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二十一

關燈
曰:楊書右大洞真經中篇。

    今鈔數行。

    〗 扶晨始晖生。

    紫雲映玄阿。

    煥洞圓光蔚。

    晃朗濯曜羅。

    眇眇靈景元。

    森灑空清華。

    九天館玉賓。

    金房煙霄歌。

    (外國呼日為濯曜羅。

    ○真诰協昌期一。

    《詩紀外集》三。

    )  【八月十六日夕請靈真人授詩】〖晉興甯三年。

    〗  拟駕東岑人。

    停景招隐靜。

    仁德乘波來。

    俱會三秀嶺。

    靈芝信可食。

    使爾無終永。

    吸真獻金漿。

    不待百丈井。

    (○真诰運象篇二。

    《詩紀外集》三。

    ) 【諺謠】 〖真诰曰:是故君姓於楊。

    我得為安。

    諺謠雲雲。

    正我等之謂耳。

    君省此意少愈乎。

    〗 楊君大安。

    董真命神。

    (○真诰運象篇二。

    )  【内經真諺】 〖真诰曰:眉後小穴居。

    為上元六合之府。

    主化生眼晖。

    和瑩精光。

    長珠徹童。

    保煉目神。

    是真坐起之上道。

    一名曰真人常居。

    内經真諺曰:〗 子欲夜書。

    當修常居。

    (○真诰協昌期九。

    《詩紀外集》三。

    ) 【太平酒諺】 〖真诰曰:楊羲夢遊蓬萊山。

    會蓬萊仙公洛廣休。

    既下山半。

    見許主簿。

    相逢於夾石之間。

    公語主簿曰:吾為汝置酒四升在山上。

    可往飲之。

    此太平家酒。

    治人腸也。

    諺曰:〗 欲得長生。

    飲太平。

    (○真诰極真輔十七。

    《詩紀外集》三。

    ) ☆許穆〈穆。

    一名谧。

    字思玄。

    丹楊句容人。

    少仕郡主簿、功曹史。

    選補太學博士。

    出為馀姚令。

    入為尚書郎、郡中正、護軍長史、給事中、散騎常侍。

    修真學。

    密授教記。

    太元元年卒。

    年七十二。

    〉【詩】 〖真诰曰:長史既聞啟告。

    賦詩一篇。

    本注雲。

    此即酬釋夢之旨也。

    長史自書。

    〗 微誠因理感。

    積精洞幽真。

    斐斐乘雲彩。

    靈象憑紫煙。

    眇眇濯圓羅。

    佛佛駕飛輪。

    玄翰啟蒙昧。

    顧景思自新。

    (○真诰協昌期二。

    《詩紀外集》三作答詩。

    ) ☆許?〈?。

    字道翔。

    小名玉斧。

    許穆少子。

    郡舉上計掾、主簿。

    并不赴。

    居雷平山下。

    願早遊洞室。

    不欲久停人世。

    太和五年卒。

    年三十。

    〉【茅保命吟】 朝華煥晨井。

    九蓋傾青雲。

    前此?璋庸。

    不識萬流椿。

    解落倏?頃。

    寅客何必人。

    (原注。

    或雲是誠。

    誠則能改。

    ○真诰甄命授三。

    《詩紀外集》三。

    )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 〖真诰曰:掾寫今舍前有塘。

    乃郭四朝所造也。

    高其牆岸。

    蓋水得深。

    但曆代久遠。

    塘牆頹下耳。

    四朝常乘小船遊戲其中。

    每叩船而歌曰雲雲。

    定錄言。

    又曰:四朝。

    燕國人也。

    兄弟四人。

    并得道。

    四朝是長兄也。

    真法其司三官者六百年。

    ○《詩紀》雲苻秦時人。

    見《雲笈七簽》。

    逯案。

    此人乃道士所假托。

    《雲笈七簽》引洞仙傳。

    謂四朝秦時得道。

    非苻秦人。

    〗 清池帶靈岫。

    長林郁青蔥。

    玄鳥翔(真诰作藏。

    )幽野。

    悟(真诰作晤。

    )言出從容。

    鼓楫乘神波。

    稽首希(洞仙傳作乘。

    )晨風。

    未獲解脫期。

    逍遙丘(茅山志作兵。

    )山中。

    (○真诰稽神樞三。

    茅山志八。

    洞仙傳。

    《雲笈七簽》九十六。

    《詩紀外集》三。

    ) 浪神九陔外。

    研道前全真。

    戢此靈鳳羽。

