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三

關燈
三重布,以耳孔當盆上,熏久若悶,去黃水,發裹鹽塞之,不過二三度,神效。

     一方 治耳鳴。

     草烏 石菖蒲(各等分) 上為末,用綿裹塞耳中,一日三度。

     一方 治耳聾久不效者。

     用大蒜一瓣,一頭剜一孔,用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極熱,入在蒜內,用新綿裹定塞耳中,不過三次效。

     一方 治耳聾。

     蓖麻子五十粒去皮,棗子十個同搗,丸棗核大,更入小兒乳汁和,每用一丸,綿裹塞耳中,覺熱為度,一日一換。

     一方 用骨碎補,削作細條,火炮,乘熱塞耳中。

     一方 以杏仁七個,去皮拍碎三分,以綿裹於中,著顆鹽如小豆許,以器盛於飯甑中蒸之,候飯熟取出,令患人側臥,將一裹撚油滴入耳中,久之又以一裹依前撚滴之。

     一方 用雄貓尿滴入耳中,左滴左,右滴右。

    如貓不能放尿,用生薑擦其齒即有。

     一方 用鼠膽一個,滴入耳中,三次立效。

     一方 以乾地龍,入鹽,貯在蔥尾內,為水,點之。

     一方 以綿裹蛇膏,塞耳中,神效。

     一方 用大菖蒲葉揉軟塞之。

     通靈丸 治耳聾。

     松香(半兩) 巴豆(十四枚,為末) 上將松香入鐵勺內溶化,下巴豆末蔥汁,為丸如蓮子大,用綿裹塞耳中過夜,左聾塞右,右聾塞左,兩聾次第塞之,甚效。

     一方 用菖蒲、附子各等分,為末,麻油和以綿裹塞耳中。

     一方 硫黃、雄黃各等分,為末,綿裹塞於耳中,數日聞人語聲。

     一方 治耳聾或因病起及感風邪而聾者,若年高耳聾者不治。

     蚯蚓(去泥陰乾,七分研末) 麝香(三分) 蔥(剪成段,長一寸餘) 將上二味藥和勻,量入蔥管內,左聾則塞右耳,右聾則塞左耳,若左右俱聾,則兩耳俱塞,即通。

     治卒暴耳聾方 蒲黃膏 治卒暴耳聾。

     蒲黃 細辛(各二分) 曲末 杏仁(湯泡,去皮尖,各二分) 上為末,研杏仁如膏,和撚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日一易,以瘥為度。

     龍腦膏 治耳暴聾。

     龍腦(半分研) 椒目(半兩,搗末)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 上研搗合勻,綿裹棗核大,塞耳中,日二易。

     一方 治耳鳴暴聾。

     川椒 石菖蒲 松脂(各二錢半) 巴豆(半錢。

    一方作山豆肉) 上為末,溶蠟丸如棗核大,塞耳中。

     菖蒲丸 治耳內卒暴聾塞不聞。

     菖蒲 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為末,醋糊丸如杏仁大,綿裹置耳中,日二易之。

     一方 治耳暴聾。

     雄黃(二錢) 巴豆(一個,去殼) 上研細,用蔥涎和作一錠,紙卷定,塞耳中。

     一方 治耳暴聾。

     用淩霄花葉杵自然汁,滴耳中瘥。

     治耳鳴方 芎芷散 治風入耳虛鳴。

     川芎(二錢) 白芷 石菖蒲(各一錢半) 蒼朮(米泔水浸,炒) 陳皮 細辛 防風 半夏(薑湯泡,各八分) 木通 紫蘇莖葉(各一錢) 甘草(四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蔥二根,水煎,食後服。

    一方無防風,有厚樸、辣桂。

     清痰降火飲 治痰火上升,耳鳴。

     半夏(薑湯泡,一錢半) 橘紅 茯苓(各一錢二分) 黃芩(酒拌炒,二錢) 山梔 枳殼(麩炒) 桔梗柴胡梢(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服。

