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零一·中

關燈
高下其手,常令傾側,展轉久之,方令登榻而臥,達旦酒醒,遣之歸家,明日斜視之物皆理正之。

    父母躍然而喜,且問治之之方。

    吉老公雲:令嗣無他疾,醉中當閃倒,肝之一葉搭於肺上,不能下,故視正物為斜。

    今復飲之醉,則肺脹,展轉之間肝亦垂下矣,藥亦安能治之哉。

    富翁厚為之酬。

     視物倒植 元末四明有呂復,別號滄州翁,深於醫道。

    臨川道士蕭雲泉眼中視物皆倒植,請治於復,復問其因。

    蕭曰:某常大醉,盡吐所飲酒,熟睡至天明,遂得此病。

    復切其脈,左關浮促,即告之曰:當傷酒大吐時,上焦反覆,至倒其膽腑,故視物皆倒植,此不內外因而緻內傷者也,法當復吐,以正其膽。

    遂以藜蒺蘆、瓜蒂為粗末,用水煎之,使平旦頓服,以吐為度,吐畢,視物如常。

     治目淚不止方 當歸飲子 凡風沖淚出,俗言作冷淚者,非也,風衝於內,火發於外,風火相搏,由是淚出,內外皆治可愈。

     當歸 大黃 柴胡 人參 黃芩 甘草 芍藥(各一兩) 滑石(半兩) 上銼,每服三錢至五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若外治用貝母一枚白膩者,加胡椒七粒,不犯銅鐵,研細,睡臥點之。

     當歸湯 治風邪所傷,寒中,目淚自出,肌瘦,汗不止。

     當歸 人參(各三兩) 陳皮 官桂(各一兩) 乾薑(炮) 白朮 白茯苓 川芎 芍藥 細辛 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熱服不計時,並三服。

     龐安常二方 治頭風冷淚。

     甘菊花 決明子(各二錢) 白朮 羌活 川芎 細辛 白芷 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溫湯調下,食後,日三服。

     又方 川芎 甘菊花 細辛 白朮 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蠟丸如黍米大,夜臥服一丸,日中一時辰換一丸。

     銀海止淚方 蒼朮(米泔浸,一兩半) 木賊(去節,二兩) 香附子(炒,去毛,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食後鹽湯下三丸。

     川芎散 治風盛膈壅,鼻塞清涕,熱氣攻眼,下淚多眵,齒間緊急,作頭痛。

     川芎 柴胡(各一兩) 半夏曲 甘草(炙) 甘菊花 人參 前胡 防風(各半兩) 上銼,每服四錢,加生薑四片、薄荷五葉,水煎,溫服。

     石燕散 治迎風有淚。

     石燕子(一雙,煅,醋淬十次) 玳瑁 羚羊角(各一兩) 犀角(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好酒薄荷湯或茶清食後調下。

     蠶沙湯 治迎風有淚。

     蠶沙(炒,四兩) 巴戟 川楝肉 馬藺花(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無灰酒調下,不拘時。

     艾煎丸 治迎風有淚。

     艾葉(醋炒) 肉蓯蓉 川牛膝(酒浸) 甘草(炙) 桑葉(向東者) 山藥 杜牛膝 當歸(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茶清調下。

     楮實散 治冷淚。

     香附子(炒) 夏葉桑(各一兩) 夏枯草 甘草 楮實子(去白膜,炒,各半兩) 上為細末,熟水調服,不拘時。

     加味四物湯 治眼出冷淚,虛則補肝。

     當歸 川芎 赤芍藥 熟地(砂仁炒) 木賊 防風(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木賊散 治出冷淚,屬實風熱者。

     蒼朮 羌活 防風 川芎 木賊 白蒺藜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米泔水調下。

     胡椒丸 治老人冷淚不止。

     胡椒一味為末,黃蠟溶化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後茶清下。

     一方 治冷淚。

     石決明(一兩) 赤小豆(一兩半) 半夏(生五錢) 斑蝥(炒,去頭足,二十一粒) 木賊(五錢) 上為末,薑汁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

