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雜歌謠辭】
【敕勒歌】〖《樂府詩集》雲。
樂府廣題曰:北齊神武攻周玉壁。
士卒死者十四五。
神武恚憤疾發。
周王下令曰:高歡鼠子。
親犯玉壁。
劍弩一發。
元兇自斃。
神武聞之。
勉坐以安士衆。
悉引諸貴。
使斛律金唱敕勒。
神武自和之。
其歌本鮮卑語。
易為齊言。
故其句長短不齊。
〗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樂府詩集》八十六。
《詩紀》百十一。
) 【兖州民為鄭氏父子歌】 〖北《齊書》曰:鄭述祖累遷兖州刺史。
有人入市盜布。
其父怒曰:何忍欺仁者。
執之以歸首。
述祖特原之。
自是之後。
境内無盜。
人歌之曰:〗 大鄭公。
小鄭公。
相去五十載。
風教尚猶(北《齊書》作猶尚。
北史同。
)同。
(○北《齊書》鄭述祖傳。
北史鄭羲傳附述祖傳。
《樂府詩集》八十六、《詩紀》百十一并作鄭公歌。
) 【邯鄲郭公歌】 〖樂府廣題曰:北齊後主高緯。
雅好傀儡。
謂之郭公。
時人戲為郭公歌。
及将敗。
果營邯鄲。
高郭聲相近。
九十九。
末數也。
滕口。
鄧林也。
大兒。
調周帝。
太祖子也。
高岡。
後主姓也。
雉。
雞類。
武成小字也。
後敗於鄧林。
盡如歌言。
蓋語妖也。
〗 邯鄲郭公九十九。
技兩漸盡入滕口。
大兒緣高岡。
雉子東南走。
不信吾言時。
當看歲在酉。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百十一。
) 【濟北民為崔伯謙歌】 〖北《齊書》曰:崔伯謙除濟北太守。
恩信大行。
乃改鞭。
用熟皮為之。
不忍見血。
示恥而已。
有朝貴行過郡境。
問人太守治政何如。
對曰:府君恩化。
古者所無。
因誦民為歌曰:〗 崔府君。
能治(北史作臨。
)政。
易(北史易上有退田二字。
)鞭鞭。
(北史不重鞭字。
)布威德。
民(北史作人。
)無争。
(○北《齊書》崔伯謙傳。
北史崔伯謙傳。
) 【文宣時謠】 〖北史本紀曰:文宣時謠。
按帝以午年生。
故曰馬子。
三台石季龍舊居。
故曰石室。
三千六百日。
十年也。
文宣在位十年。
果如謠言。
〗 馬子入石室。
三千六百日。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十一。
) 【廢帝時童謠三首】 〖北史曰:楊?。
齊文宣時尚太原公主。
位至尚書令。
骠騎大将軍。
文宣大漸。
?與侍中燕子獻。
黃門侍郎鄭子默并受遺诏輔政。
時常山、長廣二王位地親逼。
?等與爾朱渾天和謀。
欲裁奪威權。
由是深相疏忌。
并為二王所害。
先是童謠雲雲。
羊為?也。
角文為用刀。
道人謂廢帝小名。
太原公主嘗作尼。
故曰阿{麻女}姑。
?、子獻、天和皆尚帝姑。
故曰道人姑夫雲。
〗 白頭羊(北《齊書》作羊頭。
){羽毛}(北《齊書》作尾。
)秃。
??曆頭生角。
(○北《齊書》楊?傳。
北史楊?傳。
《詩紀》百十一。
) 羊羊吃野草。
不吃野草遠我道。
不遠打爾腦。
(○同上) 阿{麻女}(北《齊書》作麽。
)姑。
禍也。
道人姑夫。
死也。
(○同上) 【孝昭時童謠】 〖北史曰:初。
孝昭之誅楊?也。
謂武成雲。
事成。
以汝為皇太帝。
及踐位。
乃使武成在邺主兵。
立子百年為皇太子。
武成不平。
欲有異謀。
先是童謠雲雲。
時丞相府在城城中。
即舊中興寺也。
凫翁謂雄雞。
蓋指武成小字步落稽也。
道人。
濟南王小名也。
打鐘。
言将被擊也。
後武成用蔔者言不舉兵。
孝昭尋崩。
