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喘咳
關燈
小
中
大
某女,55歲
素患咳嗽,氣逆痰多,脈沉無力,獨寸口滑數,舌無苔,涎沫滿布,形色(白光)白,痰聲漉漉,氣上沖胸,俯仰不得,臨夜大汗,漫及頭頸。
良由肺寒而引腎氣,緻成痰喘肺痿,非哮症也。
法當 溫腎固真,清金止濁。
明附三錢,益智仁二錢、桑皮(炙)二錢,紫苑二錢,巴戟天二錢,半夏錢半,百部二錢,煨姜一錢。
外加黑錫丹一小瓶,随藥吞服。
服四劑,汗少氣平,尚能仰卧。
但畏寒甚,毛骨聳然,改方: 益智仁二錢,桑皮(炙)二錢、紫苑二錢、巴戟二錢,煨姜一錢,明附四錢,肉桂一錢二分,蛤蚧(酒浸置泥■炕■)二錢,仍加黑錫丹一小瓶,随湯吞下。
服四劑,無畏寒現象,但仍咳喘自汗,乃令購蛤蚧(制法同前),每日早晨以米湯送服蛤蚧末(一對分兩日服)。
服後喘汗均愈,仍咳嗽。
餘斷其肺、腎兩不司職,迨後恐變足腫身腫。
某男,22歲 喘嗽八年,時或痰中帶血,脈象浮滑,不能勞動。
此由肺竅閉塞,緻肺氣不宣。
令取鮮藕一段,留兩頭節,于一端之近節處切下寸許,以備作蓋,然後從孔内灌入白蜜,蓋好,以紙密封刀切口,再用白布紮好,置瓦缽内煮一炷香,待患者乘熱吃下。
共吃十餘次,喘咳均減輕,再用豬油四兩,煎去渣,以糯米糖半斤,投入油内烊化後,加白蜜四兩,不斷攪之,至牽絲為度,每日化服一匙,自是諸恙皆失。
今可挑百餘斤。
某男,60多歲 夜咳頻仍,不得平卧,每至雞鳴則大汗淋漓,熱氣上騰,令人煩悶。
其鳏十餘年,曾練坐功,旋因遺精而止。
診其脈,關尺沉滑,而寸口浮數;察其舌,微紅潤,舌本涎沫滿布;唇色淡紅,不辨寒熱;察其形容,血尚華色,兩頤有小塊赤亮。
斷其陽存未亢,陰寒上擊,緻令肝腎不同源,腎水上泛。
此肺腎脾三部同病,礙難處方。
姑以: 益智仁二錢,巴戟天二錢,胡蘆巴二錢,戈半夏錢半,冬蟲夏草二錢,雲磁石錢半,另用雙料黑錫丹二錢,随藥吞下。
患者詢何無一味滌痰痰與治肺藥,餘以肺為嬌藏,不能再爍肺津。
今汗出見熱氣,不是冷汗,知陰陽尚能維系,不如溫腎,取其關鍵力,俾不再受寒侵襲。
關鍵有力,真氣必上蒸六府,肺氣自旺。
氣通,或可從此消也。
服六劑,覺胸口氣平,汗出減少。
其自請用附桂,餘以為加桂則可,而附子燥腎水,勢必燥金,肺金被灼,則病将複發。
改方: 益智仁二錢,巴戟二錢、戈半夏錢半、磁石錢半,冬蟲夏草二錢,肉桂八分,菟絲子二錢,補骨脂二錢,■■一錢,仍兼服黑錫丹。
服十劑,汗止,咳稀,仍有喘,囑再服六劑,加蛤蚧一對,酒酥、去頭足,研末,米飲調下。
最後用豬肺一葉,煮熟切片,以五味子研末,和豬肺煎食。
悉如前法,獲痊可。
某女,33歲 手足心及兩脅發熱而不烙手,有時毛骨聳然,陰咳許久,方能咯痰,痰稠而黃,形色焦慮,食欲甚微,喜食水果,畏懼陽光,頭暈目眩。
上述諸症,延續四月又半。
而其斷經,已達一年三月矣。
醫者或謂骨蒸,或謂燒骨勞,或謂幹血勞等。
服藥二百餘劑,皆未得手,餘診其脈,浮數互見,而關部沉細,遂猶豫難決,取諸反關,亦形浮數,因知脈不紊亂,不能以五勞七傷論。
且其舌色正常,唇見不潤,顯系秋燥,肺胃津液受灼,急宜救肺養胃,處方七汁飲: 韭菜一撮、鮮生地一斤,梨一斤,藕一斤,甘蔗兩支,白蜜半斤,童便一碗。