    英宗朝國婆婆患眼冷淚,眼科醫官治二三年不能療。

    上召孫,孫至,曰:臣非眼科,但有藥耳。

    進此方,旨下眼科詳定,醫官奏曰:此方於眼科不相涉,斑蝥有毒,恐傷臟腑,不敢用。

    婆婆聞之曰:眼科醫官,不惟不能,亦不願使我活也。

    但合此藥,總傷無怨。

    服經十日,愈八分,二十日全愈。

    時眼科並降兩官,孫賞錢三十萬。

     夏枯草散 治冷淚不止,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 香附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麥冬煎湯調下,茶清亦可。

    一方有荊芥。

     立應散 治冷淚。

     象鬥子(一個) 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熟水調下。

     一方 用棗一枚去核,以花椒二十粒入內,用粗紙裹,煨熟,細嚼,白湯下。

     一方 治冷眼及傷寒者。

     防風 荊芥 菊花葉根 薄荷 當歸(各等分) 乾薑(少許) 上銼,煎湯洗。

     一方 洗冷淚。

     當歸 檳榔 陳艾 荊芥 防風 菊花 木賊 五倍子(各等分) 上煎湯,溫洗。

     一方 治風眼,淚流不止。

     爐甘石 烏賊骨(各等分) 上為末,入冰片少許,點目並口,其淚即止。

     一方 治目淚並一切眼疾。

     白爐甘石(八錢) 片腦(二分半) 上為末,點眼,或用少許以白湯泡化,時時洗之。

     一方 治眼冷淚不止。

     用黃連濃漬綿,幹拭目。

     一方 治風淚眼。

     九節黃連、活槐樹皮燒灰,粗末,熬湯,澄清頓洗。

     治怕日羞明方 秘方密蒙花散 治羞明怕日。

     石決明(煅) 木賊 枸杞子 白蒺藜 青葙子 羌活 菊花 蔓荊子(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千裡光湯 千裡光(即石決明) 海金沙 菊花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八錢,水煎,食後溫服。

     治風沿爛眼方 防風通聖散 治風熱爛眼,因飲食挾怒成痰,久不愈。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薄荷 麻黃 連翹 荊芥 梔子 白朮 桔梗 黃芩 石膏 滑石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拌勻,曬乾,依法取之。

     秘方洗心散 治風邪客於腠理,濕氣相爭,停於兩瞼,目時赤爛。

     當歸 芍藥 荊芥 菊花 大黃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加生薑、薄荷少許,水煎,溫服。

     爐甘石散 治爛風眼。

     爐甘石不拘多少,先用童便煅淬七次,用黃連濃煎汁煅七次,用穀雨前茶濃煎汁煅七次,又並三汁餘者一處,再加三次,然後安於地上一宿出火毒,細研,入冰片、麝香點上,神效。

    爐甘石煅時須用好紫銷炭極大者,鑿一穴,以安爐甘石。

     一方 治爛緣風眼,作癢有蟲。

     覆盆葉一味為細末,水調成膏,紗絹盛之,貼在眼上半時,其蟲即出在紗上。

    一方覆盆葉曝乾搗細,薄綿裹之,用男子所飲乳汁浸如人行八九裡久,用點目中,即仰臥,不過三四日,視物如常少年,但忌酒面油,蓋治眼妙品也。

     一方 洗爛弦風眼。

     明礬(枯過,一兩) 大柏皮 鐵粉 黃丹(各一錢) 上為末,井花水調,頻頻洗之。

     一方 洗紅爛眼。

     當歸 黃連 杏仁 銅青 皮硝 淨鹼(各五分) 上為末,每服三分,用井水小半盞調,紙隔蘸洗。

     廣大重明湯 治兩目眼皮赤爛,熱腫疼痛並稍赤,及眼皮癢痛,抓之至破,眼弦生瘡,目多眵淚,隱澀難開。

     龍膽草 防風 細辛 生甘草(各一錢) 上銼如咀,內甘草不銼,隻作一錠,先以水一大碗半煎龍膽草一味至一半,再入餘三味,煎至少半碗,濾去渣,用清帶熱洗,以重湯坐熱,日用五七次,但洗畢閤眼一時。

    去胬肉泛長及癢亦驗。

     還睛紫金丹 治目眶歲久赤爛,俗呼為赤瞎是也,當以三稜針刺目眶外,以瀉濕熱,用此點洗。

     白沙蜜(二十兩) 爐甘石(一兩,火煅十次,淬水內,連水浸半日) 黃丹(六兩,水浸) 烏賊骨(二錢) 硇砂(小盞內放於瓶口上熏紅) 麝香(各一錢) 白丁香(真者,五分) 輕粉(一字) 上將白砂蜜於砂石器內慢火熬,掠去沫,下甘石次下丹,柳枝攪,次下餘藥,以不黏手為度,作丸如雞頭實大,每用一丸,溫水化開洗之。

