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七作蔡知君。
《詩紀》百六。
) ☆阮卓〈卓。
陳留尉氏人。
仕陳為新安王府記室。
累遷德教殿學士。
聘隋還。
除南海王府谘議參軍。
祯明三年入隋。
行至江州卒。
年五十九。
〉【關山月】 關山陵漢開。
霜月正(文苑雲。
一作自。
)徘徊。
映林如璧碎。
侵塞似輪摧。
楚師随晦盡。
胡兵逐暖來。
寒笳将夜鵲。
相亂晚聲哀。
(○文苑英華百九十八。
《樂府詩集》二十三。
《詩紀》百六。
) 【長安道】 長安馳道上。
鐘鳴(文苑作鼓。
注雲。
一作鳴。
)宮寺開。
殘雲銷鳳阙。
宿霧斂章台。
騎轉金吾度。
車鳴丞相來。
藹藹東都晚。
群公驺禦回。
(○文苑英華百九十二。
《樂府詩集》二十三。
《詩紀》百六。
) 【詠魯仲連詩】 魯連有高趣。
意氣本相求。
笑罷秦軍卻。
書成燕将愁。
聊棄南金賞。
方從滄海遊。
寄言人世客。
非君能見留。
(○《類聚》五十五。
《詩紀》百六。
) 【賦得詠風詩】 高風應爽節。
搖落漸疏林。
吹雲(《初學記》作霜。
萬花谷同。
)旅雁斷。
臨谷曉松吟。
屢惜(《初學記》作棄。
萬花谷同。
)涼秋扇。
常(《初學記》作恒。
萬花谷同。
)飄清夜琴。
泠泠随《列子》。
彌諧逸豫心。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作詠風。
萬花谷後二作阮卓詩。
《詩紀》百六。
) 【賦得蓮下遊魚詩】 春色映澄陂。
涵泳(文苑作詠。
)且相随。
未上龍門路。
聊戲芙蓉池。
觸浪蓮香(《類聚》作看。
)動。
乘流葉影披。
相忘自有樂。
莊惠豈能知。
(○《類聚》九十六作蓮下遊魚詩。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
《詩紀》百六。
) 【賦得黃鹄一遠别詩】 〖《詩紀》雲。
蘇武寺。
黃鹄一遠别。
千裡顧徘徊。
〗 霜風秋月映樓明。
寡鶴偏栖中夜驚。
月下徘徊顧别影。
風前凄斷送離聲。
離聲一去斷還續。
别響時來疏複促。
聊看遠客贈绫紋。
彌怨閑宵雅琴曲。
恒思昔日稻粱恩。
理翮整翰上君軒。
獨舞輕飛向吳市。
孤鳴清唳出雷門。
王子吹笙忽相值。
自覺飄飄雲裡駛。
一舉千裡未能歸。
惟有田饒解深意。
(○《類聚》九十。
《詩紀》百六。
) ☆徐孝克〈孝克。
陵弟。
宣帝時為國子祭酒。
陳亡入隋。
為國子博士。
〉【仰同令君攝山栖霞寺山房夜坐六韻詩】 戒壇(廣弘明集作檀。
注雲。
三本作壇。
)青石路。
靈相紫金峰。
影盡(廣弘明集作進。
注雲。
明本一作盡。
)皈依鴿。
餐迎守護龍。
晨朝宣寶偈。
寒夜斂疏鐘。
雞蘭靜含握。
仁智獨從容。
五禅清慮表。
七覺蕩心封。
願言於此處。
攜手屢相逢。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五。
) 【仰和令君詩】 上宰明四空。
回車八道中。
洞涼容麥氣。
岩光對月宮。
香來讵經火。
花散不随風。
澗松無異聒。
禅桂兩分叢。
虛薄誠為累。
何因偶會同。
暫此乖山北。
猶可向牆東。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五。
) ☆潘徽〈徽。
字伯彥。
吳郡人。
為客館令。
陳亡入隋。
累遷京兆郡博士。
楊玄感甚重之。
玄感敗。
出為威定縣主簿。
發病卒。
〉【贈北使詩】〖《詩紀》雲。
徽雖入隋。
此詩蓋作於陳。
故次于此。
〗 業定三邊靜。
時和四海敦。
行人仍禮籍。
使者接?軒。
賓榮君享燕。
(文苑作客。
)客(文苑作閑。
)踞我司存。
既美齊嬰學。
欣逢鄭産言。
琴酒時歡會。
篇章極讨論。
回旌逗隴左。
(文苑誤作去。
