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廟類 陵墓附
關燈
小
中
大
。
龍既伏劍,鸞亦隕首,一軍如墨,闔門同盡,皇情載軫,廟卹有加。
都督之官,仍沿明號。
乾隆四十三年其月庚戌,有詔諭大學士九卿等,明代殉難諸臣三千六百餘人,專諡通諡,及應列入忠義祠之議。
於是龍諡忠烈,惟鸞諡烈愍,其餘四人並從祠祀,頒勒祠額,題曰『顯忠』。
故夫君子聞磬,則思死封疆之臣;王者式蛙,所以厲勇士之節。
雖復刻木為信,遺像微茫,入廟瞻逵,精靈綿邈,要使魯人結慕於展惠,秦士凝痛於子車」雲雲。
烈皇廟 山東萊州府有烈皇廟,神即明思宗也。
康熙初,有一士人青巾白衣,猖狂至此,獨力營建,雲神能護一方田稻。
故小家農民奉之者眾,靈感甚著。
鄭成功祠 鄭成功世居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其先潮州人也。
初名森,字大木,成功乃明隆武賜名。
生於明天啟甲子年,至丙戌起兵年二十三歲,卒年僅三十九。
士人愛戴,建為祠宇,世屍祝之。
沈文肅公葆楨撰鄭成功廟聯雲:「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外又一聯雲:「由秀才封王,支持半壁舊山河,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驅外夷出境,自闢千秋新世界,願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
」聞上聯為唐景崇所擬,屬對者丘倉海也。
王義娘廟 福建同安之廈門,瀕海險徼也。
世祖入關後,舉師南下,時廈門為明遺民鄭錦所守,順治壬辰,大隊進薄鄭營,悉掠附近村堡子女而還。
有一騎士挾一婦人於馬上,色頗豔,士人婦也。
過同安東郭時,大隊猶未至,騎士乘隙下馬擁婦,時同行者各據地媟狎所掠婦女。
婦睨道旁有古井,紿騎士曰:「願壯士念久遠,勿效他人旋亂旋棄。
」騎士首肯,遂乘間落井,騎士大憤,窺井而詈,臨去連發三矢,中婦肩。
越十餘日,有鄉民薛姓者經此,因拯其屍焉,顏貌如生,迺為之拔箭整衣,殯而埋之,其地去井丈餘,前臨官道。
月餘,薛夢婦求立廟,乃於次日舁運甎石築小廟,並以瓣香酬賽而肖像其中,題其額曰「王義娘廟」。
賢良祠 雍正庚戌,詔建賢良祠,祀開國以來滿、漢大臣勛德卓著者。
四神祠 大內太液池北岸大西天寺,有四神祠,狀貌偉然,甲冑峙立,乃瓜爾佳直義公費英東、舒穆祿武勳王揚古利、鈕祜祿果毅公額亦都、瓜爾佳公勞薩四像,孝莊後篤念舊勳,塑像立祀。
乾隆戊寅,寺火,太監等往撲救之,急扶四像出,得無恙。
定南武壯王祠 定南武壯王祠在京師阜城門外,春秋遣太常寺卿祀享,順治辛卯,孔殉節桂林時所建也。
嘉慶間,祠宇頹壞,榱桷傾折,丹青堊艧,無請修葺者,歲修祭田亦為祠官所侵蝕。
雍和宮 京師喇嘛最多,皆在雍和宮、東黃寺、前後黑寺,而雍和宮在北新橋北,為世宗潛邸,登極後升為宮,乾隆初,莊嚴法相,以喇嘛守之。
宮內法輪殿塑男女裸體佛像,謂之歡喜佛,蓋從蒙古俗也。
棗花寺 京都祟效寺花事最盛,順、康時以棗花名,乾隆中以丁香名,光緒中以牡丹名,然都人士皆呼之為棗花寺。
花之寺 京師花之寺,曾經曾賓谷重修,俗呼三宮廟,壁懸賓谷詩幀,花木盈庭,寺以南皆花田也,春時芍藥尤盛。
護國寺 京師護國寺為元時脫脫丞相府,內有土殿,無磚石,元建築物也。
相傳脫脫死後,奉敕即其府建廟,後祀佛。
天寧寺 京師天寧寺,即元魏之光林寺也,地在金代南城內,古名紙坊,寺中樹林甚多,春秋佳日遊事稱盛。
旃檀寺 京師有峯檀寺,寺建於明武宗時,本以備李妃離宮之所,順治間,始以奉旃?佛像。
此像傳言由于闐至龜茲,復由龜茲至內地,最後奉之於寺。
寺之殿瓦本悉用黑色琉璃,俗因有黑老婆殿之稱。
光緒庚子,聯軍入都,寺被燬,後雖稍事修葺,而當日崇皇閎麗之觀,終不可復覩矣。
