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元陽經(卷次品名不詳)1

關燈
18,方丈山南大有宮殿莊嚴,以念為食,養彼世界人民中和姓忠。

    中有香水大海,廣以四千八百裡,海名清淨光林。

    世界香海中有昆侖山,名大炎華莊嚴幢,以十種寶蘭楣圍遶。

    彼山王有林觀,名寶華枝,以無量華樓閣、無量寶幢樓閣、無量绀寶鳗,種種華莊而莊嚴之,無量香雲彌覆其上,十億百千城周匝圍遶。

    于林東有一大城,名曰炎光純香所城,面有四萬裡,七寶為郭,周匝圍遶。

    其城樓觀,雜寶莊嚴,覆以雜華及諸寶網,微妙風吹動,出妙音聲。

    其城有門一萬二千,寶幢而莊嚴之,十億園林。

    城中衆生,皆悉成就19,業報神足,行同諸天,一切所欲,應念即至。

    彼林南有一天城,名樹華莊嚴。

    次有龍城,名曰究竟。

    次有夜叉城,名金剛勝。

    次有勝妙莊嚴幢王城,次有幹王城,名曰離垢善。

    次有興王城,名寶輪地。

    次有樓羅城,名衆寶莊嚴善光。

    次有吉王城,名娛樂莊嚴。

    次有王侯城,名寶金剛幢。

    時彼林中有一道場,名寶華莊嚴。

    其道場前有大蓮華,名華炎具足,縱廣廿萬裡,十億蓮華眷屬圍遶。

    時彼世界過百歲已,天人出世,如是次第有其昆侖山塵數元陽童子,出行興化于世。

    其最初天人,名曰一切功德本勝昆侖山王。

    時天人處彼大蓮華上,分身萬國,目中出光明,照一切功德,覺有十方天人世界塵數,光明以為眷屬。

    彼光滅除一切衆生煩惱蓋郭,令得淨心起功德海,永離三惡八難,諸趣散神仙樹下,廣弘誓願。

    諸天人時,彼炎光城中有王,名處見善惡。

    其王統領萬億諸城,有三萬七千天人采女,二萬五千童子。

    其一弟子名功德勝,次名普莊嚴。

    童子見天人無量自在功德,善根因緣,故即得十種三世,廣地方便海世三童20,名曰童子具足功德三世、普門方便三世、淨光方便三世、教化衆生三世、一切音聲充滿三世、無量功德識向三世、如寶覺諸法三世、廣地方便海三世、契勝解脫三世21、一切知見光明三世。

    猶如千日競出東方,虛空靡不照曜。

    離垢淨坐,思惟道場光明,如是無量萬億難遇導師,出興于世,一切最勝。

    觀察天人光明如雲,難可思議,一切悉見如對面。

    因毛孔放光,如雲而下,不可量數,随生諸贊我無量,衆生遇我,如子見父,離苦出家,悉皆安隠快樂,喜戲充滿,如子見母。

    觀察夭人充滿十方,放真珠寶光,贊歎諸天,常住道場,染妙音聲,譬如渡水。

    渡水已解滅諸苦,S我自在,一切恭敬,懼喜無量。

    譬如行人到家,歡喜及見眷屬,父母兄弟、夫婦子息22。

    乃至天人得道,亦爾往詣王所,瞻仰恭敬。

    元陽童子,諸仙第一,童聲柔和,于彼世界無有不聞。

    譬如天子征伐鄰國,大獲利安,功成作樂,慶會諸侯,吾亦如是。

    元陽童子知見23(以下原缺)。

     1本卷有敦煌抄本兩件。

    P?2366号抄本,由《洞淵神咒經》、《太上元陽經》、《本際經》三種經文粘貼而成。

    其中《元陽經》保存《觀山品》第十六、《淨土品》第十七、《莊嚴品》第十八。

    首行品題下有一“八”字,不知是否第八卷。

    台北4717号抄本,首尾殘損,文字與R2366抄本第55I166行相當,今用作參校本。

     2“能”字原誤作“純”,據文義改。

     3無量天人:四字據文義補。

     4“澡”字原誤作“藻”,據文義改。

     5一方:疑當作“十方”,或作“一切”。

     6海虬王王:疑當作“海虬龍王”,或作“海虬王”。

     7“彼”字原誤作“被”,據後文例改。

     8“過”字原誤作“遍”,據前後文例改。

     9“仙壇”上原衍“世界”二字,據前後文例删。

     10“彼”字原誤作“使”,據前後文例改。

     11“彼”字下原衍一“有”字,據前後文例删。

     12此二句原誤作“有一世界名香水海蓮華平正”,據前後文例删改。

     13次上:原誤作“上複有”,據前後文例改。

     14此句前疑有脫漏文。

     15登上上王:台北4717作“登上王”。

     16以上凡括号中文字,均據前後文例補。

     17一切:台北4717作“一劫”,近是。

     18此句文義不通,疑有訛漏。

     19成就:原誤作“城就”,據文義改。

     20此句八字疑系衍文。

     21此上二句原誤作“廣地方便海契三勝世解脫三世”,據前後文例改。

     22子息:原誤作“子自”,據文義改。

     23按《上清道類事相》卷四引《元陽童子淨土經》雲&bull二修多童城,純以水精為壁,純金為梁柱,蓮華覆樓層,珊瑚為椽,白銀為楸,黃金為檀械也。

    ”當系本卷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