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危轍。
愧茲山陽燕。
空此河陽别。
平原十日飲。
中散千裡遊。
渤海方淫(《類聚》作流。
)滞。
宜城誰獻酬。
屏居南山下。
臨此歲方秋。
惜哉時不與。
日暮無輕舟。
(○《文選》三十六。
《詩紀》六十二。
又《類聚》三十一作奉答内兄顧希叔詩。
引第五章。
) ☆劉繪〈繪。
字士章。
彭城人。
初為齊高帝行參軍。
曆位中書郎。
竟陵王開西邸。
繪為後進領袖。
梁武帝蕭衍起兵。
朝廷以繪持節督四州軍事。
東昏殒。
城内遣繪及範雲送首詣梁王。
轉大司馬從事中郎。
中興二年卒。
年四十五。
有集十卷。
〉【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二首】 【巫山高】 高唐(本集作堂。
文苑作山。
)與巫山。
參差郁相望。
灼爍在雲間。
氛氲出霞(樂府雲。
一作雲。
)上。
散雨收夕台。
行雲卷晨障。
(本集作帳。
文苑同。
)出沒不易期。
婵娟以(樂府作似。
注雲。
一作以。
)怅惆。
(○謝宣城詩集二。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十七。
《詩紀》六十二。
) 【有所思】 别離安可再。
而我(文苑雲。
一作佳人。
)更重之。
佳人不相見。
明月空在帷。
共銜(《詩紀》作禦。
)滿堂酌。
獨斂向隅眉。
中心亂如雪。
甯知有所思。
(○謝宣城詩集二。
《類聚》四十一作有所思行。
文苑英華二百二。
《樂府詩集》十七。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四。
《詩紀》六十二。
) 【餞謝文學離夜詩】 汀洲千裡芳。
朝雲萬裡色。
悠然在天隅。
之子去安極。
春潭無與窺。
秋台誰共(謝集、《文選》補遺作共誰。
)陟。
不見一佳人。
徒望西飛翼。
(○謝宣城詩集四作餞謝文學。
古文苑四。
《文選》補遺三十四。
《詩紀》六十二。
) 【入琵琶峽望積布矶呈玄晖詩】 江山信多美。
此地最為神。
以茲峰石麗。
重在芳樹春。
照爛虹霓雜。
交錯錦繡陳。
差池若燕羽。
﹀{山刀}似龍鱗。
卻瞻了非向。
前觀已(謝集作複已。
)複新。
翠微上虧景。
青莎下拂津。
?嚴如刻削。
可望不可親。
昔途首遐路。
未獲究清塵。
誓将返初服。
歲暮請為鄰。
(○謝宣城詩集四作入琵琶峽望積布矶。
《詩紀》六十二。
又《類聚》二十七作入琵琶峽望積布矶詩。
引神、春、神、新、津五韻。
) 【詠博山香爐詩】 參差郁佳麗。
合沓紛可憐。
蔽虧(《類聚》作野。
)千種樹。
出沒萬重山。
上镂秦王子。
駕鶴乘紫煙。
下刻蟠龍勢。
矯首半銜蓮。
旁為伊水麗。
芝蓋出岩間。
複有漢遊女。
拾羽弄馀妍。
榮色何雜揉。
(《類聚》作纟柔。
)缛繡更相鮮。
麇ば或騰倚。
林薄杳芊{艹眠}。
(《類聚》作香阡眠。
)掩華終不發。
含薰未肯然。
風生玉階樹。
露湛曲池蓮。
寒蟲悲(《類聚》作飛。
《初學記》同。
)夜室。
秋雲沒曉天。
(○《初學記》二十五。
《詩紀》六十二。
又《類聚》七十所引缺憐一韻。
) 【詠萍詩】 可憐池内萍。
??(《初學記》作氛氲。
《詩紀》雲。
一作氛氲。
)紫複青。
巧随浪開合。
能逐(《初學記》作遂。
)水低平。
微根無所綴。
細葉讵須莖。
漂泊終難測。
留連如有情。
(○《初學記》二十七。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七作吳均。
