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寄錢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小裴的不快樂從公公婆婆催着往家裡寄錢開始。
剛結婚的時候,小裴伴讀過來,小剛就靠點死獎學金倆人過。
因為剛從繁華的大上海頂尖大公司辭職出來,還不适應節衣縮食的生活,小裴總不斷花着帶過來的美金,堅持有品位的生活,不與别的學生SHARE屋子,自己搞了套STUDIO樣的小公寓,倆人美美過小日子。
過着過着,小裴就發現,坐吃山空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人民币與新币的差價造成了以前工作一個月的,這裡剛夠付房租。
日子無限而錢有限,不找到工作是不行的。
一面奮力翻着每周六的海峽時報,一面開始小心謹慎開始逐步有計劃的節衣縮食。
比方說,每周的下館子改成在自家廚房裡COOK,雖然水平很差,令美食家的上海勞工經常搖頭,但還是可以美其名曰二人世界。
盡管如此,新媳婦小裴不忘在結婚頭一年的新年裡從為數不多的銀行存款裡掏出200新币孝敬公婆。
公婆很開心,贊小裴挺有心的。
半年後,小裴憑着傲人的跨國公司履曆,找到份工資不低的工作,算是站穩了腳跟。
也算小裴多事。
不曉得是處于炫耀心态還是出于向公婆表達——我沒總吃閑飯呀!發工資的第一個月,小裴直接從薪水袋裡掏出500塊給公婆彙去。
公婆是典型的上海人。
不能說小市民,但滿會計較些雞毛蒜皮的。
諸如盡管小剛從沒怪過小裴找不到工作,當然公婆也沒怪她,卻忍不住嘟囔,哎呀,這樣兩個人隻吃一個人的鈔票,又那麼少,怎麼夠呀!上海人,說愛唠叨也好,說直爽也好,反正心裡的嘀咕總忍不住挂在嘴巴上。
這心裡想的嘴上不說,那叫虛僞——當然社會需要虛僞,這心裡想的嘴上講叫——戆大。
小裴早早就離家自立了,很硬氣地不花父母一分錢,不花任何臭襪子一分錢,自然是聽不得電話裡公婆的唠叨。
心想,怎麼夠怎麼夠,光聽你們抱怨我,也沒見你們見行動,來點實際的補貼。
我不過剛吃他幾個月白飯,你們就哼哼哈哈,其實,按新加坡菲傭的行情,若算上我打掃衛生,洗衣做飯外帶性服務,他所有的獎學金都付給我還不夠吧? 于是乎,有了小裴第一個月勇寄五百塊的壯舉。
小裴的壯舉還不止這些。
因為知道未來的日子是有序的,保障的,按月就有進賬的,于是,小裴拿剩下的錢寵寵自己。
諸如買了一套心儀很久的ELLE床單,幾次看見那裡打出SALE的牌子,因為喜歡,摸來摸去,卻算了算口袋裡的錢而罷休,每每到睡覺時間,一躺在公婆送的百子圖、百鳥朝鳳的上海針織一廠的床單上,就感到憋氣。
小裴喜歡的,是那種典雅的高支全棉的雪白一套,還繡着泛絲光的蕾絲邊的那種,一看就是英國古典鄉村派。
小裴還興高采烈地請新加坡的幾個舊友一起吃飯,算慶賀自己在新加坡的重生。
因為自己上班了,試用期要好好表現,回家沒個正點,怕小剛從學校回來冷鍋冷竈,又添置了一台微波爐,最後,又用剩的零頭,請勞工小剛去HARDROCK潇灑了一下。
于是厚厚一沓鈔票就這麼輕飄飄地如時光般溜走了。
小剛作為獨子的每周彙報必不可少,父母可以一直聊到吃喝拉撒睡都不肯放下電話,對兒子聲音的渴望,簡直比盼冬天的日頭還強烈。
小剛把這個周報當成政治任務來完成的,為能夠每次都有新消息透露,小剛還記日記,到打電話的時候就按天翻看着日記講。
那天,公婆問小剛:“小裴工作了,你們這個月存了多少錢?” 一點沒貶低上海人的意思。
小剛的父母想當然就把小裴的收入歸為自家收入的一部分,沒什麼不好打聽的。
在小剛家沒隐私一說。
你想,上海人的弄堂生涯裡,可以把褲頭胸罩挂在二樓窗外,說不定都擦着行人的頭頂,把馬桶排排好放在弄堂口上,還不蓋蓋子,穿着睡衣直接就上淮海路,幾家共用一個廚房,家家每天吃什麼拉什麼都呈現在周遭眼前的,問自己媳婦的收入有什麼怪異? 這就跟當初小裴考完GRE的時候,小剛父母張口就問分數一樣。
