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

關燈
出,則深玄之理論一掃而空,隻需依據科學診斷方法,辨明病狀,照方服藥可耳。

    以上解毒法為輔助生理療法之一要點,尚有另一要點,則為排洩法,此法以大黃為最要,遇必要時亦兼用芒硝。

    大黃兼含有分泌、排洩、解毒三種作用。

    腸傷寒症,消化系先受病,因而分泌呆滯,不能起正常之消化及排洩作用,大黃能使消化系分泌復活,排洩充滿細菌物之糞垢,解除其壓迫,即能影響相聯繫之生理機能,使之恢復作用。

    此法須與解毒藥相輔而行,則療效更著。

    此排洩法不獨腸熱症應用,其他炎症熱病多數適用。

    所謂解毒劑者,多屬黃色而兼苦味,按西藥亦有黃色素解毒劑,治傷寒、斑疹等熱病有相當之功效,而我國傷寒效藥多種皆為黃色,亦屬巧合,想黃色確含有解毒因素,苦味能引起消化系分泌,西藥典本已列為專類,則黃色苦味藥之適應於腸胃系炎症,亦有理由。

    予之研究醫學,素不空談理論,今所述者,一一根據古方實驗,再以科學之理論、實驗相互證明,非憑空理想也。

    予近者研究結核病,亦以解毒為要(詳見拙著《結核輔生療法》)。

    細查《本草綱目》,治肺癆藥約九十種,而內有說明為解毒者約四十種,為肺癆發熱盜汗之效藥,蓋此等症狀皆毒素之表現也。

    最近閱《華西醫藥雜誌》,載臺灣張永霖君譯,日本山本氏「論渡邊氏維乙證」一文,據言「肺結核之某種徵候群,與腳氣病徵候群相同,乃從廣義稱之為內因中毒徵候,結核症有此徵候時,投以大量維乙,則結核病勢易見鎮靜。

    此等徵候,熱病亦同,因此使肝臟機能發生障礙,緻肝臟本有之解毒功用因而消失,但投以大量維乙,則肝臟解毒作用即亢進雲。

    」又雲「中藥柴胡湯證之徵候群與Bergmans所舉之肝臟機能異常之徵候群不謀而合,又與維乙症相似(列表證明,表不錄),故當此等徵候群發現之時,為保護肝臟計,當投以碳水素物,及大量維乙,再加投以柴胡湯亦無不可雲。

    」氏又雲「故今日西醫為學問立場,尤當確認東洋古學醫之價值雲」(雲按:指中國醫學)。

    以上為渡邊博士在大阪結核療養所供職時之研究報告也。

    所稱柴胡湯即中醫所用之普通退熱劑,對於虛勞退熱尤效,《本草綱目》舉有證列,方為漢張仲景所定,原稱為肝膽經藥。

    然則中藥之解毒,實際為輔助肝臟機能之解毒作用,不僅適用於肺病,亦兼適於多種熱病及內因毒素病。

    蓋中藥之特長,在能輔助生理機能解毒抗病,故能以簡單平淡之生物藥治療各種不同之細菌毒性病也。

    至於維乙之解毒功用,中國用之最多,予於六年前所作《霍亂研究》中已斷言:中藥治霍亂必為維乙有解毒作用。

    今讀渡邊氏之文,更得充分之科學理據,惜多數西醫尚未知之也。

    吾深信不久之將來,醫學界將採用此等輔助生理本能解毒抗病療法,而多數劇烈傳染病之死亡率得以大為減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