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新經注解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諸魔便來。
若修金丹者,雖曰得丹則靈,把守不到,徧地魔起,如之奈何?必須運用默朝上帝之功,上帝自然吩示他尊善卑惡,按律施行也。
修眞之子,第一要打得魔王開,便可掃卻得九幽中、酆都内一帶陰鬼,也可得命門安靜,大寶不緻終洩也。
時有東嶽天齊仁聖大帝,統領十殿??羅,仰朝玉帝。
玉帝曰:汝等執掌幽冥,權衡生死。
今有元始天尊,在太淸宮中,演說救生濟死妙經。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吾已勅令汝等谛聽。
倘有下方衆生,有平日為惡而理應短命惡死者,一念轉向是經,汝當削去罪簿,增延上壽,賜善病而終。
平日有為惡而理應永坐地獄者,一念轉向是經,汝當削去地獄,升入天堂,重複人身,生長中國。
于是東嶽大帝十殿??羅,作禮稽首而退。
卽時命掌簿判官、輪回法王、牛頭馬面童子夜乂、催命無常諸大鬼王,檢察生死簿籍,考核罪孽輕重,倘有不順,按律施行,可以伏制得十大魔王、二十四大鬼王,方可逃得脫仁聖大帝生死案。
得卻金丹者,雖曰已出生死關頭,若德行不加,功行不滿,一念有差,魔鬼盜去至寶,便要于仁聖大帝生死案上加一等罪也。
故得卻金丹者而證仙果,還有五百年一大劫、三百年一小劫之劫過,或過雷火鍊劫,或過天兵刀劫,或過溺水劫,或過罡風劫。
此已成道者,尚且過劫躱劫,況未成道而為魔鬼盜去至實者乎?故吾于梁灏公躱劫,可作一證觀也。
此種報應,亦當省悟。
時有文昌七曲開化梓潼帝君,與大成至聖文宣王,統領文昌宮中羣仙諸将、上聖高眞仰朝。
玉帝。
玉帝曰:汝等文星,執掌天下俊秀祿秩,典守古今英才壽算。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内貫儒理。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中含儒學。
汝等谛聽:吾已勅令下方衆生,業儒者倘有平日損心敗德,而理應削除功名者,一念囘轉,敬受此經,汝當削去原罪,增上功名;有平日诽謗大乘,欺忤神将,理應減算短壽者,一念囘轉,敬受此經,汝當削去原罪,增上壽紀。
于是梓潼帝君與文宣王作禮,奉命而退。
卽時命複聖曾公、桂花眞人檢錄功簿,考核罪冊,查點天下,如有不順者,按律施行。
脫得仁聖大帝生死案了,便入文昌宮開化本性也。
故此處又有梓潼帝君一段。
得此本性,便是金仙。
此本性如何得開化?須在文昌七曲宮鍊來。
此文昌宮,卽得金丹之宮也。
故大洞經中有鈞天胡、檀寶珠等說。
此經中雖為文人說法,隻是當看桂花眞人四字。
時有南瞻部洲,普陀岩中,紫竹林内,觀世音大士菩薩,叅谒玉帝。
玉帝曰:汝乃千變萬化,以救苦救難為心。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以拔衆生而出苦海。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以拯提趨類而超正果。
吾已勅令,汝當授之。
下方衆生,倘有經厯三災八難,起心誠誦是經,汝當念善慈而救苦。
倘有孽債三途五苦,起心敬領是經,汝當哀痛切而救難。
于是觀世音作禮,奉旨而退。
卽時命善财、龍女,捧楊柳淸靜之水,以灑人間濁垢之魂。
如有不順,按律施行。
得卻開化本性,便可觀得世音也。
故此處又将大士菩薩說來,救一切苦,救一切難。
能觀得世音,自然能救一切苦,救一切難。
甘露水,卽金丹變化之法水。
龍女君,卽姹女含眞體道之元神。
有此眞眞伽羅吠哆,自必摩呵娑也。
