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役類
關燈
小
中
大
已,一切案牘皆書吏主之。
故每辦一案,堂官委之司官,司官委之書吏,書吏檢閱成案比照律,呈之司官,司官略加潤色,呈之堂官,堂官若不駁斥,則此案定矣。
然堂官久於其部者,能有幾人?即久於其部,而能於此部成案條舉歷歷者,更有幾人?下及司官,罔不如是。
而祖孫父子世代相傳者,惟吏耳。
雖有三年退卯之制,而屢更其名,無從稽考也。
或退卯而逗留,所更者,非子姪即弟子也。
司官欲檢一案,每以屬書吏,必援例,必檢例案。
而例案之堆積,高與屋齊,非熟手,末從得一紙。
書吏皆世業,窟穴其中,牢不可拔,輒執例以制司官,司官末如之何,乃遂藉以售其奸,而皆得緻富。
都中有東富西貴之諺,蓋若輩多居正陽門東與崇文門外,恆多華宅,司官則居宣武門外者為多也。
書吏稱司官曰某老爺,司官稱書吏曰某先生。
至司堂,侍立白事,司官輒起而與言,雖偶怒,亦必不敢開罪於書史,懼掣肘也。
戶部書吏最盛,有千餘之多,吏部、兵部次之。
文武補官,必請命於部,書吏因缺之肥瘠以索賄,賄不至,非駁斥,即延閣,故外官得缺,必須到部打點,質言之,即行賄也。
至於選缺,則後先之序,有年資限之,書吏則按籍以求索焉。
易以他途,所費尤鉅。
有時為例所縛,不能通融,即亦無如之何。
若循年資而得者,亦百不一覯。
吏、兵二部書吏之索賄,及於文武補官而止,不及戶部之甚也。
蓋各省款項之核銷,戶部主之,稱闊書辦者必首戶部。
軍費報銷之出入,輒百數十萬,凡核銷一案,有往返駁辯至數年之久者,故必預計打點之費,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
掌印主稿之司官,恆聽命於書吏,藉以分潤,堂官亦間有染指者。
他若發饟撥款,亦必假手於書吏,故皆有所沾溉,是以戶部書吏之富,可埒王侯。
工部事較簡,然遇大興作,書吏輒大獲利。
禮部向以窮署著稱,然當會試或大婚、國喪之年,吏乃大忙,而書吏亦欣欣然以從事矣。
刑部書吏之私幸竊冀者,外省有大案之發生也。
光緒癸卯之裁書吏,實長沙張文達公百熙倡之。
時張為吏部尚書,擇新到司官,使代任書吏之事,他部起而效之。
至戶部裁書吏,而各部之吏遂無一存。
庚子拳禍,文武百官皆出走,而書吏猶在京。
及回鑾,德宗以有人建言例案太繁宜悉焚燬者,乃命陳雨蒼尚書璧至戶部,擇而燬之,時陳方為禦史也。
陳往,書吏陳列諸例案,高與大堂之檐齊,啟陳,請徧閱,陳瞠目不知所答。
有頃,令擇要存之,書吏以無一非要仍請自擇為言。
陳至是窮於術,惟使燬其殘缺不全者而已。
胡文忠論部吏 胡文忠公林翼嘗雲:「大清律易遵,例難盡悉;刑律易悉,吏部處分律難盡悉,此不過專為吏部生財耳,於實政無絲毫之益。
夫疆吏殫竭血誠以辦事,而部吏得持其短長,豈不令英雄短氣乎?」又雲;「六部之胥,無異宰相之柄。
」 蒙古不能延請內地書吏 內外紮薩克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不準延請內地書吏教讀,或使充書吏。
違者,王、公、台吉照不應重私罪議處,該書吏交地方官遞籍,嚴行收管,但訊有串通唆教等情,則加等治罪。
供事 軍機處、國史、會典、方略、玉牒各館之吏,稱供事,無俸,所覷覦者,保舉也。
軍機處保舉尤優,効力三年,保異常勞績,有歷三次而保至道員者。
司官或得京察外放,轉為之屬。
而曾為供事之上官,於司官之初至也,輒具舊屬刺投之,不敢受也。
光緒時,長蘆鹽運使陸嘉穀固曾充軍機處供事者,而軍機章京番禺淩福彭時方守天津,須堂參,陸乃先以舊屬禮謁之是也。
周宗之橫暴一時 順治初,蘇有周宗之者,為長洲縣猾吏,橫暴一時,為直指張慎學所訪拿,杖斃之,大快人意.其門上春聯,書「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二句,胡溯翁乃作歌以詠之,歌雲:「城南曲巷宗之宅,大士高門自標額.華堂麗宇初構成,粉壁磨磚淨如拭.側聞其內加精妍,洞房綺疏屈曲連.朝恩室中魚藻洞,格天閣上簇花氈.百凡器皿皆精絕,花梨梓椅來滇粵.錦帳一牀六十金,他物稱是何須說.前列優俳後羅綺,食客平原無愧矣。
勢能炙手氣薰天,忘卻由來吏委瑣。