小裴費了老鼻子勁考了個兩千一,已經滿得意的了,不想公婆卻電話裡一撇嘴,滿不屑地說:“才兩
剛結婚的時候,小裴伴讀過來,小剛就靠點死獎學金倆人過。
因為剛從繁華的大上海頂尖大公司辭職出來,還不适應節衣縮食的生活,小裴總不斷花着帶過來的美金,堅持有品位的生活,不與别的學生SHARE屋子,自己搞了套STUDIO樣的小公寓,倆人美美過小日子。
過着過着,小裴就發現,坐吃山空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人民币與新币的差價造成了以前工作一個月的,這裡剛夠付房租。
日子無限而錢有限,不找到工作是不行的。
一面奮力翻着每周六的海峽時報,一面開始小心謹慎開始逐步有計劃的節衣縮食。
比方說,每周的下館子改成在自家廚房裡COOK,雖然水平很差,令美食家的上海勞工經常搖頭,但還是可以美其名曰二人世界。
盡管如此,新媳婦小裴不忘在結婚頭一年的新年裡從為數不多的銀行存款裡掏出200新币孝敬公婆。
公婆很開心,贊小裴挺有心的。
半年後,小裴憑着傲人的跨國公司履曆,找到份工資不低的工作,算是站穩了腳跟。
也算小裴多事。
不曉得是處于炫耀心态還是出于向公婆表達——我沒總吃閑飯呀!發工資的第一個月,小裴直接從薪水袋裡掏出500塊給公婆彙去。
公婆是典型的上海人。
不能說小市民,但滿會計較些雞毛蒜皮的。
諸如盡管小剛從沒怪過小裴找不到工作,當然公婆也沒怪她,卻忍不住嘟囔,哎呀,這樣兩個人隻吃一個人的鈔票,又那麼少,怎麼夠呀!上海人,說愛唠叨也好,說直爽也好,反正心裡的嘀咕總忍不住挂在嘴巴上。
這心裡想的嘴上不說,那叫虛僞——當然社會需要虛僞,這心裡想的嘴上講叫——戆大。
小裴早早就離家自立了,很硬氣地不花父母一分錢,不花任何臭襪子一分錢,自然是聽不得電話裡公婆的唠叨。
心想,怎麼夠怎麼夠,光聽你們抱怨我,也沒見你們見行動,來點實際的補貼。
我不過剛吃他幾個月白飯,你們就哼哼哈哈,其實,按新加坡菲傭的行情,若算上我打掃衛生,洗衣做飯外帶性服務,他所有的獎學金都付給我還不夠吧? 于是乎,有了小裴第一個月勇寄五百塊的壯舉。
小裴的壯舉還不止這些。
因為知道未來的日子是有序的,保障的,按月就有進賬的,于是,小裴拿剩下的錢寵寵自己。
諸如買了一套心儀很久的ELLE床單,幾次看見那裡打出SALE的牌子,因為喜歡,摸來摸去,卻算了算口袋裡的錢而罷休,每每到睡覺時間,一躺在公婆送的百子圖、百鳥朝鳳的上海針織一廠的床單上,就感到憋氣。
小裴喜歡的,是那種典雅的高支全棉的雪白一套,還繡着泛絲光的蕾絲邊的那種,一看就是英國古典鄉村派。
小裴還興高采烈地請新加坡的幾個舊友一起吃飯,算慶賀自己在新加坡的重生。
因為自己上班了,試用期要好好表現,回家沒個正點,怕小剛從學校回來冷鍋冷竈,又添置了一台微波爐,最後,又用剩的零頭,請勞工小剛去HARDROCK潇灑了一下。
于是厚厚一沓鈔票就這麼輕飄飄地如時光般溜走了。
小剛作為獨子的每周彙報必不可少,父母可以一直聊到吃喝拉撒睡都不肯放下電話,對兒子聲音的渴望,簡直比盼冬天的日頭還強烈。
小剛把這個周報當成政治任務來完成的,為能夠每次都有新消息透露,小剛還記日記,到打電話的時候就按天翻看着日記講。
那天,公婆問小剛:“小裴工作了,你們這個月存了多少錢?” 一點沒貶低上海人的意思。
小剛的父母想當然就把小裴的收入歸為自家收入的一部分,沒什麼不好打聽的。
在小剛家沒隐私一說。
你想,上海人的弄堂生涯裡,可以把褲頭胸罩挂在二樓窗外,說不定都擦着行人的頭頂,把馬桶排排好放在弄堂口上,還不蓋蓋子,穿着睡衣直接就上淮海路,幾家共用一個廚房,家家每天吃什麼拉什麼都呈現在周遭眼前的,問自己媳婦的收入有什麼怪異? 這就跟當初小裴考完GRE的時候,小剛父母張口就問分數一樣。
小裴費了老鼻子勁考了個兩千一,已經滿得意的了,不想公婆卻電話裡一撇嘴,滿不屑地說:“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