注雲。
一作南齊劉繪。
《詩紀》六十二。
) 【和池上梨花詩】〖和王融。
〗 露庭晚翻積。
風閨夜入多。
萦?似亂蝶。
拂燭狀聯蛾。
(○古文苑四作和王中書。
《詩紀》六十二。
) 【送别詩】 春滿(當是蒲字。
)方解箨。
弱柳向低風。
相思将安寄。
怅望南飛鴻。
(○《類聚》二十九。
) ☆劉?貞〈?貞。
字士溫。
繪弟。
仕齊曆尚書吏部郎、義興太守。
〉【上湘度琵琶矶詩】 茲山挺異?。
孤起秀雲中。
陵池激楚浪。
紛纟?絕宛風。
煙峰晦如晝。
寒水清若空。
颉颃鷗舞白。
流亂葉飛紅。
(○《類聚》二十七。
《詩紀》六十二。
) ☆袁彖〈彖。
字偉才。
陳郡人。
仕齊。
官至侍中。
有集五卷。
〉【贈庾易詩】 〖南史曰:庾易。
新野人。
居江陵。
志性恬靜。
不交外物。
齊臨川王映臨州。
表薦之。
饷麥百斛。
易辭不受。
以文義自樂。
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
贈詩一首。
〗 白日清明。
青雲遼亮。
昔聞巢許。
今睹台尚。
(○南史庾《易傳》。
《詩紀》六十二。
) 【遊仙詩】 羽客宴瑤宮。
旌蓋乍舒設。
王子洛浦來。
湘娥洞庭發。
長引逐清風。
高歌送奔月。
并馭排帝闼。
連吹入天阙。
萬古一方春。
千霜豈二發。
(○《類聚》七十八。
《詩紀》六十二。
) 【同前】 白日三重階。
黃金九層路。
采煙拂紫甍。
芳風搖碧樹。
(○《類聚》七十八。
《詩紀》六十二。
) ☆虞通之〈通之。
會稽馀姚人。
官至步兵校尉。
〉【贈傅昭詩】 〖梁《書》曰:傅昭少有神情。
宋廷尉虞願聞之。
遣車迎昭。
時願宗人通之在坐。
并當世名流。
通之贈昭《詩》曰:〗 英妙擅山東。
才子傾洛陽。
清塵誰能嗣。
及爾遘遺芳。
(○梁書傅昭傳。
南史傅昭傳。
《詩紀》六十二。
)
愧茲山陽燕。
空此河陽别。
平原十日飲。
中散千裡遊。
渤海方淫(《類聚》作流。
)滞。
宜城誰獻酬。
屏居南山下。
臨此歲方秋。
惜哉時不與。
日暮無輕舟。
(○《文選》三十六。
《詩紀》六十二。
又《類聚》三十一作奉答内兄顧希叔詩。
引第五章。
) ☆劉繪〈繪。
字士章。
彭城人。
初為齊高帝行參軍。
曆位中書郎。
竟陵王開西邸。
繪為後進領袖。
梁武帝蕭衍起兵。
朝廷以繪持節督四州軍事。
東昏殒。
城内遣繪及範雲送首詣梁王。
轉大司馬從事中郎。
中興二年卒。
年四十五。
有集十卷。
〉【同沈右率諸公賦鼓吹曲二首】 【巫山高】 高唐(本集作堂。
文苑作山。
)與巫山。
參差郁相望。
灼爍在雲間。
氛氲出霞(樂府雲。
一作雲。
)上。
散雨收夕台。
行雲卷晨障。
(本集作帳。
文苑同。
)出沒不易期。
婵娟以(樂府作似。
注雲。
一作以。
)怅惆。
(○謝宣城詩集二。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十七。
《詩紀》六十二。
) 【有所思】 别離安可再。
而我(文苑雲。
一作佳人。
)更重之。
佳人不相見。
明月空在帷。
共銜(《詩紀》作禦。
)滿堂酌。
獨斂向隅眉。
中心亂如雪。
甯知有所思。
(○謝宣城詩集二。
《類聚》四十一作有所思行。
文苑英華二百二。
《樂府詩集》十七。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四。
《詩紀》六十二。
) 【餞謝文學離夜詩】 汀洲千裡芳。
朝雲萬裡色。
悠然在天隅。
之子去安極。
春潭無與窺。
