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關燈
為細末,拌勻,每服一錢,溫酒調下,便就枕睡少時。

    發罷時服尤妙,常服,不拘時候。

     舒荊湯 治臂痹痛。

     自聞嘗苦左臂痹痛,或以為飲,或以為風、為濕。

    諸藥悉投,繼以針艾,俱不效。

    一日見陳異,即雲其親嘗苦此,且年高,難用藥。

    有德清竹尉傳一方雲:「可三服而愈。

    蓋是血氣留滯,經絡不行所緻,非風非飲非氣非濕。

    但止能治腰以上疾,若腰以下則藥力不至也。

    服三服而愈。

    」餘服之亦然。

    後來見王伯舉,因語及此,且恨不能治腰以下疾耳。

    伯舉雲:「吾有方,謂之五痹湯,與此用藥一同,但添海桐皮、當歸、赤芍藥三味,各二兩。

    如腰以下疾,則食前服;腰以上疾,則食後服。

    」用之俱驗。

     片子薑黃(四兩,《本草》之說不一,但當用老生薑切成片,如今所用染物者非) 甘草(一兩,炙) 白朮(二兩) 羌活(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

     蕊珠圓 治心恙。

     豬心(一個,取血) 硃砂(一兩,為末) 青靛花(一匙) 上件三味,先將青靛一匙,曝乾,次取豬心血,一處同研爛,次入硃砂為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圓,茶酒下,不拘時候。

    甚者不過三服。

     有陳氏常病此,因收治方甚多,在吳興日偶聞一染鋪之子苦斯疾,遂錄以教之,數服而愈。

     許學士養血地黃圓 治筋脈拘攣,伸屈不得。

     有人患風病,自午後發,黃昏時定,予曰:「此患必先從足起。

    《經》言:十二經絡各有筋,惟足少陰之筋,自足至項。

    大抵筋者,肝之合也。

    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又曰:陽中之陰,肺也,自離至兌,陰旺陽弱之時,故《靈寶畢法》雲:離至乾,腎氣絕而肝氣弱,肝腎二臟受陰氣,故發於是時。

    」予授此方,三服而愈。

    同官歙丞張德操,常言其內子苛患筋攣,腳不得屈伸者逾年,動則令人持抱,求醫於泗水楊吉老,老雲:「此筋病,宜服下三方。

    」服一年而愈。

     熟乾地黃(十分) 頑荊(一分) 山茱萸(五分) 黑狗脊(炙) 地膚子 白朮 乾漆 蠐螬(幹之,炙) 天雄 車前子(各三分) 萆薢 山蕷 澤瀉 牛膝(各一兩) 上細末,煉蜜和,杵如梧子大,每服五十圓,溫酒下,空心、夜臥。

     凡中風用藥速效者。

     排風湯 續命湯引竹瀝諸湯,及神精丹、茵萸酒之類,更加以灸,無不愈者。

    然此疾積習之久,非一日所能緻,皆大劑久而取效。

     《唐書》載:王太後中風,喑然不語,醫者蒸黃耆數斛以熏之,得瘥。

    蓋此類也。

    今人服三五盞便求效,貴醫也,亦速矣。

    孟子曰:「七年之病,三年之艾,久而後知爾。

    」 白茯苓(去黑皮) 獨活(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已上各三兩) 白鮮皮 白朮 芍藥 芎藭 當歸(去蘆頭) 桂(去粗皮) 防風(去蘆頭) 杏仁(去皮、尖,隻仁者,麩炒令黃色) 甘草(銼炒。

    已上各二兩)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生薑四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續斷湯 治久年病風不瘥。

    王思和用此方一月而愈。

    思和名醫,寓儀真時,人少知者。

    後至都下,聲名籍甚,為醫官。

     續斷 杜仲 肉桂 防風 甘草 牛膝 白茯苓 細辛 人參 當歸 白芍藥(各一兩) 川芎 秦艽 熟乾地黃 川獨活(各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熱服。

     勝金圓 治中風吐痰即愈。

     張醫博子發,授此方得省。

     生蔢苛(半斤) 豬牙皂角(二兩,捶碎,水一升,二味一處燒,取汁慢火熬成膏) 瓜蒂末(一兩) 藜蘆末(一兩) 硃砂(半兩,研) 上將硃砂末一分,與三味研勻,用膏子搜和,圓如龍眼大,以餘硃砂為衣,溫酒化一圓,甚者二圓,以吐為度。

    得吐即省,不省者不可治。

     必用方論中風無吐法,引金虎碧霞為戒。

    且如卒暴,涎生,聲如引鋸,牙關緊急,氣閉不行,湯藥不能入,命在須臾,執以無吐法可乎。

    但不當用銀粉藥,恐損脾,壞人四肢爾。

    予每用此二方,每每有驗。

     茶調散 治偏正頭風,諸藥不愈者,宜服此。

     李全總領雲:此天下第一頭風藥。

     香白芷(二兩半,炒) 川芎(一兩,銼,炒) 甘草(一兩,銼,炒) 川烏頭(半兩,炮,銼) 上四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好茶少許,薄荷三葉,沸湯調下。

    如暴傷風頭疼,可加蔥白二寸,細切和茶下。

     芎香散 治頭風。

     解防禦用此得效。

     川芎 大香附子(炒,去皮、毛。

    等分) 上為細末,空心熱酒調下二三錢,食後服。

    茶清調,亦得明目。

    又治婦人血風。

     七烏圓 治風痹之疾,遍身走注,服諸藥不效。

     《素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