大佛寺 正定府有大佛寺,佛以銅為之,高十餘丈,為樓五層,上有匾曰「調禦丈夫」,雲是梁武帝所書。
又有碑曰風動碑,風起時輒搖搖欲墮,而片石寒陵,至今無恙,惜碑文為風雨所剝蝕不可辨。
光緒庚子,德宗奉孝欽後西狩,寺僧亦雲散,有竊寺中小佛售諸西人而緻富者。
辛醜迴鑾時,孝欽駐蹕寺中,欲復舊觀,以估工五千萬而止。
劄什倫布 灤陽劄什倫布,譯言須彌福壽之廟,為黃教喇嘛諷經坐牀之所,廟後第七層供高宗禦容。
延壽寺 瀋陽城外十裡,四周各一塔,下有佛寺,建於崇德八年。
西關一寺顏曰「延壽」,則祈天永命為太宗祝禱地也。
【是年癸未太宗賓天。
】佛殿外碑亭翼然左右峙,碑文為弘文院內學士劉林撰,備滿、蒙、漢、唐古特四體,鐫碑之兩面,文凡數千言。
靈谷寺 江寧朝陽門外十裡有靈谷寺,相傳即梁時同泰寺,山門前橫刻「天下第一禪林」六字。
自山門至大雄寶殿,一路喬松,兩行皆枝柯森鬱,莊嚴若蹕道。
殿後梁時遺宇在焉,頹垣片瓦,沒於荊棘。
轉行至右側,臥一短碑,字裏行間不能盡識,惟一碣尚可辨讀,詞曰:「春風浩浩,春日遲遲,黃鶯啼在百花枝。
個中無限意,消息許誰知。
」殆明時僧人所作也。
妙相庵 江寧城中北門橋之妙相菴,即粵寇石達開之府第,石封翼王,俗稱為翼園者是也。
寒山寺 寒山寺在蘇州楓橋之麓,面對獅子山,虎阜踞其西北隅,登樓一望,恍然於吳諺所謂「獅子回頭望虎邱」者,為絕妙一幅天然圖畫。
寺經蘇撫陳夔龍、程德全先後重修,其景為曲廊數折,樓閣三重。
遊者出閶門經楓橋灣而至寒山寺,清溪一道,衰草長堤,至近寺門而止。
倘於春秋佳日過此,則嫩綠裙腰,秋風馬耳,在在皆有詩情畫意也。
龍華寺塔 上海建築物之最古者,首指城南龍華塔,相傳為南北朝時所建。
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建四百八十塔,此其一也。
岱廟 山東有泰岱,五嶽之宗也。
巍巍冠諸山,山麓多寺觀,岱廟其最大者,秦所築也。
廟中正殿為嶽神殿,構造宏壯,罕與倫比。
殿之前面,列太湖石九,布置錯綜,各具肖形,石空其中竅,滑澤可愛,一撫摩之
龍既伏劍,鸞亦隕首,一軍如墨,闔門同盡,皇情載軫,廟卹有加。
都督之官,仍沿明號。
乾隆四十三年其月庚戌,有詔諭大學士九卿等,明代殉難諸臣三千六百餘人,專諡通諡,及應列入忠義祠之議。
於是龍諡忠烈,惟鸞諡烈愍,其餘四人並從祠祀,頒勒祠額,題曰『顯忠』。
故夫君子聞磬,則思死封疆之臣;王者式蛙,所以厲勇士之節。
雖復刻木為信,遺像微茫,入廟瞻逵,精靈綿邈,要使魯人結慕於展惠,秦士凝痛於子車」雲雲。
烈皇廟 山東萊州府有烈皇廟,神即明思宗也。
康熙初,有一士人青巾白衣,猖狂至此,獨力營建,雲神能護一方田稻。
故小家農民奉之者眾,靈感甚著。
鄭成功祠 鄭成功世居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其先潮州人也。
初名森,字大木,成功乃明隆武賜名。
生於明天啟甲子年,至丙戌起兵年二十三歲,卒年僅三十九。
士人愛戴,建為祠宇,世屍祝之。
沈文肅公葆楨撰鄭成功廟聯雲:「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外又一聯雲:「由秀才封王,支持半壁舊山河,為天下讀書人別開生面;驅外夷出境,自闢千秋新世界,願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
」聞上聯為唐景崇所擬,屬對者丘倉海也。
王義娘廟 福建同安之廈門,瀕海險徼也。
世祖入關後,舉師南下,時廈門為明遺民鄭錦所守,順治壬辰,大隊進薄鄭營,悉掠附近村堡子女而還。
有一騎士挾一婦人於馬上,色頗豔,士人婦也。
過同安東郭時,大隊猶未至,騎士乘隙下馬擁婦,時同行者各據地媟狎所掠婦女。
婦睨道旁有古井,紿騎士曰:「願壯士念久遠,勿效他人旋亂旋棄。
」騎士首肯,遂乘間落井,騎士大憤,窺井而詈,臨去連發三矢,中婦肩。
