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茯神,生地麥冬、石菖蒲石斛白芍木通。
胃痛門 失笑散五靈脂,蒲黃血痛施。
升陽除濕湯,羌活獨活與藁本防風,當歸黃耆升麻蔓荊子、甘草,九味再加蒼朮。
遺精門 二至百補丸地黃黃精,知母、五味人參黃耆芡實茯苓、金櫻子,二鹿角、角霜二天、麥冬牛膝楮實,山茱萸山藥龍眼菟絲增。
(詳《指南》集方。
) 固精丸用牡蠣菟絲,韭子、五味桑螵蛸龍骨茯苓、白石脂。
豬肚丸三品,苦參白朮牡蠣同。
神芎丸用三黃黃芩、黃連、大黃醜黑牽牛,滑石川芎與薄荷。
淋濁門 威喜丸黃蠟,豬苓與茯苓。
痰飲門 川芎細辛湯白芷,甘草蔓荊子防風。
肺痹門 三物白散用貝母,桔梗巴霜三味偶。
(詳《傷寒》方。
) 三消門 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葛根藿香木香生津餌。
火府丹生地,黃芩共木通。
腫脹門 小溫中丸白朮二陳湯,神麯香附針砂黃連苦參。
(詳《指南》集方。
) 禹餘糧丸蛇含石,羌活、川芎白蔻木香、山稜蓬朮、白蒺藜,大茴牛膝青皮陳皮、肉桂附子姜炮,當歸還共針砂入。
大針砂丸即此方,服此須教忌鹽食。
(詳《指南》集方。
) 活絡丹兮川烏草烏,地龍乳香沒藥膽星和。
神保丸川椒巴豆,木香乾蠍和。
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共為丸。
玉壺丹用好硫黃,製法精詳屬異方。
(詳《指南》集方。
) 草豆蔻丸黃芩半夏白朮,青皮陳皮麥芽、神麯枳殼、乾薑炒鹽。
臂痛門 指迷茯苓丸:神麯枳實風化硝,薑汁和丸臂痛療。
腰痛門 調肝散:半夏甘草川芎當歸肉桂,細辛牛膝木瓜菖蒲酸棗仁。
沉香降氣湯砂仁甘草、香附,少許鹽調腰痛方。
坎離丸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共成方。
透冰丹用大黃山梔,二茯苓神威靈仙、蔓荊子、白芷益智施,川烏天麻麝香、香墨仙靈脾合,治一切風毒攻衝奏效奇。
目疾門 羊肝丸共黃連制,氣虛益參耆血虛加芍歸。
牙症門 羌活附子湯,升麻、黃耆白芷柏黃柏防風,蒼朮佛耳草麻黃、天蟲甘草,風寒入腦良。
舌病門 古方黑錫丹,硫黃與黑鉛。
(景嶽類方黑錫丹,共十二味。
) 女科門 回生丹具八珍湯,(全方。
)延胡索橘皮桃仁蒲黃烏藥、香附蒼朮,地榆牛膝青皮良薑、山稜二木香、瓜,山萸乳香沒藥益母、五靈脂羌活,馬鞭草共秋葵子,製法如方細較量。
(詳《指南》集方。
) (回生丹尚有黑豆、大黃、紅花、蘇木、米醋等熬膏,入後諸藥未。
) 震靈丹禹餘糧、赤石脂紫石英代赭石,乳香沒藥硃砂、五靈糯飯丸。
烏鰂魚骨丸,藘茹(即茜草根)雀卵搏。
(鮑魚湯下。
) 琥珀黑龍丹,當歸川芎良薑、熟地攢,五靈脂硫黃、百草霜乳香、花蕊,煅制歸、地、芎、良、靈五味,鹽泥固煅,餘為末醋糊丸。
蔥白丸兮四物湯全,三稜蓬朮麥芽、神麯厚樸青皮聯,大茴香、茯苓肉桂木香川楝子,枳殼乾薑共細研。
(蔥白汁丸。