     一方 治爛弦風眼,目痛癢,時常出淚。

     黃連 淡竹葉(各二兩) 柏樹皮(二兩,一半生一半熟) 上銼,用水二升煎五合,稍冷用,滴洗兩目爛處。

     姜液膏 治風癢冷淚,爛弦有蟲。

     生薑每一塊以銀簪插入,即拔出點眼頭尾。

     一方 治多年爛紅眼。

     用明淨皮硝一茶鍾,水二碗煎六七沸,取出露過一宿,以細羅濾三四遍,澄清,朝夕以水洗目,三日其紅即消,雖半世紅眼亦能清明,再不發也。

     一方 洗爛弦眼。

     薄荷 荊芥 細辛(各等分) 上為末,如燒香狀燒之,以碗塗蜜少許於內,覆煙上取煙盡後,以磁罐收之,凡眼有風熱多淚,皆可點之。

     一方 治遠年風眼。

     甘草(三寸,分三處) 杏仁(十二個,去皮尖,分三處) 上嗽口淨,將杏仁一分、甘草一分同嚼爛如泥,吐於磁盞內,三分俱如此嚼爛,用銅青二錢研極細,與前藥和勻,用新汲水嗽口,吐於藥內,如法攪勻,以帛濾澄清,於眼角點之,立效。

    勿令塵入藥內。

     一方 治風沿爛眼。

     二蠶炒,用香油浸月餘,重綿濾過,點之,愈久愈妙。

     一方 治眼赤瞎。

     以青泥蛆淨洗,曬乾末之,仰臥合目。

    用藥一錢放眼上,須臾藥行,少時去藥,赤瞎自無。

     二百味花草膏 治火眼,爛弦風眼,痛癢羞明及眼胞皮肉有似膠凝,腫如桃李,時出熱淚。

     臘羯羊膽一枚以蜜灌滿,入硃砂末少許,掛起陰乾,用時取一粒入磁器內,水化點眼,或取少許含化。

    以蜜乃百花之英,羊膽乃百草之精,故名。

     治蟹睛突起方 瀉肝湯 治肝臟伏熱,膈中膽氣不足,緻令瞳仁突出如黑珠子大,又如桃李相似,此蟹精眼也,急宜服藥。

     元參 地骨皮 車前子 芒硝(各一兩) 大黃 知母(各一兩半) 茺蔚子(二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煎,空心溫服。

     退熱桔梗飲子 治五臟風毒,緻令睛突出疼痛。

     桔梗 茺蔚子 大黃 元參 芍藥 防風 黃芩 芒硝(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煎,食後溫服。

     治倒睫拳毛方 神效明目湯 治眼楞緊急,緻倒睫拳毛及上下眼皮皆赤爛,睛疼昏暗,晝則冷淚常流,夜則眼澀難開。

     葛根(一錢半) 甘草(二錢) 防風(一錢) 蔓荊子(五分) 細辛(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煎,熱臨臥服。

    一方加黃耆一錢。

     防風飲子 治倒睫拳毛。

     人參 甘草(炙) 黃連(炒,各一錢) 歸身(七分半) 葛根 防風(各五分) 細辛 蔓荊子(各三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食遠服,避風寒。

     神效黃耆湯 治渾身麻木不仁及兩目緊急縮小,羞明畏日,或隱澀難開,或視物無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熱如火,五六次神效。

     黃芩(二兩) 人參(八錢) 白芍藥 甘草(炙,各一兩) 陳皮(去白,五錢) 蔓荊子(一錢)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臨臥稍熱服。

    如小便淋瀝,加澤瀉五分;如有大熱證,每服加酒洗黃柏三分;如麻木不仁,雖有熱,不用黃柏,止加黃耆一兩;如眼縮急,去芍藥,忌酒醋濕面大料物,蔥韭蒜辛物;如麻木甚者,加芍藥一兩、木通一兩。

     撥雲湯 戊申六月,徐總管患眼疾,於上眼皮下出黑白翳二個,隱澀難開,兩目緊急而無疼痛,兩手寸脈細緊,按之洪大無力,知太陽膀胱為命門相火煎熬,逆行作寒,水翳及寒障遮睛,外證呵欠,善悲健忘,噴嚏,時自淚下,面赤而白,能食不大便,小便數而少,氣上而喘。

