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詩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累遷金紫光祿大夫、兼尚書右仆射。
天平中。
除梁州刺史。
為反者鄭榮業執送關中。
〉【諷真定公詩二首】 〖北史曰:?為真定公元子直國中尉。
恒勸以忠廉之節。
嘗賦五言詩雲雲。
子直少有令聞。
?欲善其終。
故以諷焉。
)峄山萬丈樹。
雕镂作琵琶。
由此材高遠。
弦響藹中華。
(○魏書鹿?傳。
北史鹿?傳。
《詩紀》百八。
)〗 援琴起何調。
幽蘭與白雪。
絲管韻未成。
莫使弦響絕。
(○同上) ☆李諧〈諧。
字虔和。
頓丘人。
受父前爵彭城侯。
自太尉參軍曆尚書郎、北海王颢撫軍司馬。
入為中書侍郎。
加輔國将軍、相州大中正、光祿大夫。
除金紫光祿大夫。
元颢入洛。
以為給事黃門侍郎。
孝靜初。
徵為魏尹。
兼散騎常侍。
為聘使主。
至石頭。
轉秘書監。
武定二年卒。
年四十九。
有錄行於世。
〉【釋奠詩】 沛澤南朝。
峒山北面。
帝曰師氏。
陳牲委奠。
神具醉止。
薄言嘉宴。
(○《初學記》十四。
) 【江浦賦詩】 〖談薮曰:李諧。
彭城王嶷之孫。
尚書平之子。
俊爽有才辯。
為黃門侍郎。
除散騎常侍。
為聘梁使。
事畢。
江浦賦《詩》曰:〗 帝獻二儀合。
黃華千裡清。
邊笳城上響。
寒月浦中明。
(○《太平廣記》百七十三。
) ☆常景〈景。
字永昌。
河内溫人。
孝文時為門下錄事。
累遷車騎将軍、右光祿大夫、秘書監。
曾拟劉琨作扶風歌十五首。
永安二年。
除中軍将軍、正黃門。
永熙二年。
監議事。
武定八年卒。
〉【贊四君詩四首】 〖北史曰:景淹滞門下。
積歲不至顯官。
以蜀司馬相如、玉褒、嚴君平、揚子雲皆有高才而無重位。
乃托意以贊之。
〗 長卿有豔才。
直至不群性。
郁若春煙舉。
皎如秋月映。
遊梁雖好仁。
仕漢常稱病。
清貞非我事。
窮達委天命。
(○右司馬相如○魏書常爽傳附景傳。
《詩紀》百八。
) 王子挺秀質。
逸氣幹青雲。
明珠既絕俗。
白鹄信驚群。
才世苟不合。
遇否途自分。
空枉碧雞命。
徒獻金馬文。
(○右王褒○同上) 嚴君(《初學記》作公。
)情(《初學記》作體。
)沈靜。
立志明霜雪。
味道綜微言。
端蓍演妙說。
才屈羅仲口。
位結李強舌。
素尚(《初學記》作節。
)邁金貞。
清标陵玉徹。
(《初學記》作澈。
○右嚴君平○同上) 蜀江導清流。
揚子挹馀休。
含光絕後彥。
覃思邈前修。
世輕久不賞。
玄談物無求。
當途謝權寵。
置酒得閑遊。
(○右揚雄○同上) ☆褚纟胃【戲為詩】 〖南史曰:褚纟胃在魏。
魏人欲用之。
魏元會。
纟胃戲為《詩》曰:〗 帽上著籠冠。
?上著朱衣。
不知是今是。
不知非昔非。
(○南史陳伯之傳。
) ☆溫子?〈子?。
字鵬舉。
冤句人。
宣武時為廣陽王淵客。
熙平初。
補禦史。
曆朝請、李神俊荊州錄事參軍。
建義初為南主客郎中。
元颢入洛。
以為中書舍人。
孝莊還宮。
複為舍人。
遷散騎常侍、中軍大将軍。
齊文襄引為大将軍谘議參軍。
