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呃逆
關燈
小
中
大
男,50歲
燒熱後打呃,面紅唇紫,舌有裂紋,診脈浮數無根。臆測胃津枯竭,乃變相煎厥,不敢處方。然病家一再力促,遂以五汁飲投之。
蘿蔔搗汁、梨汁、藕汁、郁金(水浸搗汁)三錢,甘蔗汁各一杯,和勻冷服。及暮,呃聲較短,仍未停止。
複診脈數無力,諸恙如前。餘慮其素來酒醉終日,胃津枯竭,緻有胃脫之虞,勉以:
枇杷葉、金钗石斛、麥冬、郁金、代赭石、旋覆花(布包)各二錢玉竹、生石膏各三錢
囑服一劑。其歸家,出示吾方,群疑此藥平凡,遂棄之。另延某醫治療,取用大劑參附成方,另日黎明,鼻舌皆出鮮血,目珠赤如朱砂,急求冷飲,是日正午告卒。
此系病後變症,熱灼胃津,已成煎厥,萬無生理。
男,18歲
素來喜飲冷水。暑天某晚喂牛歸,恣飲新汲井水,複食土瓜,次日發生呃逆,聲從中焦沖上,每呃必牽動全身,并漉漉作響。餘觀其腹大如鼓,翻來複去,渾身抖擻,呃聲粗短,脈浮且數。斷其水停心下,用霹靂散吹鼻,外以燈芯通之,當時噴嚏連作,目淚汪汪,頓覺輕松。餘以霹靂散有毒,不可連用,遂停止。斯時患者作嘔,乃以食鹽置刀上,用火燒紅,淬入盛井水之盅内,令患者服淬鹽水,旋嘔水一面盆,腹脹頓解,呃聲漸平,已不聞漉漉聲矣,開方旋覆代赭石湯,二劑霍然。
此飲水過多,水停心下,氣逆而呃,乃取“越而上之”之法,以通胃絡。
男,51歲
呃逆五六日,曾用箬葉煎水吃,用燈草通鼻,又用霹靂散打噴嚏,呃逆稍減。未見噴嚏不停,随即鼻衄不止,其面赤唇紅,脈象浮大,急以旋覆代赭石湯煎服,鼻血減少,再服第二劑,呃聲依然,且系一舂一舂。
再診脈浮細無力,關部見沉,斷為胃寒。面赤者,假熱也。一舂一舂者,呃在下焦,丹田無陽氣上升也。慮有關格變幻,改方:
附子二錢,上桂一錢,炙草一錢,炙西黨二錢,九節菖蒲二錢,煨姜一錢,棗二枚水煎,童便一杯兌服。
服後呃止大半,不再一舂一舂,自覺微汗。因進粥一碗,呃聲複作,斷續不停。知胃中有水氣,再用旋覆代赭石湯,服之收效。
男,30歲
病呃,家人鹹認為敗症,急于求救。脈數有力,前後相應,面赤而亮,唇舌微紅,此人素喜炙■,恒以酒代菜。斷乃熱停上焦,實由飲食不節所緻,非大病後之虛呃、冷呃可比。書方:
枇杷葉二錢,鮮蘆根三錢,旋覆花(布包炖)二錢,九節菖蒲錢半,代赭石二錢,原寸冬二錢,藕節三個,公丁香一錢。
連服四劑,病告霍然。大凡呃症誤于人參桂附者十之八、九,而誤于清涼者,十不得一耳。
此人呃病獲愈後,乘輿至南昌吃酒看戲,并納一妾,住客棧四月有餘。一日,攜妾過吾門,見其形容大變,肌削骨露,走路挺胸,語言反常,不若往日之從容态度,度其有蠱惑病。兩年春,腹大如鼓,不能轉側,亦不能多食,二便不通者五日,日夜不甯。脈無倫次,件關部應指。檢驗足闆心,已填滿而不見紋,人中亦平,兩腰不能插手。似此情況,已頻肝腎兩絕無疑。總由酒色過度,釀成蠱脹,此蠱字當系血氣相搏也。乃父力促拟方,餘寫一“蠱”字,請其翻書考核,且雲此人滿盤實症,實屬虛候,青筋貫胸,胃氣亦絕也。今肝、腎、胃三家俱絕,危在旦夕,乃謝絕處方。好貪色者,當以此為戒也。
