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詩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矣。
浸潤之谮。
傾人墉矣。
成人之美。
君子貴焉。
攻人之惡。
君子愧(魏惡、北史作恥。
)焉。
汝何人斯。
谮毀日繁。
予(北史作子。
)實無罪。
何騁汝言。
(魏書作騁汝詭言。
)番番緝緝。
讒言側入。
君子好讒。
如或弗及。
天疾讒說。
汝其至矣。
無妄之禍。
行将及矣。
泛泛遊凫。
弗制弗拘。
行藏之徒。
或智或愚。
維餘小子。
(魏書作人。
)未明茲理。
毀與行俱。
言與釁起。
我其懲矣。
我其悔矣。
豈求人兮。
思(魏書作忠。
北史同。
)恕在己。
(○魏書陽尼傳附陽固傳。
北史陽尼傳附陽固傳。
《詩紀》百九。
) 【疾幸詩】 彼谄谀兮。
人之蠹兮。
刺促昔粟。
罔顧恥辱。
以求媚兮。
邪幹側入。
如恐弗及。
以自容兮。
志行偏(魏書作褊。
北史同。
)小。
好習不道。
朝挾其車。
夕承其輿。
或騎或徒。
載奔載趨。
或言或笑。
曲事親要。
正路不由。
邪徑是蹈。
不識大猷。
不知話言。
其朋其黨。
其徒實繁。
有詭其行。
有佞其音。
??戚施。
邪媚是欽。
既讒且?後。
(魏書作詭辯且妒。
)以逞其心。
是信是任。
亂是(魏書、北史作敗其。
《詩紀》雲。
北史作敗其。
)以多。
其(北史作不。
)始不慎。
末如之何。
習習宰?。
營營無極。
梁丘寡智。
王鲋淺識。
伊戾息夫。
異世同力。
江充趙高。
甘言似直。
豎刁上官。
擅生羽翼。
乃如之人。
僭爽其德。
豈徒喪邦。
又亦覆國。
嗟爾中下。
其親其昵。
不謂其非。
不覺其失。
好之有年。
寵之有日。
我思古人。
心焉若疾。
百凡(魏書作凡百。
北史同。
)君子。
宜其慎矣。
覆車其(魏書作之。
《詩紀》雲。
一作之。
)鑒。
近可信矣。
言既備矣。
事既至矣。
反是不思。
維塵及矣。
(○同上) ☆北魏孝明帝元诩〈诩。
宣武帝第二子。
延昌元年立為皇太子。
四年正月即位。
改元五。
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
在位十三年。
武泰元年卒。
年十九。
谥曰孝明皇帝。
〉【幸華林園宴群臣於都亭曲水賦七言詩】 化光造物含氣貞。
(太後)恭己無為賴茲英。
(帝○魏書宣武靈皇後傳。
北史宣武靈皇後傳。
《禦覽》百四十。
)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子攸。
彭城王勰第三子。
明帝時。
封武城縣公。
進封長樂王。
明帝崩。
爾朱榮立之為帝。
改元永安。
三年。
為爾朱兆所弑。
年二十四。
谥曰孝莊皇帝。
〉【臨終詩】 〖伽藍記曰:莊帝既誅爾朱榮。
右仆射爾朱世隆至高都。
立長廣王晔為主。
遣颍川王爾朱兆舉兵向京師。
大軍失利。
遂執帝還晉陽。
缢於三級寺。
帝臨崩作《詩》曰:〗 權去生道促。
憂來死路長。
懷恨出國門。
含悲入鬼鄉。
隧門一時閉。
幽庭豈複光。
思鳥吟青松。
哀風吹白楊。
昔來聞死苦。
何言身自當。
(○洛陽伽藍記一。
《詩紀》百八。
) ☆北魏節闵帝元恭〈恭。
字修業。
廣陵惠王羽之子。
正始中。
襲爵。
位給事黃門侍郎。
莊帝崩。
爾朱世隆等舉帝即位。
改元普泰。
二年。
為高歡所殺。
年二十。
〉【詩】 朱門久可患。
