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八

關燈
前陰諸疾 論 婁氏 曰:前陰所過之脈有二,一曰肝脈,二曰督脈。

    經雲:足厥陰之脈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是肝脈所過也。

    又雲: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循陰器,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是督脈所過也。

    陰縮者,謂前陰受寒,入腹內也;陰縱者,謂前陰受熱,挺長不收也。

    經曰:足厥陰之經,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

    治在行水清陰氣故也。

    陰痿者,皆耗散過度,傷於肝經所緻。

    經雲:足厥陰之經,其病傷於內,則不起是也。

     丹溪 曰:胞兄二十餘歲,玉莖挺長,腫而痿,皮塌常潤,磨股不能行,兩脅氣上,手足倦弱。

    先以小柴胡、黃連大劑行其濕熱,略加黃柏降其逆上之氣,其挺腫漸收減及半,但莖中有堅塊未消。

    遂以青皮一味為君,佐以散風之劑,末服,外以絲瓜汁、五倍子末敷而愈。

    平江王氏子,年三十餘歲,忽陰挺長腫而痛,脈數而實,用樸硝荊芥湯浸洗,又用三一承氣湯大下之愈。

    東垣陰痿陰汗及臊臭論雲:一富者前陰間嘗聞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予治之。

    予應之曰:夫前陰者,足厥陰肝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末。

    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臭,此其一也。

    當於肝經中瀉行間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以治其標,如惡針當用藥除之,治法當求其本。

    連日飲酒,夫酒者,氣味俱能生濕,是風、濕、熱合於下焦為邪,故經雲:下焦如瀆。

    又雲:在下者引而竭之。

    酒是濕熱之水,亦宜決前陰以去之,是合下焦二法治之。

     治方 龍膽瀉肝湯 治陰囊腫痛,或潰爛作痛,或睪丸懸掛,及一切濕癢臊臭等證。

     柴胡梢 澤瀉(各一錢) 車前子 木通(各五分) 當歸梢 龍膽草 生地黃(各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小,水煎,空心稍熱服,便以美膳壓之。

    此藥柴胡入肝為引,用澤瀉、車前子、木通淡滲之味,三味以除臊臭,是名在下者引而竭之;生地黃、龍膽草之苦寒瀉酒濕熱,更兼車前子之類以徹肝中邪氣,肝主血,用當歸以滋肝中血不足也。

    一方去柴胡加黃芩、山梔子、甘草各五分,名加減龍膽瀉肝湯。

    濕盛加黃連,便秘加大黃。

     柴青瀉肝湯 治男子肝火旺極,陰莖腫裂,健硬不休。

     柴胡 半夏 黃芩 人參 甘草 黃連 青皮(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此即小柴胡湯加黃連、青皮。

    蓋玉莖萬筋之總,小柴胡肝膽正藥,加黃連助柴胡瀉肝火,青皮瀉肝氣。

     三白散 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 桑白皮(炒) 白朮 木通 陳皮(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姜水調服,小兒服半錢。

     固真湯 治兩丸冷,前陰痿弱,陰汗如水,小便後有餘滴臊氣,尻臀並前陰冷,惡寒而喜熱,膝亦冷,正月內定此方。

     升麻 柴胡 羌活(各一錢) 甘草 澤瀉(各一錢半) 龍膽草(炒) 知母(炒) 黃柏(各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水煎,空心熱服,以美膳壓之。

     溫腎湯 治面色痿黃,身黃,腳軟弱無力,陰汗,陰莖有沃色,二月定此方。

     麻黃 柴胡梢(各六分) 澤瀉(二錢) 防風 蒼朮(各一錢半) 白朮 升麻(各一錢) 茯苓 豬苓(各一錢五分) 黃柏(一錢) 上銼,作分二服,水煎,食前稍熱服,一時辰許方食。

     補肝湯 治前陰如水冷,並冷汗,兩腳痿弱無力。

     黃耆(七分) 人參 葛根(各三分) 甘草(炙,五分) 升麻 豬苓(各四分) 白茯苓 柴胡 羌活 陳皮 連翹 當歸身 黃柏(炒) 澤瀉 蒼朮 曲末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