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顧(《初學記》作願。
)循斬振(文苑作良。
)藻。
何用拟瓊瑤。
(○《類聚》六十五。
《初學記》二十四作從皇太子出玄圃詩。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萬花谷後二十五作庾肩吾詩。
《詩紀》八十。
) 【奉和泛舟漢水往萬山應教詩】 桂棹{沙木}(《初學記》作架。
文苑作沙。
)棠船。
飄揚橫大川。
映嚴沈水底。
激浪起雲邊。
迥(《初學記》作回。
文苑同。
注。
一作回。
)岸高花發。
春塘細柳(文苑作草。
)懸。
陪歌承睿賞。
接醴侍恩筵。
誰雲李與郭。
獨(文苑作蜀?。
)得似神仙。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詩紀》八十。
) 【山池應令詩】〖《詩紀》雲。
簡文有山池詩。
〗 阆苑秋光暮。
金塘牧(《詩紀》雲。
疑作收。
接馮校《類聚》宋本作收。
)潦清。
荷低芝蓋出。
浪湧燕舟輕。
逆湍流(《類聚》作留。
)棹唱。
帶谷聚笳聲。
野竹交臨浦。
山桐迥出城。
水逐雲峰暗。
寒随殿影生。
(○《類聚》九。
《詩紀》八十。
) 【奉使北徐州參丞禦詩】 炎農稱卷領。
唐勳載允恭。
猶将表世盛。
尚且号民(文苑雲。
集作人。
)從。
未如今聖主。
比德邁前蹤。
格天垂禮樂。
寰海置提封。
?榆諒昔社。
朱方有舊墉。
故鄉深帝念。
巡狩及時雍。
禁園(文苑作圍。
)周百裡。
離宮即九重。
浮橋還瀉(文苑作寫。
)渭。
抗(文苑作杭。
)殿本疏龍。
過沛追鄉飲。
歸宛盛禮容。
千金登禹膳。
萬壽獻堯鐘。
依然對白水。
眷言懷赤松。
回天随辇道。
駐日逐戈鋒。
路遠大風積。
山長佳氣濃。
年光正婉娩。
春樹轉豐茸。
竹葉含初箨。
(文苑雲。
集作筍。
)?枝發早?。
(文苑誤作筇。
)瑞木翻無鳥。
祥花更少蜂。
鹹英起雲鳳。
率舞間笙镛。
海鷗時出沒。
(文苑雲。
集作泛漾。
)江?覃乍?佥喁。
(文苑誤作吟。
)雲邊開鞏樹。
霧裡識?峰。
小人濫趨走。
虛薄愧無庸。
皇恩不可報。
河清徒易逢。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八十。
○逯按。
《說文》系傳引江?覃乍?佥喁一句。
) 【和衛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詩】〖《詩紀》雲。
簡文帝、王筠同賦。
〗 維城寄右戚。
巡警屬勤王。
南瞻通灞岸。
北眺指橫芒。
入漢飛延閣。
臨雲出(文苑作上。
)建章。
步逐天津遠。
城随秋夜長。
露槐落金氣。
風寮上新(文苑作塹。
)涼。
(○《類聚》二十八。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詩紀》八十。
) 【遊甑山詩】〖《詩紀》雲。
古詩類選作沈約者非。
〗 平子去(《類聚》作去子平。
文苑作子平去。
)已久。
馀風(文苑作光。
)今複追。
未必遊春草。
王孫自不歸。
路高村反出。
林長鳥更稀。
寒雲間(文苑作開。
)石起。
秋葉下山飛。
西河方閱訓。
讵得解朝衣。
(○文苑英華百五十九。
《詩紀》八十。
《類聚》七引追、歸、飛三韻。
) 【詠蔬圃堂詩】〖《詩紀》雲。
梁武帝有天安寺蔬圃堂。
〗 北宮(《類聚》作堂。
《詩紀》雲。
一作堂。
)多暇豫。
時駕總銮(《類聚》作鸾。
《初學記》同。
)镳。
路(《類聚》作?┅。
)靜繁葭(文苑作{艹沒}。
)撤。
(《類聚》作澈。
《初學記》同。
)輪移(《類聚》作輕。
)羽蓋飄。
臨空坐飛觀。
回首望浮橋。
風長曙(《類聚》作旦。
)鐘近。
地迥(《類聚》作回。
《初學記》作遠。
)洛城遙。
疏林不礙(《類聚》作得。
按當是礙之訛。
)日。
(文苑作目。
)涸浦暫通潮。
徒然等賓從。
并作愧群僚。
(○《類聚》六十三。
