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同管記陸瑜七夕四韻詩】〖陸瑜、王瓊等二人上和。
〗 河漢言清淺。
相望恨煙宵。
雲生劍氣沒。
槎還客宿遙。
月上仍為鏡。
星連可作橋。
唯當有今夕。
一夜不迢迢。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七夕宴樂修殿各賦六韻座有】〖張式、陸瓊、褚?、王瓊、傅緯、陸瑜、姚察七人上。
〗 秋初芰荷殿。
寶帳芙蓉開。
玉笛随弦上。
金钿逐照回。
钗光搖玳瑁。
柱色輕玫瑰。
笑靥人前斂。
衣香動處來。
非同七襄駕。
讵隔一春梅。
神仙定不及。
甯用流霞杯。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七夕宴玄圃各賦五韻詩座】〖有顧野王、陸琢、姚察等四人上。
〗 殿深炎氣少。
日落夜風清。
月小看針暗。
雲開見縷明。
絲調聽魚出。
吹響間蟬聲。
度更銀燭盡。
陶暑玉卮盈。
星津雖可望。
讵得似人情。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五言同管記陸瑜九日觀馬射詩】 晴朝麗早霜。
秋景照堂皇。
幹慘風威切。
荷雕池望荒。
樓高看雁下。
葉散覺山涼。
歇霧含空翠。
新花濕露黃。
飛禽接旆影。
度日轉铍光。
連翻北(歲時雜詠誤作比。
)幽绮。
馳射西園傍。
勒移碼瑙色。
鞭起珊瑚揚。
已同過隙遠。
更異良弓藏。
且觀千裡汗。
(歲時雜詠誤作污。
)仍瞻百步楊。
非為從逸賞。
方追塞外羌。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三。
《詩紀》九十八。
) 【五言畫堂良夜履長在節歌管賦詩?筵命酒十韻成篇】 〖得沓、合、答、雜、納、飒、匝、合?、拉、ト。
〗 季冬初陽始。
寒氣尚蕭(歲時雜詠誤作箫。
)飒。
原葉或委低。
岫雲時吐合?。
雕樹乍疏回。
遠峰自重沓。
雲興四山霾。
風動萬籁(歲時雜詠誤作賴。
)答。
肅肅凝霜下。
峨峨層冰合。
複殿可以娛。
於茲多延納。
迢迢百尺觀。
杳杳三休ト。
前後訓導屏。
左右文衛匝。
進退簪纓移。
縱橫壯思雜。
幸矣天地泰。
當無範雎拉。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三。
《詩紀》九十八。
) 【初伏七夕已覺微涼既引應徐且命燕趙清風朗月以望七襄之駕置酒陳樂】各賦四韻之篇〖座有張式、陸瓊、顧野王、傅緯、陸?等五人上。
〗 廣席多才俊。
重合引珠妍。
管弦檐外響。
羅绮樹中鮮。
舉針還向月。
上亻舞(歲時雜詠作舞。
)複依筵。
度河将□(歲時雜詠作□将。
)殿。
相看并是仙。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晚宴文思殿詩】 晚日落馀晖。
宵園翠蓋飛。
荷影侵池浪。
雲色入山扉。
螢光息複起。
暗鳥去翻歸。
樂極未言醉。
杯深猶恨稀。
(○《初學記》十四。
《詩紀》九十八。
) 【宴光璧殿詠遙山燈詩】 照耀浮輝明。
?遙落燼輕。
枝多含樹影。
煙上帶佩生。
雜桂還如月。
依柳更疑星。
園中鶴采麗。
池上凫飛驚。
(○古今歲時雜詠七。
《詩紀》九十八。
) 【三善殿夕望山燈詩】 重岫多風煙。
華燈此岫邊。
涸浦如珠露。
凋樹似花钿。
依樓雜度月。
帶石影開蓮。
既有常滿照。
羞與曉星連。
(○古今歲時雜詠七。
《詩紀》九十八。
) 【入隋侍宴應诏詩】 〖南史曰:後主從隋文帝東巡。
