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上卷超度濟難經品第一(S.482抄本,前缺)1
關燈
小
中
大
仙13道士,經行林野,止息樹崖者,若有山神磨女、〔崖〕向惡精、尴魅魅®,來欲撓害14之者,我等山神王力,能令是人不生畏想,禅思如故。
上師言令贊15:汝等山神王徒,善哉善哉。
汝等軍将吏兵,勇卒堅勁,伏怒日久16,曾于過去世時,乃至百千萬歲17劫中時,值遇18百千萬億諸仙上品元陽經卷,處第八之中廣度衆生神通第八弟子之例19。
汝若能流布此經,讀誦書寫,方便救濟,不令見惡,常行善心。
爾時山神王等,即與諸眷屬軍将吏兵頂禮師尊,一心奉行。
即辭出去。
上師告弟子法淨條林真人曰:吾以壬寅歲七月七日,當行遠方。
汝等于我去後,好用心〔我〕所眷屬,著20舉身囑累,汝等唯有廣智弟子,勲心流布此法,令一切衆生悉得聞知。
族姓子,汝最是吾心中弟子,我所〔出〕法,悉付囑汝。
吾今憐愍一切衆生,故欲令解脫衆難。
還正坐,付囑此法已,〔複告〕族姓子:汝等此經尊〔猛〕,極有神力,勸令一切族姓子家男女,供養香華雜華21,燃燈續明。
複能轉讀誦習,救人疾病苦〔厄〕之人,現世安吉,無複疾病,将來往生文昌宮宿,即生蓮華中,軀體神仙,得五通無礙智慧,身壽八萬八千歲,更還年少,五通具足,知勇猛健如上仙,皆元陽仙公功值22如是,不可稱計。
族姓子,汝當用好紙好筆好墨23,至心細書寫此遺文,流布國界。
我所出法上下句文,如吾本師元陽仙公所囑妙法,無有錯誤,汝無令妄失一畫一點24。
族姓子,我憐愍衆生,唯囑25此經,皆令一切有形26之類,悉得聞知,心開意解,常行善法,念念不忘,皆行往生清淨,壽命27延長,神通無礙。
爾時條林〔法淨〕真人,日在世師尊前,一心叉手,舉身主八相,詩毛悉豎28,戰戰兢兢,一心谛聽上尊所語,不敢妄失一句一文,流淚而言:師尊所囑妙法,至心受持,廣令流布,弟子等受天尊真教,頂禮先師,一心奉行。
師曰:汝等若行若止,若在山林,他方國土,城邑聚落,人民都市,縣官系獄中,思念此經,宣傳教他,贊誦29書寫,吾當神化,令汝悉得神通,倍加于今。
頂禮師尊,忏然長别。
相善因緣30。
元陽上卷超度濟難經品第一竟 1此抄本卷首原有缺損,尾題“元陽上卷超度濟難經品第一”。
據其内容文字看,應為《太上元陽經》缺卷。
按《正統道藏》所收《洞玄靈寶上師說救護身命經》,其前半篇文字與本卷相當,今用作參校本(簡稱道藏本)。
敦煌抄本中俗寫字及缺筆避諱字,徑改不出注。
與文義無關之通假字、異文,亦不作校改。
2以上括号中文字,據道藏本補。
以下凡據道藏本所補文字,不複出注。
3如押油殃:道藏本作“如塵沙釁殃”。
4消滅:原誤作“微滅”,據道藏本改。
5原本此下衍“得度脫衆耶境界何等七仙真人名字亦”十六字,據道藏本删。
6原本此下衍“我今複告汝等”六字,删去。
7原本衍作“師師”,删去一“師”字。
8所修集:道藏本作“所可修習”,近是。
9當說此來既:道藏本作“當說未訖”。
10說是來既:道藏本作“說是已”。
11四面:原衍作“四面面”,删去一字。
12伏怒:道藏本作:“伏弩”。
13升天仙:道藏本作“未升仙”。
14撓害:原誤作“遶害”,據道藏本改。
15令贊:道藏本作“吾今謂”。
16道藏本無“勇卒堅勁伏怒日久”八字。
17舫百千萬歲:原衍作“百萬歲百千萬歲”,據道藏本删去三字。
18值遇:原誤作“值愚”,據道藏本改。
19例:道藏本作“列”,近是。
20着:道藏本作“若”。
21香華雜華:道藏本作“香花珍果”。
22功值:道藏本作“功德”。
23好墨:原好“好默”,據道藏本改。
24一點:原誤作“一沾”,據道藏本改。
25唯囑:道藏本作“故遺”。
26有形:原作“有刑”,據道藏本改。
27壽命:原誤作“受命”,據道藏本改。
28舉身実相,詩毛悉豎:道藏本作“舉身肉袒,身毛肆豎”,近是。