《初學記》二十四作賦詠疏圃堂詩。
文苑英華三百十四。
《詩紀》八十。
○逯按。
此詩《類聚》、《初學記》皆在堂部。
宮應作堂。
) 【尋周處士弘讓詩】 試逐(《類聚》誤作遂。
)赤松遊。
披林對一丘。
梨(庾集作黎。
)紅大谷晚。
桂白小山秋。
石鏡菱花發。
桐門琴曲愁。
(文苑雲。
集作曲道。
《詩紀》雲。
一作遒。
)泉飛疑度雨。
雲積似重樓。
王孫若不去。
山中定可留。
(○《類聚》三十六。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作庾信。
注。
見《類聚》。
庾子山集五。
《詩紀》八十。
) 【賦得嵇叔夜詩】 山林重明滅。
風月臨嚣塵。
著書惟隐士。
談玄止谷神。
雁重翻傷性。
蠶寒更養身。
廣陵馀故曲。
山陽有舊鄰。
俗儉甯妨患。
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
無以助庖人。
(○《類聚》三十六。
《詩紀》八十。
) 【和太子重雲殿受戒詩】 皇明執東曜。
帝?居北辰。
小乘開治道。
大覺拯蒼民。
殊途同義路。
分流合智津。
傳香引上德。
列伎進名臣。
連閣翻如畫。
圖雲更似真。
鏡山銜殿影。
梅梁落梵塵。
苑桂恒留雪。
天花不待春。
萬年逢瑞應。
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
豆火欲燃薪。
重善終無服。
(《詩紀》雲。
一作無論報。
)輕毛庶有因。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八十。
) 【詠同泰寺浮圖詩】〖和簡文。
下同。
〗 望園臨柰苑。
王城對邺宮。
還從飛閣内。
遙見崛山中。
(《詩紀》雲。
崛山。
耆崛山也。
)天衣疑拂石。
鳳翅欲淩空。
雲甍猶帶雨。
蓮井不生桐。
盤承雲表露。
鈴搖天上風。
月出琛含采。
(《類聚》作水。
)天晴幡帶虹。
周星疑更落。
漢夢似今通。
我後情(《類聚》作懷。
)初照。
不與伊川同。
方應捧馬出。
永得離塵蒙。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八十。
) 【賽漢高廟詩】 昔在唐山曲。
今承紫貝(文苑作月。
)壇。
甯知臨楚岸。
非複望長安。
野曠秋先(文苑作光。
)動。
林高葉早殘。
塵飛遠騎沒。
日徙(《詩紀》雲。
一作過。
)半峰寒。
徒然仰成誦。
終用試才難。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八十。
又《類聚》三十八作漢高廟詩。
引壇、安、寒三韻。
) 【亂後經夏禹廟詩】 金簡泥初發。
龍門鑿始通。
配天不失舊。
為魚微此功。
林堂上偃蹇。
山殿下穹隆。
(文苑作窮窿。
)侵雲似天阙。
照水類河宮。
神來導赤豹。
仙女(文苑作去。
)擁飛鴻。
松龛撤暮俎。
棗迳落寒叢。
仙舟還入鏡。
玉軸更乘空。
去國嗟行邁。
離居泣轉蓬。
月起吾(《類聚》作吳。
《詩紀》雲。
一作吳。
文苑作關。
)山北。
星臨天漢中。
(文苑作東。
)申胥猶(文苑作獨。
)有志。
荀息本懷忠。
待見攙槍滅。
歸來松柏桐。
(文苑作同。
○《類聚》三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八十。
) 【亂後行經吳郵亭詩】〖《詩紀》雲。
外編作庾信者非。
〗 郵亭一回望。
風塵千裡昏。
青袍異春草。
白馬即吳門。
獯戎鲠(《類聚》作鞭。
)伊洛。
雜種亂に(文苑作軒。
)轅。
辇道同(文苑作通。
)關塞。
王城似太(文苑作大。
)原。
休明鼎尚重。
秉禮國猶存。
殷牖多雖赜。
堯城史轉尊。
泣血悲東走。
橫戈念北奔。
方憑七廟略。
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
天道共誰論。
(《詩紀》雲。
禦亭。
吳大帝所建。