    藏我華龍鱗。

    高舉方寸物。

    萬吹皆垢塵。

    顧哀朝生蟪。

    (○真诰作惠。

    洞仙傳作輩。

    《詩紀》雲。

    一作輩。

    )孰盡汝車輪。

    (○同上)  遊空落飛飚。

    靈步無形方。

    圓景煥明霞。

    九鳳唱朝陽。

    揮翮扇天津。

    ㄙ(真诰作庵。

    )藹(茅山志作霭。

    )慶(茅山志作卿。

    )雲翔。

    遂造太(真诰作大。

    茅山志同。

    )微宇。

    (洞仙神作戶。

    )挹此金梨漿。

    逍遙玄陔表。

    不存亦不亡。

    (○同上) 駕飚(洞仙傳作?。

    《雲笈七簽》、《詩紀》同。

    )舞神霄。

    披(真诰作振。

    茅山志同。

    )霞帶九日。

    高皇齊龍輪。

    遂造九(真诰作北。

    茅山志、《雲笈七簽》同。

    )華室。

    神虎洞瓊林。

    風雲(洞仙傳作香風。

    《詩紀》雲。

    一作香風。

    )合成一。

    開阖幽門戶。

    靈變玄迹滅。

    (○同上)  【杜廣平歌吟】 〖真诰曰:杜契者。

    字廣平。

    京兆杜陵人。

    建安之初。

    來渡江東。

    依孫策。

    後為孫權作立信校尉。

    黃武二年學道。

    隐居華陽。

    〗 淳景翳廣林。

    暧日(真诰作暖暖。

    )東霞升。

    晨風亻舞六煙。

    勃郁八道騰。

    五嶽何必秀。

    名山亦足陵。

    矯首(真诰作手。

    諸真歌頌同。

    )攝(《詩紀》作蹑。

    )洞阜。

    栖心潛中興。

    吐納胎精氣。

    玄白誰能勝。

    (○真诰稽神樞三。

    諸真歌頌作保命仙君告許虎牙杜廣平常喜歌。

    《雲笈七簽》九十六、《詩紀外集》三并作杜廣平常喜歌。

    ) 【夢詩】  〖真诰曰:四月二十七日夜半。

    夢見一女子。

    著上下青绫衣。

    與吾相見。

    自稱雲。

    我是王眉壽之小妹也。

    相見時。

    似如在山林之間。

    雲明日可暫出西門外。

    有犢車。

    白牛皮巾裹仆禦頭者是我車也。

    後别相詣於貴解。

    因口喻作詩而别。

    〗  乘К涉渌津。

    采藥中山颠。

    披心煥靈想。

    蕭蕩無悟言。

    願與盛德遊。

    骖驷騁因緣。

    榮塵何足尋。

    疾急君清玄。

    苟能攝妙觀。

    吐納可長年。

    (原注。

    王眉壽之小妹。

    即中候夫人也。

    ○真诰握真輔二。

    《詩紀外集》三。

    ) ◎附【丁令威歌】 〖搜神後記曰:遼東城門有華表柱。

    忽有一白鶴集柱頭。

    時有少年學弓欲射之。

    鶴乃飛。

    徘徊空中而言曰雲雲。

    遂高上沖天。

    今遼東諸丁雲。

    其先世有升仙者。

    不知名字。

    〗 有鳥有鳥(《雲笈七簽》隻作我是二字。

    )丁令威。

    去家千年(《雲笈七簽》作歲。

    《詩紀》同。

    )今來(搜神後記作始。

    《詩紀》同。

    )歸。

    城郭如故(《雲笈七簽》作舊。

    )人民非。

    何不學仙冢累累。

    (《詩紀》作壘壘。

    《雲笈七簽》作離冢累。

    ○搜神後記一。

    《類聚》七十八引《搜神記》。

    《雲笈七簽》百十引洞仙傳。

    《詩紀外集》一。

    ) ◎鬼神【紫玉歌】 〖《搜神記》曰:吳王夫差不女名紫玉。

    童子韓重有道術。

    女悅重。

    欲嫁之不得。

    乃結氣而死。

    重遊學歸。

    往吊之。

    玉魂從暮出。

    見重流涕。

    乃左顧宛頸而歌曰:○逯案。

    此故事或不始於晉時。

    然以歌飾說。

    當在晉時。

    今姑附此俟考。

    〗 南山有鳥。

    (吳地記、詩記作鳥。

    )北山張羅。

    烏既高飛。

    羅将奈何。

    (《詩紀》無此二句。

    )意欲(《禦覽》作志欲。

    《詩紀》雲。

    一作志願。

    )從君。

    讒言孔多。

    悲結成疹。

    (《搜神記》作生疾。

    《禦覽》同。

    吳地記作成疾。

    )沒命(吳地記作身。

    《詩紀》雲。