武成即位。
〗 中興寺内白凫翁。
四方側聽聲雍雍。
道人聞之夜打鐘。
(○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傳。
北史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傳。
《詩紀》百十一。
) 【武成殂後謠】 〖三國典略曰:周平齊。
齊幼主、胡太後等并歸於長安。
初。
武成殂後有謠雲雲。
調甚悲苦。
至是應焉。
又曰:高緯所幸馮淑妃。
名小憐也。
〗 千錢(樂府作金。
)買果(樂府作藥。
)園。
中有芙蓉樹。
破家(《禦覽》作券。
)不分明。
蓮子随它去。
(○《禦覽》九百七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七、《詩紀》百十一并作北齊太上時童謠。
) 【武平元年童謠】 〖隋《書》曰:武平元年童謠。
按其年四月。
隴東王胡長仁謀遣刺客殺和士開。
事露。
反為士開所谮而死。
〗 狐截尾。
你欲除我我除你。
(○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十一。
) 【武平中童謠】 〖隋《書》曰:武平二年童謠。
小兒唱訖。
一時拍手雲。
殺卻。
至七月二十五日。
禦史中丞琅邪王俨執士開。
送於南台而斬之。
〗 和士開。
七月三十日。
将你向南台。
(○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十一。
) 【又】 〖隋《書》曰:是歲又有童謠。
七月。
士開被誅。
九月。
琅邪王遇害。
十一月。
趙彥深出為西州刺史。
〗 七月刈禾傷早。
九月吃饣羔正好。
十月洗蕩飯甕。
十一月出卻趙老。
(北史綦連猛傳曰:七月刈禾太早。
九月啖糕未好。
本欲尋山射虎。
激箭旁中趙老。
與此稍異。
○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
樂府廣題曰:北齊神武攻周玉壁。
士卒死者十四五。
神武恚憤疾發。
周王下令曰:高歡鼠子。
親犯玉壁。
劍弩一發。
元兇自斃。
神武聞之。
勉坐以安士衆。
悉引諸貴。
使斛律金唱敕勒。
神武自和之。
其歌本鮮卑語。
易為齊言。
故其句長短不齊。
〗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樂府詩集》八十六。
《詩紀》百十一。
) 【兖州民為鄭氏父子歌】 〖北《齊書》曰:鄭述祖累遷兖州刺史。
有人入市盜布。
其父怒曰:何忍欺仁者。
執之以歸首。
述祖特原之。
自是之後。
境内無盜。
人歌之曰:〗 大鄭公。
小鄭公。
相去五十載。
風教尚猶(北《齊書》作猶尚。
北史同。
)同。
(○北《齊書》鄭述祖傳。
北史鄭羲傳附述祖傳。
《樂府詩集》八十六、《詩紀》百十一并作鄭公歌。
) 【邯鄲郭公歌】 〖樂府廣題曰:北齊後主高緯。
雅好傀儡。
謂之郭公。
時人戲為郭公歌。
及将敗。
果營邯鄲。
高郭聲相近。
九十九。
末數也。
滕口。
鄧林也。
大兒。
調周帝。
太祖子也。
高岡。
後主姓也。
雉。
雞類。
武成小字也。
後敗於鄧林。
盡如歌言。
蓋語妖也。
〗 邯鄲郭公九十九。
技兩漸盡入滕口。
大兒緣高岡。
雉子東南走。
不信吾言時。
當看歲在酉。
(○《樂府詩集》八十七。
《詩紀》百十一。
) 【濟北民為崔伯謙歌】 〖北《齊書》曰:崔伯謙除濟北太守。
恩信大行。
乃改鞭。
用熟皮為之。
不忍見血。
示恥而已。
有朝貴行過郡境。
問人太守治政何如。
對曰:府君恩化。
