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肝郁、情志不遂
關燈
小
中
大
笑,但外出時間減少,能按時歸家吃飯。
一日,杜某到我家探問此女是否瘋病?我以此女很聰明,是情志病,非瘋癫也。
杜告其次子拟與此女訂婚,但慮及此病是否得愈?對生育有無影響?餘以為可令雙方見面,如雙方心願,心情獲得滿足,情性自可正常。
生育之事,更無妨也。
該女服藥數劑,無什反映。
數月後結婚,一切正常,已生子女四人矣。
女,30歲 潮熱半月不退,喃喃自語,雙目現媚态,時竊竊暗笑,一望而知神經失常。
據雲每月行經三、四次,不得幹淨。
時而關門睡覺,時而夜半起床,自言自語,面不向人,察脈浮數,唇舌微紅。
斷其每月行經三、四次者,乃錯經也。
自言自語,面不向人者,是情志不定,當有六郁中之情郁,不是癫症,法以舒肝養氣,用藥不成湯。
省頭草二錢,郁金二錢,鮮生地二錢,鮮石斛三錢,九節菖蒲二錢,竹茹二錢,蛇膽陳皮末一支(随藥化服)畢澄茄二錢,綠豆衣二錢,栀子皮二錢,橘絡二錢,荷葉一小片同煎。
囑服三、四包。
此方用生地、鮮石斛、綠豆衣等清胃熱而養肝木,蓋其人素喜炙■。
用省頭草(佩蘭葉)、九節菖蒲、橘絡以透絡,以免血熱忘行。
越三日,乃翁來換方,雲能到堂前坐,遇生人自知避開,咀動吞痰,漸思食。
當時問不出有無經血,故于前方去石斛、生地、畢澄茄,加蓮子心錢半,荊芥炭二錢,當歸二錢,童便兌服。
原方去石斛、生地者,防過涼而傷氣息也。
加當歸、荊芥炭,借以散瘀。
服四劑後,神識漸趨正常,仍自言自語,改方: 九節菖蒲二錢,遠志、酸棗仁、柏子仁、竹茹、郁金、西黨、茯神各二錢,枳實一錢,姜棗各二 此方溫膽,因膽寒則肝氣不甯,膽為中正之官,膽無病,則諸郁自解矣。
囑服數劑,并告乃翁送其丈夫身邊,定然全愈。
如我言,生下一男一女。
女,22歲 病狂笑二年餘,見人尚害羞,不說病情。
前醫以為熱入血室,引起狂笑,欲以癫治。
餘詢之狂笑是否起自行經期中?乃翁曰經後。
餘以為既非經來後發生狂笑,且此婦乃獨自發笑,并未達狂之程度,更無狂言亂語形象,此實有隐曲之情,礙于言表者。
因複詢其夫婦感情如何?乃翁雲,其子一介書生,尚就外傳,每歸一宿,即回學堂。
其歸時,或與我同睡,未見進房與其妻談話。
餘告乃翁,此病須從兩方着手,一面令此婦得與丈夫相處,以遂所欲,其隐曲自解。
肝郁得解,而膽自有中正之力,其笑自可潛消也。
至于服藥,不過輔助而已。
拟方溫膽加味: 竹茹二錢,枳實錢半,遠志、茯神、台黨、九節菖蒲、郁金、陳皮各二錢,戈半夏錢半,姜棗各二。
乃翁依餘法,果獲奇效。
一日,杜某到我家探問此女是否瘋病?我以此女很聰明,是情志病,非瘋癫也。
杜告其次子拟與此女訂婚,但慮及此病是否得愈?對生育有無影響?餘以為可令雙方見面,如雙方心願,心情獲得滿足,情性自可正常。
生育之事,更無妨也。
該女服藥數劑,無什反映。
數月後結婚,一切正常,已生子女四人矣。
女,30歲 潮熱半月不退,喃喃自語,雙目現媚态,時竊竊暗笑,一望而知神經失常。
據雲每月行經三、四次,不得幹淨。
時而關門睡覺,時而夜半起床,自言自語,面不向人,察脈浮數,唇舌微紅。
斷其每月行經三、四次者,乃錯經也。
自言自語,面不向人者,是情志不定,當有六郁中之情郁,不是癫症,法以舒肝養氣,用藥不成湯。
省頭草二錢,郁金二錢,鮮生地二錢,鮮石斛三錢,九節菖蒲二錢,竹茹二錢,蛇膽陳皮末一支(随藥化服)畢澄茄二錢,綠豆衣二錢,栀子皮二錢,橘絡二錢,荷葉一小片同煎。
囑服三、四包。
此方用生地、鮮石斛、綠豆衣等清胃熱而養肝木,蓋其人素喜炙■。
用省頭草(佩蘭葉)、九節菖蒲、橘絡以透絡,以免血熱忘行。
越三日,乃翁來換方,雲能到堂前坐,遇生人自知避開,咀動吞痰,漸思食。
當時問不出有無經血,故于前方去石斛、生地、畢澄茄,加蓮子心錢半,荊芥炭二錢,當歸二錢,童便兌服。
原方去石斛、生地者,防過涼而傷氣息也。
加當歸、荊芥炭,借以散瘀。
服四劑後,神識漸趨正常,仍自言自語,改方: 九節菖蒲二錢,遠志、酸棗仁、柏子仁、竹茹、郁金、西黨、茯神各二錢,枳實一錢,姜棗各二 此方溫膽,因膽寒則肝氣不甯,膽為中正之官,膽無病,則諸郁自解矣。
囑服數劑,并告乃翁送其丈夫身邊,定然全愈。
如我言,生下一男一女。
女,22歲 病狂笑二年餘,見人尚害羞,不說病情。
前醫以為熱入血室,引起狂笑,欲以癫治。
餘詢之狂笑是否起自行經期中?乃翁曰經後。
餘以為既非經來後發生狂笑,且此婦乃獨自發笑,并未達狂之程度,更無狂言亂語形象,此實有隐曲之情,礙于言表者。
因複詢其夫婦感情如何?乃翁雲,其子一介書生,尚就外傳,每歸一宿,即回學堂。
其歸時,或與我同睡,未見進房與其妻談話。
餘告乃翁,此病須從兩方着手,一面令此婦得與丈夫相處,以遂所欲,其隐曲自解。
肝郁得解,而膽自有中正之力,其笑自可潛消也。
至于服藥,不過輔助而已。
拟方溫膽加味: 竹茹二錢,枳實錢半,遠志、茯神、台黨、九節菖蒲、郁金、陳皮各二錢,戈半夏錢半,姜棗各二。
乃翁依餘法,果獲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