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二十

關燈
楚。

    值雪已迷群。

    驚風複失侶。

    (○《樂府詩集》五十八。

    文苑英華二百六作烏栖曲。

    《詩紀》六十七。

    ○逯按。

    樂府是。

    )  【生别離】  别離(樂府作離别。

    )四弦聲。

    相思雙笛引。

    一去十三年。

    複無好音(文苑作數書。

    注雲。

    一作好音。

    )信。

    (○文苑英華二百二。

    《樂府詩集》七十二。

    《詩紀》六十七。

    ) 【夜夜曲】 北鬥闌幹去。

    夜夜心獨傷。

    月輝橫射枕。

    燈光半隐床。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七十六作沈約。

    《詩紀》六十七。

    ○逯按。

    玉台七已有簡文和沈約夜夜曲。

    則此篇自以作沈約者為是。

    玉台蓋誤。

    ) 【春江曲】〖《樂府詩集》作春江行。

    〗 客行隻念路。

    相争(玉台作将。

    )度京(玉台作江。

    )口。

    誰知堤上人。

    拭淚空搖手。

    (○玉台新詠十。

    《樂府詩集》七十六。

    《詩紀》六十七。

    ) 【桃花曲】 但使新花豔。

    得間美人簪。

    何須論後實。

    怨結子瑕心。

    (○《樂府詩集》七十七。

    《詩紀》七十七。

    ) 【樹中草】 幸有青袍色。

    聊因翠幄凋。

    雖間珊瑚蒂。

    非是合歡條。

    (○《樂府詩集》七十七。

    《詩紀》七十七。

    ) 【上留田行】〖以下七言。

    〗  正月土膏初欲發。

    天馬照耀動農祥。

    田家鬥酒群相勞。

    為歌長安金鳳凰。

    (○文苑英華二百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八。

    《詩紀》六十七。

    ) 【烏夜啼】  綠草庭中望明月。

    碧玉堂裡對金鋪。

    鳴弦搗捩(文苑誤作淚。

    )發初異。

    挑琴欲吹衆曲殊。

    不疑三足朝含影。

    直言九子夜相呼。

    羞言獨眠枕下淚。

    (樂府、《詩紀》作流。

    )托道單栖城上烏。

    (○文苑英華二百六。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六十七。

    ) 【烏栖曲四首】 芙蓉作船絲作纟乍。

    北鬥橫天月将落。

    采桑(玉台作蓮。

    《類聚》同。

    )渡(《類聚》作度。

    )頭礙(《詩紀》作拟。

    )黃河。

    郎今欲渡畏風波。

    (○玉台新詠九。

    《類聚》四十二。

    《樂府詩集》四聲下八。

    《詩紀》六十七。

    ) 浮雲似帳月成(《類聚》作如。

    樂府、《詩紀》同。

    文苑雲。

    一作如。

    )鈎。

    那能夜夜南陌頭。

    (《類聚》作遊。

    文苑雲。

    一作遊。

    )宜城醞酒(玉台作醢酒。

    《類聚》作投酒。

    樂府、《詩紀》并作投泊。

    按。

    當為?殳酒。

    )今行(文苑作夜。

    又注雲。

    一作宜城投泊今行。

    )熟。

    停鞍系馬(《類聚》作莫惜停鞍。

    文苑、樂府、《詩紀》同。

    文苑又注。

    一作停鞍系馬。

    )暫栖宿。

    (○玉台新詠九。

    《類聚》四十二。

    文苑英華二百六。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六十七。

    ) 青牛丹毂七香車。

    可憐今夜宿倡家。

    倡家高樹烏欲栖。

    羅帏翠帳(文苑作被。

    )向(樂府作任。

    文苑雲。

    一作任。

    )君低。

    (○同上)  織成屏風金(玉台作銀。

    )屈膝。

    牛唇玉面燈前出。

    相看氣息(文苑作意思。

    )望君憐。

    誰能含羞不自(文苑作向。

    )前。

    (○同上)  【采菊篇】 月(文苑作日。

    )精麗草散秋株。

    洛陽少(文苑作小。

    )婦絕妍姝。

    相呼(文苑作喚。

    樂府同。

    又注。

    一作呼。

    )提筐采菊珠。

    朝起露濕沾羅襦。

    東方千騎從骊駒。

    更(樂府作豈。

    《詩紀》雲。

    一作豈。

    )不下山逢故夫。

