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八

關燈
,炒焦存性為末,每服五錢,熱酒一碗調服。

    服藥後坐作少時,其藥力行開至杖瘡上,從肉裡面往外透如針刺,瘥甚,不時流血水,或以藥水洗淨,貼上膏藥,其杖處疼痛腫硬次日即消。

     散被歐瘢痕方 用熟麻油、黃酒各二碗同煎數沸,服畢臥火燒熱地上一夜,痛止腫消無痕。

    有打傷人者,仇家陰令術士以此治之,次日驗,即無一毫傷痕。

     治杖瘡托裡方 托裡散 治杖瘡、金瘡及一切瘡毒,因氣血虛不能成膿,或膿成不能潰斂,膿水清稀,久而不瘥。

     人參(氣虛多用) 黃耆(鹽水炒) 白茯苓 當歸(酒拌) 芍藥(酒炒) 熟地黃(各一錢) 白朮 陳皮(各七分) 上銼,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 治杖瘡、金瘡等證,血氣損傷,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

    此血氣大虛也,誤服涼藥必死。

     黃耆(炙,一兩) 當歸(酒洗,二錢) 上銼,水煎服。

     聖愈湯 治杖瘡、金瘡、癰疽,膿血出多,熱躁不安,或晡熱作渴等證。

     人參 川芎 生地黃(酒洗) 熟地黃(酒洗,各一錢) 當歸(酒洗) 黃耆(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杖瘡,氣血俱虛,腫痛不消,腐而不潰,潰而不斂;或惡寒發熱,自汗盜汗,飲食少思,肢體倦怠,若怯弱之人,患處青腫而肉不壞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潰而膿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乾作渴而欲飲湯者,尤宜服之。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 川芎 白芍藥(炒) 熟地(砂仁炒) 黃耆(各一錢) 肉桂(五分) 上銼作一劑,加薑棗,水煎服。

     參附湯 治金瘡、杖瘡,失血過多,或膿瘀大洩,陽隨陰走,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證。

     人參(四錢)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 上銼,水煎服。

    陽氣脫陷者,倍用之。

     益氣養榮湯 治杖後潰爛,久不愈者。

     人參 白朮(倍用) 茯苓 當歸(酒拌) 芍藥 熟地(砂仁炒) 陳皮 香附 貝母 桔梗 甘草(各一錢) 上?咀,水煎服。

    往來寒熱加柴胡、地骨皮,口乾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黃耆,膿多加川芎,肌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治杖瘡外敷方 五黃散 治杖瘡,止痛。

     黃丹 黃連 黃芩 黃柏 大黃 乳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新水調成膏,用緋絹帛上攤貼。

     沒藥散 治杖瘡,止痛,令瘡不移。

     密陀僧 沒藥 乳香(各一兩) 幹胭脂(一兩半) 膩粉(半兩) 上為細末,次入龍腦少許,若多更妙,燒蔥與羊骨髓生用,同研如泥,攤在緋帛上貼之。

     血灰散 治杖瘡。

     石灰(七升) 新豬血(一鬥) 上二味和為丸,熟燒之,破,更丸,燒三遍止,為末,敷上。

    一方釜下土為細末,以油和塗訖,臥羊皮上。

    一方未破者,用韭菜蔥頭杵爛貼,冷即易之。

    一方用金鳳花科連根帶葉搗爛塗患處,如幹再塗,一夜血散即愈。

    如冬月無鮮的,秋間收,陰乾為末,水和塗之,亦效。

    一方並打傷,皮不破,內損者,用蘿蔔搗爛罨之。

    一方用豬膽汁塗之,亦妙。

    一方用綠豆粉微炒,雞子清調,塗上。

    一方用大黃末、童便調敷之。

    一方用隔年風化石灰不拘多少,取新汲井水一碗,銀簪子順攪千餘下如膏,鵝翎刷上患處,即佳。

     乳香定痛散 治杖瘡、金瘡、及一切瘡瘍,潰爛疼痛。

     乳香 沒藥(各五錢) 滑石 寒水石(煅,各一兩) 冰片(一錢) 上為末,擦患處,痛即止,甚效。

     豬蹄湯 治一切癰疽、杖瘡潰爛,消腫毒,去惡肉。

     當歸 赤芍藥 白芷 羌活 露蜂房(蜂多者佳) 生甘草(各五錢) 上用豬蹄一隻、水五碗煮熟,取清湯,入煎藥,煎數沸,去渣,溫洗,隨用膏藥貼之。

     洗藥方 先用此藥水洗,好的更快。

     防風 荊芥 苦參(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