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詩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平正凱歸。
猶言乘戰馬。
未得解戎衣。
上林遇逐獵。
宜春暫合圍。
漢帝熊猶憤。
秦王雉更飛。
故人迎借問。
念舊始依依。
河邊一片石。
不複肯支機。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 【奉和闡弘二教應诏詩】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複開。
魚山(《類聚》作出。
)将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類聚》作成。
)塔。
花雨積成(《類聚》作為。
)台。
空心論佛性。
貞(《類聚》作真。
詩集同。
)氣辨(《類聚》作辯。
)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詩紀》雲。
一作訪。
)待诏。
自識昆明灰。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作詠闡弘二教詩。
引開、來、台、才四韻。
) 【至《老子》廟應诏詩】 虛無推馭辨。
(本集作辯。
文苑同。
)寥廓本乘霓。
三門臨苦縣。
九井對靈?(《類聚》作溪。
文苑、詩集同。
)盛(本集作成。
文苑、詩集同。
)丹須竹節。
量藥用刀圭。
石似臨邛芋。
芝如封禅泥。
《?毛》毛新鹄小。
盤根古樹低。
野戍孤煙起。
春山百鳥啼。
路有三千别。
途經七聖迷。
唯(《詩紀》雲。
一作行。
)當别關吏。
直向流沙西。
(○本集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三十八作至《老子》廟詩。
引溪、圭、西三韻。
) 【奉和趙王遊仙詩】 藏山還采藥。
有道得從師。
京兆陳安世。
成都李意期。
(《類聚》作其。
)玉京傳相鶴。
太乙授飛龜。
白石香新芋。
(詩集誤作竿。
)青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鏡。
樵客值圍棋。
石紋如碎錦。
藤苗似亂絲。
蓬萊在何處。
漢後欲遙祠。
(○本集三。
《類聚》七十八。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二十五。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五。
) 【奉和同泰寺浮圖詩】(《詩紀》雲。
和梁簡文帝。
) ??(文苑作苕苕。
廣弘明集作{艹迢}々。
注雲。
三本、宮本作迢迢。
)淩太(文苑雲。
一作泰。
)清。
照殿比(詩集作北。
)東京。
長影臨雙阙。
高層出九城。
ㄆ積行雲礙。
幡搖度鳥驚。
鳳(文苑作花。
注雲。
一作鳳。
)飛如始泊。
(文苑作落。
注雲。
一作迩。
詩集作落。
)蓮合(廣弘明集雲。
元本作答。
)似初生。
輪重對月滿。
铎韻拟鸾聲。
畫(《類聚》、詩集誤作晝。
)水流全住。
圖雲色半輕。
(文苑作行。
注雲。
一作輕。
《詩紀》雲。
一作行。
詩集作玉行。
又注。
一作輕。
)露晚盤(廣弘明集作泉。
注雲。
明本作全。
文苑作煙露晚。
注雲。
一作露晚盤。
詩集作煙露晚。
)猶滴。
珠朝火(文苑作史朝。
)更明。
雖連博望苑。
還接銀沙城。
天香下桂殿。
仙梵入伊笙。
庶聞八解(詩集作界。
)樂。
(文苑作同八界。
注雲。
一作庶聞八解樂。
)方遣六塵情。
(○本集三。
《類聚》七十六。
廣弘明集三十。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五。
) 【奉和法筵應诏詩】 五城鄰北極。
百雉壯西昆。
(本集作昆。
)鈎陳橫複道。
阊阖抵靈軒。
千柱蓮花塔。
由旬紫绀園。
佛影胡人記。
經文漢語翻。
星窺朱鳥牖。
雲宿鳳凰門。
新禽解雜啭。
春柳卧生根。
早雷驚蟄戶。
流雪長河源。
建始移交讓。
徽音種合昏。
風飛扇天辯。
(《詩紀》作辨。
)泉湧屬絲言。
羁臣從散木。
無以預中天。
□□遙可望。
終類仰?弦。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 【和從駕登雲居寺塔】〖詩集無此字。
〗詩重巒千仞塔。
危磴(《類聚》作?登。
)九層台。
石關恒(文苑作還。
注雲。
一作常。
)逆上。
山梁乍(文苑作作。
)鬥回。
階(《類聚》作跗。
)下雲峰出。
窗前風洞開。
隔(《類聚》作蹑。
)嶺鐘聲度。
(文苑作應。
)中天梵響來。
平時欣侍從。
於此暫(文苑作共。
)徘徊。
