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關燈
遺精 論 林誠中 曰:五臟皆有精,精者,人之本。

    然腎為藏精之都會,聽命於心,能遣欲澄心,精氣內守,陰平陽秘,真元固密矣。

    或縱欲勞神,則心腎不交,關鍵不固。

    更兼少壯人情動於中,意淫於外,欲心熾而不遂,必有遺精便濁之患也。

    腎氣不固,遺瀝不收,初便下白,或如粉漿,或如雞子清,或滑如油,或甜如蜜,或冷如冰,面色慘白,此漏脫也。

    若手足稍冰冷,口淡無味,腰疼重如石,腳弱氣短,疲倦乏力,急宜滋補之,使水火既濟,陰陽協和,然後火不上炎而神自清,水不下滲而精自固矣。

    又當節欲,三五年庶無復作之患,可以苟全性命也。

     丹溪 雲:夢遺專主熱,精滑主濕熱,熱則流通故也。

    大法用青黛、海石、黃柏,精滑用知母、黃柏降火,牡蠣、蛤粉燥濕,與白濁同治法。

    內傷氣血虛,不能固守,常服八珍湯加減,吞樗木根丸。

    思想而得,其病在心,當治心安神帶補。

     戴氏 曰:遺精得之有四,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緻失精者;有因思色不遂,精氣失位,輸瀉而出者;有欲太過,滑洩不禁者;有年壯氣盛,久無色欲,精滿洩者。

    然其狀不一,或小便後出,多不可禁者,或不小便而自出者,或莖中出而痛癢,常欲如小便者。

    並宜先用辰砂妙香散,吞玉華白丹,佐以分清飲。

    用心過度而得,宜遠志丸,用蓮肉、五味子煎湯下。

    思想不遂而得,甚者耳目見聞,其精自出,名曰白淫,宜清心丸、妙香散。

    色欲過度而得,宜金鎖固精丹、固本鎖精丸。

    遺瀝比之遺精稍少,小便有數點稠黏,莖頭微痛,或小便已停,片時方有一二滴沾褌,其病不出前所因,審用前藥。

    夢遺者宜溫膽湯,加人參、遠志、蓮肉、酸棗仁、茯神。

    又曰:因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

    不因夢而自洩精者,謂之精滑。

    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而無寒。

     蔭按:王節齋曰,夢遺精滑,世人多作腎虛治,而用補腎澀精之藥不效。

    殊不知此證多屬脾胃,飲酒厚味,痰火濕熱之人多有之。

    蓋腎藏精,精之所生,由脾胃飲食化生而輸歸於腎。

    今脾胃傷於濃厚,濕熱內郁,中氣濁而不清,則其所化生之精亦得濁氣。

    腎主秘藏,陰靜則安,今所輸之精既有濁氣,則邪火動於腎中,而水不得安靜,故遺而滑也。

    此證與白濁同。

    丹溪論白濁為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而雲無人知此也。

    其有色心太重,妄想過用而緻遺滑者,曰從心腎治,但兼脾胃者多,當審察。

     李氏 曰:交感之精,雖常有一點白膜裹藏於腎,而曰元精以為此精之本者,實在乎心。

    日有所思,夜夢而失之矣。

    治宜黃連清心飲,或十味溫膽湯、妙香散、定志丸,人身之精,貴於金寶,初因君火不安,久則相火擅權,精元一走而不固,甚則夜失連連,日亦滑溜不已,宜坎離丸。

    有火盛,精中多有紅絲,令溺於桶,澄視之便見,後生子一歲身生紅絲瘤不救,宜補陰丸、腎氣丸。

    氣宜降,精宜升,欲心一動,精隨念去,凝滯久,則莖中癢痛,常如欲小便,然或從小便而出,或不從便出而自流者,謂之遺精,比之夢遺猶甚,宜萆薢分清飲,或八物湯、真蛤粉丸。

    日久水虧火燥,有虛無寒,滋陰降火湯。

    君火失權,而相火乘脾,濕與熱合,脾土全是死陰,少運飲食,易於侵犯,宜樗柏丸。

    脾虛弱者,三灰樗柏湯、豬肚丸。

    如原非心腎不交,果因飲酒厚味,乃濕熱內郁,中氣不清,所化之精亦皆濁氣,歸於腎中而水不安靜,故遺而滑也,宜補陰藥中加人參、升麻、柴胡,以升胃中清氣,更宜節飲食以固命根也。

    噫,精字從米從青,生於穀之清氣也。

    養生者味之。

    四十以後,勞傷氣血,不能固守者,養榮湯加減,吞單樗皮丸,或小菟絲子丸。

    如早年欲過,至年高陽脫者,究源心腎丸、青娥丸、黑錫丹、縮泉丸、金鎖正元丹。

    氣陷者,神芎湯。

    有曰:年壯久不禦女,精滿而溢者,深為可笑。

    人之臟腑,惟氣與血,神則主宰其中,而無形跡可見,精乃一時交感,二焦之火吸撮而成,豈先有蓄積於中耶。

    惟節色,氣血積盛,而精不清薄,理也。

    其不禦女而漏者,或聞淫事,或見美色,或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或曾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

    而精自出者,謂之白淫。

    蓋腎藏天一,以慳為事,志意內治,則精全而固,去思外淫,居室太甚,宜乎滲漏而不振也,單黃柏丸最妙。

    亦有清心靜坐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