) 烏雞煎丸蛇床子,二果肉果、草果二烏川烏、烏藥三術白朮、蒼朮、蓬朮齒,熟地白芍人參黃耆肉桂附子紅花,陳皮延胡索丹皮、琥珀木香是,海桐皮共貯煮雞研,(上藥為末,納烏雞肚內,好酒煮乾,去雞骨,同藥炒研。
)白蜜和丸隨症用湯引服餌。
(上五方並詳《指南》集方。
) (總賦篇有五加皮散,考方書未見,惟《本草綱目》附載《局方》油煎散,治婦人血風勞,用五加皮、牡丹皮、赤芍、當歸各一兩,為末,水一盞,藥一錢,以青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疑即此方。
) 幼科 肺寒喘嗽華蓋散,麻黃蘇子杏仁、甘草橘紅、赤茯苓桑白皮。
喘家三拗湯,甘草杏仁麻黃。
錢氏益黃散,青皮陳皮訶子、甘草丁香。
薛氏河車丸,人參當歸三味參。
鉤藤飲子治慢驚,蟬蛻防風、殭蠶全蠍射幹人參,川芎甘草天麻生薑引服,虛寒溫補更宜斟。
(六君子加薑、附。
) 上所撰方訣,不過取便記憶,其各方分兩製法,未及詳註,須再檢各種方書,其中險峻之方,尤宜詳審,不可率臆妄用。
補遺 便血門 平胃地榆湯平胃散全,四君子湯歸芍葛根升麻聯,乾薑神麯同香附,陰結流紅服此痊。
理陰煎熟地炙草當歸乾薑,寒甚還加肉桂襄。
六味回陽飲參再益,陰陽虛脫是良方。
便秘門 養正丹用水銀硃砂,黑錫硫黃等分須。
(詳景嶽類方。
) 臂痛門 防風湯麥冬、甘草,川芎黃芩人參共研。
(為末調服。
注雲:主治鼻淵腦熱,濁涕不止,與臂痛似不相涉。
此方本《宣明》,姑錄俟考。
當別是一方。
今考正:) 防風湯二活,芍藥共荊甘。
燥症門 清燥救肺湯桑葉枇杷葉,杏仁麥冬、人參石膏阿膠甘草胡麻。
女科熱入血室門 牛黃膏用丹皮硃砂鬱金,冰片生甘草蜜煉丸。
(詳《指南》集方。
) 調經門 大補丸黃柏,(鹽酒炒褐色。
)粥丸治陰火熾盛方,血虛煎四物(湯送下),氣弱四君子湯(送下)。
三消門 大補元煎當歸熟地人參,枸杞山茱萸山藥杜仲甘草倫。
竹葉黃耆湯,石膏黃芩川芎白芍當歸,生地麥冬人參甘草協,治暑煩熱渴是良方。
子和桂苓甘露飲,七味白朮散、(四君子加藿香、木香、乾葛)三石全(滑石、石膏、寒水石),再加澤瀉和官桂,脈虛口渴暑煩宣。
(生津甘露飲未見俟考。
)(生津甘露飲,方本東垣,品味繁雜,喻氏非之。
) 黃耆湯用二天麥冬人參,白芍五味茯苓甘草、烏梅熟地並。
(加薑、棗。
按《臨證指南》案論有黃耆湯,當是此方。
)(又《宣明》黃耆湯,用生脈散加黃耆、熟地、枸杞、桑白皮,雲治肺消。
) 呃門 胃冷須投溫胃飲,白朮人參陳皮扁豆炙草乾姜當歸。
歸氣飲中茯苓熟地,丁香陳皮、扁豆藿香、炙草炮姜。
大補陰丸知母、黃柏龜闆,熟地黃豬脊髓蜜丸之。
洩瀉門 六一(散加)紅曲名清六丸,若益乾薑名溫六丸。
痙厥門 附子梗米湯,大棗半夏甘草幫。
癲癇門 癲狂一醉膏,香油酒共調。
(詳《治法匯》。
) 寧志膏人參棗仁,硃砂滴乳香。
(蜜丸。
) 河車丸,(已見前幼科。
) 腳氣門 五皮五子散即五皮飲,三子蘇子、萊菔子、白芥子還同葶藶子杏子施。
煨腎散用豬腰切,杜仲川椒鹽濕紙裹煨。
(內用薄荷葉包。
) 附:《醫級》摘要方訣(並出《醫級》類方) 血症門 生津湯四物湯去川芎,二天麥冬花粉共桃仁紅花。
(此方本治經閉,亦治吐血。
