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三十

關燈
百福随春酒。

    玉樽湛而獻。

    聰明作元後。

    安樂享延年。

    無疆臣拜手。

    四氣新元旦。

    萬壽初今朝。

    趨拜齊衮玉。

    鐘石變箫韶。

    日升等皇運。

    洪基邈日(樂府作且。

    )遙。

    (○《樂府詩集》十四。

    《詩紀》九十五。

    )  【需雅】〖八曲〗 農用八政食為元。

    播時百谷民所天。

    ?嘗郊社盡潔虔。

    燕飨饋食禮節宣。

    九功惟序登頌弦。

     感物而動物靡遂。

    大羹不和有遺味。

    非極口腹而行氣。

    節之民心殺攸貴。

    甯為禮本饔與饩。

     始諸飲食物之初。

    設卦觀象受以需。

    ?民乃粒有牲刍。

    自衛反魯删詩書。

    弋不射宿殺已祛。

     在昔哲王觀民志。

    庶羞百品因時備。

    為善不同同歸治。

    蔬膳菲食化始至。

    率物以躬行尊位。

     雅有洄酌風采蘋。

    蘊藻之菜非八珍。

    澗溪沼?貴先民。

    明信之德感人神。

    譬諸礻龠祭在西鄰。

     行葦之微猶勿踐。

    甯惟血氣無身剪。

    聖人之心微而顯。

    千裡之應出言善。

    況遂豚魚革前典。

    春酸夏苦冬(樂府作各。

    )有宜。

    筐莒钅奇釜備糗酏。

    (《詩紀》作馳。

    )逡巡揖讓诏司儀。

    卑高制節明等差。

    君臣之序正在斯。

    (○同上) 日月光華風四塞。

    規飨有序儀不忒。

    匪天私梁乃佑德。

    光被四表自南北。

    長世綴旒為下國。

    (○《樂府詩集》十四。

    《詩紀》九十五。

    ) 【雍雅】〖三曲〗 穆穆天子。

    時惟聖敬。

    濟濟群公。

    恭為德柄。

    為撤有典。

    膳夫是命。

    禮行?嘗。

    義光朝聘(當作騁。

    )神飨其德。

     民洽其慶。

     尚有和羹。

    既戒且平。

    亦有其?。

    (《詩紀》作酸。

    )亦惟克明。

    其?惟旅。

    其?惟成。

    百禮斯洽。

    三宥已行。

    明哉元首。

    ?駿其聲。

     戒食有章。

    卒食惟序。

    庭鳴金奏。

    凱收笾莒。

    客出以雍。

    撤以振羽。

    離磬乃作。

    和鐘備舉。

    濟濟威儀。

    ?皇々иね。

    (○《樂府詩集》十四。

    《詩紀》九十五。

    )  【相和歌辭】  【五音曲五首】 〖隋書樂志曰:梁有相和五引。

    三朝第一奏之。

    陳氏因焉。

    隋文帝開皇中。

    改五引為五音。

    唯迎氣於五郊降神奏之。

    月令所謂孟春其音角也。

    《唐書》樂志曰:五郊迎氣。

    各以月律而奏其音。

    蓋因隋舊制雲。

    〗  【角引】 萌生觸發。

    歲在春。

    鹹池始奏。

    德尚仁。

    {沾心}{滞心}以息。

    和且均。

    (○隋書音樂志。

    《樂府詩集》二十六。

    《詩紀》九十五。

    ) 【徵引】 執衡司事。

    宅離方。

    滔滔夏日。

    火德昌。

    八音備舉。

    樂無疆。

    (○同上) 【宮引】 八音資始。

    君五聲。

    興此(樂府作比。

    《詩紀》同。

    )和樂。

    感百精。

    優遊律呂。

    被鹹英。

    (○同上) 【商引】 司秋紀兌。

    奏西音。

    激揚鐘石。

    和瑟琴。

    風流福被。

    樂??。

    (○同上)  【羽引】  玄英紀運。

    冬冰折。

    (《詩紀》雲。

    一作坼。

    )物為音本。

    和且悅。

    窮高測深。

    長無絕。

    (○同上) 【相和六引】〖五曲〗蕭子雲〖隋書樂志曰:普通中。

    敕蕭子雲改諸歌辭為相和引。

    則依五音宮商角徵羽為第次。

    非随月次也。

    〗  【宮引】 宅中為君。

    聲之始。

    氣和而應。

    律生子。

    四宮既作。

    陰陽理。

    (○《樂府詩集》二十六。

    《詩紀》九十五。

    ) 【商引】 君臣數九。

    發涼風。

    三弦夷則。

    白藏通。

    克諧候管。

    和六同。

    (○同上) 【角引】  蟄蟲始振。

    音在斯。

    五聲六律。

    旋相為。

    韶繼夏心。

    備鹹池。

    (○同上)  【徵引】 朱明在離。

    日長至。

    候氣而動。

    徵為事。

    六樂成文。

    從之備。

    (○同上)  【羽引】  其音為物。

    登玄英。

    制留循(當作修。

    )短。

    位濁清。