嗟嗟小吏何能為,泥沙漏?安從來?考課不明銓選雜,前後作令皆駑駘。
錢穀
故每辦一案,堂官委之司官,司官委之書吏,書吏檢閱成案比照律,呈之司官,司官略加潤色,呈之堂官,堂官若不駁斥,則此案定矣。
然堂官久於其部者,能有幾人?即久於其部,而能於此部成案條舉歷歷者,更有幾人?下及司官,罔不如是。
而祖孫父子世代相傳者,惟吏耳。
雖有三年退卯之制,而屢更其名,無從稽考也。
或退卯而逗留,所更者,非子姪即弟子也。
司官欲檢一案,每以屬書吏,必援例,必檢例案。
而例案之堆積,高與屋齊,非熟手,末從得一紙。
書吏皆世業,窟穴其中,牢不可拔,輒執例以制司官,司官末如之何,乃遂藉以售其奸,而皆得緻富。
都中有東富西貴之諺,蓋若輩多居正陽門東與崇文門外,恆多華宅,司官則居宣武門外者為多也。
書吏稱司官曰某老爺,司官稱書吏曰某先生。
至司堂,侍立白事,司官輒起而與言,雖偶怒,亦必不敢開罪於書史,懼掣肘也。
戶部書吏最盛,有千餘之多,吏部、兵部次之。
文武補官,必請命於部,書吏因缺之肥瘠以索賄,賄不至,非駁斥,即延閣,故外官得缺,必須到部打點,質言之,即行賄也。
至於選缺,則後先之序,有年資限之,書吏則按籍以求索焉。
易以他途,所費尤鉅。
有時為例所縛,不能通融,即亦無如之何。
若循年資而得者,亦百不一覯。
吏、兵二部書吏之索賄,及於文武補官而止,不及戶部之甚也。
蓋各省款項之核銷,戶部主之,稱闊書辦者必首戶部。
軍費報銷之出入,輒百數十萬,凡核銷一案,有往返駁辯至數年之久者,故必預計打點之費,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
掌印主稿之司官,恆聽命於書吏,藉以分潤,堂官亦間有染指者。
他若發饟撥款,亦必假手於書吏,故皆有所沾溉,是以戶部書吏之富,可埒王侯。
工部事較簡,然遇大興作,書吏輒大獲利。
禮部向以窮署著稱,然當會試或大婚、國喪之年,吏乃大忙,而書吏亦欣欣然以從事矣。
刑部書吏之私幸竊冀者,外省有大案之發生也。
光緒癸卯之裁書吏,實長沙張文達公百熙倡之。
時張為吏部尚書,擇新到司官,使代任書吏之事,他部起而效之。
至戶部裁書吏,而各部之吏遂無一存。
庚子拳禍,文武百官皆出走,而書吏猶在京。
及回鑾,德宗以有人建言例案太繁宜悉焚燬者,乃命陳雨蒼尚書璧至戶部,擇而燬之,時陳方為禦史也。
陳往,書吏陳列諸例案,高與大堂之檐齊,啟陳,請徧閱,陳瞠目不知所答。
有頃,令擇要存之,書吏以無一非要仍請自擇為言。
陳至是窮於術,惟使燬其殘缺不全者而已。
胡文忠論部吏 胡文忠公林翼嘗雲:「大清律易遵,例難盡悉;刑律易悉,吏部處分律難盡悉,此不過專為吏部生財耳,於實政無絲毫之益。
夫疆吏殫竭血誠以辦事,而部吏得持其短長,豈不令英雄短氣乎?」又雲;「六部之胥,無異宰相之柄。
」 蒙古不能延請內地書吏 內外紮薩克汗、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塔布囊等,不準延請內地書吏教讀,或使充書吏。
違者,王、公、台吉照不應重私罪議處,該書吏交地方官遞籍,嚴行收管,但訊有串通唆教等情,則加等治罪。
供事 軍機處、國史、會典、方略、玉牒各館之吏,稱供事,無俸,所覷覦者,保舉也。
軍機處保舉尤優,効力三年,保異常勞績,有歷三次而保至道員者。
司官或得京察外放,轉為之屬。
而曾為供事之上官,於司官之初至也,輒具舊屬刺投之,不敢受也。
光緒時,長蘆鹽運使陸嘉穀固曾充軍機處供事者,而軍機章京番禺淩福彭時方守天津,須堂參,陸乃先以舊屬禮謁之是也。
周宗之橫暴一時 順治初,蘇有周宗之者,為長洲縣猾吏,橫暴一時,為直指張慎學所訪拿,杖斃之,大快人意.其門上春聯,書「曲巷幽人宅,高門大士家」二句,胡溯翁乃作歌以詠之,歌雲:「城南曲巷宗之宅,大士高門自標額.華堂麗宇初構成,粉壁磨磚淨如拭.側聞其內加精妍,洞房綺疏屈曲連.朝恩室中魚藻洞,格天閣上簇花氈.百凡器皿皆精絕,花梨梓椅來滇粵.錦帳一牀六十金,他物稱是何須說.前列優俳後羅綺,食客平原無愧矣。
勢能炙手氣薰天,忘卻由來吏委瑣。
嗟嗟小吏何能為,泥沙漏?安從來?考課不明銓選雜,前後作令皆駑駘。
錢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