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卷一

關燈
類聚》作檐。

    文苑同。

    《初學記》作欄。

    )寒霧(本集作露。

    《類聚》作露。

    樂府作重寒露檐。

    )宿。

    丹(萬花谷作反。

    )井(樂府作返景。

    文苑同。

    又注。

    一作返井。

    一作丹井。

    )夏(本集作夜。

    《詩紀》雲。

    一作夜。

    )蓮開。

    砌石披新錦。

    梁花(文苑、樂府并作花梁。

    )畫早梅。

    欲知安樂盛。

    歌管雜塵埃。

    (○本集。

    《類聚》六十二。

    《初學記》二十四作新成長安宮。

    文苑英華百九十二。

    《樂府詩集》三十八。

    萬花谷二十三作陰铿詩。

    《詩紀》九十九。

    ) 【班婕妤怨】 柏梁新寵盛。

    長信昔恩傾。

    誰謂(樂府作為。

    )詩書巧。

    (文苑作為諸人巧。

    注雲。

    一作詩書重。

    )翻為歌舞輕。

    花月分窗進。

    (本集作近。

    )苔草共階生。

    接(《類聚》作憶。

    文苑作捷。

    又注。

    一作妾。

    一作憶。

    樂府作妾。

    )淚衫前滿。

    單瞑(各書作眠。

    )夢(文苑作魂。

    注雲。

    一作夢。

    )裡驚。

    可惜逢秋扇。

    何用合歡名。

    (本集作班亻?亻予。

    ○《類聚》二十八。

    文苑英華二百四。

    《樂府詩集》四十三。

    《詩紀》九十九。

    ) 【蜀道難】 王尊奉漢朝。

    靈關不憚遙。

    高岷長有雪。

    陰棧屢經燒。

    輪摧九折路。

    騎阻七星橋。

    蜀道難如此。

    功名讵可要。

    (○本集。

    文苑英華二百。

    《樂府詩集》四十。

    《詩紀》九十九。

    ) 【和登百花亭懷荊楚詩】 江陵一柱觀。

    浔(《類聚》作尋。

    文苑同。

    )陽千裡潮。

    (文苑作湖。

    )風煙望似(本集作相。

    )接。

    川路恨(本集作限。

    )成遙。

    落花輕未下。

    飛(文苑雲。

    石本作浮。

    )絲斷易(文苑作亦。

    )飄。

    藤長還依格。

    (本集作格樹。

    文苑雲。

    石本作格嶺。

    )荷生不避橋。

    陽台可憶處。

    唯有暮将朝。

    (○本集。

    《類聚》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十五作追和登百花亭懷荊楚。

    《詩紀》九十九。

    ) 【奉送始興王詩】 良守别承明。

    枉道暫逢迎。

    去帆收錦纟乍。

    歸騎指蘭城。

    紛纟?連山暗。

    潺?派水清。

    桂晚花方白。

    蓮秋葉始輕。

    背飛傷客念。

    臨歧憫聖情。

    分風不得遠。

    何由送上征。

    (○本集。

    《類聚》二十九。

    《詩紀》九十九。

    ) 【廣陵岸送北使詩】  行人引去節。

    送客舣歸舻。

    即是觀濤處。

    仍為郊贈衢。

    汀(文苑作貴。

    注雲。

    《類聚》作漢。

    又作河。

    )洲浪已息。

    邗(《類聚》作邦。

    )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文苑作枥。

    )馬。

    樯啭向風烏。

    海上春雲雜。

    天際晚帆孤。

    離舟對零雨。

    别渚望飛凫。

    定知能下淚。

    非但一楊朱。

    (○本集。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作廣陵岸送遠使。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九十九。

    )  【江津送劉光祿不及詩】  依然臨送渚。

    長望倚河津。

    鼓聲随聽絕。

    帆勢與雲鄰。

    泊處空馀鳥。

    離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葉。

    釣(《類聚》作鈎。

    )晚欲收綸。

    如何相背遠。

    江漢與城?。

    (○本集。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九十九。

    ) 【和傅郎歲暮還湘州詩】  蒼茫歲欲晚。

    辛(文苑作愁。

    注雲。

    一作辛。

    )苦客方行。

    大江靜猶浪。

    扁舟獨且征。

    棠枯绛葉盡。

    (文苑作落。

    注雲。

    一作盡。

    )蘆凍白花輕。

    戍人寒不望。

    沙禽迥(文苑作回。

    注雲。

    一作回。

    )未驚。

    湘波各深(文苑作若空。

    注雲。

    一作各深。

    )淺。

    空轸(文苑作輕棹。

    注雲。

    一作空轸。

    )念歸情。

    (○本集。

    《類聚》二十七。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九。

    《詩紀》九十九。

    )  【渡青草湖詩】 洞庭春溜滿。

    (萬花谷作薄。

    )平湖錦帆張。

    沅(《類聚》作源。

    《初學記》、文苑同。

    )水(萬花谷作源泛。

    )桃花色。

    湘流杜若香。

    穴(萬花谷作地。

    )去茅山近。

    (文苑作遠。

    事文《類聚》同。

    )江連巫峽長。

    帶(萬花谷作布。

    )天澄迥(萬花谷作遠。

    )碧。

    映日動浮光。

    行舟逗遠樹。

    度鳥息(本集作宿。

    )危樯。

    (《初學記》作牆。

    )滔滔不可測。

    一葦讵能航。

    (○本集。

    《類聚》九。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三。

    萬花谷五。

    事文《類聚》前集十七。

    《詩紀》九十九。

    ) 【渡岸橋詩】 畫橋長且曲。

    傍險(《類聚》作?。

    )複憑流。

    寫虹晴尚飲。

    圖星晝不收。

    跨波連斷岸。

    接路上危樓。

    欄高荷不及。

    池清影自浮。

    何必橫南渡。

    方複似牽牛。

    (○本集。

    《類聚》九。

    《詩紀》九十九。

    ) 【遊始興道館詩】 紫台高不(本集作下。

    )極。

    清?(《類聚》作溪。

    《初學記》、文苑、萬花谷同。

    )千仞馀。

    壇邊逢藥铫。

    洞裡閱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