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
關燈
小
中
大
大意
嘔吐哕俱屬脾胃虛弱。
或寒熱所侵。
或飲食所傷。
緻氣上逆而食不得下也。
(東垣) 内因 有内傷飲食。
填塞太陰。
新谷入胃。
氣不宣通而吐者。
有久病氣虛。
胃氣衰微。
聞食則嘔者。
有胃中有熱。
食入即吐者。
有胃中有寒。
食久方吐者。
有風邪在胃。
翻翻不定。
郁成酸水。
全不入食者。
有暑邪犯胃。
心煩口渴。
腹痛洩瀉而嘔者。
有胃中有膿。
腥臊熏臭而嘔者。
有胃中有蟲。
作痛吐水。
得食暫止者。
有胃中停水。
心下怔忡。
口渴欲飲。
水入即吐者。
有胃中有痰。
惡心頭眩。
中脘躁擾。
食入即吐者。
(彙補) 外候 挾寒。
則喜熱惡寒。
肢冷脈小。
挾熱。
則喜冷惡熱。
躁渴脈洪。
氣滞者。
脹滿不通。
痰飲者。
遇冷即發。
嘔苦。
知邪在膽。
吐酸。
識火入肝。
嘔涎水。
雖屬痰飲。
尚疑蟲症。
吐酸腐。
無非食滞。
更防火患。
吐清水。
是土之卑監。
吐綠水。
是木之發生。
黑水從胃底翻出。
臭水是腸中逆來。
(彙補) 吐分三焦 上焦吐者。
從于氣。
氣者。
天之陽也。
脈浮而洪。
頭暈不已。
氣上沖胸。
食已即吐。
渴欲飲水。
當降氣和中。
中焦吐者。
從于積。
有陰有陽。
氣食相假。
脈浮而弦。
胸中痞悶。
或先痛後吐。
或先吐後痛。
當祛積和氣。
下焦吐者。
從于寒。
地道也。
脈大而遲。
四肢清冷。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小便清利。
大便不通。
當通其閉塞。
溫其寒氣。
(潔古) 嘔吐哕辨 嘔屬陽明。
氣血居多之鄉。
故有聲有物。
氣血俱病也。
吐屬太陰多血少氣之所。
故有物無聲。
血病也。
哕屬少陽。
多氣少血之部。
故有聲有物。
氣病也。
(東垣) 嘔哕微甚 幹嘔即哕之微。
哕即幹嘔之甚。
嘔聲輕小而短。
哕聲重大而長。
嘔為輕。
哕為重。
(溯洄)故曰。
木陳者其葉落。
病深者其聲哕。
(經文) 死症 吐如青菜汁者死。
船暈大吐不止。
渴欲飲水者危。
惟童便飲之最效。
女子肝氣大實。
久吐不已者死。
嘔而脈弱。
小便複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死。
脈法 寸口脈微者。
胃寒。
趺陽脈浮者。
胃虛。
陽緊陰數為吐。
陽浮而數亦為吐。
寸緊尺澀。
胸滿而吐。
緊而滑者吐逆。
緊而澀者難治。
寸口脈緊而芤為噎。
關上脈數為吐。
寸口脈微數則血不足。
胸中冷故吐。
又有嘔吐太甚。
胸氣不能降。
而尺脈不至者。
(彙補) 治法 古方以半夏、生姜、橘皮為嘔家聖藥。
獨東垣雲。
生姜止嘔。
但治表實氣壅。
若胃虛谷氣不行。
惟當補胃調中。
推揚谷氣而已。
若吐而諸藥不效。
必加鎮重以墜之。
吐而中氣久虛。
必借谷食以和
或寒熱所侵。
或飲食所傷。
緻氣上逆而食不得下也。
(東垣) 内因 有内傷飲食。
填塞太陰。
新谷入胃。
氣不宣通而吐者。
有久病氣虛。
胃氣衰微。
聞食則嘔者。
有胃中有熱。
食入即吐者。
有胃中有寒。
食久方吐者。
有風邪在胃。
翻翻不定。
郁成酸水。
全不入食者。
有暑邪犯胃。
心煩口渴。
腹痛洩瀉而嘔者。
有胃中有膿。
腥臊熏臭而嘔者。
有胃中有蟲。
作痛吐水。
得食暫止者。
有胃中停水。
心下怔忡。
口渴欲飲。
水入即吐者。
有胃中有痰。
惡心頭眩。
中脘躁擾。
食入即吐者。
(彙補) 外候 挾寒。
則喜熱惡寒。
肢冷脈小。
挾熱。
則喜冷惡熱。
躁渴脈洪。
氣滞者。
脹滿不通。
痰飲者。
遇冷即發。
嘔苦。
知邪在膽。
吐酸。
識火入肝。
嘔涎水。
雖屬痰飲。
尚疑蟲症。
吐酸腐。
無非食滞。
更防火患。
吐清水。
是土之卑監。
吐綠水。
是木之發生。
黑水從胃底翻出。
臭水是腸中逆來。
(彙補) 吐分三焦 上焦吐者。
從于氣。
氣者。
天之陽也。
脈浮而洪。
頭暈不已。
氣上沖胸。
食已即吐。
渴欲飲水。
當降氣和中。
中焦吐者。
從于積。
有陰有陽。
氣食相假。
脈浮而弦。
胸中痞悶。
或先痛後吐。
或先吐後痛。
當祛積和氣。
下焦吐者。
從于寒。
地道也。
脈大而遲。
四肢清冷。
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小便清利。
大便不通。
當通其閉塞。
溫其寒氣。
(潔古) 嘔吐哕辨 嘔屬陽明。
氣血居多之鄉。
故有聲有物。
氣血俱病也。
吐屬太陰多血少氣之所。
故有物無聲。
血病也。
哕屬少陽。
多氣少血之部。
故有聲有物。
氣病也。
(東垣) 嘔哕微甚 幹嘔即哕之微。
哕即幹嘔之甚。
嘔聲輕小而短。
哕聲重大而長。
嘔為輕。
哕為重。
(溯洄)故曰。
木陳者其葉落。
病深者其聲哕。
(經文) 死症 吐如青菜汁者死。
船暈大吐不止。
渴欲飲水者危。
惟童便飲之最效。
女子肝氣大實。
久吐不已者死。
嘔而脈弱。
小便複利。
身有微熱。
見厥者死。
脈法 寸口脈微者。
胃寒。
趺陽脈浮者。
胃虛。
陽緊陰數為吐。
陽浮而數亦為吐。
寸緊尺澀。
胸滿而吐。
緊而滑者吐逆。
緊而澀者難治。
寸口脈緊而芤為噎。
關上脈數為吐。
寸口脈微數則血不足。
胸中冷故吐。
又有嘔吐太甚。
胸氣不能降。
而尺脈不至者。
(彙補) 治法 古方以半夏、生姜、橘皮為嘔家聖藥。
獨東垣雲。
生姜止嘔。
但治表實氣壅。
若胃虛谷氣不行。
惟當補胃調中。
推揚谷氣而已。
若吐而諸藥不效。
必加鎮重以墜之。
吐而中氣久虛。
必借谷食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