登芒山。
賦詩。
〗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禦覽》作何。
)以報。
願上東(《初學記》作登。
)封(文苑作方。
《禦覽》作封禅。
《詩紀》雲。
一作萬年。
)書。
(○南史陳後主本紀。
《初學記》十四。
文苑英華百六十九。
《禦覽》百三十四。
《詩紀》九十八。
) 【幸玄武湖餞吳光太守任惠詩】 寒雲輕重色。
秋水去來波。
待我戎衣定。
然送大風歌。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九十八。
) 【宴詹事陸繕省詩】 禁闼九重中。
宴賞三春日。
雲收山(《詩紀》作上。
)樹隐。
葉長宮槐密。
水(《詩紀》作冰。
)綠已浮苔。
花舒正含實。
(○《初學記》十四。
《詩紀》九十八。
) 【聽筝詩】〖雜言〗 文窗玳瑁影婵娟。
香帷翡翠出神仙。
促柱點唇莺欲語。
調弦系爪雁相連。
秦聲本自楊家解。
吳俞?那知謝傅憐。
?氐愁芳夜促。
蘭膏無那煎。
(○《詩紀》九十八。
) 附(《詩紀》雲。
按小說家所載後主炀帝諸詩。
辭多不類。
其為後人依托無疑。
今别附於此。
以備省覽雲爾。
) 【戲贈沈後】 〖平陳錄曰:沈後者。
望蔡侯君理女也。
以張貴妃權寵。
動經半年不得禦。
陳主嘗禦沈後處。
暫入即還。
謂後曰:何不見留。
贈詩雲雲。
後答雲雲。
○亦見朝野佥載。
〗 留人不留人。
不留人也去。
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平陳錄。
《詩紀》九十八。
) ☆沈後【答後主附】 誰言不相憶。
見罷倒(《詩紀》雲。
一作便。
)成羞。
情知不肯住。
教遣(《詩紀》雲。
一作我。
)若為留。
(○同上)
《詩紀》九十八。
) 【同管記陸瑜七夕四韻詩】〖陸瑜、王瓊等二人上和。
〗 河漢言清淺。
相望恨煙宵。
雲生劍氣沒。
槎還客宿遙。
月上仍為鏡。
星連可作橋。
唯當有今夕。
一夜不迢迢。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七夕宴樂修殿各賦六韻座有】〖張式、陸瓊、褚?、王瓊、傅緯、陸瑜、姚察七人上。
〗 秋初芰荷殿。
寶帳芙蓉開。
玉笛随弦上。
金钿逐照回。
钗光搖玳瑁。
柱色輕玫瑰。
笑靥人前斂。
衣香動處來。
非同七襄駕。
讵隔一春梅。
神仙定不及。
甯用流霞杯。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七夕宴玄圃各賦五韻詩座】〖有顧野王、陸琢、姚察等四人上。
〗 殿深炎氣少。
日落夜風清。
月小看針暗。
雲開見縷明。
絲調聽魚出。
吹響間蟬聲。
度更銀燭盡。
陶暑玉卮盈。
星津雖可望。
讵得似人情。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五言同管記陸瑜九日觀馬射詩】 晴朝麗早霜。
秋景照堂皇。
幹慘風威切。
荷雕池望荒。
樓高看雁下。
葉散覺山涼。
歇霧含空翠。
新花濕露黃。
飛禽接旆影。
度日轉铍光。
連翻北(歲時雜詠誤作比。
)幽绮。
馳射西園傍。
勒移碼瑙色。
鞭起珊瑚揚。
已同過隙遠。
更異良弓藏。
且觀千裡汗。
(歲時雜詠誤作污。
)仍瞻百步楊。
非為從逸賞。
方追塞外羌。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三。
《詩紀》九十八。
) 【五言畫堂良夜履長在節歌管賦詩?筵命酒十韻成篇】 〖得沓、合、答、雜、納、飒、匝、合?、拉、ト。