秋台誰共(謝集、《文選》補遺作共誰。
)陟。
不見一佳人。
徒望西飛翼。
(○謝宣城詩集四作餞謝文學。
古文苑四。
《文選》補遺三十四。
《詩紀》六十二。
) 【入琵琶峽望積布矶呈玄晖詩】 江山信多美。
此地最為神。
以茲峰石麗。
重在芳樹春。
照爛虹霓雜。
交錯錦繡陳。
差池若燕羽。
﹀{山刀}似龍鱗。
卻瞻了非向。
前觀已(謝集作複已。
)複新。
翠微上虧景。
青莎下拂津。
?嚴如刻削。
可望不可親。
昔途首遐路。
未獲究清塵。
誓将返初服。
歲暮請為鄰。
(○謝宣城詩集四作入琵琶峽望積布矶。
《詩紀》六十二。
又《類聚》二十七作入琵琶峽望積布矶詩。
引神、春、神、新、津五韻。
) 【詠博山香爐詩】 參差郁佳麗。
合沓紛可憐。
蔽虧(《類聚》作野。
)千種樹。
出沒萬重山。
上镂秦王子。
駕鶴乘紫煙。
下刻蟠龍勢。
矯首半銜蓮。
旁為伊水麗。
芝蓋出岩間。
複有漢遊女。
拾羽弄馀妍。
榮色何雜揉。
(《類聚》作纟柔。
)缛繡更相鮮。
麇ば或騰倚。
林薄杳芊{艹眠}。
(《類聚》作香阡眠。
)掩華終不發。
含薰未肯然。
風生玉階樹。
露湛曲池蓮。
寒蟲悲(《類聚》作飛。
《初學記》同。
)夜室。
秋雲沒曉天。
(○《初學記》二十五。
《詩紀》六十二。
又《類聚》七十所引缺憐一韻。
) 【詠萍詩】 可憐池内萍。
??(《初學記》作氛氲。
《詩紀》雲。
一作氛氲。
)紫複青。
巧随浪開合。
能逐(《初學記》作遂。
)水低平。
微根無所綴。
細葉讵須莖。
漂泊終難測。
留連如有情。
(○《初學記》二十七。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七作吳均。
注雲。
一作南齊劉繪。
《詩紀》六十二。
) 【和池上梨花詩】〖和王融。
〗 露庭晚翻積。
風閨夜入多。
萦?似亂蝶。
拂燭狀聯蛾。
(○古文苑四作和王中書。
《詩紀》六十二。
) 【送别詩】 春滿(當是蒲字。
)方解箨。
弱柳向低風。
相思将安寄。
怅望南飛鴻。
(○《類聚》二十九。
) ☆劉?貞〈?貞。
字士溫。
繪弟。
仕齊曆尚書吏部郎、義興太守。
〉【上湘度琵琶矶詩】 茲山挺異?。
孤起秀雲中。
陵池激楚浪。
紛纟?絕宛風。
煙峰晦如晝。
寒水清若空。
颉颃鷗舞白。
流亂葉飛紅。
(○《類聚》二十七。
《詩紀》六十二。
) ☆袁彖〈彖。
字偉才。
陳郡人。
仕齊。
官至侍中。
有集五卷。
〉【贈庾易詩】 〖南史曰:庾易。
新野人。
居江陵。
志性恬靜。
不交外物。
齊臨川王映臨州。
表薦之。
饷麥百斛。
易辭不受。
以文義自樂。
安西長史袁彖欽其風。
贈詩一首。
〗 白日清明。
青雲遼亮。
昔聞巢許。
今睹台尚。
(○南史庾《易傳》。
《詩紀》六十二。
) 【遊仙詩】 羽客宴瑤宮。
旌蓋乍舒設。
王子洛浦來。
湘娥洞庭發。
長引逐清風。
高歌送奔月。
并馭排帝闼。
連吹入天阙。
萬古一方春。
千霜豈二發。
(○《類聚》七十八。
《詩紀》六十二。
) 【同前】 白日三重階。
黃金九層路。
采煙拂紫甍。
芳風搖碧樹。
(○《類聚》七十八。
《詩紀》六十二。
) ☆虞通之〈通之。
會稽馀姚人。
官至步兵校尉。
〉【贈傅昭詩】 〖梁《書》曰:傅昭少有神情。
宋廷尉虞願聞之。
遣車迎昭。
時願宗人通之在坐。
并當世名流。
通之贈昭《詩》曰:〗 英妙擅山東。
才子傾洛陽。
清塵誰能嗣。
及爾遘遺芳。
(○梁書傅昭傳。
南史傅昭傳。
《詩紀》六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