紫極非情玩。
颠覆立可待。
一年三易換。
時運正如此。
惟有修真觀。
(○魏書前廢帝紀。
北史節闵皇帝紀。
《詩紀》百八。
) 【聯句詩】 〖北史曰:普泰二年正月乙酉。
中書舍人元?獻酒肴。
帝因與元翌及孝通等兼奏弦管。
命?吹笛。
帝亦親和之。
因使元翌等嘲。
以酒為韻。
孝通曰雲雲。
帝曰:卿所謂壽。
豈容徒然。
便命酌酒賜孝通。
仍命更嘲。
不得中絕。
孝通即豎忠為韻。
?曰雲雲。
〗 既逢堯舜君。
願上萬年壽。
(孝通)平生好玄默。
慚為萬國首。
(帝) 聖主臨萬機。
享世永無窮。
(元?)豈唯被豐草。
方亦及昆蟲。
(孝通)朝賢既濟濟。
野苗又??。
(元翌)君臣體魚水。
書軌一華戎。
(帝)微臣信慶渥。
何以答華嵩。
(孝通○北史薛辯傳附孝通傳。
《詩紀》百八。
) ☆崔鴻〈鴻。
字彥鸾。
曆為彭城王國左常侍、尚書虞曹郎中、給事中兼祠部郎、鎮南行台長史、三公郎中、員外散騎常侍、中散大夫、司徒長史。
正光初。
撰高祖世宗起居注。
孝昌初。
拜給事黃門侍郎。
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
尋卒。
有《十六國春秋》一百二卷。
〉【詠寶劍詩】 寶劍出昆吾。
龜龍夾采珠。
五精初獻術。
千戶竟論都。
匣氣沖牛鬥。
山形轉鹿盧。
欲知天下貴。
持此問風胡。
(○《禦覽》三百四十四作梁崔鴻。
) ☆馮元興〈元興。
字子盛。
東魏郡肥鄉人。
仕為殿中郎。
遷侍讀。
普泰初為光祿大夫。
領中書舍人。
出除東郡太守卒。
〉【浮萍詩】 〖北史曰:元興世寒。
因元?之勢。
托其交道。
相為引用。
?既賜死。
興亦被廢。
乃為浮萍詩以自喻。
〗 有草生碧池。
無根綠(魏書作緣。
)水上。
脆弱惡風波。
危微苦驚浪。
(○魏書本傳。
北史本傳。
《詩紀》百八。
)
浸潤之谮。
傾人墉矣。
成人之美。
君子貴焉。
攻人之惡。
君子愧(魏惡、北史作恥。
)焉。
汝何人斯。
谮毀日繁。
予(北史作子。
)實無罪。
何騁汝言。
(魏書作騁汝詭言。
)番番緝緝。
讒言側入。
君子好讒。
如或弗及。
天疾讒說。
汝其至矣。
無妄之禍。
行将及矣。
泛泛遊凫。
弗制弗拘。
行藏之徒。
或智或愚。
維餘小子。
(魏書作人。
)未明茲理。
毀與行俱。
言與釁起。
我其懲矣。
我其悔矣。
豈求人兮。
思(魏書作忠。
北史同。
)恕在己。
(○魏書陽尼傳附陽固傳。
北史陽尼傳附陽固傳。
《詩紀》百九。
) 【疾幸詩】 彼谄谀兮。
人之蠹兮。
刺促昔粟。
罔顧恥辱。
以求媚兮。
邪幹側入。
如恐弗及。
以自容兮。
志行偏(魏書作褊。
北史同。
)小。
好習不道。
朝挾其車。
夕承其輿。
或騎或徒。
載奔載趨。
或言或笑。
曲事親要。
正路不由。
邪徑是蹈。
不識大猷。
不知話言。
其朋其黨。
其徒實繁。
有詭其行。
有佞其音。
??戚施。
邪媚是欽。
既讒且?後。
(魏書作詭辯且妒。
)以逞其心。
是信是任。
亂是(魏書、北史作敗其。
《詩紀》雲。
北史作敗其。
)以多。
其(北史作不。
)始不慎。
末如之何。
習習宰?。
營營無極。
梁丘寡智。
王鲋淺識。
伊戾息夫。
異世同力。
江充趙高。
甘言似直。
豎刁上官。
擅生羽翼。
乃如之人。
僭爽其德。
豈徒喪邦。
又亦覆國。
嗟爾中下。
其親其昵。
不謂其非。
不覺其失。
好之有年。
寵之有日。
我思古人。
心焉若疾。
百凡(魏書作凡百。
北史同。
)君子。
宜其慎矣。