    惟皇創則。

    和且平。

    (○同上) 【鼓吹曲辭】 【梁鼓吹曲十二首】沈約〖隋書樂志曰:鼓吹宋、齊并用漢曲。

    又充庭用十六曲。

    梁高祖乃去四曲。

    留其十二。

    合日時也。

    更制新歌。

    以述功德。

    〗  【木紀謝】 〖隋書樂志曰:漢第一曲朱鹭。

    改為木紀謝。

    言齊謝梁升也。

    〗 木紀謝。

    火(《類聚》作炎。

    樂儲雲。

    一作炎。

    )運昌。

    炳南陸。

    耀炎光。

    民去癸。

    鼎歸梁。

    鲛魚出。

    慶雲翔。

    ??五帝。

    轶三王。

    德無外。

    化溥将。

    仁蕩蕩。

    義湯湯。

    浸金石。

    達昊蒼。

    橫四海。

    被八荒。

    舞幹戚。

    垂衣裳。

    對天眷。

    坐嚴廊。

    胤有錫。

    祚無疆。

    風教遠。

    禮容盛。

    感人神。

    宣舞詠。

    降繁祉。

    延嘉慶。

    (○《樂府詩集》二十。

    《詩紀》九十五。

    又《類聚》四十二引昌、梁、王、荒四韻。

    廣《文選》十二引昌、梁、翔、将、湯、蒼、荒、裳、廊、疆、盛、詠、慶十三韻。

    ) 【賢首山】 〖漢第二曲思悲翁。

    改為賢首山。

    言武帝破魏軍於司部。

    肇王迹也。

    〗 賢首山。

    險而峻。

    乘岘(《類聚》作阻。

    )憑臨胡陣。

    騁奇謀。

    (樂府雲。

    一作谟。

    奮卒徒。

    斷白馬。

    塞飛狐。

    (《類聚》作孤。

    按宋本作狐。

    )殪日逐。

    殲骨都。

    刃谷蠡。

    馘林胡。

    草既潤。

    原亦塗。

    輪無反。

    幕有烏。

    掃殘孽。

    震戎逋。

    揚凱奏。

    展歡?。

    詠?犬杜。

    旋京吳。

    (○《樂府詩集》二十。

    廣《文選》十二作岘首山。

    《詩紀》九十六。

    又《類聚》四十二引峻、陣、徒、狐四韻。

    ) 【桐柏山】 〖漢第三曲艾如張。

    改為桐柏山。

    言武帝牧司。

    王業彌章也。

    〗 桐柏山。

    淮之首。

    肇基帝迹。

    遂光區有。

    大(《類聚》無大字。

    )震邊關。

    殪獯醜。

    農既勸。

    (《類聚》作歡。

    )民惟阜。

    穗充庭。

    稼盈畝。

    迨嘉辰。

    {?豕}芳糗。

    納寒場。

    為春酒。

    昭景福。

    介眉壽。

    天斯長。

    地斯久。

    化無極。

    功無朽。

    (○《樂府詩集》二十。

    廣《文選》十二。

    《詩紀》九十五。

    又《類聚》四十二引首、有、醜、阜四韻。

    ) 【道亡】 〖漢第四曲上之回。

    改為道亡。

    言東昏喪道。

    義師起樊鄧也。

    〗  道亡數極歸永元。

    悠悠兆庶盡含冤。

    沈河莫極皆無安。

    赴海誰授矯龍翰。

    自樊漢仙波流水清且瀾。

    救此倒懸拯塗炭。

    誓師劉旅赫靈斷。

    率茲八百驅十亂。

    登我聖明去(《類聚》、樂府作由。

    )多難。

    長夜杳冥忽雲旦。

    (○《樂府詩集》二十。

    《詩紀》九十五。

    又《類聚》四十二引元、冤、漢、亂、難五韻。

    ) 【忱】〖《類聚》作抗。

    〗威〖漢第五曲擁離。

    改為忱威。

    言破加湖。

    元勳建也。

    〗  忱(《類聚》作抗。

    )威授律命蒼兕。

    (《類聚》作光。

    樂府同。

    又注。

    一作鬼。

    )言薄加湖灌秋水。

    回瀾氵節汨(樂府作泊。

    )泛增雉。

    争河投岸掬盈指。

    犯刃嬰戈洞流矢。

    資此威(樂府、《詩紀》并雲。

    一作盛。

    )烈齊文軌。

    (○《樂府詩集》二十。

    《詩紀》九十五。

    又《類聚》四十二引光、水、軌三韻。

    ) 【漢東流】  〖漢第六曲戰城南。

    改為漢東流。

    言義師克魯山城也。

    〗 漢東流。

    江之?。

    逆徒蜂聚。

    旌旗紛蔽。

    仰(蔽仰二字。

    《類聚》倒誤。

    )震威靈。

    乘高騁銳。

    至仁解網。

    窮鳥入懷。

    因此龍躍。

    言登泰階。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二十。

    廣《文選》十二。

    《詩紀》九十五。

    )  【鶴樓峻】 〖漢第七曲巫山高改為鶴樓峻。

    言平郢城。

    兵威無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