    氣閉者,加石菖蒲、木通各一錢。

     丹溪方 一人左耳鳴,此勞得之,法當補陰而鎮墜。

     黃耆 人參(各一兩) 當歸 陳皮 茯苓(各七錢) 升麻 芍藥(各五錢) 酒柏(三錢) 防風(二錢半) 甘草(一錢半) 上銼,分十帖,水煎,食前熱服。

     柴胡聰耳湯 治耳中乾結,耳鳴耳聾,此屬汙血。

     柴胡(三錢) 連翹(四錢) 當歸身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 水蛭(炒,五分,另研) 虻蟲(三個,去翅足炒,另研) 麝香(少許,另研) 上除後三味另研外,其餘銼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去渣,入三味末子,再煎一二沸,食後服。

     清聰丸 治耳鳴及壅閉至於聾者。

     橘皮(鹽水洗,去白,一兩半) 赤茯苓 半夏(薑製,一兩) 青皮(醋炒) 柴胡梢 黃芩(酒炒) 元參 蔓荊子 桔梗 全蠍(去毒) 菖蒲 黃連(酒炒,各一兩半) 生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百二十丸,臨臥茶清下。

     煨腎散 耳是腎之竅,有蟬聲、水聲是腎氣虛攻耳,宜以此治之。

     杜仲(去粗皮,薑汁炒) 茴香(炒,各半兩) 巴戟(去心,一兩) 沉香(一錢) 上為末,每早用豬腰子一個切,入藥末二錢、青鹽少許,紙裹浸濕,炮令熱,和藥嚼嚥下,日進一服。

    一方無巴戟。

     黃耆丸 治腎虛耳鳴,夜間睡著如打戰鼓,覺耳內風吹,更四肢抽掣痛。

     黃耆(一兩) 白蒺藜(炒,瓦擦搗細) 羌活(各半兩) 黑附子(大者,一個) 羯羊腎(一對,焙乾)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食前煨蔥鹽湯下。

     大補丸 治耳鳴欲聾。

     黃柏(不拘多少細切,鹽水拌,新瓦上炒褐色)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

    如氣虛以四君子湯下,血虛以四物湯下。

     滋腎丸 治耳鳴耳聾。

     黃柏(鹽酒炒) 知母(酒浸,各一兩) 肉桂(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治耳腫痛方 加味涼膈散 治風熱壅盛,耳腫痛。

     大黃(酒炒) 黃芩(酒浸) 防風 荊芥 羌活 樸硝 甘草(各二錢) 連翹(四錢) 梔子仁 薄荷(各一錢) 上為末,加竹葉水煎服,輕一二服,重三四服,愈。

     解熱飲子 治熱壅生風,耳內痛與頭相連,膿血流出。

     赤芍藥 白芍藥 川芎 當歸 大黃(蒸) 甘草(炙) 木鱉子(各一錢半) 上銼作一服,水煎,食後服。

     丹溪方 治一人耳腫痛,黃水出而臭。

     桔梗 麻黃 羌活 大黃(酒炒,各二錢) 木通 黃芩 甘草(各一錢半) 上銼,分三帖,水煎,熱服。

     黍黏子湯 治耳痛生瘡。

     昆布 蘇木 黃連 蒲黃 龍膽草(各二分) 鼠黏子 連翹 生地黃(酒洗) 歸尾 黃芩 生甘草 炙甘草(各三分) 黃耆 柴胡(各四分) 桔梗(一錢半) 桃仁(三個,去皮尖,另研) 紅花(少許) 上銼一服,水煎,食後稍熱服。

    忌寒涼利大便。

     菖蒲挺子 治耳中痛。

     菖蒲(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油調,滴耳內效。

    一方用醋丸如杏仁大,綿裹置耳中,日三易。

    一方搗菖蒲自然汁,灌耳,神效。

     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