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u>四十六、八正散 大小便不通。
滑石 瞿麥 大黃 木通 萹蓄 車前子 梔子仁(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細,加燈心一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前服。
四十七、安神丸 黃連 當歸身 麥門冬 白茯苓 甘草(各半兩) 硃砂(一兩) 龍腦(二分半) 上為末,湯浸蒸餅,和獖豬心血搗勻,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燈心湯下。
四十八、茱連散 治乾嘔。
黃連(半兩) 吳茱萸(二錢) 青竹茹(一團) 上二味同炒,研細末,每服半錢,生薑湯調服。
四十九、橘皮湯 橘皮(半留白,半去白,炒,二錢) 半夏(一錢) 白茯苓(一錢半) 上銼細,加姜五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五十、香連丸(一名香橘丸) 黃連(以吳茱萸五錢同炒,去吳茱萸不用,一兩) 木香(半兩) 石蓮子肉(二錢半) 陳皮(半兩) 上為細末,醋調神麯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陳倉米湯下。
五十一、膽導法 此通大便秘結之良法也。
不損中氣,強如用藥。
用大豬膽一枚,以鵝翎筒兩頭截齊,一頭入膽中,錢牢紮定,吹令氣滿,納入穀道中,直待氣通取去。
又:豬胞導法: 用豬尿胞一個,以竹管插放胞口中吸起,又取豬膽汁、生蜜、清油各半杯攪勻,灌入胞中又吹起,以線紮定如上膽導法,尤捷。
此因治餘先庭新立法也。
五十二、百祥丸(一名南陽丸) 紅牙大戟不拘多少,漿水煮極軟,去骨,日中曬乾,復內原汁中,煮汁盡,焙乾為末,水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末芝麻湯下。
五十三、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牛李子不拘多少,取汁,石器中熬成膏,牛李子野生道邊,至秋結實,黑丸成穗,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
此上二方,治痘瘡黑陷,便秘裡實症。
五十四、瀉白散(又名瀉肺散) 治肺熱而喘。
桑白皮 地骨皮(各一兩) 甘草(炒,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加粳米一百粒,水一盞,煎六分,食後服。
五十五、黃芩瀉肺湯 治肺熱裡實症。
黃芩 梔子 枳殼 甘草(炙) 薄荷 連翹 杏仁(去皮尖) 大黃 桔梗(炒) 水煎,食後服。
五十六、前胡枳殼湯 前胡 枳殼 茯苓 大黃 甘草(各五錢) 上銼細,每服三錢,水煎。
如身溫脈微,瀉者,勿服。
五十七、柴胡麥門冬散 柴胡(五分) 龍膽草(三分) 麥門冬(分分) 甘草(二分) 人參 玄參(各五分) 上銼細,水煎服。
五十八、葛根麥門冬散 治斑疹毒,大熱而渴。
乾葛 麥門冬(各半錢) 石膏 升麻 赤芍藥 甘草 茯苓 人參(各五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五十九、生地黃散 治斑疹肺熱喘咳。
生地黃(一錢) 麥門冬(五分) 杏仁 款冬花 陳皮(各八分) 甘草 上銼細,水煎服。
一方加桔梗五分。
六十、射幹鼠黏子湯 治咽喉痛。
鼠黏子(炒香,四兩) 甘草 升麻 射幹(各一兩) 上銼細片,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服。
六十一、人參清膈散 治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人參 柴胡 當歸 白芍藥 知母 桑白皮 白朮 紫菀 茯苓 黃耆(炙) 甘草 地骨皮 桔梗(各五分) 黃芩(二分半) 石膏(七分) 滑石(七分半) 上銼細,加姜三片,水一盞,煎七分,食後服。
六十二、仙聖散 治痘疹不起發,因內實者。
紫草 木通 甘草 黃耆(炙) 枳殼(各等分) 上銼細,加糯米一百粒,水一盞,煎,待米熟,去渣服。
六十三、紫草飲 治痘疹黑陷不起。
紫草 芍藥 麻黃 當歸 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六十四、加味四聖散 治痘瘡黑陷、倒陷。
紫草 木通 木香 黃耆(炙) 川芎 甘草 人參(各等分) 蟬蛻(十個) 上銼細,加糯米一百粒,水一盞,煎服。
六十五、玄參地黃湯 治痘疹衄。