在晉陵。
今作郵。
誤也。
○《類聚》三十四。
文苑英華三百十五。
《詩紀》八十。
) 【經陳思王墓詩】 公子獨
顧(《初學記》作願。
)循斬振(文苑作良。
)藻。
何用拟瓊瑤。
(○《類聚》六十五。
《初學記》二十四作從皇太子出玄圃詩。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萬花谷後二十五作庾肩吾詩。
《詩紀》八十。
) 【奉和泛舟漢水往萬山應教詩】 桂棹{沙木}(《初學記》作架。
文苑作沙。
)棠船。
飄揚橫大川。
映嚴沈水底。
激浪起雲邊。
迥(《初學記》作回。
文苑同。
注。
一作回。
)岸高花發。
春塘細柳(文苑作草。
)懸。
陪歌承睿賞。
接醴侍恩筵。
誰雲李與郭。
獨(文苑作蜀?。
)得似神仙。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
《詩紀》八十。
) 【山池應令詩】〖《詩紀》雲。
簡文有山池詩。
〗 阆苑秋光暮。
金塘牧(《詩紀》雲。
疑作收。
接馮校《類聚》宋本作收。
)潦清。
荷低芝蓋出。
浪湧燕舟輕。
逆湍流(《類聚》作留。
)棹唱。
帶谷聚笳聲。
野竹交臨浦。
山桐迥出城。
水逐雲峰暗。
寒随殿影生。
(○《類聚》九。
《詩紀》八十。
) 【奉使北徐州參丞禦詩】 炎農稱卷領。
唐勳載允恭。
猶将表世盛。
尚且号民(文苑雲。
集作人。
)從。
未如今聖主。
比德邁前蹤。
格天垂禮樂。
寰海置提封。
?榆諒昔社。
朱方有舊墉。
故鄉深帝念。
巡狩及時雍。
禁園(文苑作圍。
)周百裡。
離宮即九重。
浮橋還瀉(文苑作寫。
)渭。
抗(文苑作杭。
)殿本疏龍。
過沛追鄉飲。
歸宛盛禮容。
千金登禹膳。
萬壽獻堯鐘。
依然對白水。
眷言懷赤松。
回天随辇道。
駐日逐戈鋒。
路遠大風積。
山長佳氣濃。
年光正婉娩。
春樹轉豐茸。
竹葉含初箨。
(文苑雲。
集作筍。
)?枝發早?。
(文苑誤作筇。
)瑞木翻無鳥。
祥花更少蜂。
鹹英起雲鳳。
率舞間笙镛。
海鷗時出沒。
(文苑雲。
集作泛漾。
)江?覃乍?佥喁。
(文苑誤作吟。
)雲邊開鞏樹。
霧裡識?峰。
小人濫趨走。
虛薄愧無庸。
皇恩不可報。
河清徒易逢。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八十。
○逯按。
《說文》系傳引江?覃乍?佥喁一句。
) 【和衛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詩】〖《詩紀》雲。
簡文帝、王筠同賦。
〗 維城寄右戚。
巡警屬勤王。
南瞻通灞岸。
北眺指橫芒。
入漢飛延閣。
臨雲出(文苑作上。
)建章。
步逐天津遠。
城随秋夜長。
露槐落金氣。
風寮上新(文苑作塹。
)涼。
(○《類聚》二十八。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詩紀》八十。
) 【遊甑山詩】〖《詩紀》雲。
古詩類選作沈約者非。
〗 平子去(《類聚》作去子平。
文苑作子平去。
)已久。
馀風(文苑作光。
)今複追。
未必遊春草。
王孫自不歸。
路高村反出。
林長鳥更稀。
寒雲間(文苑作開。
)石起。
秋葉下山飛。
西河方閱訓。
讵得解朝衣。
(○文苑英華百五十九。
《詩紀》八十。
《類聚》七引追、歸、飛三韻。
) 【詠蔬圃堂詩】〖《詩紀》雲。
梁武帝有天安寺蔬圃堂。
〗 北宮(《類聚》作堂。
《詩紀》雲。
一作堂。
)多暇豫。
時駕總銮(《類聚》作鸾。
《初學記》同。
)镳。
路(《類聚》作?┅。
)靜繁葭(文苑作{艹沒}。
)撤。
(《類聚》作澈。
《初學記》同。
)輪移(《類聚》作輕。
)羽蓋飄。
臨空坐飛觀。
回首望浮橋。
風長曙(《類聚》作旦。
)鐘近。
地迥(《類聚》作回。
《初學記》作遠。
)洛城遙。
疏林不礙(《類聚》作得。
按當是礙之訛。
)日。
(文苑作目。
)涸浦暫通潮。
徒然等賓從。
并作愧群僚。
