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詩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平。
儀台(文苑作容。
注雲。
《初學記》作合。
)多壯思。
麗藻蔚緣情。
自嗤非照庑。
(《詩紀》雲。
一作乘。
)何以繼連城。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詩紀》百十。
) 【奉和悲秋應令詩】 秋天拟文學。
秋水擅莊蒙。
草濕蒹葭露。
波卷洞庭風。
便坐翻桑葉。
長坂歇蘭?。
檐喧猶有燕。
陂靜未來鴻。
蟬噪聞疑斷。
池清映似空。
劉安悲落木。
曹植歎征蓬。
重明豈凝滞。
無累在淵沖。
随時四序合。
應物五情同。
發言形恻隐。
睿作挺神功。
下材均朽木。
何以慕凋蟲。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王胄奉和悲秋應令。
《詩紀》百十。
又《初學記》三作秋日詩。
引蒙、風、叢、鴻、空五韻。
○文苑英華注雲。
此篇前五韻按《初學記》作蕭悫秋日詩。
文苑一百五十八卷複雲庾信作。
而此卷乃十韻。
共題王胄作。
觀其辭意。
隻是一篇。
當以此本為正。
○逯按。
文苑此篇署王胄作。
次於江總、蕭悫之前。
然王胄随人。
依時代次序不應在前。
仍以作蕭悫者為是。
今兩存之。
并說明如上。
) 【屏風詩】 秦皇臨碣石。
漢帝幸明庭。
非關重遊豫。
直是愛長齡。
讀記知州所。
觀圖見嶽形。
曉識仙人氣。
夜辨少微星。
服銀有秘術。
蒸丹傳舊經。
風搖百影樹。
花落萬春亭。
飛流近更白。
叢竹遠彌青。
逍遙保清暢。
因持悅性情。
(○《初學記》二十五。
《詩紀》百十。
) 【奉和元日詩】 帝宮通夕燎。
天門拂曙開。
瑞雲生寶鼎。
榮光上露台。
華山不凋葉。
宜城萬壽杯。
遙見飛凫下。
懸(《初學記》作玄。
)知葉(《初學記》作邺。
歲時雜詠、文苑同。
)縣(事文《類聚》作令。
《詩紀》雲。
聲偶作令。
)來。
(○《初學記》四。
古今歲時雜詠一。
文苑英華百七十二。
事文《類聚》前集六。
《詩紀》百十。
) 【奉和初秋西園應教詩】 池亭三伏後。
林館九秋前。
清泠(《初學記》作冷。
文苑、玄觀志、萬花谷同。
)間泉石。
散漫雜風煙。
蕖開千葉影。
榴豔百枝然。
約嶺停飛旆。
(玄觀志作辔。
)淩波動畫船。
(○《初學記》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萬花谷後三作蕭悫詩。
金陵玄觀志作晉陽休之初秋西園詩。
《詩紀》百十。
) 【奉和冬至應教詩】 天宮初動磬。
缇室已飛灰。
暮風吹竹起。
陽雲覆石來。
拆冰(《初學記》作析冰。
歲時雜詠作圻水。
)開荔色。
除雪出蘭栽。
(歲時雜詠裁。
)慚無宋玉辨。
濫吹楚王台。
(○《初學記》四。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九。
《詩紀》百十。
) 【奉和望山應教詩】 仙遊本多趣。
複此上秋初。
嚴低石倒險。
嶺高(文苑誤作嵩。
)松更疏。
(文苑誤作峰。
)峰(文苑誤作疏。
)形疑鳥翅。
塞路似狼居。
矚望情(文苑作清。
)無已。
詞殚意有馀。
(○《初學記》五。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詩紀》百十。
) 【奉和詠龍門桃花詩】 舊聞開露井。
今見植龍門。
樹少知非塞。
花高異少源。
(《初學記》作原。
文苑作小園。
)論時應未發。
故欲影歸軒。
?氐(文苑作抵。
)言經(文苑作輕。
)摘罷。
猶勝逐風翻。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一。
《詩紀》百十。
) 【春庭晚望詩】 春庭聊縱望。
樓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
池竹開初荀。
泉鳴知水急。
雲來覺山近。
不愁花不飛。
到畏花飛盡。
(○《初學記》三作春晚庭望詩。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作蕭懿。
《詩紀》百十。
) 【秋思詩】 〖《顔氏家訓》曰:蘭陵蕭悫工於篇什。
嘗有秋思《詩》雲:芙蓉露下落。
楊柳月中疏。
時人未之賞也。
吾愛其蕭散。
宛然在目。
颍川荀仲舉、琅琊諸葛亮漢亦以為爾。
而慮思道水徒雅所不惬。
〗 清波收潦日。
華林鳴籁初。
芙蓉露下落。
楊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趙帶流黃裾。