時有九天東?司命府君,仰朝 玉帝欲領善惡之法旨 玉帝曰:汝執掌善惡,典守功過,汝在天為北鬥之喉舌,在佛為凖提之化身,在人間為司命之主宰,大矣尊矣。
凡彼下方衆生,一家之善惡,一年之善惡,一月之善惡,一日之善惡,一時之善惡,莫能逃汝。
汝逢庚申甲子,三元五臘,本命生辰,又于臘月二十五日,統領屍神,上奏吾庭,領吾法旨,下傳陰曹,賞善者賞善,罰惡者罰惡,增福者增福,降殃者降殃,延年者延年,減壽者減壽,賜子者賜子,絶嗣者絶嗣,惟令是從,毫不狥私。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
倘有下方衆生,一家信受是經,汝當賜一家之福;一人信受是經,汝當賜一人之福;閤門尊敬是經,汝當降閤門之吉祥;若有始信而終疑者,始降之百祥,而終降之百殃;若有诽謗而竝妄言者,汝當卽時奏吾,按律施行。
司命府君于是稽首作禮,奉命而退,護持此經,嚴察此人。
司命為一家之主,卽一身之主也。
心之神曰司命,火為木生,故曰東?。
肺傳心液,故曰九天東?司命府君。
修道得了還丹者,能觀一世之音,便能觀世世之音。
到此地,隻有心之神用事,便無他髒主宰。
何也?萬法歸一也。
此中報應,人當惺悟,可見是七元之眞經,不可不尊也。
時有北方。
玄天上帝,蕩魔天尊,統領十二雷神,二十四大天君,三千神兵,五百靈官。
仰朝 玉帝。
玉帝曰:汝威鎭北方,神化無邊。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
吾已勑令,汝當敬聽。
下方衆生,倘有平日為邪魔妖魅所纏者,一念囘轉,誠誦是經,汝當遣神兵,為此人以除之。
有平日為惡,而為山魈魍魉所害者,汝當遣神将,為此人而滅之。
以報一念囘轉,誠誦是經之功。
北方 玄天上帝于是稽首奉命,作禮而進曰:玉帝慈悲,敢不奉行。
玉帝法旨,敢不奉命。
但此經旣演以救衆生,今僅錄于上舘,未傳于下方。
仰惟 玉帝勑旨,當令何臣傳授何方,宣布天下,流傳萬古,以使下方遵而行之。
玉帝曰:汝旣威鎭北方,汝當領此妙經,以為宣傳。
玄天上帝複稽首而進曰
若修金丹者,雖曰得丹則靈,把守不到,徧地魔起,如之奈何?必須運用默朝上帝之功,上帝自然吩示他尊善卑惡,按律施行也。
修眞之子,第一要打得魔王開,便可掃卻得九幽中、酆都内一帶陰鬼,也可得命門安靜,大寶不緻終洩也。
時有東嶽天齊仁聖大帝,統領十殿??羅,仰朝玉帝。
玉帝曰:汝等執掌幽冥,權衡生死。
今有元始天尊,在太淸宮中,演說救生濟死妙經。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吾已勅令汝等谛聽。
倘有下方衆生,有平日為惡而理應短命惡死者,一念轉向是經,汝當削去罪簿,增延上壽,賜善病而終。
平日有為惡而理應永坐地獄者,一念轉向是經,汝當削去地獄,升入天堂,重複人身,生長中國。
于是東嶽大帝十殿??羅,作禮稽首而退。
卽時命掌簿判官、輪回法王、牛頭馬面童子夜乂、催命無常諸大鬼王,檢察生死簿籍,考核罪孽輕重,倘有不順,按律施行,可以伏制得十大魔王、二十四大鬼王,方可逃得脫仁聖大帝生死案。
得卻金丹者,雖曰已出生死關頭,若德行不加,功行不滿,一念有差,魔鬼盜去至寶,便要于仁聖大帝生死案上加一等罪也。
故得卻金丹者而證仙果,還有五百年一大劫、三百年一小劫之劫過,或過雷火鍊劫,或過天兵刀劫,或過溺水劫,或過罡風劫。
此已成道者,尚且過劫躱劫,況未成道而為魔鬼盜去至實者乎?故吾于梁灏公躱劫,可作一證觀也。
此種報應,亦當省悟。
時有文昌七曲開化梓潼帝君,與大成至聖文宣王,統領文昌宮中羣仙諸将、上聖高眞仰朝。
玉帝。
玉帝曰:汝等文星,執掌天下俊秀祿秩,典守古今英才壽算。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内貫儒理。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中含儒學。
