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詩卷十

關燈
◎釋氏☆僧法宣〈法宣居常州弘業寺。

    後入唐。

    〉【愛妾換馬】 朱鬣飾金镳。

    紅妝束素腰。

    似雲來躞蹀。

    如雪去飄?。

    桃花含淺汗。

    柳葉帶馀嬌。

    騁先将獨立。

    雙絕不(《詩紀》雲。

    玉台作難。

    )俱В。

    (○古詩類苑百二十七作賦得愛妾換馬。

    《詩紀》百二十八。

    ) 【和趙郡王觀妓應教詩】〖《詩紀》雲。

    律祖作辛德源者非。

    〗 桂山留上客。

    蘭室命??妖。

    城中畫眉黛。

    宮内束纖腰。

    舞袖風前舉。

    歌聲扇後驕。

    周郎不相顧。

    今日管弦調。

    (○《初學記》十五。

    萬花谷後三十二作僧法宣詩。

    《詩紀》百二十八。

    ) ☆釋慧淨〈慧淨。

    俗姓房氏。

    常山真定人。

    著名於開皇、大業之際。

    後入唐。

    〉【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詩】 鹫嶺光前選。

    隻園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

    弘道會群龍。

    高座登蓮葉。

    麈尾振霜松。

    塵飛揚雅梵。

    風度引疏鐘。

    靜言澄義海。

    叢論上詞鋒。

    心虛道易合。

    迹廣席難重。

    和風動淑氣。

    麗日啟時雍。

    高才?雅什。

    顧已濫朋從。

    因茲仰積善。

    靈華庶可逢。

    (○續高僧傳本傳。

    《詩紀》百二十八。

    ) 【和盧贊府遊紀國道場詩】 日光通漢室。

    星彩晦周朝。

    法域從此構。

    香閣本??。

    珠盤仰承露。

    刹鳳俯摩霄。

    落照侵虛牖。

    長虹拖跨橋。

    高才暫騁目。

    雲藻遂飄?。

    欲追千裡骥。

    終是謝連镳(○續高僧傳本傳。

    《詩紀》百二十八。

    ) 【於冬日普光寺卧疾值雪簡諸舊遊詩】 卧こ苦留滞。

    辟戶望遙天。

    寒雲舒複卷。

    落雪斷還連。

    凝華照書閣。

    飛素婉琴弦。

    回飄洛神賦。

    皎映齊纨篇。

    萦階如鶴舞。

    拂樹似花鮮。

    徒賞豐年瑞。

    沈憂終自憐。

    (○續高僧傳本傳。

    《詩紀》百二十八。

    ) 【英才言聚賦得?天行詩】  馭風過阆苑。

    控鶴下瀛洲。

    欲采三芝秀。

    先從千仞遊。

    駕鳳吟虛管。

    乘槎泛淺流。

    頹齡一已駐。

    方驗大椿秋。

    (○續高僧本傳。

    《詩紀》百二十八。

    ) 【雜言詩】 觀化祗山頂。

    流睇古王城。

    萬載池猶潔。

    千年苑尚清。

    仿佛影堅路。

    擢殘廣脅楹。

    七寶仙台亡舊迹。

    四彩天花絕雨聲。

    聲華日以遠。

    自恨生何晚。

    既傷火宅?玄中門。

    還嗟寶渚迷長坂。

    步陟平郊望。

    心遊七海上。

    擾擾三界溺邪津。

    渾渾萬品忘真匠。

    唯有能仁獨圓悟。

    廓塵靜浪開玄路。

    創逢肌命棄身城。

    更為求人崩意樹。

    持囊畢契戒珠淨。

    被甲要心忍衣固。

    三祗不倦陵二車。

    一足忘勞超九數。

    定潋江清沐久結。

    智劍霜凝斬新霧。

    無邊大去刂無不修。

    六時愍生遵六度。

    度有流光功德收。

    金河示滅歸常住。

    鶴林權唱演功周。

    聖德佳音傳馀響。

    龍宮秘典海中探。

    石室真言山處仰。

    流教在茲辰。

    傳芳代有人。

    沙河雪嶺迷朝徑。

    巨海鴻崖亂夜津。

    入萬死。

    求一生。

    投針偶穴非同喻。

    束馬懸車豈等程。

    不犭旬今身樂。

    無祈後代榮。

    誓舍危軀追勝義。

    鹹希畢契傳燈情。

    勞歌勿複陳。

    延眺且周巡。

    東睇女巒留二迹。

    西馳鹿苑去三輪。

    北睨舍城池尚在。

    南?希尊嶺穴猶存。

    五峰秀。

    百池分。

    粲粲鮮花明四曜。

    輝輝道樹鏡三春。

    揚錫指山阿。

    攜步上祗陀。

    既睹如來疊衣石。

    複觀天授迸馀峨。

    伫靈鎮梵嶽。

    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儀前奉。

    芳蓋陵虛殿後過。

    旋繞經行砌。

    目想如神契。

    回斯少福澗生津。

    共會龍華舍塵翳。

    (○續高僧傳本傳。

    《詩紀》百二十八。

    ) ☆釋智炫〈智炫。

    益州成都人。

    少出家。

    入京聽學。

    遊於周齊之間。

    周武帝接遇甚厚。

    及隋文帝作相。

    大弘佛法。

    兩都歸趨。

    一人而已。

    後還蜀。

    隐於三學山。

    年百馀歲終。

    〉【遊三學山詩】  秀嶺接重煙。

    ?岑上半天。

    絕岩低更舉。

    危峰斷複連。

    側石傾斜澗。

    回流瀉(僧傳作寫。

    注雲。

    宮本作瀉。

    )曲泉。

    野紅知草凍。

    春來鳥自傳。

    樹錦無機織。

    猿鳴讵假弦。

    葉密風難度。

    枝疏影易穿。

    抱?依閑沼。

    策杖戲荒田。

    遊心清漢表。

    置想白雲邊。

    榮名非我願。

    息意且蕭然。

    (○續高僧傳本傳。

    《詩紀》百二十八。

    ) ☆慧曉〈《詩紀》作釋昙遷。

    注雲。

    見禅藻集。

    〉【祖道賦詩】〖《詩紀》作缁素知友祖道新林去留哀感賦詩一首。

    〗  〖續高僧傳曰:周道失禦。

    隋曆告興。

    遂與同侶俱辭建業。

    缁素知友。

    祖道新林。

    去留哀感。

    各題篇什。

    曉禅師命章賦《詩》曰:〗 平生(續僧傳作生平。

    )本胡越。

    閩吳各異津。

    聯翩一傾蓋。

    便作法城親。

    清談解煩累。

    (續僧傳作慮。

    )愁眉始得伸。

      今朝忽分手。

    恨失眼中人。

    子向徑何(續僧傳作作泾河。

    是。

    )道。

    慧業日當新。

    我住邗江側。

    終為松下塵。

    沈浮(續僧傳作浮沉。

    )從此隔。

    無複更有(續僧傳作來。

    )因。

    此别終天别。

    迸淚忽沾巾。

    (○續高僧傳釋昙遷傳。

    《詩紀》百二十八。

    )  ☆釋玄逵〈《詩紀》雲。

    見禅藻集。

    〉【言離廣府還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贈懷詩】 标心之梵宇。

    運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

    沈情阻若抽。

    葉落乍難聚。

    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

    詳觀演去流。

    (○古詩類苑百三。

    《詩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