) 阿膠丸用治腸風,赤茯苓黃連等分鎔。
(膠為丸。
按《醫級》以此方治肺傷久嗽失血,與上生津一方,殆俱屬移治之法。
) 人參蛤蚧散:甘草茯苓知母,甜杏仁貝母桑皮勞嗽久咳失血宜。
沖和靈寶飲柴胡羌活,白芷葛根、細辛川芎生地防風,甘草石膏黃芩醫兩感,煨姜黑豆棗同嘗。
(董氏謂外感失血,多由寒熱相激,古方麻桂難用,以此方加減治之為穩。
) 遺精門 分清飲用木通豬苓茯苓,枳殼、厚樸車前梔子澤瀉苡仁。
尿血門 歸圓酒當歸、桂圓用黃耆香附,續斷忍冬藤甘草蒸。
(灑服。
) 蒲茸散用鹿茸蒲黃,當歸生地冬葵子蜜煉和。
(亦名蒲茸丸,治尿血日夜不止而不痛者。
) 七正散用車前、茯苓篇蓄,龍膽木通梔子甘草梢。
血淋方兮知母、黃柏牛膝,麥冬澤瀉山梔生地粥丸。
脾胃門 大小和中飲,陳皮、茯苓厚樸甘草山楂,扁豆生薑上七味名小和中飲麥芽枳實、澤瀉,大者更加砂仁。
(大和中飲止陳皮、枳實、山楂、砂仁、厚樸、麥芽、澤瀉七味,治脾胃不和。
) 痰飲門 金水六君煎,二陳湯、當歸熟地聯。
癉門 青娥丸杜仲,破故紙桃核研。
辟惡啟脾丸,蒼藿蒼朮、藿香二陳湯四味攢,白朮砂白蒺藜神麯香附,綠礬皂角、紅棗膏摶。
針砂五果丸,蓮子芡實、胡桃與桂圓,綠礬和杏子。
大棗共和研。
化積丸三物,大黃黑醜檳榔。
溫臟丸:人參茯苓當歸白芍白朮,川椒乾薑檳榔榧子使君子、吳萸。
(檢《醫級》類方,止載此方,無蔻連溫臟丸。
) 治濕二妙散,蒼朮柏皮贊。
瘧門 木賊煎蒼朮、厚樸,檳榔半夏青皮。
(治瘧、痙,形氣壯實多濕痰者,宜用此方越之。
) 人參清肌散四君子湯,當歸白芍柴胡半夏葛根、生薑。
休瘧飲:人參當歸首烏白朮甘草,陰陽水煎露一宿服佳。
鉤藤、全蠍煎用柴胡、當歸甘草,芍藥黃芩木通陳皮薄荷。
(治瘧、痙。
) 痢門 太乙煉雄(黃一斤,水煎七次)丹,菖蒲(一兩六錢)什一參。
(水法,每服五分,白湯下。
) 約營煎兮生地白芍甘草,地榆續斷、黃芩槐花荊芥炒黑烏梅。
消瘀五黑散,生地白朮荊芥蒲黃梔子。
(各炒成炭,水煎,和童便一杯服。
) 十灰散藕節、敗棕百草霜另發,荊芥、側柏蒲黃姜灰苧麻共茅根。
郁李仁湯當歸生地枳實,大黃蒼朮皂角仁澤瀉、秦艽麻仁。
暑門 正柴胡飲防風白芍,陳皮、甘草生薑治感邪。
五柴胡飲當歸熟地,白朮白芍甘草陳皮七味方。
補陰益氣煎:熟地芻歸人參,炙草升麻柴胡山藥陳皮。
孤陽上格鎮陰煎,桂附牛膝、炙甘草、熟地澤瀉聯。
(本集衄血門已用此方。
) 柴歸飲甘草白芍,荊芥五般和。
斑疹門 透邪煎用荊防芍,歸草升柴七味同。
(賦中有疏邪煎,檢類方無之,當即此方。
) 犀角散用羚羊角翹連翹桔梗,生地丹皮赤芍甘草。
痙厥門 小營煎性最平和,熟地當歸甘草、白芍枸杞羅。
脅痛門 淬鐵飲用鐵稱錘,煎湯代水煎藥鎮肝逆。
(一名燒錘飲,一名鐵烙飲。
) 腳氣門 五淋散梔子芍藥、甘草,赤茯苓共當歸。
(賦中通淋散,檢類方亦無之,未知即此方否也。
) (續考通淋散,乃牛膝五錢,麝香五釐,水煎調麝服。
) 雞鳴散用檳榔蘇葉桔梗,橘紅木瓜吳萸生薑共煎。
疝門 三層茴香丸,南沙參、川楝子木香,第二料檳榔蓽茇增,(加入前方。
)三方(第三料)再益茯苓附子,久疝良方效最神。