〗 季冬初陽始。
寒氣尚蕭(歲時雜詠誤作箫。
)飒。
原葉或委低。
岫雲時吐合?。
雕樹乍疏回。
遠峰自重沓。
雲興四山霾。
風動萬籁(歲時雜詠誤作賴。
)答。
肅肅凝霜下。
峨峨層冰合。
複殿可以娛。
於茲多延納。
迢迢百尺觀。
杳杳三休ト。
前後訓導屏。
左右文衛匝。
進退簪纓移。
縱橫壯思雜。
幸矣天地泰。
當無範雎拉。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三。
《詩紀》九十八。
) 【初伏七夕已覺微涼既引應徐且命燕趙清風朗月以望七襄之駕置酒陳樂】各賦四韻之篇〖座有張式、陸瓊、顧野王、傅緯、陸?等五人上。
〗 廣席多才俊。
重合引珠妍。
管弦檐外響。
羅绮樹中鮮。
舉針還向月。
上亻舞(歲時雜詠作舞。
)複依筵。
度河将□(歲時雜詠作□将。
)殿。
相看并是仙。
(○古今歲時雜詠二十五。
《詩紀》九十八。
) 【晚宴文思殿詩】 晚日落馀晖。
宵園翠蓋飛。
荷影侵池浪。
雲色入山扉。
螢光息複起。
暗鳥去翻歸。
樂極未言醉。
杯深猶恨稀。
(○《初學記》十四。
《詩紀》九十八。
) 【宴光璧殿詠遙山燈詩】 照耀浮輝明。
?遙落燼輕。
枝多含樹影。
煙上帶佩生。
雜桂還如月。
依柳更疑星。
園中鶴采麗。
池上凫飛驚。
(○古今歲時雜詠七。
《詩紀》九十八。
) 【三善殿夕望山燈詩】 重岫多風煙。
華燈此岫邊。
涸浦如珠露。
凋樹似花钿。
依樓雜度月。
帶石影開蓮。
既有常滿照。
羞與曉星連。
(○古今歲時雜詠七。
《詩紀》九十八。
) 【入隋侍宴應诏詩】 〖南史曰:後主從隋文帝東巡。
登芒山。
賦詩。
〗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禦覽》作何。
)以報。
願上東(《初學記》作登。
)封(文苑作方。
《禦覽》作封禅。
《詩紀》雲。
一作萬年。
)書。
(○南史陳後主本紀。
《初學記》十四。
文苑英華百六十九。
《禦覽》百三十四。
《詩紀》九十八。
) 【幸玄武湖餞吳光太守任惠詩】 寒雲輕重色。
秋水去來波。
待我戎衣定。
然送大風歌。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九十八。
) 【宴詹事陸繕省詩】 禁闼九重中。
宴賞三春日。
雲收山(《詩紀》作上。
)樹隐。
葉長宮槐密。
水(《詩紀》作冰。
)綠已浮苔。
花舒正含實。
(○《初學記》十四。
《詩紀》九十八。
) 【聽筝詩】〖雜言〗 文窗玳瑁影婵娟。
香帷翡翠出神仙。
促柱點唇莺欲語。
調弦系爪雁相連。
秦聲本自楊家解。
吳俞?那知謝傅憐。
?氐愁芳夜促。
蘭膏無那煎。
(○《詩紀》九十八。
) 附(《詩紀》雲。
按小說家所載後主炀帝諸詩。
辭多不類。
其為後人依托無疑。
今别附於此。
以備省覽雲爾。
) 【戲贈沈後】 〖平陳錄曰:沈後者。
望蔡侯君理女也。
以張貴妃權寵。
動經半年不得禦。
陳主嘗禦沈後處。
暫入即還。
謂後曰:何不見留。
贈詩雲雲。
後答雲雲。
○亦見朝野佥載。
〗 留人不留人。
不留人也去。
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平陳錄。
《詩紀》九十八。
) ☆沈後【答後主附】 誰言不相憶。
見罷倒(《詩紀》雲。
一作便。
)成羞。
情知不肯住。
教遣(《詩紀》雲。
一作我。
)若為留。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