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四

關燈
兩共為末,五片水一升,煮取濃汁,濾幹,慢火銀石器內熬成膏) 上四味為末,以皂角膏搜和成劑,如硬,少入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水下。

     南木香丸 治大便秘結。

     南木香(不見火) 檳榔 麻仁 枳殼(各等分) 上先將枳殼去穰,每個切作四片,用不蛀皂角三寸、生薑五片、巴豆三粒略槌碎,不去殼,用水一盞將枳殼同煮和滾,濾去生薑、巴豆、皂角不用,隻將枳殼銼細焙乾為末,入前藥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蜜湯下三十丸,不拘時。

     搜風潤腸丸 治三焦不和,胸中痞悶,氣不升降,飲食遲化,腸胃燥澀,大便秘結。

     沉香 檳榔 木香 青皮 蘿蔔子(炒) 陳皮(去白) 枳殼(去穰,炒) 三稜(煨) 枳實(麩炒) 木通(各五錢) 郁李仁(去皮,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木瓜湯下,常服溫潤腸胃,導化風氣。

    一方有大黃,無木通,米飲下。

     枳殼丸 治三焦結,大小便不通,穀氣不得下行。

     枳殼(麩炒) 陳皮(各二兩) 檳榔(半兩) 木香(一錢半) 黑醜(四兩,半生半炒,杵頭末一兩半,餘不用)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薑湯下。

     橘杏丸 治老人虛弱人氣秘,大便不通。

     橘紅(為末) 杏仁(浸,去皮尖另研,各等分) 上和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紫蘇麻仁粥 能順氣,滑大便。

     紫蘇子 麻子仁 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

     治大便虛秘方 導滯通幽湯 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不便燥秘,氣不得下,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當歸身 升麻 桃仁泥(各一錢半) 生地黃(薑汁酒炒) 熟地黃(各一錢) 甘草 紅花(各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食前調檳榔細末二錢,稍溫服。

    一方有大黃,無甘草,治結燥腹痛。

    加麻仁、大黃,名當歸潤燥湯。

     小麻仁丸 能潤血燥,大便不通。

     麻子仁 當歸 桃仁 生地黃 枳殼(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

     潤腸丸 治血枯大便閉澀。

     杏仁(去皮尖,炒) 枳殼(麩炒) 麻仁(另研) 陳皮 阿膠(蛤粉炒) 防風 當歸梢(酒洗) 肉蓯蓉(酒洗) 桃仁(去皮尖炒,另研) 生地黃(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

    一方無蓯蓉以下四味。

     滋腸五仁丸 治血液枯槁,大腸秘澀,傳道艱難。

     桃仁 杏仁(各去皮尖,一兩) 柏子仁(半兩) 松子仁(一錢二分) 郁李仁(炒,一錢) 陳皮(四錢,另為末) 上將五仁別研為膏,入陳皮末研勻,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蓯蓉潤腸丸 治發汗過多,耗散津液,大便秘結。

     肉蓯蓉(酒浸焙,二兩) 沉香(另研,一兩) 上為末,用麻子仁汁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一方 治大便虛秘而熱。

     白芍藥(一兩半) 陳皮 生地黃 歸身(各一兩) 條芩 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湯下。

     厚樸湯 治胃虛而閉,不能飲食,小便清利。

     厚樸(薑汁炒,二錢六分) 枳實(麩炒,一錢半) 白朮(四錢) 半夏(一錢八分) 陳皮 甘草(炙,各二錢) 上銼作二劑,每服加生薑三片,水煎,食遠服。

     治大便冷秘方 半硫丸 治年高冷秘,虛秘,痃癖冷氣。

     硫黃(生研) 半夏(湯泡七次,焙乾,各等分) 上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打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薑湯任下。

     備急大黃丸 治胃中停滯寒冷之物,大便不通,心腹作痛。

     大黃 乾薑 巴豆(去油,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一千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溫水下。

     治大小便不通方 顛倒散 治臟腑實熱,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

     大黃 滑石 皂角(各三錢) 上為末,空心溫酒送下。

    如大便不通,倍大黃三錢;如小便不通,倍滑石三錢;如大小便俱不通,大黃、滑石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