)返軸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
津柳稍垂門。
日沈山氣合。
潮落水花翻。
離情欲寄鳥。
别淚不(文苑誤作下。
)因猿。
所可緘懷袖。
方以代蘭萱。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百六。
) ☆韋鼎〈鼎。
杜陵人。
仕梁累遷中書侍郎。
陳受禅。
拜黃門郎。
聘周還。
為太府卿。
陳亡入隋。
授儀同。
除光州刺史。
〉【長安聽百舌詩】 萬裡風煙異。
一鳥忽相驚。
那能對遠客。
還作故鄉聲。
(○《類聚》九十二。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九并作陳聘使韋鼎在長安聽百舌詩。
《詩紀》百六。
) ☆徐德言【破鏡詩】 〖古今詩話曰:陳太子舍人徐德言。
尚叔寶妹樂昌公主。
陳政衰。
謂妻曰:國破必入權豪家。
傥情緣未斷。
尚冀相見。
乃破一照人。
分其半。
約他日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市。
及陳亡。
其妻果為楊越公得之。
德言流離辛苦。
僅能至京。
遂以正月望日訪於都市。
有蒼頭賣半照者。
大高其價。
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
出半照以合之。
仍題詩雲雲。
公主得詩。
悲泣不食。
素因诘之。
公主以實對。
於是召德言至。
還其妻。
後歸江南終老雲。
〗 鏡(《詩紀》雲。
一作照。
下同。
)與人俱去。
鏡歸人未(本事詩作不。
《禦覽》同。
)歸。
無複?(本集詩作?。
)娥影。
空留(《禦覽》作馀。
)明月輝(○本事詩一。
《禦覽》三十。
萬花谷後十五引古今詩話。
《詩紀》百六。
) ☆樂昌公主【餞别自解詩】 今日何遷次。
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
方信(本事詩作驗。
)作人難。
(○同上)
《詩紀》百六。
) ☆阮卓〈卓。
陳留尉氏人。
仕陳為新安王府記室。
累遷德教殿學士。
聘隋還。
除南海王府谘議參軍。
祯明三年入隋。
行至江州卒。
年五十九。
〉【關山月】 關山陵漢開。
霜月正(文苑雲。
一作自。
)徘徊。
映林如璧碎。
侵塞似輪摧。
楚師随晦盡。
胡兵逐暖來。
寒笳将夜鵲。
相亂晚聲哀。
(○文苑英華百九十八。
《樂府詩集》二十三。
《詩紀》百六。
) 【長安道】 長安馳道上。
鐘鳴(文苑作鼓。
注雲。
一作鳴。
)宮寺開。
殘雲銷鳳阙。
宿霧斂章台。
騎轉金吾度。
車鳴丞相來。
藹藹東都晚。
群公驺禦回。
(○文苑英華百九十二。
《樂府詩集》二十三。
《詩紀》百六。
) 【詠魯仲連詩】 魯連有高趣。
意氣本相求。
笑罷秦軍卻。
書成燕将愁。
聊棄南金賞。
方從滄海遊。
寄言人世客。
非君能見留。
(○《類聚》五十五。
《詩紀》百六。
) 【賦得詠風詩】 高風應爽節。
搖落漸疏林。
吹雲(《初學記》作霜。
萬花谷同。
)旅雁斷。
臨谷曉松吟。
屢惜(《初學記》作棄。
萬花谷同。
)涼秋扇。
常(《初學記》作恒。
萬花谷同。
)飄清夜琴。
泠泠随《列子》。
彌諧逸豫心。
(○《初學記》一。
文苑英華百五十六作詠風。
萬花谷後二作阮卓詩。
《詩紀》百六。
) 【賦得蓮下遊魚詩】 春色映澄陂。
涵泳(文苑作詠。
)且相随。
未上龍門路。
聊戲芙蓉池。
觸浪蓮香(《類聚》作看。
)動。
乘流葉影披。
相忘自有樂。
莊惠豈能知。
(○《類聚》九十六作蓮下遊魚詩。
文苑英華三百三十。
《詩紀》百六。
) 【賦得黃鹄一遠别詩】 〖《詩紀》雲。
蘇武寺。
黃鹄一遠别。
千裡顧徘徊。
〗 霜風秋月映樓明。
寡鶴偏栖中夜驚。
月下徘徊顧别影。
風前凄斷送離聲。