29贊誦:道藏本作“讀誦”。
30道藏本無“相善因緣”四字,但其後較敦煌本多出五頁元陽仙人條林法淨傳記,詳見後。
上師言令贊15:汝等山神王徒,善哉善哉。
汝等軍将吏兵,勇卒堅勁,伏怒日久16,曾于過去世時,乃至百千萬歲17劫中時,值遇18百千萬億諸仙上品元陽經卷,處第八之中廣度衆生神通第八弟子之例19。
汝若能流布此經,讀誦書寫,方便救濟,不令見惡,常行善心。
爾時山神王等,即與諸眷屬軍将吏兵頂禮師尊,一心奉行。
即辭出去。
上師告弟子法淨條林真人曰:吾以壬寅歲七月七日,當行遠方。
汝等于我去後,好用心〔我〕所眷屬,著20舉身囑累,汝等唯有廣智弟子,勲心流布此法,令一切衆生悉得聞知。
族姓子,汝最是吾心中弟子,我所〔出〕法,悉付囑汝。
吾今憐愍一切衆生,故欲令解脫衆難。
還正坐,付囑此法已,〔複告〕族姓子:汝等此經尊〔猛〕,極有神力,勸令一切族姓子家男女,供養香華雜華21,燃燈續明。
複能轉讀誦習,救人疾病苦〔厄〕之人,現世安吉,無複疾病,将來往生文昌宮宿,即生蓮華中,軀體神仙,得五通無礙智慧,身壽八萬八千歲,更還年少,五通具足,知勇猛健如上仙,皆元陽仙公功值22如是,不可稱計。
族姓子,汝當用好紙好筆好墨23,至心細書寫此遺文,流布國界。
我所出法上下句文,如吾本師元陽仙公所囑妙法,無有錯誤,汝無令妄失一畫一點24。
族姓子,我憐愍衆生,唯囑25此經,皆令一切有形26之類,悉得聞知,心開意解,常行善法,念念不忘,皆行往生清淨,壽命27延長,神通無礙。
爾時條林〔法淨〕真人,日在世師尊前,一心叉手,舉身主八相,詩毛悉豎28,戰戰兢兢,一心谛聽上尊所語,不敢妄失一句一文,流淚而言:師尊所囑妙法,至心受持,廣令流布,弟子等受天尊真教,頂禮先師,一心奉行。
師曰:汝等若行若止,若在山林,他方國土,城邑聚落,人民都市,縣官系獄中,思念此經,宣傳教他,贊誦29書寫,吾當神化,令汝悉得神通,倍加于今。
頂禮師尊,忏然長别。
相善因緣30。
元陽上卷超度濟難經品第一竟 1此抄本卷首原有缺損,尾題“元陽上卷超度濟難經品第一”。
據其内容文字看,應為《太上元陽經》缺卷。
按《正統道藏》所收《洞玄靈寶上師說救護身命經》,其前半篇文字與本卷相當,今用作參校本(簡稱道藏本)。
敦煌抄本中俗寫字及缺筆避諱字,徑改不出注。
與文義無關之通假字、異文,亦不作校改。
2以上括号中文字,據道藏本補。
以下凡據道藏本所補文字,不複出注。
3如押油殃:道藏本作“如塵沙釁殃”。
4消滅:原誤作“微滅”,據道藏本改。
5原本此下衍“得度脫衆耶境界何等七仙真人名字亦”十六字,據道藏本删。
6原本此下衍“我今複告汝等”六字,删去。
7原本衍作“師師”,删去一“師”字。
8所修集:道藏本作“所可修習”,近是。
9當說此來既:道藏本作“當說未訖”。
10說是來既:道藏本作“說是已”。
11四面:原衍作“四面面”,删去一字。
12伏怒:道藏本作:“伏弩”。
13升天仙:道藏本作“未升仙”。
14撓害:原誤作“遶害”,據道藏本改。
15令贊:道藏本作“吾今謂”。
16道藏本無“勇卒堅勁伏怒日久”八字。
17舫百千萬歲:原衍作“百萬歲百千萬歲”,據道藏本删去三字。
18值遇:原誤作“值愚”,據道藏本改。
19例:道藏本作“列”,近是。
20着:道藏本作“若”。
21香華雜華:道藏本作“香花珍果”。
22功值:道藏本作“功德”。
23好墨:原好“好默”,據道藏本改。
24一點:原誤作“一沾”,據道藏本改。
25唯囑:道藏本作“故遺”。
26有形:原作“有刑”,據道藏本改。
27壽命:原誤作“受命”,據道藏本改。
28舉身実相,詩毛悉豎:道藏本作“舉身肉袒,身毛肆豎”,近是。
29贊誦:道藏本作“讀誦”。
30道藏本無“相善因緣”四字,但其後較敦煌本多出五頁元陽仙人條林法淨傳記,詳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