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闵(《類聚》作愍。
)頹力。
遷化常然焉肯息。
及壯齒。
遇世直。
酌酩(樂府作酪。
《詩紀》同。
)華堂集親識。
舒情盡歡遣凄恻。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七。
《詩紀》四十九。
) 【三月三日曲水集詩】〖一作上巳曲水集。
○以下五言。
〗 四時著平(歲時雜詠作半。
)分。
三春禀融爍。
遲遲和景婉。
夭夭園桃灼。
攜朋适(《類聚》作斯。
廣《文選》同。
)郊野。
昧爽(《類聚》作旦。
廣《文選》同。
)辭ㄩ廓。
(《類聚》作郭。
歲時雜詠同。
)蜚(《類聚》作斐。
《初學記》、歲時雜詠同。
廣《文選》誤作裘。
)動蕩興翠嶺。
芳飙起華薄。
解辔偃崇丘。
藉草繞回壑。
際渚羅時{?敕}。
托波泛輕爵。
(○《類聚》四。
《初學記》四、古今歲時雜詠十六并作上巳詩。
廣《文選》九作曲水集詩。
《詩紀》四十九。
) 【泛南湖至石帆詩】 軌息陸途初。
?鼓川路始。
漣漪繁波漾。
參差層峰峙。
(《類聚》作?寺。
)蕭疏野趣生。
逶迤白雲起。
登陟苦跋涉。
?辟ツ樂心耳。
即玩玩有竭。
有興興無已。
(○《類聚》九。
《詩紀》四十九。
○逯案。
太平環宇記九十九引永嘉記雲。
永嘉南岸有石帆。
乃堯時神人以破石為帆。
将入惡溪。
道次置之溪側。
又引永嘉《《郡國志》》雲。
東海信都。
神破石為帆。
藝文《類聚》作引謝靈運遊名山志曰:破石溪南二百馀裡。
又有石帆。
惠連未曾至永嘉。
不得有此詩。
作惠連者。
乃靈運之誤。
)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五章〗 我行指孟春。
春仲尚未發。
趣途遠有期。
念離情無歇。
成裝候良辰。
漾舟陶嘉月。
瞻途意少?。
還顧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
相送越垌林。
飲餞野亭館。
分袂澄湖陰。
凄凄留子言。
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曳。
(《類聚》作?。
)遠望絕形音。
靡靡即長路。
戚戚抱遙悲。
悲遙但自弭。
路長當語(三謝詩作問。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問。
)誰。
行行道轉遠。
去去情彌遲。
昨發浦陽?。
今宿浙江湄。
屯雲蔽曾嶺。
驚風湧飛流。
零寸潤墳澤。
落雪灑林丘。
浮氛晦崖?。
積素惑(三謝詩作或。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或。
)原疇。
曲汜薄停旅。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依。
) 通川絕行舟。
臨津不得濟。
伫楫阻風波。
蕭條洲渚際。
氣色少諧和。
西瞻(三謝詩作矚。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矚。
)興遊歎。
東睇起凄(三謝詩作凄。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凄。
)歌。
積憤成??。
無萱将如何。
(三謝詩作何如。
《詩紀》同。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九。
又《類聚》二十九作西陵獻康樂詩。
引第二章。
) 【代古詩】〖一作拟客從遠方來。
〗 客從遠方來。
贈我鹄(《白帖》作鶴。
《禦覽》、合璧事類同。
)文绫。
貯以相思箧。
緘以同心繩。
裁為親身服。
著以俱(《禦覽》作便。
)寝興。
别來經年歲。
歡心不同淩。
瀉(玉台作寫。
)酒置井中。
誰能辨鬥升。
合如杯中水。
誰能判淄渑。
(○玉台(新詠三。
《詩紀》四十九。
又《白帖》二引绫一韻。
《禦覽》四百七十八引绫、興二韻。
合璧事類外集六十四作謝靈運。
引绫一韻。
) 【秋懷詩】 平生無志意。
少小嬰憂患。
如保乘(宋本《類聚》作辛。
《禦覽》作平生懷。
)苦心。
矧複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
奕奕河宿爛。
蕭瑟含風蟬。
寥(《禦覽》作嘹。
)淚(三謝詩作戾。
)度雲雁。
寒商動清閨。
孤燈暧幽幔。
耿介繁慮積。
展轉長宵半。
夷險難豫(六臣本《文選》作預。
韻補同。
)謀。
倚伏昧前算。
雖好相如達。
不同(韻補作比。
)長卿慢。
頗悅鄭生偃。