燒熱後打呃,面紅唇紫,舌有裂紋,診脈浮數無根。臆測胃津枯竭,乃變相煎厥,不敢處方。然病家一再力促,遂以五汁飲投之。
蘿蔔搗汁、梨汁、藕汁、郁金(水浸搗汁)三錢,甘蔗汁各一杯,和勻冷服。及暮,呃聲較短,仍未停止。
複診脈數無力,諸恙如前。餘慮其素來酒醉終日,胃津枯竭,緻有胃脫之虞,勉以:
枇杷葉、金钗石斛、麥冬、郁金、代赭石、旋覆花(布包)各二錢玉竹、生石膏各三錢
囑服一劑。其歸家,出示吾方,群疑此藥平凡,遂棄之。另延某醫治療,取用大劑參附成方,另日黎明,鼻舌皆出鮮血,目珠赤如朱砂,急求冷飲,是日正午告卒。
此系病後變症,熱灼胃津,已成煎厥,萬無生理。
男,18歲
素來喜飲冷水。暑天某晚喂牛歸,恣飲新汲井水,複食土瓜,次日發生呃逆,聲從中焦沖上,每呃必牽動全身,并漉漉作響。餘觀其腹大如鼓,翻來複去,渾身抖擻,呃聲粗短,脈浮且數。斷其水停心下,用霹靂散吹鼻,外以燈芯通之,當時噴嚏連作,目淚汪汪,頓覺輕松。餘以霹靂散有毒,不可連用,遂停止。斯時患者作嘔,乃以食鹽置刀上,用火燒紅,淬入盛井水之盅内,令患者服淬鹽水,旋嘔水一面盆,腹脹頓解,呃聲漸平,已不聞漉漉聲矣,開方旋覆代赭石湯,二劑霍然。
此飲水過多,水停心下,氣逆而呃,乃取“越而上之”之法,以通胃絡。
男,51歲
呃逆五六日,曾用箬葉煎水吃,用燈草通鼻,又用霹靂散打噴嚏,呃逆稍減。未見噴嚏不停,随即鼻衄不止,其面赤唇紅,脈象浮大,急以旋覆代赭石湯煎服,鼻血減少,再服第二劑,呃聲依然,且系一舂一舂。
再診脈浮細無力,關部見沉,斷為胃寒。面赤者,假熱也。一舂一舂者,呃在下焦,丹田無陽氣上升也。慮有關格變幻,改方:
附子二錢,上桂一錢,炙草一錢,炙西黨二錢,九節菖蒲二錢,煨姜一錢,棗二枚水煎,童便一杯兌服。
服後呃止大半,不再一舂一舂,自覺微汗。因進粥一碗,呃聲複作,斷續不停。知胃中有水氣,再用旋覆代赭石湯,服之收效。
男,30歲
病呃,家人鹹認為敗症,急于求救。脈數有力,前後相應,面赤而亮,唇舌微紅,此人素喜炙■,恒以酒代菜。斷乃熱停上焦,實由飲食不節所緻,非大病後之虛呃、冷呃可比。書方:
枇杷葉二錢,鮮蘆根三錢,旋覆花(布包炖)二錢,九節菖蒲錢半,代赭石二錢,原寸冬二錢,藕節三個,公丁香一錢。
連服四劑,病告霍然。大凡呃症誤于人參桂附者十之八、九,而誤于清涼者,十不得一耳。
此人呃病獲愈後,乘輿至南昌吃酒看戲,并納一妾,住客棧四月有餘。一日,攜妾過吾門,見其形容大變,肌削骨露,走路挺胸,語言反常,不若往日之從容态度,度其有蠱惑病。兩年春,腹大如鼓,不能轉側,亦不能多食,二便不通者五日,日夜不甯。脈無倫次,件關部應指。檢驗足闆心,已填滿而不見紋,人中亦平,兩腰不能插手。似此情況,已頻肝腎兩絕無疑。總由酒色過度,釀成蠱脹,此蠱字當系血氣相搏也。乃父力促拟方,餘寫一“蠱”字,請其翻書考核,且雲此人滿盤實症,實屬虛候,青筋貫胸,胃氣亦絕也。今肝、腎、胃三家俱絕,危在旦夕,乃謝絕處方。好貪色者,當以此為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