導水茯苓湯,檳榔、紫蘇澤瀉麥冬桑皮,白朮砂仁陳皮木瓜、香,燈草大腹皮襄。
上共一百七十六方。
胃痛門 失笑散五靈脂,蒲黃血痛施。
升陽除濕湯,羌活獨活與藁本防風,當歸黃耆升麻蔓荊子、甘草,九味再加蒼朮。
遺精門 二至百補丸地黃黃精,知母、五味人參黃耆芡實茯苓、金櫻子,二鹿角、角霜二天、麥冬牛膝楮實,山茱萸山藥龍眼菟絲增。
(詳《指南》集方。
) 固精丸用牡蠣菟絲,韭子、五味桑螵蛸龍骨茯苓、白石脂。
豬肚丸三品,苦參白朮牡蠣同。
神芎丸用三黃黃芩、黃連、大黃醜黑牽牛,滑石川芎與薄荷。
淋濁門 威喜丸黃蠟,豬苓與茯苓。
痰飲門 川芎細辛湯白芷,甘草蔓荊子防風。
肺痹門 三物白散用貝母,桔梗巴霜三味偶。
(詳《傷寒》方。
) 三消門 七味白朮散四君子湯,葛根藿香木香生津餌。
火府丹生地,黃芩共木通。
腫脹門 小溫中丸白朮二陳湯,神麯香附針砂黃連苦參。
(詳《指南》集方。
) 禹餘糧丸蛇含石,羌活、川芎白蔻木香、山稜蓬朮、白蒺藜,大茴牛膝青皮陳皮、肉桂附子姜炮,當歸還共針砂入。
大針砂丸即此方,服此須教忌鹽食。
(詳《指南》集方。
) 活絡丹兮川烏草烏,地龍乳香沒藥膽星和。
神保丸川椒巴豆,木香乾蠍和。
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共為丸。
玉壺丹用好硫黃,製法精詳屬異方。
(詳《指南》集方。
) 草豆蔻丸黃芩半夏白朮,青皮陳皮麥芽、神麯枳殼、乾薑炒鹽。
臂痛門 指迷茯苓丸:神麯枳實風化硝,薑汁和丸臂痛療。
腰痛門 調肝散:半夏甘草川芎當歸肉桂,細辛牛膝木瓜菖蒲酸棗仁。
沉香降氣湯砂仁甘草、香附,少許鹽調腰痛方。
坎離丸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共成方。
透冰丹用大黃山梔,二茯苓神威靈仙、蔓荊子、白芷益智施,川烏天麻麝香、香墨仙靈脾合,治一切風毒攻衝奏效奇。
目疾門 羊肝丸共黃連制,氣虛益參耆血虛加芍歸。
牙症門 羌活附子湯,升麻、黃耆白芷柏黃柏防風,蒼朮佛耳草麻黃、天蟲甘草,風寒入腦良。
舌病門 古方黑錫丹,硫黃與黑鉛。
(景嶽類方黑錫丹,共十二味。
) 女科門 回生丹具八珍湯,(全方。
)延胡索橘皮桃仁蒲黃烏藥、香附蒼朮,地榆牛膝青皮良薑、山稜二木香、瓜,山萸乳香沒藥益母、五靈脂羌活,馬鞭草共秋葵子,製法如方細較量。
(詳《指南》集方。
) (回生丹尚有黑豆、大黃、紅花、蘇木、米醋等熬膏,入後諸藥未。
) 震靈丹禹餘糧、赤石脂紫石英代赭石,乳香沒藥硃砂、五靈糯飯丸。
烏鰂魚骨丸,藘茹(即茜草根)雀卵搏。
(鮑魚湯下。
) 琥珀黑龍丹,當歸川芎良薑、熟地攢,五靈脂硫黃、百草霜乳香、花蕊,煅制歸、地、芎、良、靈五味,鹽泥固煅,餘為末醋糊丸。
蔥白丸兮四物湯全,三稜蓬朮麥芽、神麯厚樸青皮聯,大茴香、茯苓肉桂木香川楝子,枳殼乾薑共細研。
(蔥白汁丸。
) 烏雞煎丸蛇床子,二果肉果、草果二烏川烏、烏藥三術白朮、蒼朮、蓬朮齒,熟地白芍人參黃耆肉桂附子紅花,陳皮延胡索丹皮、琥珀木香是,海桐皮共貯煮雞研,(上藥為末,納烏雞肚內,好酒煮乾,去雞骨,同藥炒研。