除白蜜童便後入外,餘皆取汁調勻,置銅鍋内煎一炷香,再入童便煎一沸,最後入白蜜
良由肺寒而引腎氣,緻成痰喘肺痿,非哮症也。
法當 溫腎固真,清金止濁。
明附三錢,益智仁二錢、桑皮(炙)二錢,紫苑二錢,巴戟天二錢,半夏錢半,百部二錢,煨姜一錢。
外加黑錫丹一小瓶,随藥吞服。
服四劑,汗少氣平,尚能仰卧。
但畏寒甚,毛骨聳然,改方: 益智仁二錢,桑皮(炙)二錢、紫苑二錢、巴戟二錢,煨姜一錢,明附四錢,肉桂一錢二分,蛤蚧(酒浸置泥■炕■)二錢,仍加黑錫丹一小瓶,随湯吞下。
服四劑,無畏寒現象,但仍咳喘自汗,乃令購蛤蚧(制法同前),每日早晨以米湯送服蛤蚧末(一對分兩日服)。
服後喘汗均愈,仍咳嗽。
餘斷其肺、腎兩不司職,迨後恐變足腫身腫。
某男,22歲 喘嗽八年,時或痰中帶血,脈象浮滑,不能勞動。
此由肺竅閉塞,緻肺氣不宣。
令取鮮藕一段,留兩頭節,于一端之近節處切下寸許,以備作蓋,然後從孔内灌入白蜜,蓋好,以紙密封刀切口,再用白布紮好,置瓦缽内煮一炷香,待患者乘熱吃下。
共吃十餘次,喘咳均減輕,再用豬油四兩,煎去渣,以糯米糖半斤,投入油内烊化後,加白蜜四兩,不斷攪之,至牽絲為度,每日化服一匙,自是諸恙皆失。
今可挑百餘斤。
某男,60多歲 夜咳頻仍,不得平卧,每至雞鳴則大汗淋漓,熱氣上騰,令人煩悶。
其鳏十餘年,曾練坐功,旋因遺精而止。
診其脈,關尺沉滑,而寸口浮數;察其舌,微紅潤,舌本涎沫滿布;唇色淡紅,不辨寒熱;察其形容,血尚華色,兩頤有小塊赤亮。
斷其陽存未亢,陰寒上擊,緻令肝腎不同源,腎水上泛。
此肺腎脾三部同病,礙難處方。
姑以: 益智仁二錢,巴戟天二錢,胡蘆巴二錢,戈半夏錢半,冬蟲夏草二錢,雲磁石錢半,另用雙料黑錫丹二錢,随藥吞下。
患者詢何無一味滌痰痰與治肺藥,餘以肺為嬌藏,不能再爍肺津。
今汗出見熱氣,不是冷汗,知陰陽尚能維系,不如溫腎,取其關鍵力,俾不再受寒侵襲。
關鍵有力,真氣必上蒸六府,肺氣自旺。
氣通,或可從此消也。
服六劑,覺胸口氣平,汗出減少。
其自請用附桂,餘以為加桂則可,而附子燥腎水,勢必燥金,肺金被灼,則病将複發。
改方: 益智仁二錢,巴戟二錢、戈半夏錢半、磁石錢半,冬蟲夏草二錢,肉桂八分,菟絲子二錢,補骨脂二錢,■■一錢,仍兼服黑錫丹。
服十劑,汗止,咳稀,仍有喘,囑再服六劑,加蛤蚧一對,酒酥、去頭足,研末,米飲調下。
最後用豬肺一葉,煮熟切片,以五味子研末,和豬肺煎食。
悉如前法,獲痊可。
某女,33歲 手足心及兩脅發熱而不烙手,有時毛骨聳然,陰咳許久,方能咯痰,痰稠而黃,形色焦慮,食欲甚微,喜食水果,畏懼陽光,頭暈目眩。
上述諸症,延續四月又半。
而其斷經,已達一年三月矣。
醫者或謂骨蒸,或謂燒骨勞,或謂幹血勞等。
服藥二百餘劑,皆未得手,餘診其脈,浮數互見,而關部沉細,遂猶豫難決,取諸反關,亦形浮數,因知脈不紊亂,不能以五勞七傷論。
且其舌色正常,唇見不潤,顯系秋燥,肺胃津液受灼,急宜救肺養胃,處方七汁飲: 韭菜一撮、鮮生地一斤,梨一斤,藕一斤,甘蔗兩支,白蜜半斤,童便一碗。
除白蜜童便後入外,餘皆取汁調勻,置銅鍋内煎一炷香,再入童便煎一沸,最後入白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