相思阻音息。
(《詩紀》雲。
玉台作信。
)結夢感離居。
(○古詩類苑四。
《詩紀》百十。
) 【聽琴詩】 洞門涼氣滿。
閑館夕陰生。
弦随流水急
儀台(文苑作容。
注雲。
《初學記》作合。
)多壯思。
麗藻蔚緣情。
自嗤非照庑。
(《詩紀》雲。
一作乘。
)何以繼連城。
(○《初學記》二十三。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三。
《詩紀》百十。
) 【奉和悲秋應令詩】 秋天拟文學。
秋水擅莊蒙。
草濕蒹葭露。
波卷洞庭風。
便坐翻桑葉。
長坂歇蘭?。
檐喧猶有燕。
陂靜未來鴻。
蟬噪聞疑斷。
池清映似空。
劉安悲落木。
曹植歎征蓬。
重明豈凝滞。
無累在淵沖。
随時四序合。
應物五情同。
發言形恻隐。
睿作挺神功。
下材均朽木。
何以慕凋蟲。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王胄奉和悲秋應令。
《詩紀》百十。
又《初學記》三作秋日詩。
引蒙、風、叢、鴻、空五韻。
○文苑英華注雲。
此篇前五韻按《初學記》作蕭悫秋日詩。
文苑一百五十八卷複雲庾信作。
而此卷乃十韻。
共題王胄作。
觀其辭意。
隻是一篇。
當以此本為正。
○逯按。
文苑此篇署王胄作。
次於江總、蕭悫之前。
然王胄随人。
依時代次序不應在前。
仍以作蕭悫者為是。
今兩存之。
并說明如上。
) 【屏風詩】 秦皇臨碣石。
漢帝幸明庭。
非關重遊豫。
直是愛長齡。
讀記知州所。
觀圖見嶽形。
曉識仙人氣。
夜辨少微星。
服銀有秘術。
蒸丹傳舊經。
風搖百影樹。
花落萬春亭。
飛流近更白。
叢竹遠彌青。
逍遙保清暢。
因持悅性情。
(○《初學記》二十五。
《詩紀》百十。
) 【奉和元日詩】 帝宮通夕燎。
天門拂曙開。
瑞雲生寶鼎。
榮光上露台。
華山不凋葉。
宜城萬壽杯。
遙見飛凫下。
懸(《初學記》作玄。
)知葉(《初學記》作邺。
歲時雜詠、文苑同。
)縣(事文《類聚》作令。
《詩紀》雲。
聲偶作令。
)來。
(○《初學記》四。
古今歲時雜詠一。
文苑英華百七十二。
事文《類聚》前集六。
《詩紀》百十。
) 【奉和初秋西園應教詩】 池亭三伏後。
林館九秋前。
清泠(《初學記》作冷。
文苑、玄觀志、萬花谷同。
)間泉石。
散漫雜風煙。
蕖開千葉影。
榴豔百枝然。
約嶺停飛旆。
(玄觀志作辔。
)淩波動畫船。
(○《初學記》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萬花谷後三作蕭悫詩。
金陵玄觀志作晉陽休之初秋西園詩。
《詩紀》百十。
) 【奉和冬至應教詩】 天宮初動磬。
缇室已飛灰。
暮風吹竹起。
陽雲覆石來。
拆冰(《初學記》作析冰。
歲時雜詠作圻水。
)開荔色。
除雪出蘭栽。
(歲時雜詠裁。
)慚無宋玉辨。
濫吹楚王台。
(○《初學記》四。
古今歲時雜詠三十九。
《詩紀》百十。
) 【奉和望山應教詩】 仙遊本多趣。
複此上秋初。
嚴低石倒險。
嶺高(文苑誤作嵩。
)松更疏。
(文苑誤作峰。
)峰(文苑誤作疏。
)形疑鳥翅。
塞路似狼居。
矚望情(文苑作清。
)無已。
詞殚意有馀。
(○《初學記》五。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詩紀》百十。
) 【奉和詠龍門桃花詩】 舊聞開露井。
今見植龍門。
樹少知非塞。
花高異少源。
(《初學記》作原。
文苑作小園。
)論時應未發。
故欲影歸軒。
?氐(文苑作抵。
)言經(文苑作輕。
)摘罷。
猶勝逐風翻。
(○《初學記》二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一。
《詩紀》百十。
) 【春庭晚望詩】 春庭聊縱望。
樓台自相隐。
窗梅落晚花。
池竹開初荀。
泉鳴知水急。
雲來覺山近。
不愁花不飛。
到畏花飛盡。
(○《初學記》三作春晚庭望詩。
文苑英華百五十七作蕭懿。
《詩紀》百十。
) 【秋思詩】 〖《顔氏家訓》曰:蘭陵蕭悫工於篇什。
嘗有秋思《詩》雲:芙蓉露下落。
楊柳月中疏。
時人未之賞也。
吾愛其蕭散。
宛然在目。
颍川荀仲舉、琅琊諸葛亮漢亦以為爾。
而慮思道水徒雅所不惬。
〗 清波收潦日。
華林鳴籁初。
芙蓉露下落。
楊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趙帶流黃裾。
相思阻音息。
(《詩紀》雲。
玉台作信。
)結夢感離居。
(○古詩類苑四。
《詩紀》百十。
) 【聽琴詩】 洞門涼氣滿。
閑館夕陰生。
弦随流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