)白蜜和丸隨症用湯引服餌。
(上五方並詳《指南》集方。
) (總賦篇有五加皮散,考方書未見,惟《本草綱目》附載《局方》油煎散,治婦人血風勞,用五加皮、牡丹皮、赤芍、當歸各一兩,為末,水一盞,藥一錢,以青錢一文蘸油入藥,煎七分溫服,疑即此方。
) 幼科 肺寒喘嗽華蓋散,麻黃蘇子杏仁、甘草橘紅、赤茯苓桑白皮。
喘家三拗湯,甘草杏仁麻黃。
錢氏益黃散,青皮陳皮訶子、甘草丁香。
薛氏河車丸,人參當歸三味參。
鉤藤飲子治慢驚,蟬蛻防風、殭蠶全蠍射幹人參,川芎甘草天麻生薑引服,虛寒溫補更宜斟。
(六君子加薑、附。
) 上所撰方訣,不過取便記憶,其各方分兩製法,未及詳註,須再檢各種方書,其中險峻之方,尤宜詳審,不可率臆妄用。
補遺 便血門 平胃地榆湯平胃散全,四君子湯歸芍葛根升麻聯,乾薑神麯同香附,陰結流紅服此痊。
理陰煎熟地炙草當歸乾薑,寒甚還加肉桂襄。
六味回陽飲參再益,陰陽虛脫是良方。
便秘門 養正丹用水銀硃砂,黑錫硫黃等分須。
(詳景嶽類方。
) 臂痛門 防風湯麥冬、甘草,川芎黃芩人參共研。
(為末調服。
注雲:主治鼻淵腦熱,濁涕不止,與臂痛似不相涉。
此方本《宣明》,姑錄俟考。
當別是一方。
今考正:) 防風湯二活,芍藥共荊甘。
燥症門 清燥救肺湯桑葉枇杷葉,杏仁麥冬、人參石膏阿膠甘草胡麻。
女科熱入血室門 牛黃膏用丹皮硃砂鬱金,冰片生甘草蜜煉丸。
(詳《指南》集方。
) 調經門 大補丸黃柏,(鹽酒炒褐色。
)粥丸治陰火熾盛方,血虛煎四物(湯送下),氣弱四君子湯(送下)。
三消門 大補元煎當歸熟地人參,枸杞山茱萸山藥杜仲甘草倫。
竹葉黃耆湯,石膏黃芩川芎白芍當歸,生地麥冬人參甘草協,治暑煩熱渴是良方。
子和桂苓甘露飲,七味白朮散、(四君子加藿香、木香、乾葛)三石全(滑石、石膏、寒水石),再加澤瀉和官桂,脈虛口渴暑煩宣。
(生津甘露飲未見俟考。
)(生津甘露飲,方本東垣,品味繁雜,喻氏非之。
) 黃耆湯用二天麥冬人參,白芍五味茯苓甘草、烏梅熟地並。
(加薑、棗。
按《臨證指南》案論有黃耆湯,當是此方。
)(又《宣明》黃耆湯,用生脈散加黃耆、熟地、枸杞、桑白皮,雲治肺消。
) 呃門 胃冷須投溫胃飲,白朮人參陳皮扁豆炙草乾姜當歸。
歸氣飲中茯苓熟地,丁香陳皮、扁豆藿香、炙草炮姜。
大補陰丸知母、黃柏龜闆,熟地黃豬脊髓蜜丸之。
洩瀉門 六一(散加)紅曲名清六丸,若益乾薑名溫六丸。
痙厥門 附子梗米湯,大棗半夏甘草幫。
癲癇門 癲狂一醉膏,香油酒共調。
(詳《治法匯》。
) 寧志膏人參棗仁,硃砂滴乳香。
(蜜丸。
) 河車丸,(已見前幼科。
) 腳氣門 五皮五子散即五皮飲,三子蘇子、萊菔子、白芥子還同葶藶子杏子施。
煨腎散用豬腰切,杜仲川椒鹽濕紙裹煨。
(內用薄荷葉包。
) 附:《醫級》摘要方訣(並出《醫級》類方) 血症門 生津湯四物湯去川芎,二天麥冬花粉共桃仁紅花。
(此方本治經閉,亦治吐血。
) 阿膠丸用治腸風,赤茯苓黃連等分鎔。
(膠為丸。
按《醫級》以此方治肺傷久嗽失血,與上生津一方,殆俱屬移治之法。
) 人參蛤蚧散:甘草茯苓知母,甜杏仁貝母桑皮勞嗽久咳失血宜。