(○本集三。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作和周趙王遊雲居寺。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引台、開、來三韻。
) 【和】〖詩集和上有五言二字。
〗何儀同講竟述懷詩無名即講道。
有動定論機。
(《初學記》作參微。
)安經(詩集作弦。
)讓禮席。
正業理儒衣。
似得遊焉趣。
能同舍講歸。
石渠人少(《初學記》作未。
)歇。
華陰市暫稀。
秋雲低(《初學記》作從。
)晚氣。
短景側馀輝。
螢排亂草出。
雁舍斷蘆飛。
别有平陵迳。
蕭條客(詩集作容。
)鬓衰。
饑噪空倉雀。
寒驚懶婦機。
實欣懷谀問。
逢君理入微。
(○本集三。
又《初學記》二十一引微、衣、歸、稀、輝、飛、衰、微八韻。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 【奉和趙王隐士詩】〖《詩紀》雲。
王褒同賦。
〗 洛陽徵五隐。
東都别二賢。
雲氣浮函谷。
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文苑、《詩紀》并雲。
一作徑。
)成都賣蔔錢。
鹿裘披稍裂。
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文苑作推。
)長嘯。
嵇康訝一(文苑作下。
)弦。
澗險無平石。
山深足細泉。
短(《類聚》作低。
文苑同。
)松猶百尺。
(文苑雲。
一作丈。
)少鶴已千年。
野鳥繁弦啭。
山花焰火然。
洞風吹戶裡。
石乳滴窗前。
雖無亭長識。
終見野人傳。
(《類聚》作船。
文苑同。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三十六、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二并引賢、川、錢、穿、弦、泉、年、然、船九韻。
) 【經陳思王墓詩】 公子獨憂生。
丘壟擅馀名。
采樵(文苑作樵采。
)枯樹盡。
犁田荒隧平。
甯追宴(文苑誤作晏。
)平樂。
讵想谒承明。
旦餘來錫命。
兼言事結成。
飄遙河朔遠。
?飚飓風(文苑作《風立》?風郊。
又注。
《風立》一作飙。
)鳴。
雁與雲俱陣。
沙将蓬共驚。
枯桑落古(文苑雲。
一作故。
)社。
寒鳥(文苑作鴉。
)歸(文苑雲。
一作思。
)孤城。
隴水哀葭曲。
漁陽慘鼓聲。
離家來遠客。
安得不傷情。
(○文苑英華三百六作庚肩吾。
○逯按。
此當是子山之作。
說見肩吾此詩下。
)
猶言乘戰馬。
未得解戎衣。
上林遇逐獵。
宜春暫合圍。
漢帝熊猶憤。
秦王雉更飛。
故人迎借問。
念舊始依依。
河邊一片石。
不複肯支機。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 【奉和闡弘二教應诏詩】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複開。
魚山(《類聚》作出。
)将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類聚》作成。
)塔。
花雨積成(《類聚》作為。
)台。
空心論佛性。
貞(《類聚》作真。
詩集同。
)氣辨(《類聚》作辯。
)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詩紀》雲。
一作訪。
)待诏。
自識昆明灰。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作詠闡弘二教詩。
引開、來、台、才四韻。
) 【至《老子》廟應诏詩】 虛無推馭辨。
(本集作辯。
文苑同。
)寥廓本乘霓。
三門臨苦縣。
九井對靈?(《類聚》作溪。
文苑、詩集同。
)盛(本集作成。
文苑、詩集同。
)丹須竹節。
量藥用刀圭。
石似臨邛芋。
芝如封禅泥。
《?毛》毛新鹄小。
盤根古樹低。
野戍孤煙起。
春山百鳥啼。
路有三千别。
途經七聖迷。
唯(《詩紀》雲。
一作行。
)當别關吏。
直向流沙西。
(○本集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三十八作至《老子》廟詩。
引溪、圭、西三韻。
) 【奉和趙王遊仙詩】 藏山還采藥。
有道得從師。
京兆陳安世。
成都李意期。
(《類聚》作其。
)玉京傳相鶴。
太乙授飛龜。
白石香新芋。
(詩集誤作竿。
)青泥美熟芝。
山精逢照鏡。
樵客值圍棋。
石紋如碎錦。
藤苗似亂絲。
蓬萊在何處。
漢後欲遙祠。
(○本集三。
《類聚》七十八。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二十五。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五。