(○《類聚》六十三。
《初學記》二十四作賦詠疏圃堂詩。
文苑英華三百十四。
《詩紀》八十。
○逯按。
此詩《類聚》、《初學記》皆在堂部。
宮應作堂。
) 【尋周處士弘讓詩】 試逐(《類聚》誤作遂。
)赤松遊。
披林對一丘。
梨(庾集作黎。
)紅大谷晚。
桂白小山秋。
石鏡菱花發。
桐門琴曲愁。
(文苑雲。
集作曲道。
《詩紀》雲。
一作遒。
)泉飛疑度雨。
雲積似重樓。
王孫若不去。
山中定可留。
(○《類聚》三十六。
文苑英華二百三十作庾信。
注。
見《類聚》。
庾子山集五。
《詩紀》八十。
) 【賦得嵇叔夜詩】 山林重明滅。
風月臨嚣塵。
著書惟隐士。
談玄止谷神。
雁重翻傷性。
蠶寒更養身。
廣陵馀故曲。
山陽有舊鄰。
俗儉甯妨患。
才多反累身。
寄言山吏部。
無以助庖人。
(○《類聚》三十六。
《詩紀》八十。
) 【和太子重雲殿受戒詩】 皇明執東曜。
帝?居北辰。
小乘開治道。
大覺拯蒼民。
殊途同義路。
分流合智津。
傳香引上德。
列伎進名臣。
連閣翻如畫。
圖雲更似真。
鏡山銜殿影。
梅梁落梵塵。
苑桂恒留雪。
天花不待春。
萬年逢瑞應。
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
豆火欲燃薪。
重善終無服。
(《詩紀》雲。
一作無論報。
)輕毛庶有因。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八十。
) 【詠同泰寺浮圖詩】〖和簡文。
下同。
〗 望園臨柰苑。
王城對邺宮。
還從飛閣内。
遙見崛山中。
(《詩紀》雲。
崛山。
耆崛山也。
)天衣疑拂石。
鳳翅欲淩空。
雲甍猶帶雨。
蓮井不生桐。
盤承雲表露。
鈴搖天上風。
月出琛含采。
(《類聚》作水。
)天晴幡帶虹。
周星疑更落。
漢夢似今通。
我後情(《類聚》作懷。
)初照。
不與伊川同。
方應捧馬出。
永得離塵蒙。
(○《類聚》七十六。
《詩紀》八十。
) 【賽漢高廟詩】 昔在唐山曲。
今承紫貝(文苑作月。
)壇。
甯知臨楚岸。
非複望長安。
野曠秋先(文苑作光。
)動。
林高葉早殘。
塵飛遠騎沒。
日徙(《詩紀》雲。
一作過。
)半峰寒。
徒然仰成誦。
終用試才難。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八十。
又《類聚》三十八作漢高廟詩。
引壇、安、寒三韻。
) 【亂後經夏禹廟詩】 金簡泥初發。
龍門鑿始通。
配天不失舊。
為魚微此功。
林堂上偃蹇。
山殿下穹隆。
(文苑作窮窿。
)侵雲似天阙。
照水類河宮。
神來導赤豹。
仙女(文苑作去。
)擁飛鴻。
松龛撤暮俎。
棗迳落寒叢。
仙舟還入鏡。
玉軸更乘空。
去國嗟行邁。
離居泣轉蓬。
月起吾(《類聚》作吳。
《詩紀》雲。
一作吳。
文苑作關。
)山北。
星臨天漢中。
(文苑作東。
)申胥猶(文苑作獨。
)有志。
荀息本懷忠。
待見攙槍滅。
歸來松柏桐。
(文苑作同。
○《類聚》三十八。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八十。
) 【亂後行經吳郵亭詩】〖《詩紀》雲。
外編作庾信者非。
〗 郵亭一回望。
風塵千裡昏。
青袍異春草。
白馬即吳門。
獯戎鲠(《類聚》作鞭。
)伊洛。
雜種亂に(文苑作軒。
)轅。
辇道同(文苑作通。
)關塞。
王城似太(文苑作大。
)原。
休明鼎尚重。
秉禮國猶存。
殷牖多雖赜。
堯城史轉尊。
泣血悲東走。
橫戈念北奔。
方憑七廟略。
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
天道共誰論。
(《詩紀》雲。
禦亭。
吳大帝所建。
在晉陵。
今作郵。
誤也。
○《類聚》三十四。
文苑英華三百十五。
《詩紀》八十。
) 【經陳思王墓詩】 公子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