玄參 生地黃 牡丹皮 梔子仁 甘草 升麻(各一錢半) 白芍藥(一錢) 上銼細,加炒蒲黃半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六十六
滑石 瞿麥 大黃 木通 萹蓄 車前子 梔子仁(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細,加燈心一錢,水一盞,煎七分,食前服。
四十七、安神丸 黃連 當歸身 麥門冬 白茯苓 甘草(各半兩) 硃砂(一兩) 龍腦(二分半) 上為末,湯浸蒸餅,和獖豬心血搗勻,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燈心湯下。
四十八、茱連散 治乾嘔。
黃連(半兩) 吳茱萸(二錢) 青竹茹(一團) 上二味同炒,研細末,每服半錢,生薑湯調服。
四十九、橘皮湯 橘皮(半留白,半去白,炒,二錢) 半夏(一錢) 白茯苓(一錢半) 上銼細,加姜五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五十、香連丸(一名香橘丸) 黃連(以吳茱萸五錢同炒,去吳茱萸不用,一兩) 木香(半兩) 石蓮子肉(二錢半) 陳皮(半兩) 上為細末,醋調神麯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陳倉米湯下。
五十一、膽導法 此通大便秘結之良法也。
不損中氣,強如用藥。
用大豬膽一枚,以鵝翎筒兩頭截齊,一頭入膽中,錢牢紮定,吹令氣滿,納入穀道中,直待氣通取去。
又:豬胞導法: 用豬尿胞一個,以竹管插放胞口中吸起,又取豬膽汁、生蜜、清油各半杯攪勻,灌入胞中又吹起,以線紮定如上膽導法,尤捷。
此因治餘先庭新立法也。
五十二、百祥丸(一名南陽丸) 紅牙大戟不拘多少,漿水煮極軟,去骨,日中曬乾,復內原汁中,煮汁盡,焙乾為末,水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末芝麻湯下。
五十三、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牛李子不拘多少,取汁,石器中熬成膏,牛李子野生道邊,至秋結實,黑丸成穗,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
此上二方,治痘瘡黑陷,便秘裡實症。
五十四、瀉白散(又名瀉肺散) 治肺熱而喘。
桑白皮 地骨皮(各一兩) 甘草(炒,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加粳米一百粒,水一盞,煎六分,食後服。
五十五、黃芩瀉肺湯 治肺熱裡實症。
黃芩 梔子 枳殼 甘草(炙) 薄荷 連翹 杏仁(去皮尖) 大黃 桔梗(炒) 水煎,食後服。
五十六、前胡枳殼湯 前胡 枳殼 茯苓 大黃 甘草(各五錢) 上銼細,每服三錢,水煎。
如身溫脈微,瀉者,勿服。
五十七、柴胡麥門冬散 柴胡(五分) 龍膽草(三分) 麥門冬(分分) 甘草(二分) 人參 玄參(各五分) 上銼細,水煎服。
五十八、葛根麥門冬散 治斑疹毒,大熱而渴。
乾葛 麥門冬(各半錢) 石膏 升麻 赤芍藥 甘草 茯苓 人參(各五分) 上銼細,加淡竹葉七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五十九、生地黃散 治斑疹肺熱喘咳。
生地黃(一錢) 麥門冬(五分) 杏仁 款冬花 陳皮(各八分) 甘草 上銼細,水煎服。
一方加桔梗五分。
六十、射幹鼠黏子湯 治咽喉痛。
鼠黏子(炒香,四兩) 甘草 升麻 射幹(各一兩) 上銼細片,每服二錢,水一盞,煎服。
六十一、人參清膈散 治肺熱鼻乾、涕唾稠黏。
人參 柴胡 當歸 白芍藥 知母 桑白皮 白朮 紫菀 茯苓 黃耆(炙) 甘草 地骨皮 桔梗(各五分) 黃芩(二分半) 石膏(七分) 滑石(七分半) 上銼細,加姜三片,水一盞,煎七分,食後服。
六十二、仙聖散 治痘疹不起發,因內實者。
紫草 木通 甘草 黃耆(炙) 枳殼(各等分) 上銼細,加糯米一百粒,水一盞,煎,待米熟,去渣服。
六十三、紫草飲 治痘疹黑陷不起。
紫草 芍藥 麻黃 當歸 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六十四、加味四聖散 治痘瘡黑陷、倒陷。
紫草 木通 木香 黃耆(炙) 川芎 甘草 人參(各等分) 蟬蛻(十個) 上銼細,加糯米一百粒,水一盞,煎服。
六十五、玄參地黃湯 治痘疹衄。
玄參 生地黃 牡丹皮 梔子仁 甘草 升麻(各一錢半) 白芍藥(一錢) 上銼細,加炒蒲黃半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服。
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