沖和靈寶飲柴胡羌活,白芷葛根、細辛川芎生地防風,甘草石膏黃芩醫兩感,煨姜黑豆棗同嘗。
(董氏謂外感失血,多由寒熱相激,古方麻桂難用,以此方加減治之為穩。
) 遺精門 分清飲用木通豬苓茯苓,枳殼、厚樸車前梔子澤瀉苡仁。
尿血門 歸圓酒當歸、桂圓用黃耆香附,續斷忍冬藤甘草蒸。
(灑服。
) 蒲茸散用鹿茸蒲黃,當歸生地冬葵子蜜煉和。
(亦名蒲茸丸,治尿血日夜不止而不痛者。
) 七正散用車前、茯苓篇蓄,龍膽木通梔子甘草梢。
血淋方兮知母、黃柏牛膝,麥冬澤瀉山梔生地粥丸。
脾胃門 大小和中飲,陳皮、茯苓厚樸甘草山楂,扁豆生薑上七味名小和中飲麥芽枳實、澤瀉,大者更加砂仁。
(大和中飲止陳皮、枳實、山楂、砂仁、厚樸、麥芽、澤瀉七味,治脾胃不和。
) 痰飲門 金水六君煎,二陳湯、當歸熟地聯。
癉門 青娥丸杜仲,破故紙桃核研。
辟惡啟脾丸,蒼藿蒼朮、藿香二陳湯四味攢,白朮砂白蒺藜神麯香附,綠礬皂角、紅棗膏摶。
針砂五果丸,蓮子芡實、胡桃與桂圓,綠礬和杏子。
大棗共和研。
化積丸三物,大黃黑醜檳榔。
溫臟丸:人參茯苓當歸白芍白朮,川椒乾薑檳榔榧子使君子、吳萸。
(檢《醫級》類方,止載此方,無蔻連溫臟丸。
) 治濕二妙散,蒼朮柏皮贊。
瘧門 木賊煎蒼朮、厚樸,檳榔半夏青皮。
(治瘧、痙,形氣壯實多濕痰者,宜用此方越之。
) 人參清肌散四君子湯,當歸白芍柴胡半夏葛根、生薑。
休瘧飲:人參當歸首烏白朮甘草,陰陽水煎露一宿服佳。
鉤藤、全蠍煎用柴胡、當歸甘草,芍藥黃芩木通陳皮薄荷。
(治瘧、痙。
) 痢門 太乙煉雄(黃一斤,水煎七次)丹,菖蒲(一兩六錢)什一參。
(水法,每服五分,白湯下。
) 約營煎兮生地白芍甘草,地榆續斷、黃芩槐花荊芥炒黑烏梅。
消瘀五黑散,生地白朮荊芥蒲黃梔子。
(各炒成炭,水煎,和童便一杯服。
) 十灰散藕節、敗棕百草霜另發,荊芥、側柏蒲黃姜灰苧麻共茅根。
郁李仁湯當歸生地枳實,大黃蒼朮皂角仁澤瀉、秦艽麻仁。
暑門 正柴胡飲防風白芍,陳皮、甘草生薑治感邪。
五柴胡飲當歸熟地,白朮白芍甘草陳皮七味方。
補陰益氣煎:熟地芻歸人參,炙草升麻柴胡山藥陳皮。
孤陽上格鎮陰煎,桂附牛膝、炙甘草、熟地澤瀉聯。
(本集衄血門已用此方。
) 柴歸飲甘草白芍,荊芥五般和。
斑疹門 透邪煎用荊防芍,歸草升柴七味同。
(賦中有疏邪煎,檢類方無之,當即此方。
) 犀角散用羚羊角翹連翹桔梗,生地丹皮赤芍甘草。
痙厥門 小營煎性最平和,熟地當歸甘草、白芍枸杞羅。
脅痛門 淬鐵飲用鐵稱錘,煎湯代水煎藥鎮肝逆。
(一名燒錘飲,一名鐵烙飲。
) 腳氣門 五淋散梔子芍藥、甘草,赤茯苓共當歸。
(賦中通淋散,檢類方亦無之,未知即此方否也。
) (續考通淋散,乃牛膝五錢,麝香五釐,水煎調麝服。
) 雞鳴散用檳榔蘇葉桔梗,橘紅木瓜吳萸生薑共煎。
疝門 三層茴香丸,南沙參、川楝子木香,第二料檳榔蓽茇增,(加入前方。
)三方(第三料)再益茯苓附子,久疝良方效最神。
導水茯苓湯,檳榔、紫蘇澤瀉麥冬桑皮,白朮砂仁陳皮木瓜、香,燈草大腹皮襄。
上共一百七十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