無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
且(韻補作但。
)從性所玩。
(韻補作玩。
)賓至可命觞。
朋來當染翰。
高台驟登踐。
清淺(三謝詩作波。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波。
)時陵亂。
頹魄不再圓。
傾羲無兩旦。
金石終銷(《文選》作消。
韻補同。
)毀。
丹青暫凋煥。
各勉玄發歡。
無贻白首歎。
因歌遂成賦。
聊用布親串。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三謝詩。
《詩紀》四十九。
又《類聚》三作懷秋詩。
引患、晏、爛、雁、幔、半、算、玩、翰、旦、煥、歎十二韻。
《禦覽》二十五引晏、爛、雁、幔四韻。
韻補四引算、慢二韻。
宦、玩二韻。
煥、串二韻。
○逯案。
此詩當為靈運所作。
蓋誤入惠連集中。
詩發端謂少小離憂患。
指親喪大故。
據《宋書》。
惠連父方明元嘉三年卒。
年四十七。
惠連元嘉十年卒。
年三十七。
則方明卒時。
惠連年已三十。
不得言少小離憂患。
據《晉書》謝玄傳、《宋書》謝靈運傳。
晉太元十三年。
祖玄卒。
靈運年四歲。
靈運父奂又早玄卒。
是靈運孩提喪父。
與此少小離憂患相合也。
又詩言夷險難預謀。
倚伏昧前算。
頗悅鄭生偃。
無取白衣宦。
與靈運出處合。
雖好要如達。
不同長卿慢。
與靈運性格合。
而皆與惠連不侔。
然《文選》歸之惠連。
詩品亦稱惠連秋懷。
訛亂已久。
故仍編此。
) 【搗衣詩】 衡紀無淹度。
晷運倏如催。
白露滋園菊。
秋風落庭槐。
肅肅莎(玉台作沙。
)雞羽。
烈烈(《類聚》作冽冽。
)寒づ啼。
夕陰結空幕。
宵(《禦覽》作霄。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宵。
)月皓中(《類聚》作空)閨。
美人戒(《禦覽》訛作式。
)裳(玉台作常。
《禦覽》同。
)服。
端飾(玉台作饬。
)相招攜。
簪玉出北房。
鳴金步南階。
?閻(玉台作欄。
《類聚》、《禦覽》作檐。
)高砧(《類聚》作パ。
)響發。
楹(六臣本《文選》作檻。
)長杵聲哀。
微芳起(《類聚》作發。
)兩袖。
輕汗(《類聚》作污。
)染雙題。
纨素既已成。
君子行未(玉台作不。
)歸。
裁用笥中刀。
縫為萬裡衣。
盈箧自餘(玉台作予。
)手。
幽緘俟(李善本《文選》作候。
)君開。
腰帶準疇昔。
不知今是非。
(○《文選》三十。
玉
)頹力。
遷化常然焉肯息。
及壯齒。
遇世直。
酌酩(樂府作酪。
《詩紀》同。
)華堂集親識。
舒情盡歡遣凄恻。
(○《類聚》四十一。
《樂府詩集》三十七。
《詩紀》四十九。
) 【三月三日曲水集詩】〖一作上巳曲水集。
○以下五言。
〗 四時著平(歲時雜詠作半。
)分。
三春禀融爍。
遲遲和景婉。
夭夭園桃灼。
攜朋适(《類聚》作斯。
廣《文選》同。
)郊野。
昧爽(《類聚》作旦。
廣《文選》同。
)辭ㄩ廓。
(《類聚》作郭。
歲時雜詠同。
)蜚(《類聚》作斐。
《初學記》、歲時雜詠同。
廣《文選》誤作裘。
)動蕩興翠嶺。
芳飙起華薄。
解辔偃崇丘。
藉草繞回壑。
際渚羅時{?敕}。
托波泛輕爵。
(○《類聚》四。
《初學記》四、古今歲時雜詠十六并作上巳詩。
廣《文選》九作曲水集詩。
《詩紀》四十九。
) 【泛南湖至石帆詩】 軌息陸途初。
?鼓川路始。
漣漪繁波漾。
參差層峰峙。
(《類聚》作?寺。
)蕭疏野趣生。
逶迤白雲起。
登陟苦跋涉。
?辟ツ樂心耳。
即玩玩有竭。
有興興無已。
(○《類聚》九。
《詩紀》四十九。
○逯案。
太平環宇記九十九引永嘉記雲。
永嘉南岸有石帆。
乃堯時神人以破石為帆。
将入惡溪。
道次置之溪側。
又引永嘉《《郡國志》》雲。
東海信都。
神破石為帆。
藝文《類聚》作引謝靈運遊名山志曰:破石溪南二百馀裡。
又有石帆。
惠連未曾至永嘉。
不得有此詩。
作惠連者。
乃靈運之誤。
)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五章〗 我行指孟春。
春仲尚未發。
趣途遠有期。
念離情無歇。
成裝候良辰。
漾舟陶嘉月。
瞻途意少?。
還顧情多阙。
哲兄感仳别。
相送越垌林。
飲餞野亭館。
分袂澄湖陰。
凄凄留子言。
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曳。
(《類聚》作?。
)遠望絕形音。
靡靡即長路。
戚戚抱遙悲。
悲遙但自弭。
路長當語(三謝詩作問。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問。
)誰。
行行道轉遠。
去去情彌遲。
昨發浦陽?。