    (○文苑英華二百八。

    《樂府詩集》六十四。

    《詩紀》六十七。

    )  【東飛伯勞歌二首】〖一雲紹古歌。

    ○《詩紀》雲。

    劉孝威拟古應教别見。

    〗 翻階蛱蝶戀花情。

    容華飛燕相逢迎。

    誰家總角歧路陰。

    裁紅點翠愁人心。

    天窗绮井暧(文宛作暖。

    樂府同。

    )徘徊。

    珠簾玉箧明鏡台。

    可憐年幾十三四。

    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楊柳垂。

    含情弄态兩相知。

    (○文苑英華二百三作紹古歌。

    《樂府詩集》六十八。

    《詩紀》六十七。

    ) 西飛迷雀東羁(文苑雲。

    一作飛。

    )雉。

    倡樓秦女乍相值。

    (樂府作随。

    )誰家妖(文苑作夭。

    )麗鄰中止。

    輕妝薄粉光闾裡。

    網戶(文苑雲。

    一作洞房。

    )珠綴曲瓊鈎。

    芳茵翠被香氣流。

    少年年幾方三六。

    含嬌聚态傾人目。

    馀香落蕊坐相催。

    可憐絕世為誰媒。

    (○同上) 【雞鳴篇】〖○以下雜言。

    〗 埘雞識将曙。

    長鳴高樹颠。

    啄葉疑障(《類聚》作彰。

    )羽。

    排花強欲前。

    意氣多驚舉。

    飄?獨無侶。

    陳思助鬥協狸膏。

    後阝昭妒敵安金距。

    丹山可愛有鳳凰。

    金門飛舞有鴛鴦。

    何如五德美。

    豈勝千裡翔。

    (○《類聚》九十一作雞鳴詩。

    《樂府詩集》二十八作劉孝威。

    《詩紀》六十七。

    ) 【度關山】 關山遠可度。

    遠度複難思。

    直指遮歸道。

    都護總前期。

    力農争地利。

    轉戰逐天時。

    材官蹶張皆命中。

    弘農越騎盡搴旗。

    搴旗遠不息。

    允虜何窮極。

    狼居一封難再睹。

    阏氏永去無容色。

    銳氣且橫行。

    朱旗亂日精。

    先屠光祿塞。

    卻破夫人城。

    凱歌還舊裡。

    非是炫轼名。

    (文苑作凱歌歸舊還。

    今日是功名。

    又注。

    一作凱歌還舊裡。

    非是炫功名。

    ○《類聚》四十二作渡關山行。

    文苑英華百九十八。

    《樂府詩集》二十七。

    《詩紀》六十七。

    )  【江南弄三首】〖《詩紀》雲。

    玉台新本、樂府、英華并作昭明。

    今從藝文作簡文。

    ○逯按。

    玉台舊刻稱簡文為皇太子。

    後人遂謬以為昭明。

    故諸詩系名多錯互也。

    〗 【江南曲】 〖和雲。

    陽春路。

    時使佳人度。

    〗 枝(文苑作桂。

    )中上春并歸。

    長揚掃(文苑作拂。

    )地桃花飛。

    清風吹人光照衣。

    光照衣。

    (文苑缺以上三字。

    )景将夕。

    擲黃金。

    留上客。

    (○《類聚》四十二。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五十。

    《詩紀》六十七。

    ) 【龍笛曲】  〖和雲。

    江南岸。

    真能下翔鳳。

    (《類聚》作江真弄。

    真态翔鳳。

    陽春台。

    同去複同來。

    )〗  金門玉堂臨水居。

    一?一笑千萬馀。

    遊子去還願莫疏。

    願莫疏。

    意何極。

    雙鴛鴦。

    兩相意。

    (○《樂府詩集》五十作梁昭明太子。

    《詩紀》六十七。

    ) 【采蓮曲】 〖和雲。

    采蓮歸。

    渌水好沾衣。

    〗 桂楫蘭桡浮碧水。

    江花玉面兩相似。

    蓮疏藕折香風起。

    香風起。

    白日低。

    采蓮曲。

    使君迷。

    (○《樂府詩集》五十作梁昭明太子。

    《詩紀》六十七。

    ○逯按。

    文苑英華二百八引梁簡文帝曲與此少異。

    曲辭雲。

    采蓮歸。

    綠水好沾衣。

    桂舟蘭桡浮江花。

    江水玉面兩相似。

    蓮疏藕折香風起。

    白日低。

    采蓮曲。

    使君迷。

    江花下又注。

    一作碧水。

    ) 【淫豫歌】 淫豫大如服。

    瞿塘不可觸。

    金沙浮轉多。

    桂浦忌經過。

    (○《樂府詩集》八十六。

    梁簡文帝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