見疑。
下晉陽獄。
餓死。
有集三十九卷。
〉【白鼻?】 少年多好事。
攬辔向西都。
相逢狹斜路。
駐馬詣當垆。
(○《樂府詩集》二十五。
《詩紀》百九。
) 【結襪子】 誰能訪故劍。
會自逐前魚。
裁紉終委箧。
織素空有馀。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百九。
) 【安定侯曲】 封疆在上地。
鐘鼓自相和。
美人當窗舞。
妖姬掩扇歌。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百九。
) 【炖煌樂】 客從遠方來。
相随歌且笑。
自有炖煌樂。
不減安陵調。
(○《樂府詩集》七十八。
《詩紀》百九。
) 【涼州樂歌二首】 遠遊武威郡。
遙望姑臧城。
車馬相交錯。
歌吹日縱橫。
(○《初學記》八。
《詩紀》百九。
) 路出玉門關。
城接龍城坂。
但(《初學記》作阻。
)事弦歌樂。
誰道山川遠。
(○同上) 【搗衣詩】 長安城中秋夜長。
佳人錦石搗流黃。
香杵紋砧知近遠。
傳聲遞響何凄涼。
七夕長河爛。
中秋明月光。
?翳?翁塞邊絕候雁。
鴛鴦樓上望天狼。
(○《詩紀》百九。
) 【從駕幸金墉城詩】 茲城實佳麗。
飛甍自相并。
膠葛擁行風。
???流景。
禦溝屬清洛。
馳道通丹屏。
湛淡水成文。
參差樹交影。
長門久已閉。
離宮一何靜。
細草緣玉階。
高枝蔭桐井。
微微夕渚暗。
肅肅暮風冷。
神行揚翠旗。
天臨肅清警。
伊臣從下列。
逢恩信多幸。
康衢雖已泰。
弱力将安騁。
(○《初學記》二十四。
《詩紀》百九。
) 【春日臨池詩】
天平中。
除梁州刺史。
為反者鄭榮業執送關中。
〉【諷真定公詩二首】 〖北史曰:?為真定公元子直國中尉。
恒勸以忠廉之節。
嘗賦五言詩雲雲。
子直少有令聞。
?欲善其終。
故以諷焉。
)峄山萬丈樹。
雕镂作琵琶。
由此材高遠。
弦響藹中華。
(○魏書鹿?傳。
北史鹿?傳。
《詩紀》百八。
)〗 援琴起何調。
幽蘭與白雪。
絲管韻未成。
莫使弦響絕。
(○同上) ☆李諧〈諧。
字虔和。
頓丘人。
受父前爵彭城侯。
自太尉參軍曆尚書郎、北海王颢撫軍司馬。
入為中書侍郎。
加輔國将軍、相州大中正、光祿大夫。
除金紫光祿大夫。
元颢入洛。
以為給事黃門侍郎。
孝靜初。
徵為魏尹。
兼散騎常侍。
為聘使主。
至石頭。
轉秘書監。
武定二年卒。
年四十九。
有錄行於世。
〉【釋奠詩】 沛澤南朝。
峒山北面。
帝曰師氏。
陳牲委奠。
神具醉止。
薄言嘉宴。
(○《初學記》十四。
) 【江浦賦詩】 〖談薮曰:李諧。
彭城王嶷之孫。
尚書平之子。
俊爽有才辯。
為黃門侍郎。
除散騎常侍。
為聘梁使。
事畢。
江浦賦《詩》曰:〗 帝獻二儀合。
黃華千裡清。
邊笳城上響。
寒月浦中明。
(○《太平廣記》百七十三。
) ☆常景〈景。
字永昌。
河内溫人。
孝文時為門下錄事。
累遷車騎将軍、右光祿大夫、秘書監。
曾拟劉琨作扶風歌十五首。
永安二年。
除中軍将軍、正黃門。
永熙二年。
監議事。
武定八年卒。
〉【贊四君詩四首】 〖北史曰:景淹滞門下。
