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序

關燈
夫鴻蒙分判,陰陽始列,輕清上浮者為天,其質陽也,重濁下凝者為地,其質陰也。清濁相混者為人,其質陰陽合并。惟人秉乾坤而交,以成性;受陰陽而感,以成形;得五行之化育,而五髒、五德、五靈由斯而全焉;受六合之交感,而六腑、六根、六神由斯而備焉。列三才之品,為萬物之靈。世間難得者,人也;人生難得者,道也。夫人與天地同才,而不能與天地同長久者,何也?皆因不知消長之理也;人與佛仙同體而不能與佛仙同超證者,何也?皆因不知先天之道也。人與君臣同形,而不能與君臣同富貴者,何也?皆因不知積德之功也。人與萬物同性,而不能與萬物無傷者,何也?皆因不知恻隐之心。然而不知消長之理,與先天之道、積德之功、恻隐之心,則天堂路塞,地獄門開也。是故太上道德天尊,廣發慈悲之念,大開方便之門,著清靜之經,演長生之訣,流傳天下,廣布四海,指開雲路,化醒原來。其經至簡至易,極玄極妙。其句九十有六,正合九六原人之數,以應乾坤之卦也。其字三百九十有四,除開河圖生成之數,以應八卦之爻也。又得混然子之慈悲以列圖象,更仗水精子之聖才以增注解,共分二十四章,章章珠玑,同參二十四圖,而圖圖沉檀,條分縷晰,剀切詳明,真乃度人之寶筏,醒夢之晨鐘,救人之靈丹,升仙之階梯也。實為慕道之禅杖,辨真之藥石,劈旁之斧钺,照幽之炬燈也。是道則進,非道則退,言雖淺近,理數顯微。若有善緣得遇,便是三生有幸。須當盥手恭讀,理宜仔細體閱。不看之時,高供神堂,則有丁甲守護,更能鎮宅驅邪。早晚跪誦,還可消災解厄,積德感天,自有明師相遇。低心求指經中之玄,下氣懇傳先天之道。照經修煉,功果完備,在儒可以成聖,在釋可以成佛,在道可以成仙也。若是天下同人,依是經而尊之,得是道而修之,千難不改,萬難不退,日就月将,三千功滿,八百果圓,丹書下诏,脫殼飛升,逍遙天外,浩劫長存,豈不美哉?不負太上度人之婆心,以愈聖德之慈意,學者其毋忽焉。此是道德天尊之厚望也。夫是為序。

    時甲辰年乾月望日 文昌帝君序于朝陽古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