) 【奉和同泰寺浮圖詩】(《詩紀》雲。
和梁簡文帝。
) ??(文苑作苕苕。
廣弘明集作{艹迢}々。
注雲。
三本、宮本作迢迢。
)淩太(文苑雲。
一作泰。
)清。
照殿比(詩集作北。
)東京。
長影臨雙阙。
高層出九城。
ㄆ積行雲礙。
幡搖度鳥驚。
鳳(文苑作花。
注雲。
一作鳳。
)飛如始泊。
(文苑作落。
注雲。
一作迩。
詩集作落。
)蓮合(廣弘明集雲。
元本作答。
)似初生。
輪重對月滿。
铎韻拟鸾聲。
畫(《類聚》、詩集誤作晝。
)水流全住。
圖雲色半輕。
(文苑作行。
注雲。
一作輕。
《詩紀》雲。
一作行。
詩集作玉行。
又注。
一作輕。
)露晚盤(廣弘明集作泉。
注雲。
明本作全。
文苑作煙露晚。
注雲。
一作露晚盤。
詩集作煙露晚。
)猶滴。
珠朝火(文苑作史朝。
)更明。
雖連博望苑。
還接銀沙城。
天香下桂殿。
仙梵入伊笙。
庶聞八解(詩集作界。
)樂。
(文苑作同八界。
注雲。
一作庶聞八解樂。
)方遣六塵情。
(○本集三。
《類聚》七十六。
廣弘明集三十。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五。
) 【奉和法筵應诏詩】 五城鄰北極。
百雉壯西昆。
(本集作昆。
)鈎陳橫複道。
阊阖抵靈軒。
千柱蓮花塔。
由旬紫绀園。
佛影胡人記。
經文漢語翻。
星窺朱鳥牖。
雲宿鳳凰門。
新禽解雜啭。
春柳卧生根。
早雷驚蟄戶。
流雪長河源。
建始移交讓。
徽音種合昏。
風飛扇天辯。
(《詩紀》作辨。
)泉湧屬絲言。
羁臣從散木。
無以預中天。
□□遙可望。
終類仰?弦。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 【和從駕登雲居寺塔】〖詩集無此字。
〗詩重巒千仞塔。
危磴(《類聚》作?登。
)九層台。
石關恒(文苑作還。
注雲。
一作常。
)逆上。
山梁乍(文苑作作。
)鬥回。
階(《類聚》作跗。
)下雲峰出。
窗前風洞開。
隔(《類聚》作蹑。
)嶺鐘聲度。
(文苑作應。
)中天梵響來。
平時欣侍從。
於此暫(文苑作共。
)徘徊。
(○本集三。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作和周趙王遊雲居寺。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七十六引台、開、來三韻。
) 【和】〖詩集和上有五言二字。
〗何儀同講竟述懷詩無名即講道。
有動定論機。
(《初學記》作參微。
)安經(詩集作弦。
)讓禮席。
正業理儒衣。
似得遊焉趣。
能同舍講歸。
石渠人少(《初學記》作未。
)歇。
華陰市暫稀。
秋雲低(《初學記》作從。
)晚氣。
短景側馀輝。
螢排亂草出。
雁舍斷蘆飛。
别有平陵迳。
蕭條客(詩集作容。
)鬓衰。
饑噪空倉雀。
寒驚懶婦機。
實欣懷谀問。
逢君理入微。
(○本集三。
又《初學記》二十一引微、衣、歸、稀、輝、飛、衰、微八韻。
庾開府詩集上。
《詩紀》百十五。
) 【奉和趙王隐士詩】〖《詩紀》雲。
王褒同賦。
〗 洛陽徵五隐。
東都别二賢。
雲氣浮函谷。
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文苑、《詩紀》并雲。
一作徑。
)成都賣蔔錢。
鹿裘披稍裂。
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文苑作推。
)長嘯。
嵇康訝一(文苑作下。
)弦。
澗險無平石。
山深足細泉。
短(《類聚》作低。
文苑同。
)松猶百尺。
(文苑雲。
一作丈。
)少鶴已千年。
野鳥繁弦啭。
山花焰火然。
洞風吹戶裡。
石乳滴窗前。
雖無亭長識。
終見野人傳。
(《類聚》作船。
文苑同。
○本集三。
庾開府詩集下。
《詩紀》百十五。
又《類聚》三十六、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二并引賢、川、錢、穿、弦、泉、年、然、船九韻。
) 【經陳思王墓詩】 公子獨憂生。
丘壟擅馀名。
采樵(文苑作樵采。
)枯樹盡。
犁田荒隧平。
甯追宴(文苑誤作晏。
)平樂。
讵想谒承明。
旦餘來錫命。
兼言事結成。
飄遙河朔遠。
?飚飓風(文苑作《風立》?風郊。
又注。
《風立》一作飙。
)鳴。
雁與雲俱陣。
沙将蓬共驚。
枯桑落古(文苑雲。
一作故。
)社。
寒鳥(文苑作鴉。
)歸(文苑雲。
一作思。
)孤城。
隴水哀葭曲。
漁陽慘鼓聲。
離家來遠客。
安得不傷情。
(○文苑英華三百六作庚肩吾。
○逯按。
此當是子山之作。
說見肩吾此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