離聲一去斷還續。
别響時來疏複促。
聊看遠客贈绫紋。
彌怨閑宵雅琴曲。
恒思昔日稻粱恩。
理翮整翰上君軒。
獨舞輕飛向吳市。
孤鳴清唳出雷門。
王子吹笙忽相值。
自覺飄飄雲裡駛。
一舉千裡未能歸。
惟有田饒解深意。
(○《類聚》九十。
《詩紀》百六。
) ☆徐孝克〈孝克。
陵弟。
宣帝時為國子祭酒。
陳亡入隋。
為國子博士。
〉【仰同令君攝山栖霞寺山房夜坐六韻詩】 戒壇(廣弘明集作檀。
注雲。
三本作壇。
)青石路。
靈相紫金峰。
影盡(廣弘明集作進。
注雲。
明本一作盡。
)皈依鴿。
餐迎守護龍。
晨朝宣寶偈。
寒夜斂疏鐘。
雞蘭靜含握。
仁智獨從容。
五禅清慮表。
七覺蕩心封。
願言於此處。
攜手屢相逢。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五。
) 【仰和令君詩】 上宰明四空。
回車八道中。
洞涼容麥氣。
岩光對月宮。
香來讵經火。
花散不随風。
澗松無異聒。
禅桂兩分叢。
虛薄誠為累。
何因偶會同。
暫此乖山北。
猶可向牆東。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五。
) ☆潘徽〈徽。
字伯彥。
吳郡人。
為客館令。
陳亡入隋。
累遷京兆郡博士。
楊玄感甚重之。
玄感敗。
出為威定縣主簿。
發病卒。
〉【贈北使詩】〖《詩紀》雲。
徽雖入隋。
此詩蓋作於陳。
故次于此。
〗 業定三邊靜。
時和四海敦。
行人仍禮籍。
使者接?軒。
賓榮君享燕。
(文苑作客。
)客(文苑作閑。
)踞我司存。
既美齊嬰學。
欣逢鄭産言。
琴酒時歡會。
篇章極讨論。
回旌逗隴左。
(文苑誤作去。
)返軸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
津柳稍垂門。
日沈山氣合。
潮落水花翻。
離情欲寄鳥。
别淚不(文苑誤作下。
)因猿。
所可緘懷袖。
方以代蘭萱。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百六。
) ☆韋鼎〈鼎。
杜陵人。
仕梁累遷中書侍郎。
陳受禅。
拜黃門郎。
聘周還。
為太府卿。
陳亡入隋。
授儀同。
除光州刺史。
〉【長安聽百舌詩】 萬裡風煙異。
一鳥忽相驚。
那能對遠客。
還作故鄉聲。
(○《類聚》九十二。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九并作陳聘使韋鼎在長安聽百舌詩。
《詩紀》百六。
) ☆徐德言【破鏡詩】 〖古今詩話曰:陳太子舍人徐德言。
尚叔寶妹樂昌公主。
陳政衰。
謂妻曰:國破必入權豪家。
傥情緣未斷。
尚冀相見。
乃破一照人。
分其半。
約他日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市。
及陳亡。
其妻果為楊越公得之。
德言流離辛苦。
僅能至京。
遂以正月望日訪於都市。
有蒼頭賣半照者。
大高其價。
人皆笑之。
德言直引至其居。
出半照以合之。
仍題詩雲雲。
公主得詩。
悲泣不食。
素因诘之。
公主以實對。
於是召德言至。
還其妻。
後歸江南終老雲。
〗 鏡(《詩紀》雲。
一作照。
下同。
)與人俱去。
鏡歸人未(本事詩作不。
《禦覽》同。
)歸。
無複?(本集詩作?。
)娥影。
空留(《禦覽》作馀。
)明月輝(○本事詩一。
《禦覽》三十。
萬花谷後十五引古今詩話。
《詩紀》百六。
) ☆樂昌公主【餞别自解詩】 今日何遷次。
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
方信(本事詩作驗。
)作人難。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