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關燈
餘,方外[1]人也,以清靜恬淡為事,豈于“之乎也者”留心哉?因居栖雲三十餘年,修觀建廟,借賴十方大力,相識善士甚多,凡有來求筆墨之事者,不得不強應酬以結人緣。或記,或傳,或序,或詩,或聯,皆是順手而書,随意而作,不求辭藻華麗、句調工穩,但叙其事,寫其實而已。每有所作,以筆記之,曆年已久,集為四卷,名曰《栖雲筆記》。其中皆俗語俚言,無甚奇特,不過留藏常住,為門弟子随便采取,應酬世事耳,非敢傳外,遺笑于大方。

    嘗有請勸刻刊者,皆未之許。甲戌(1813年)五涼[2]門人馬陽健,再三懇求出資刻刊。餘因其出于至誠,不得不随其意。願高明者見之,勿以俗語俚言哂笑可也。

    時嘉慶二十年(1814年),歲在乙亥元宵節,悟元子自序

    (篆印:劉一明印,素樸)

    ***

    [1]方外:世俗禮法之外。《莊子·大宗師》:“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内者也。”《文子·精誠》:“老子曰:‘若夫聖人之遊也,即動乎至虛,遊心乎太無,馳于方外……不拘于世,不系于俗。’”

    [2]五涼:甘肅省武威地區(今武威市)古稱涼州。東晉十六國時,有前涼(張實)、後涼(呂光,氐族)、南涼(秃發烏孤,鮮卑)、西涼(李晧)、北涼(沮渠蒙遜,匈奴)五個有“涼”字的割據政權占據,故稱“五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