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卷三

關燈
失。

    (○同上) 【劉桢】  卓荦偏人。

    而文最有氣。

    所得頗經奇。

     貧居晏裡?。

    少小長東平。

    河兖當沖要。

    淪飄(三謝詩作漂。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漂。

    )薄許京。

    廣川無逆流。

    招納廁群英。

    北渡黎陽津。

    南登宛(《文選》作紀。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宛。

    )郢城。

    既覽古今事。

    頗識治亂情。

    歡友相解達。

    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顧。

    知深覺察命輕。

    朝遊牛羊下。

    暮坐括揭鳴。

    終歲非一日。

    傳卮弄清(《文選》作新。

    三謝詩同。

    )聲。

    辰事既難諧。

    歡願如今并。

    唯羨肅肅翰。

    缤紛戾高冥。

    (○同上)  【應?】 汝颍之士。

    流離世幫。

    頗有飄薄之歎。

     嗷嗷雲中雁。

    舉翮自委羽。

    求涼弱水湄。

    違寒長沙渚。

    顧我梁(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涼。

    )川時。

    緩步集颍許。

    一旦逢世難。

    淪薄恒羁旅。

    天下昔未定。

    托身早得所。

    官渡(《文選》作度。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渡。

    )廁一卒。

    烏林預艱阻。

    晚節值衆賢。

    會同庇天宇。

    列坐蔭華榱。

    金樽盈清醑。

    始奏延露曲。

    繼以蘭夕語。

    調笑辄酬答。

    嘲谑無(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非。

    )慚沮。

    傾軀無遺慮。

    在心良已叙。

    (○同上) 【阮?】 管書記之任。

    故有優渥之言。

     河洲多少塵。

    風悲黃雲起。

    金羁相馳逐。

    聯翩何窮已。

    慶雲惠優渥。

    微薄攀多士。

    念昔渤海時。

    南皮戲清?。

    今複何曲遊。

    鳴葭(六臣本《文選》作{??}。

    )泛蘭汜。

    踐步陵丹梯。

    并坐侍君子。

    妍談既愉心。

    哀音(《文選》作弄。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音。

    《詩紀》雲。

    一作弄。

    )信睦耳。

    傾酤系芳醑。

    酌言豈終始。

    自從食?來。

    唯見今日美。

    (○同上) 【平原侯植】 公子不及世事。

    但美遨遊。

    然頗有憂生之嗟。

     朝遊登鳳閣。

    日暮集華沼。

    傾柯引弱枝。

    攀條摘蕙草。

    徙倚窮騁望。

    目極盡所讨。

    西顧太行山。

    北眺邯鄲道。

    平衢修且直。

    白楊信袅袅。

    (李善本《文選》作□□袅袅。

    )副君命飲宴。

    歡娛寫懷抱。

    良遊匪晝夜。

    豈雲晚與早。

    衆賓悉精妙。

    清辭灑蘭藻。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蒲。

    三謝詩作蘭蒲藻。

    )哀音下回鹄。

    馀哇徹清昊。

    中山不知醉。

    飲德方覺飽。

    願以黃發期。

    養生念将老。

    (○同上)  【東陽溪中贈答詩二首】 可憐誰家婦。

    緣流灑(《詩紀》雲。

    一作洗。

    )素足。

    明月在雲間。

    迢迢(玉台作苕苕。

    )不可得。

    (○玉台新詠十。

    西溪叢話下。

    ) 可憐誰家郎。

    緣流乘素舸。

    但問情若為。

    (西溪叢話作何。

    )月就雲中堕。

    (○同上) 【作離合詩】 古人怨信次。

    十日眇未央。

    加我懷缱绻。

    口脈(類作作詠。

    )情亦傷。

    劇哉歸遊客。

    處子忽相忘。

    (○《類聚》五十六。

    )  【詩】  〖《宋書》本傳曰:靈運為孟觊所表。

    帝惜其才不罪。

    以為臨川内史。

    在郡遊放。

    不異永嘉。

    為有司所糾。

    司徒遣随州從事收之。

    靈運興兵叛逸。

    為《詩》曰:〗 韓亡子房奮。

    秦帝魯連恥。

    本自江海人。

    忠義感(魏書作動。

    )君子。

    (○《宋書》本傳。

    南史本傳。

    魏晉孝靖帝紀。

    北《齊書》文襄帝紀。

    《類聚》二十六。

    《禦覽》六百五十一。

    ) 【臨終詩】 〖梁書本傳曰:靈運既被擒。

    文帝以謝玄勳參微、管。

    宜宥及後嗣。

    降死徙廣州。

    又為有司所奏。

    請依法收治。

    诏於廣州棄市。

    臨刑作《詩》曰:〗 龔勝無馀(廣弘明集作遺。

    )生。

    季(《宋書》作李。

    南史同。

    )業有終(廣弘明集作窮。

    )盡。

    嵇公(廣弘明集作叟。

    )理既迫。

    霍生(廣弘明集作子。

    )命亦殒。

    凄凄(廣弘明集雲。

    宮本作萋萋。

    )後(《詩紀》雲。

    一作淩。

    )霜柏。

    (《宋書》作陵霜葉。

    )納納(《宋書》作網網。

    )沖(廣弘明集雲。

    三本、宮本作銜。

    )風菌。

    邂逅竟幾(廣弘明集作既。

    注雲。

    三本作無。

    )時。

    (《詩紀》雲。

    一作幾何。

    )修短非所愍。

    恨我君子志。

    不獲岩下(《宋書》作上。

    廣弘明集同。

    )泯。

    送心正(《宋書》作自。

    )覺前。

    斯痛久已忍。

    唯願乘來生。

    怨親同心朕。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四十八。

    又《宋書》本傳引盡、殒、菌、愍、忍、泯六韻。

    南史本傳引盡、殒二韻。

    ) 【衡山詩】 岩下一老翁。

    四五年少者。

    衡山采藥人。

    路迷糧亦絕。

    遇息岩下坐。

    正見相對說。

    一老四五少。

    仙隐不可别。

    其書非世教。

    其人必賢哲。

    (○《初學記》五。

    ) 【詩】 朝發悲猿。

    暮宿落石。

    (○《禦覽》五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