覆車其(魏書作之。
《詩紀》雲。
一作之。
)鑒。
近可信矣。
言既備矣。
事既至矣。
反是不思。
維塵及矣。
(○同上) ☆北魏孝明帝元诩〈诩。
宣武帝第二子。
延昌元年立為皇太子。
四年正月即位。
改元五。
熙平、神龜、正光、孝昌、武泰。
在位十三年。
武泰元年卒。
年十九。
谥曰孝明皇帝。
〉【幸華林園宴群臣於都亭曲水賦七言詩】 化光造物含氣貞。
(太後)恭己無為賴茲英。
(帝○魏書宣武靈皇後傳。
北史宣武靈皇後傳。
《禦覽》百四十。
) ☆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子攸。
彭城王勰第三子。
明帝時。
封武城縣公。
進封長樂王。
明帝崩。
爾朱榮立之為帝。
改元永安。
三年。
為爾朱兆所弑。
年二十四。
谥曰孝莊皇帝。
〉【臨終詩】 〖伽藍記曰:莊帝既誅爾朱榮。
右仆射爾朱世隆至高都。
立長廣王晔為主。
遣颍川王爾朱兆舉兵向京師。
大軍失利。
遂執帝還晉陽。
缢於三級寺。
帝臨崩作《詩》曰:〗 權去生道促。
憂來死路長。
懷恨出國門。
含悲入鬼鄉。
隧門一時閉。
幽庭豈複光。
思鳥吟青松。
哀風吹白楊。
昔來聞死苦。
何言身自當。
(○洛陽伽藍記一。
《詩紀》百八。
) ☆北魏節闵帝元恭〈恭。
字修業。
廣陵惠王羽之子。
正始中。
襲爵。
位給事黃門侍郎。
莊帝崩。
爾朱世隆等舉帝即位。
改元普泰。
二年。
為高歡所殺。
年二十。
〉【詩】 朱門久可患。
紫極非情玩。
颠覆立可待。
一年三易換。
時運正如此。
惟有修真觀。
(○魏書前廢帝紀。
北史節闵皇帝紀。
《詩紀》百八。
) 【聯句詩】 〖北史曰:普泰二年正月乙酉。
中書舍人元?獻酒肴。
帝因與元翌及孝通等兼奏弦管。
命?吹笛。
帝亦親和之。
因使元翌等嘲。
以酒為韻。
孝通曰雲雲。
帝曰:卿所謂壽。
豈容徒然。
便命酌酒賜孝通。
仍命更嘲。
不得中絕。
孝通即豎忠為韻。
?曰雲雲。
〗 既逢堯舜君。
願上萬年壽。
(孝通)平生好玄默。
慚為萬國首。
(帝) 聖主臨萬機。
享世永無窮。
(元?)豈唯被豐草。
方亦及昆蟲。
(孝通)朝賢既濟濟。
野苗又??。
(元翌)君臣體魚水。
書軌一華戎。
(帝)微臣信慶渥。
何以答華嵩。
(孝通○北史薛辯傳附孝通傳。
《詩紀》百八。
) ☆崔鴻〈鴻。
字彥鸾。
曆為彭城王國左常侍、尚書虞曹郎中、給事中兼祠部郎、鎮南行台長史、三公郎中、員外散騎常侍、中散大夫、司徒長史。
正光初。
撰高祖世宗起居注。
孝昌初。
拜給事黃門侍郎。
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
尋卒。
有《十六國春秋》一百二卷。
〉【詠寶劍詩】 寶劍出昆吾。
龜龍夾采珠。
五精初獻術。
千戶竟論都。
匣氣沖牛鬥。
山形轉鹿盧。
欲知天下貴。
持此問風胡。
(○《禦覽》三百四十四作梁崔鴻。
) ☆馮元興〈元興。
字子盛。
東魏郡肥鄉人。
仕為殿中郎。
遷侍讀。
普泰初為光祿大夫。
領中書舍人。
出除東郡太守卒。
〉【浮萍詩】 〖北史曰:元興世寒。
因元?之勢。
托其交道。
相為引用。
?既賜死。
興亦被廢。
乃為浮萍詩以自喻。
〗 有草生碧池。
無根綠(魏書作緣。
)水上。
脆弱惡風波。
危微苦驚浪。
(○魏書本傳。
北史本傳。
《詩紀》百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