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修身要事經

關燈
奸狂,赤子棄叛,屍形湯镬,水煮火爛。

    此九敗仙相。

     第十敗勿北向便曲,仰視三光,勿北向理發,解脫衣裳,勿北向唾罵,犯破毀王。

    破謂歲下辰也,王謂王氣之所在也。

     勿怒日月星辰,勿以八節日行威刑,勿以月朔日怒恚。

     勿以六甲日傷龜龍鱗甲之物,勿以丙午日傷雉,勿以丙子日傷黑獸,勿以庚申日别有他念,當存思念真,勿以乙卯日飲酒食肉,當齋潔靜心。

     勿以正月殺生,勿以二月九日食肉,勿以三月三日食諸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殺草伐樹,勿以五月五日見血,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七月七日思存惡事,勿以八月四日市獲履屐諸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床席,勿一以十月五日罰責人物,勿以十一月十一日不沐浴,勿以十二月晦内三日不齋燒香念真也。

     諸如此忌,天人大禁,三官告察,以是為重罪矣。

    或令人三魂相疾,七魄流競,或胎神所憎,三宮受惡之時也。

    是以惡夢交於丹心,祆魁乘其朱阙,精液觸犯,神真恍惚,流變多禁,莫識忌術。

    子能奉修,則為仙才,不奉天禁,則為傷敗者也。

     太上黃素上清法服法二十九 上清法服紫青作帔,紫於外,青於内,帔廣四尺九寸,以應四時之數,長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氣,表裹一法,表當令二十四條,裡令一十五條,以應三十九帝真之位,爾者身佩帝皇之服故也。

    無此服不得妄動寶經,此法服給玉童各十二人,不得妄借異人,并犯殗穢,輕慢神服。

     女子紫紗之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長短就令取足,當使兩袖作十六條,身中二十三條,合三十九條。

    又作青紗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長四尺九寸,餘作攀腰,分八幅作三十二條,此則飛青之裙也,無此法服不得詠於上清寶經,此服給玉女十二人,不得妄借異人,并犯殗穢輕慢神服。

     玉清消魔道士遊行山澤祝法三十 道士遊行五嶽,履涉川澤,當行三天正一之祝,威試召靈緻仙之法。

    登山之初,當先於山外叩齒九通,閉眼思五色之雲勃勃四會,奄冠一山,及我身在雲氣之中,良久,見五嶽仙官及山形林中,草木禽獸萬物悉來朝己,仰祝曰: 上帝出遊,日吉時良,玉華覆蓋,太一扶将,左翼白元,右輔無英,八帝九真,陵梵履昌,導我送我,與我同光,履行五嶽,群仙奉迎,出入河海,萬道開張,役禦六丁,足蹑五行,三天有命,蕩除萬兇,豁落掃穢,流金滅殃,正法清通,嚴如威霜,華精奕奕,龍輿昂昂,流青翠羽,飛錦羅裳,所向所之,靡不吉昌,萬真來朝,齊升玉京。

    畢,引氣三十六咽止。

    行此千日,得五嶽真仙降雲車羽蓋,飛行太空。

     凡道士入山良月吉日禁忌之法 道士欲入山,以三月七日吉。

    又法,春不東山及西山,夏不南山北山,秋不西山東山,冬不北山南山。

     入山良日,保、義、專日吉,制、伐日并兇。

     甲子、丙寅、丁卯、己巳、辛未、壬申、癸酉、乙亥、庚辰、辛醜、庚戌、戊午,此是義日,吉。

     丁醜、丙戌、甲午、庚子、壬寅、癸卯、乙巳、丁未、戊申、己酉、辛亥、丙辰,此是保日,吉。

     戊辰、己醜、戊戌、丙午、壬子、甲寅、乙卯、丁巳、己未、庚申、辛酉、癸亥,此是專日,吉。

     乙醜、甲戌、壬午、戊子、癸巳、甲辰、庚寅、辛卯、乙未、丙申、丁酉、己亥,此是制日,兇。

     庚午、丙子、戊寅、己卯、辛巳、癸未、甲申、乙酉、丁亥、壬辰、癸醜、壬戌,此是伐日,兇。

     道士若卒遇兇惡不祥,當打天鐘三十六過,叩左齒也。

     道士若經山辟邪威神大祝,當槌天磬三十六過,叩右齒也。

     若存思念道,緻真招靈,當鳴天鼓三十六過,叩上下齒也。

     凡道士獨宿山林,而多為山精惡鬼所犯試者,當叩齒二七通,閉氣祝曰: 吾昨被帝召,攝領真元,令我封掌北嶽,摧割酆山,萬靈受事,俱會帝前,七神啟别,三元司真,若有小祆,即時枭殘,山精澤尉,速來奉迎,神師口命,上聞三清,一如大洞之法,不得稽停。

    祝畢,又叩齒二七通。

    此為帝君補神祝伐山精百鬼之法,諸山神地祇,房祠主正之神,聞此之祝,皆執鞭奉迎,神兵侍衛,若與萬人同宿矣。

     凡受三品上道,或未得上登三清受号仙主者,多為天魔所試,萬靈所幹也,宜詠拂魔之祝,上動上天之靈音,下召三界之威神,束萬精於天锺,斬祆魔於洞章。

    行此之法,常當北向,先存項生圓象如日,左有朱鳳,右有玄龍,紫霞覆蓋,光明身形,仙童玉女,執五色之節,從三界萬神,前嘯九鳳,後吹八鸾,白虬啟道,太極參軒。

    畢叩左齒三十六通,次叩右齒二十四通,次叩上下齒十二通,而祝曰: 羅天毒獸,備巨四門,吞沈割誓,山醜萬群,張喉玃天,猛馬高奔,毒龍奮爪,金頭橫吞,威兵巨萬,受符校仙,六天不拘,合兇成群,祆魔鼓洋,穢氣紛紛,謠歌空洞,亂音鄣雲,小鬼賈刑,當人生門,神王所告,無幽不聞,上攝六氣,下檢河源,五嶽四渎,善惡速分,萬萬千千,來對我前,五帝校錄,有功者原,兇魔千真,束形帝君,敢不從命,所誅無蠲,屠肝刳腹,斬首滅根,北镬漬湯,南陵火焚,金真錄氣,流鈴捕魂,祆爽無遺,極盡形源,身佩天書,道行正文,滌蕩九氣,清明三元,玄虛舉真,上合自然,莫有幹試,改動上聞。

    畢,引氣十二咽止。

     右智慧拂魔之祝。

     凡是學士遊行名山,在百鬼之間獨宿振怖,及嬰抱疾病,群鬼守門,誦之一過,将似镬湯之消冰,炎火之洋金也,魂神澄正,氣安體強,目非禀命之應,終求死不可得矣。

     上清修身要事經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