古者所無。
因誦民為歌曰:〗 崔府君。
能治(北史作臨。
)政。
易(北史易上有退田二字。
)鞭鞭。
(北史不重鞭字。
)布威德。
民(北史作人。
)無争。
(○北《齊書》崔伯謙傳。
北史崔伯謙傳。
) 【文宣時謠】 〖北史本紀曰:文宣時謠。
按帝以午年生。
故曰馬子。
三台石季龍舊居。
故曰石室。
三千六百日。
十年也。
文宣在位十年。
果如謠言。
〗 馬子入石室。
三千六百日。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十一。
) 【廢帝時童謠三首】 〖北史曰:楊?。
齊文宣時尚太原公主。
位至尚書令。
骠騎大将軍。
文宣大漸。
?與侍中燕子獻。
黃門侍郎鄭子默并受遺诏輔政。
時常山、長廣二王位地親逼。
?等與爾朱渾天和謀。
欲裁奪威權。
由是深相疏忌。
并為二王所害。
先是童謠雲雲。
羊為?也。
角文為用刀。
道人謂廢帝小名。
太原公主嘗作尼。
故曰阿{麻女}姑。
?、子獻、天和皆尚帝姑。
故曰道人姑夫雲。
〗 白頭羊(北《齊書》作羊頭。
){羽毛}(北《齊書》作尾。
)秃。
??曆頭生角。
(○北《齊書》楊?傳。
北史楊?傳。
《詩紀》百十一。
) 羊羊吃野草。
不吃野草遠我道。
不遠打爾腦。
(○同上) 阿{麻女}(北《齊書》作麽。
)姑。
禍也。
道人姑夫。
死也。
(○同上) 【孝昭時童謠】 〖北史曰:初。
孝昭之誅楊?也。
謂武成雲。
事成。
以汝為皇太帝。
及踐位。
乃使武成在邺主兵。
立子百年為皇太子。
武成不平。
欲有異謀。
先是童謠雲雲。
時丞相府在城城中。
即舊中興寺也。
凫翁謂雄雞。
蓋指武成小字步落稽也。
道人。
濟南王小名也。
打鐘。
言将被擊也。
後武成用蔔者言不舉兵。
孝昭尋崩。
武成即位。
〗 中興寺内白凫翁。
四方側聽聲雍雍。
道人聞之夜打鐘。
(○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傳。
北史上洛王思宗子元海傳。
《詩紀》百十一。
) 【武成殂後謠】 〖三國典略曰:周平齊。
齊幼主、胡太後等并歸於長安。
初。
武成殂後有謠雲雲。
調甚悲苦。
至是應焉。
又曰:高緯所幸馮淑妃。
名小憐也。
〗 千錢(樂府作金。
)買果(樂府作藥。
)園。
中有芙蓉樹。
破家(《禦覽》作券。
)不分明。
蓮子随它去。
(○《禦覽》九百七十五。
《樂府詩集》八十七、《詩紀》百十一并作北齊太上時童謠。
) 【武平元年童謠】 〖隋《書》曰:武平元年童謠。
按其年四月。
隴東王胡長仁謀遣刺客殺和士開。
事露。
反為士開所谮而死。
〗 狐截尾。
你欲除我我除你。
(○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十一。
) 【武平中童謠】 〖隋《書》曰:武平二年童謠。
小兒唱訖。
一時拍手雲。
殺卻。
至七月二十五日。
禦史中丞琅邪王俨執士開。
送於南台而斬之。
〗 和士開。
七月三十日。
将你向南台。
(○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百十一。
) 【又】 〖隋《書》曰:是歲又有童謠。
七月。
士開被誅。
九月。
琅邪王遇害。
十一月。
趙彥深出為西州刺史。
〗 七月刈禾傷早。
九月吃饣羔正好。
十月洗蕩飯甕。
十一月出卻趙老。
(北史綦連猛傳曰:七月刈禾太早。
九月啖糕未好。
本欲尋山射虎。
激箭旁中趙老。
與此稍異。
○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