越十餘日,有鄉民薛姓者經此,因拯其屍焉,顏貌如生,迺為之拔箭整衣,殯而埋之,其地去井丈餘,前臨官道。
月餘,薛夢婦求立廟,乃於次日舁運甎石築小廟,並以瓣香酬賽而肖像其中,題其額曰「王義娘廟」。
賢良祠 雍正庚戌,詔建賢良祠,祀開國以來滿、漢大臣勛德卓著者。
四神祠 大內太液池北岸大西天寺,有四神祠,狀貌偉然,甲冑峙立,乃瓜爾佳直義公費英東、舒穆祿武勳王揚古利、鈕祜祿果毅公額亦都、瓜爾佳公勞薩四像,孝莊後篤念舊勳,塑像立祀。
乾隆戊寅,寺火,太監等往撲救之,急扶四像出,得無恙。
定南武壯王祠 定南武壯王祠在京師阜城門外,春秋遣太常寺卿祀享,順治辛卯,孔殉節桂林時所建也。
嘉慶間,祠宇頹壞,榱桷傾折,丹青堊艧,無請修葺者,歲修祭田亦為祠官所侵蝕。
雍和宮 京師喇嘛最多,皆在雍和宮、東黃寺、前後黑寺,而雍和宮在北新橋北,為世宗潛邸,登極後升為宮,乾隆初,莊嚴法相,以喇嘛守之。
宮內法輪殿塑男女裸體佛像,謂之歡喜佛,蓋從蒙古俗也。
棗花寺 京都祟效寺花事最盛,順、康時以棗花名,乾隆中以丁香名,光緒中以牡丹名,然都人士皆呼之為棗花寺。
花之寺 京師花之寺,曾經曾賓谷重修,俗呼三宮廟,壁懸賓谷詩幀,花木盈庭,寺以南皆花田也,春時芍藥尤盛。
護國寺 京師護國寺為元時脫脫丞相府,內有土殿,無磚石,元建築物也。
相傳脫脫死後,奉敕即其府建廟,後祀佛。
天寧寺 京師天寧寺,即元魏之光林寺也,地在金代南城內,古名紙坊,寺中樹林甚多,春秋佳日遊事稱盛。
旃檀寺 京師有峯檀寺,寺建於明武宗時,本以備李妃離宮之所,順治間,始以奉旃?佛像。
此像傳言由于闐至龜茲,復由龜茲至內地,最後奉之於寺。
寺之殿瓦本悉用黑色琉璃,俗因有黑老婆殿之稱。
光緒庚子,聯軍入都,寺被燬,後雖稍事修葺,而當日崇皇閎麗之觀,終不可復覩矣。
大佛寺 正定府有大佛寺,佛以銅為之,高十餘丈,為樓五層,上有匾曰「調禦丈夫」,雲是梁武帝所書。
又有碑曰風動碑,風起時輒搖搖欲墮,而片石寒陵,至今無恙,惜碑文為風雨所剝蝕不可辨。
光緒庚子,德宗奉孝欽後西狩,寺僧亦雲散,有竊寺中小佛售諸西人而緻富者。
辛醜迴鑾時,孝欽駐蹕寺中,欲復舊觀,以估工五千萬而止。
劄什倫布 灤陽劄什倫布,譯言須彌福壽之廟,為黃教喇嘛諷經坐牀之所,廟後第七層供高宗禦容。
延壽寺 瀋陽城外十裡,四周各一塔,下有佛寺,建於崇德八年。
西關一寺顏曰「延壽」,則祈天永命為太宗祝禱地也。
【是年癸未太宗賓天。
】佛殿外碑亭翼然左右峙,碑文為弘文院內學士劉林撰,備滿、蒙、漢、唐古特四體,鐫碑之兩面,文凡數千言。
靈谷寺 江寧朝陽門外十裡有靈谷寺,相傳即梁時同泰寺,山門前橫刻「天下第一禪林」六字。
自山門至大雄寶殿,一路喬松,兩行皆枝柯森鬱,莊嚴若蹕道。
殿後梁時遺宇在焉,頹垣片瓦,沒於荊棘。
轉行至右側,臥一短碑,字裏行間不能盡識,惟一碣尚可辨讀,詞曰:「春風浩浩,春日遲遲,黃鶯啼在百花枝。
個中無限意,消息許誰知。
」殆明時僧人所作也。
妙相庵 江寧城中北門橋之妙相菴,即粵寇石達開之府第,石封翼王,俗稱為翼園者是也。
寒山寺 寒山寺在蘇州楓橋之麓,面對獅子山,虎阜踞其西北隅,登樓一望,恍然於吳諺所謂「獅子回頭望虎邱」者,為絕妙一幅天然圖畫。
寺經蘇撫陳夔龍、程德全先後重修,其景為曲廊數折,樓閣三重。
遊者出閶門經楓橋灣而至寒山寺,清溪一道,衰草長堤,至近寺門而止。
倘於春秋佳日過此,則嫩綠裙腰,秋風馬耳,在在皆有詩情畫意也。
龍華寺塔 上海建築物之最古者,首指城南龍華塔,相傳為南北朝時所建。
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建四百八十塔,此其一也。
岱廟 山東有泰岱,五嶽之宗也。
巍巍冠諸山,山麓多寺觀,岱廟其最大者,秦所築也。
廟中正殿為嶽神殿,構造宏壯,罕與倫比。
殿之前面,列太湖石九,布置錯綜,各具肖形,石空其中竅,滑澤可愛,一撫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