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詩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
注雲。
集作何。
)悠悠。
淩朝(《類聚》作陵潮。
文苑雲。
集作湖日。
)憩枉(《類聚》作杜。
)渚。
薄(《類聚》作泊。
)暮遵江洲。
君住(文苑作往。
)青門(文苑作山。
注雲。
《類聚》、集本并作居住青門上。
)上。
我發霸陵頭。
相思自有處。
春風明月樓。
(文苑作明月清風樓。
注雲。
集作風月在南樓。
《詩紀》雲。
一作明月清風樓。
○《類聚》三十一。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詩紀》八十二。
) 整棹北川湄。
迥首望城邑。
林疏風至少。
山高雲度急。
共懷萬裡心。
各作千行泣。
欲見終無緣。
思君空伫立。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詩紀》八十二。
) 舉首川之折。
(《詩紀》雲。
當作沂。
)離鴻四向飛。
子憐三湘薛。
(《說文》。
薛與薛同。
莎也。
)我憶五陵薇。
但使同嘉(文苑作喜。
注雲。
疑作嘉。
)遁。
何必共輕肥。
思君美如玉。
不覺淚沾衣。
(○同上) 【贈鮑舂陵别詩】 落葉思紛紛。
蟬聲猶可聞。
水中千丈月。
山上萬重雲。
海鴻來倏(文苑作往。
注雲。
疑。
)去。
林花合複分。
所憂别離意。
白露下沾裙。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八十二。
) 【别王謙詩】 嚴光不逐(《類聚》誤作遂。
)世。
流轉任飛蓬。
欲還天台嶺。
不狎甘泉宮。
離歌玉弦絕。
别酒金卮空。
倘遺故人念。
仆在東山東。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八十二。
) 【奉使廬陵詩】 怅然不自怡。
(《類聚》作悟。
)端憂坐(文苑作生。
)漠漠。
風急雁毛斷。
冰堅馬蹄(《類聚》作迹。
)落。
客子饑寒多。
江上衣裝薄。
何當報恩罷。
驅車還北郭。
(○《類聚》二十七作使廬陵詩。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八十二。
) 【迎柳吳興道中詩】 閉閉日西靡。
客念已蹉跎。
長風倒危葉。
輕練網寒波。
白雲光彩麗。
青松意氣多。
所言飽恩德。
忘我北山蘿。
(○《類聚》二十八。
《詩紀》八十二。
) 【至湘洲望南嶽詩】 重波淪且直。
連山糾複紛。
鳥飛不複見。
風聲猶可聞。
胧胧樹裡月。
飄飄水上雲。
長安遠如此。
無緣得報君。
(○文苑英華百六十。
《詩紀》八十二。
) 【登二妃廟詩】 朝雲亂入(《詩紀》雲。
當作人。
)目。
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
采荇洞庭腹。
故以輕薄好。
千裡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
江上葳蕤竹。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八十二。
) 【詠懷詩二首】 仆本報恩人。
走馬救東秦。
黃龍暗迢遞。
青泥寒苦辛。
野戰劍鋒盡。
攻城才智貧。
唯馀一死在。
留持贈主人。
(○《類聚》二十六。
《詩紀》八十二。
) 元淑勢位卑。
長卿宦情寡。
二頃且營田。
三錢聊飲馬。
懸風白雲上。
挂月青山下。
心中欲有言。
未得忘言者。
(同上) 【和蕭洗馬子顯古意詩六首】 賤妾思不堪。
采桑渭城南。
帶減連枝繡。
發亂鳳凰?。
(《類聚》或作簪。
文苑同。
《詩紀》雲。
一作簪。
)花舞依長簿。
(玉台作衣裳薄。
)蛾(《類聚》或作鵝。
《詩紀》雲。
一作鵝。
)飛愛綠(《類聚》或作渌。
文苑雲。
一作渌。
)潭。
無由報君信。
(玉台作此。
《類聚》或同。
)流涕向春蠶。
(玉台新詠六。
《類聚》三十二。
又八十八作采桑詩。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樂府詩集》二十八作采桑。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妾本倡家女。
出入魏王宮。
既得承雕辇。
亦在更衣中。
蓮花銜青雀。
寶粟钿金蟲。
猶言不得意。
流涕憶遼東。
(○玉台新詠六。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春草可攬(玉台作攏可。
)結。
妾心正斷絕。
綠鬓愁中改。
紅顔啼裡滅。
非獨淚成珠。
亦見珠成血。
願為飛鵲(《詩紀》雲。
一作雙鹄。
)鏡。
翩翩照離别。
(○玉台新詠六。
《類聚》三十二。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何處報君書。
隴右五歧路。
淚研兔枝墨。
筆染鵝毛素。
碧浮孟渚水。
香下洞庭路。
應歸遂不歸。
芳春空擲度。
(○玉台新詠六。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妾家橫塘北。
發豔小長幹。
(《類聚》作安。
)花钗玉腕(《類聚》作宛。
《詩紀》同。
)轉。
珠繩金絡丸。
(《類聚》作纨。
《詩紀》雲。
又注。
一作凡。
)幂ャ懸丹(玉台作青。
《詩紀》雲。
一作青。
)鳳。
逶迤搖白團。
誰堪久(《類聚》作分。
《詩紀》同。
)見此。
含恨不相看。
(《類聚》作能言。
《詩紀》同。
又注。
一作誰堪久見此。
含恨不相看。
○玉台新詠六。
《類聚》十八。
《詩紀》十八。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匈奴數欲盡。
