龈交、玉枕、主面赤。
頰中痛。
(千)中渚、主颞痛。
颔顱熱痛。
面赤。
懸、主面皮赤痛。
腎俞、内關、主面赤熱。
天窗、天突、主面皮熱。
腦戶、治面赤目黃。
(銅)懸顱、治面膚赤痛。
行間、主面蒼黑。
(千)太沖、主面塵黑。
支溝、(見咳。
)間使、(見狂。
)掖門、(見驚。
)主面赤。
解溪、主面赤。
(見風。
) 氣海、療冷病面黑。
(明下)腎俞、療面黃黑。
(并見勞。
)關沖、主面黑。
(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