汝等谛聽:吾已勅令下方衆生,業儒者倘有平日損心敗德,而理應削除功名者,一念囘轉,敬受此經,汝當削去原罪,增上功名;有平日诽謗大乘,欺忤神将,理應減算短壽者,一念囘轉,敬受此經,汝當削去原罪,增上壽紀。
于是梓潼帝君與文宣王作禮,奉命而退。
卽時命複聖曾公、桂花眞人檢錄功簿,考核罪冊,查點天下,如有不順者,按律施行。
脫得仁聖大帝生死案了,便入文昌宮開化本性也。
故此處又有梓潼帝君一段。
得此本性,便是金仙。
此本性如何得開化?須在文昌七曲宮鍊來。
此文昌宮,卽得金丹之宮也。
故大洞經中有鈞天胡、檀寶珠等說。
此經中雖為文人說法,隻是當看桂花眞人四字。
時有南瞻部洲,普陀岩中,紫竹林内,觀世音大士菩薩,叅谒玉帝。
玉帝曰:汝乃千變萬化,以救苦救難為心。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以拔衆生而出苦海。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以拯提趨類而超正果。
吾已勅令,汝當授之。
下方衆生,倘有經厯三災八難,起心誠誦是經,汝當念善慈而救苦。
倘有孽債三途五苦,起心敬領是經,汝當哀痛切而救難。
于是觀世音作禮,奉旨而退。
卽時命善财、龍女,捧楊柳淸靜之水,以灑人間濁垢之魂。
如有不順,按律施行。
得卻開化本性,便可觀得世音也。
故此處又将大士菩薩說來,救一切苦,救一切難。
能觀得世音,自然能救一切苦,救一切難。
甘露水,卽金丹變化之法水。
龍女君,卽姹女含眞體道之元神。
有此眞眞伽羅吠哆,自必摩呵娑也。
時有九天東?司命府君,仰朝 玉帝欲領善惡之法旨 玉帝曰:汝執掌善惡,典守功過,汝在天為北鬥之喉舌,在佛為凖提之化身,在人間為司命之主宰,大矣尊矣。
凡彼下方衆生,一家之善惡,一年之善惡,一月之善惡,一日之善惡,一時之善惡,莫能逃汝。
汝逢庚申甲子,三元五臘,本命生辰,又于臘月二十五日,統領屍神,上奏吾庭,領吾法旨,下傳陰曹,賞善者賞善,罰惡者罰惡,增福者增福,降殃者降殃,延年者延年,減壽者減壽,賜子者賜子,絶嗣者絶嗣,惟令是從,毫不狥私。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
倘有下方衆生,一家信受是經,汝當賜一家之福;一人信受是經,汝當賜一人之福;閤門尊敬是經,汝當降閤門之吉祥;若有始信而終疑者,始降之百祥,而終降之百殃;若有诽謗而竝妄言者,汝當卽時奏吾,按律施行。
司命府君于是稽首作禮,奉命而退,護持此經,嚴察此人。
司命為一家之主,卽一身之主也。
心之神曰司命,火為木生,故曰東?。
肺傳心液,故曰九天東?司命府君。
修道得了還丹者,能觀一世之音,便能觀世世之音。
到此地,隻有心之神用事,便無他髒主宰。
何也?萬法歸一也。
此中報應,人當惺悟,可見是七元之眞經,不可不尊也。
時有北方。
玄天上帝,蕩魔天尊,統領十二雷神,二十四大天君,三千神兵,五百靈官。
仰朝 玉帝。
玉帝曰:汝威鎭北方,神化無邊。
今有元始天尊,在淸微天宮,演說救生濟死妙經。
太上道君,在玉淸聖境,演說至眞妙道尊經。
吾已勑令,汝當敬聽。
下方衆生,倘有平日為邪魔妖魅所纏者,一念囘轉,誠誦是經,汝當遣神兵,為此人以除之。
有平日為惡,而為山魈魍魉所害者,汝當遣神将,為此人而滅之。
以報一念囘轉,誠誦是經之功。
北方 玄天上帝于是稽首奉命,作禮而進曰:玉帝慈悲,敢不奉行。
玉帝法旨,敢不奉命。
但此經旣演以救衆生,今僅錄于上舘,未傳于下方。
仰惟 玉帝勑旨,當令何臣傳授何方,宣布天下,流傳萬古,以使下方遵而行之。
玉帝曰:汝旣威鎭北方,汝當領此妙經,以為宣傳。
玄天上帝複稽首而進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