積歲不至顯官。
以蜀司馬相如、玉褒、嚴君平、揚子雲皆有高才而無重位。
乃托意以贊之。
〗 長卿有豔才。
直至不群性。
郁若春煙舉。
皎如秋月映。
遊梁雖好仁。
仕漢常稱病。
清貞非我事。
窮達委天命。
(○右司馬相如○魏書常爽傳附景傳。
《詩紀》百八。
) 王子挺秀質。
逸氣幹青雲。
明珠既絕俗。
白鹄信驚群。
才世苟不合。
遇否途自分。
空枉碧雞命。
徒獻金馬文。
(○右王褒○同上) 嚴君(《初學記》作公。
)情(《初學記》作體。
)沈靜。
立志明霜雪。
味道綜微言。
端蓍演妙說。
才屈羅仲口。
位結李強舌。
素尚(《初學記》作節。
)邁金貞。
清标陵玉徹。
(《初學記》作澈。
○右嚴君平○同上) 蜀江導清流。
揚子挹馀休。
含光絕後彥。
覃思邈前修。
世輕久不賞。
玄談物無求。
當途謝權寵。
置酒得閑遊。
(○右揚雄○同上) ☆褚纟胃【戲為詩】 〖南史曰:褚纟胃在魏。
魏人欲用之。
魏元會。
纟胃戲為《詩》曰:〗 帽上著籠冠。
?上著朱衣。
不知是今是。
不知非昔非。
(○南史陳伯之傳。
) ☆溫子?〈子?。
字鵬舉。
冤句人。
宣武時為廣陽王淵客。
熙平初。
補禦史。
曆朝請、李神俊荊州錄事參軍。
建義初為南主客郎中。
元颢入洛。
以為中書舍人。
孝莊還宮。
複為舍人。
遷散騎常侍、中軍大将軍。
齊文襄引為大将軍谘議參軍。
見疑。
下晉陽獄。
餓死。
有集三十九卷。
〉【白鼻?】 少年多好事。
攬辔向西都。
相逢狹斜路。
駐馬詣當垆。
(○《樂府詩集》二十五。
《詩紀》百九。
) 【結襪子】 誰能訪故劍。
會自逐前魚。
裁紉終委箧。
織素空有馀。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百九。
) 【安定侯曲】 封疆在上地。
鐘鼓自相和。
美人當窗舞。
妖姬掩扇歌。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百九。
) 【炖煌樂】 客從遠方來。
相随歌且笑。
自有炖煌樂。
不減安陵調。
(○《樂府詩集》七十八。
《詩紀》百九。
) 【涼州樂歌二首】 遠遊武威郡。
遙望姑臧城。
車馬相交錯。
歌吹日縱橫。
(○《初學記》八。
《詩紀》百九。
) 路出玉門關。
城接龍城坂。
但(《初學記》作阻。
)事弦歌樂。
誰道山川遠。
(○同上) 【搗衣詩】 長安城中秋夜長。
佳人錦石搗流黃。
香杵紋砧知近遠。
傳聲遞響何凄涼。
七夕長河爛。
中秋明月光。
?翳?翁塞邊絕候雁。
鴛鴦樓上望天狼。
(○《詩紀》百九。
) 【從駕幸金墉城詩】 茲城實佳麗。
飛甍自相并。
膠葛擁行風。
???流景。
禦溝屬清洛。
馳道通丹屏。
湛淡水成文。
參差樹交影。
長門久已閉。
離宮一何靜。
細草緣玉階。
高枝蔭桐井。
微微夕渚暗。
肅肅暮風冷。
神行揚翠旗。
天臨肅清警。
伊臣從下列。
逢恩信多幸。
康衢雖已泰。
弱力将安騁。
(○《初學記》二十四。
《詩紀》百九。
) 【春日臨池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