     黃耆(二錢半) 羌活 防風 黃柏(各一錢半) 升麻 藁本 荊芥 當歸 知母 生甘草(各一錢) 柴胡(七分) 細辛 川芎 葛根 生薑(各五分) 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大盞,稍熱服。

     連翹飲子 治目中溜火,惡日與火,隱澀小角偏緊,久視昏花,迎風有淚。

     黃耆 防風 黃芩(酒炒) 羌活(各五分) 升麻(一錢) 蔓荊子 連翹 甘草 生地黃 人參 紅葵花(各三分) 柴胡 歸身(各二分)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後稍熱服。

     前一方治倒睫拳毛,後三方治眼楞緊急縮小。

    眼楞緊縮小者,倒睫拳毛之漸也,故以其方附於後。

    蓋陽虛則眼楞緊急,陰虛則瞳子散大。

    故東垣治眼楞緊急,用參耆補氣為君,佐以辛味疏散之,而忌芍藥、五味子之類;酸味收斂之,而忌茺蔚子、青葙子之類是也。

     青黛散 治眼倒睫極效。

     蝟刺 棗棘針 白芷 青黛(各等分) 上為細末,左眼倒睫,口噙水,左鼻內搐之,右眼右鼻搐之。

     一方 治倒睫爛弦。

     蠶沙(一兩) 虢丹(五錢) 上為細末,用水熬成膏,入輕粉五分,熬黑色,逐時洗泡洗。

     治倒睫眼方 以無名異末撒卷在紙中,作撚子點著,至藥末處滅,以煙燻之,自起。

     一方 木鱉子一個去殼,綿裹塞鼻中,左目塞右,右目塞左,二夜其睫自正。

     一方 治眼毛倒睫。

     摘去拳毛,用蝨子血點入眼內,數次即愈。

     治胬肉攀睛方 還睛散 治眼翳膜,昏澀淚出,瘀血胬肉攀睛。

     川芎 龍膽草 草決明 石決明 荊芥 枳殼 野菊花 野麻子 白茯苓 甘草(炙) 木賊 白蒺藜 川椒(炒,去子) 仙靈脾 茵陳(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一日三服。

    忌雞魚肉及熱面蕎麥等物。

    一方有楮實子,無仙靈脾、茵陳、枳殼。

     一方 治眼中胬肉攀睛及兩睫上下疙瘩。

     當歸 生地(酒炒) 熟地(砂仁炒) 生甘草(各一錢) 蔓荊子 覆盆子 白蒺藜 連翹 荊芥 川芎 薄荷 羌活 獨活(各五分) 防風(七分) 燈心(七根) 上銼,水煎,食後服。

     一方 洗胬肉攀睛。

     當歸尾 黃連 荊芥 防風 樸硝 硼砂 薄荷(各等分) 上銼,煎湯洗。

    翳,加木賊;痛,加乳香;蟲癢,加生薑。

     黃連膏 治一切眼目瘀血攀睛,風癢淚落不止。

     黃連(半斤) 白丁香(五升,以水一瓶淘洗去土,攪細用) 樸硝(一鬥,以水半瓶潤淨去土,陰乾) 上取水入硝香釜內熬至七分淘出,令經宿水面浮牙者,取出控幹,以紙袋子盛,風中懸至風化,將黃連細末熬清汁,曬乾,入風硝,用豬羊膽和蜜令勻,點眼,神效。

     局方紫金膏 硃砂(另研) 乳香(另研) 硼砂(另研) 赤芍藥 當歸(洗,各一兩) 黃連 麝香(另研,各半兩) 雄黃(二錢,水飛) 上為細末,拌勻再擂,煉蜜丸如皂角子大,每用一丸,安於淨盞內,沸湯泡開,於無風處洗眼,藥冷,閉目少時,候三兩時再煨令熱,依前洗之,一帖可洗三五次。

    不可犯銅鐵器內洗,如暴赤眼及腫者不可洗之。

     七寶膏 珍珠 龍腦 熊膽(各一分) 石決明 琥珀(各三分) 水晶 龍齒(各五錢) 上研為細末,水五升石器內煎至一升,去渣,再煎至一盞,入蜜半兩和為膏,每至夜臥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