仆在玉門關。
蓮花穿劍锷。
秋月掩刀環。
春機思(玉台作鳴。
文苑同。
《詩紀》雲。
一作鳴。
)窈窕。
夏鳥
注雲。
集作何。
)悠悠。
淩朝(《類聚》作陵潮。
文苑雲。
集作湖日。
)憩枉(《類聚》作杜。
)渚。
薄(《類聚》作泊。
)暮遵江洲。
君住(文苑作往。
)青門(文苑作山。
注雲。
《類聚》、集本并作居住青門上。
)上。
我發霸陵頭。
相思自有處。
春風明月樓。
(文苑作明月清風樓。
注雲。
集作風月在南樓。
《詩紀》雲。
一作明月清風樓。
○《類聚》三十一。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詩紀》八十二。
) 整棹北川湄。
迥首望城邑。
林疏風至少。
山高雲度急。
共懷萬裡心。
各作千行泣。
欲見終無緣。
思君空伫立。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詩紀》八十二。
) 舉首川之折。
(《詩紀》雲。
當作沂。
)離鴻四向飛。
子憐三湘薛。
(《說文》。
薛與薛同。
莎也。
)我憶五陵薇。
但使同嘉(文苑作喜。
注雲。
疑作嘉。
)遁。
何必共輕肥。
思君美如玉。
不覺淚沾衣。
(○同上) 【贈鮑舂陵别詩】 落葉思紛紛。
蟬聲猶可聞。
水中千丈月。
山上萬重雲。
海鴻來倏(文苑作往。
注雲。
疑。
)去。
林花合複分。
所憂别離意。
白露下沾裙。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八十二。
) 【别王謙詩】 嚴光不逐(《類聚》誤作遂。
)世。
流轉任飛蓬。
欲還天台嶺。
不狎甘泉宮。
離歌玉弦絕。
别酒金卮空。
倘遺故人念。
仆在東山東。
(○《類聚》二十九。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八十二。
) 【奉使廬陵詩】 怅然不自怡。
(《類聚》作悟。
)端憂坐(文苑作生。
)漠漠。
風急雁毛斷。
冰堅馬蹄(《類聚》作迹。
)落。
客子饑寒多。
江上衣裝薄。
何當報恩罷。
驅車還北郭。
(○《類聚》二十七作使廬陵詩。
文苑英華二百九十六。
《詩紀》八十二。
) 【迎柳吳興道中詩】 閉閉日西靡。
客念已蹉跎。
長風倒危葉。
輕練網寒波。
白雲光彩麗。
青松意氣多。
所言飽恩德。
忘我北山蘿。
(○《類聚》二十八。
《詩紀》八十二。
) 【至湘洲望南嶽詩】 重波淪且直。
連山糾複紛。
鳥飛不複見。
風聲猶可聞。
胧胧樹裡月。
飄飄水上雲。
長安遠如此。
無緣得報君。
(○文苑英華百六十。
《詩紀》八十二。
) 【登二妃廟詩】 朝雲亂入(《詩紀》雲。
當作人。
)目。
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
采荇洞庭腹。
故以輕薄好。
千裡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
江上葳蕤竹。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
《詩紀》八十二。
) 【詠懷詩二首】 仆本報恩人。
走馬救東秦。
黃龍暗迢遞。
青泥寒苦辛。
野戰劍鋒盡。
攻城才智貧。
唯馀一死在。
留持贈主人。
(○《類聚》二十六。
《詩紀》八十二。
) 元淑勢位卑。
長卿宦情寡。
二頃且營田。
三錢聊飲馬。
懸風白雲上。
挂月青山下。
心中欲有言。
未得忘言者。
(同上) 【和蕭洗馬子顯古意詩六首】 賤妾思不堪。
采桑渭城南。
帶減連枝繡。
發亂鳳凰?。
(《類聚》或作簪。
文苑同。
《詩紀》雲。
一作簪。
)花舞依長簿。
(玉台作衣裳薄。
)蛾(《類聚》或作鵝。
《詩紀》雲。
一作鵝。
)飛愛綠(《類聚》或作渌。
文苑雲。
一作渌。
)潭。
無由報君信。
(玉台作此。
《類聚》或同。
)流涕向春蠶。
(玉台新詠六。
《類聚》三十二。
又八十八作采桑詩。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
《樂府詩集》二十八作采桑。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妾本倡家女。
出入魏王宮。
既得承雕辇。
亦在更衣中。
蓮花銜青雀。
寶粟钿金蟲。
猶言不得意。
流涕憶遼東。
(○玉台新詠六。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春草可攬(玉台作攏可。
)結。
妾心正斷絕。
綠鬓愁中改。
紅顔啼裡滅。
非獨淚成珠。
亦見珠成血。
願為飛鵲(《詩紀》雲。
一作雙鹄。
)鏡。
翩翩照離别。
(○玉台新詠六。
《類聚》三十二。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何處報君書。
隴右五歧路。
淚研兔枝墨。
筆染鵝毛素。
碧浮孟渚水。
香下洞庭路。
應歸遂不歸。
芳春空擲度。
(○玉台新詠六。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妾家橫塘北。
發豔小長幹。
(《類聚》作安。
)花钗玉腕(《類聚》作宛。
《詩紀》同。
)轉。
珠繩金絡丸。
(《類聚》作纨。
《詩紀》雲。
又注。
一作凡。
)幂ャ懸丹(玉台作青。
《詩紀》雲。
一作青。
)鳳。
逶迤搖白團。
誰堪久(《類聚》作分。
《詩紀》同。
)見此。
含恨不相看。
(《類聚》作能言。
《詩紀》同。
又注。
一作誰堪久見此。
含恨不相看。
○玉台新詠六。
《類聚》十八。
《詩紀》十八。
《詩紀》八十二作古意。
) 匈奴數欲盡。
仆在玉門關。
蓮花穿劍锷。
秋月掩刀環。
春機思(玉台作鳴。
文苑同。
《詩紀》雲。
一作鳴。
)窈窕。
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