今宿浙江湄。
屯雲蔽曾嶺。
驚風湧飛流。
零寸潤墳澤。
落雪灑林丘。
浮氛晦崖?。
積素惑(三謝詩作或。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或。
)原疇。
曲汜薄停旅。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依。
) 通川絕行舟。
臨津不得濟。
伫楫阻風波。
蕭條洲渚際。
氣色少諧和。
西瞻(三謝詩作矚。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矚。
)興遊歎。
東睇起凄(三謝詩作凄。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凄。
)歌。
積憤成??。
無萱将如何。
(三謝詩作何如。
《詩紀》同。
○《文選》二十五。
三謝詩。
《詩紀》四十九。
又《類聚》二十九作西陵獻康樂詩。
引第二章。
) 【代古詩】〖一作拟客從遠方來。
〗 客從遠方來。
贈我鹄(《白帖》作鶴。
《禦覽》、合璧事類同。
)文绫。
貯以相思箧。
緘以同心繩。
裁為親身服。
著以俱(《禦覽》作便。
)寝興。
别來經年歲。
歡心不同淩。
瀉(玉台作寫。
)酒置井中。
誰能辨鬥升。
合如杯中水。
誰能判淄渑。
(○玉台(新詠三。
《詩紀》四十九。
又《白帖》二引绫一韻。
《禦覽》四百七十八引绫、興二韻。
合璧事類外集六十四作謝靈運。
引绫一韻。
) 【秋懷詩】 平生無志意。
少小嬰憂患。
如保乘(宋本《類聚》作辛。
《禦覽》作平生懷。
)苦心。
矧複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
奕奕河宿爛。
蕭瑟含風蟬。
寥(《禦覽》作嘹。
)淚(三謝詩作戾。
)度雲雁。
寒商動清閨。
孤燈暧幽幔。
耿介繁慮積。
展轉長宵半。
夷險難豫(六臣本《文選》作預。
韻補同。
)謀。
倚伏昧前算。
雖好相如達。
不同(韻補作比。
)長卿慢。
頗悅鄭生偃。
無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
且(韻補作但。
)從性所玩。
(韻補作玩。
)賓至可命觞。
朋來當染翰。
高台驟登踐。
清淺(三謝詩作波。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波。
)時陵亂。
頹魄不再圓。
傾羲無兩旦。
金石終銷(《文選》作消。
韻補同。
)毀。
丹青暫凋煥。
各勉玄發歡。
無贻白首歎。
因歌遂成賦。
聊用布親串。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三謝詩。
《詩紀》四十九。
又《類聚》三作懷秋詩。
引患、晏、爛、雁、幔、半、算、玩、翰、旦、煥、歎十二韻。
《禦覽》二十五引晏、爛、雁、幔四韻。
韻補四引算、慢二韻。
宦、玩二韻。
煥、串二韻。
○逯案。
此詩當為靈運所作。
蓋誤入惠連集中。
詩發端謂少小離憂患。
指親喪大故。
據《宋書》。
惠連父方明元嘉三年卒。
年四十七。
惠連元嘉十年卒。
年三十七。
則方明卒時。
惠連年已三十。
不得言少小離憂患。
據《晉書》謝玄傳、《宋書》謝靈運傳。
晉太元十三年。
祖玄卒。
靈運年四歲。
靈運父奂又早玄卒。
是靈運孩提喪父。
與此少小離憂患相合也。
又詩言夷險難預謀。
倚伏昧前算。
頗悅鄭生偃。
無取白衣宦。
與靈運出處合。
雖好要如達。
不同長卿慢。
與靈運性格合。
而皆與惠連不侔。
然《文選》歸之惠連。
詩品亦稱惠連秋懷。
訛亂已久。
故仍編此。
) 【搗衣詩】 衡紀無淹度。
晷運倏如催。
白露滋園菊。
秋風落庭槐。
肅肅莎(玉台作沙。
)雞羽。
烈烈(《類聚》作冽冽。
)寒づ啼。
夕陰結空幕。
宵(《禦覽》作霄。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宵。
)月皓中(《類聚》作空)閨。
美人戒(《禦覽》訛作式。
)裳(玉台作常。
《禦覽》同。
)服。
端飾(玉台作饬。
)相招攜。
簪玉出北房。
鳴金步南階。
?閻(玉台作欄。
《類聚》、《禦覽》作檐。
)高砧(《類聚》作パ。
)響發。
楹(六臣本《文選》作檻。
)長杵聲哀。
微芳起(《類聚》作發。
)兩袖。
輕汗(《類聚》作污。
)染雙題。
纨素既已成。
君子行未(玉台作不。
)歸。
裁用笥中刀。
縫為萬裡衣。
盈箧自餘(玉台作予。
)手。
幽緘俟(李善本《文選》作候。
)君開。
腰帶準疇昔。
不知今是非。
(○《文選》三十。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