    一作身。

    )黃垆。

    命之不造。

    冤如之何。

    羽族之多。

    名為鳳凰。

    一日失雄。

    三年感傷。

    雖有衆鳥。

    不為匹雙。

    故見鄙姿。

    逢君輝光。

    身遠心近。

    (《詩紀》雲。

    一作迩。

    )何當(《詩紀》作曾。

    注。

    一作當。

    《禦覽》作嘗。

    )暫忘。

    (○《搜神記》十六。

    《詩紀外集》四。

    又《禦覽》五百七十三引羅、何、多、垆、何、鳳、傷、光八韻。

    吳地記引羅、何、多、垆四韻。

    )  【廬山夫人女婉撫琴歌】 〖祖台之志怪曰:建康小吏曹著。

    為廬山君迎至廟。

    廟門外置一大甕。

    可受數百斛。

    常有風雷出其中。

    廬山夫人命女婉出見。

    容色甚麗。

    著大悅。

    夫人命婢瓊林令取琴。

    命婉鼓之。

    婉撫琴歌曰雲雲。

    歌畢。

    即趨入。

    廬山君即以婉妻著。

    居頃之。

    著求還。

    婉泫然賦詩為别。

    贈以織成衤多?。

    〗 登廬山兮郁嵯峨。

    ?陽風兮拂紫霞。

    招若人兮濯靈波。

    欣良運兮暢雲柯。

    彈鳴琴兮樂莫過。

    雲龍會兮登(《禦覽》作樂。

    《詩紀》同。

    )太和。

    (○廬山紀事。

    《禦覽》五百七十三。

    《詩紀外集》四。

    ) 【陳阿登彈琴歌】 〖搜神後記曰:漢時。

    會稽勾章人至東野。

    還莫。

    不及至家。

    見路旁小屋燃火。

    因投宿止。

    有一少女。

    不欲與丈夫共宿。

    呼鄰人家女自伴。

    夜共彈箜篌。

    問其姓名。

    女不答。

    彈弦而歌曰雲雲。

    明至東郭外。

    有賣食母在肆中。

    此人寄坐。

    因說昨所見。

    母聞阿登。

    驚曰:此是我女。

    近亡。

    葬於郭外。

    〗 連綿葛上藤。

    一緩(搜神後記作綏。

    注雲。

    一作緩。

    )複一ㄌ。

    欲知我姓名。

    (《禦覽》或作汝欲知我姓。

    )姓陳名阿登。

    (○搜神後記六。

    《禦覽》五百七十三引幽明錄。

    《禦覽》八百八十四引續《搜神記》。

    法苑珠林四十引續《搜神記》。

    《太平廣記》三百十六引靈怪集。

    《詩紀外集》四。

    ) 【王敬伯劉妙容歌詩】 〖續齊諧記曰:晉有王敬伯者。

    會稽馀姚人。

    少好學。

    善鼓琴。

    年十八仕於東宮。

    為衛佐。

    休假還鄉。

    過吳。

    維舟中者。

    登亭望月。

    怅然有懷。

    乃倚琴歌泫露之時。

    俄聞戶外有嗟賞聲。

    見一女子。

    雅有容色。

    謂敬伯曰:女郎悅君之琴。

    願共撫之。

    敬伯許焉。

    既而女郎至。

    姿質婉麗。

    綽有馀态。

    從以二少女。

    一則向先至者。

    女郎乃撫琴揮弦。

    韻調哀雅。

    類今之登歌。

    曰古所謂楚明君也。

    唯嵇叔夜能為此聲。

    自茲已來。

    傳習數人而已。

    複鼓琴歌遲風之詞。

    因歎息久之。

    乃命大婢酌酒。

    小婢彈箜篌。

    作宛轉歌。

    女郎脫頭上金钗。

    扣琴弦而和之。

    意韻繁諧。

    歌凡八曲。

    敬伯唯憶二曲。

    将去。

    留錦卧具、繡香囊并佩一雙。

    以遺敬伯。

    敬伯報以牙火籠玉琴轸。

    女郎怅然不忍别。

    且曰:深閨獨處。

    十有六年矣。

    邂逅旅館。

    盡平之志。

    蓋冥契非人事也。

    言竟便去。

    敬伯船至虎牢戍。

    吳令劉惠明者。

    有愛女早世舟中。

    亡卧具。

    於敬伯船獲焉。

    敬伯具以告。

    果於帳中得火籠琴轸。

    女郎名妙容。

    字雅華。

    大婢名春條。

    年二十許。

    小婢名桃枝。

    年十五。

    皆善彈箜篌及宛轉歌。

    相繼俱卒。

    ○以上《樂府詩集》引。

    樂府又雲。

    唐李端又有王敬伯歌。

    亦出於此。

    逯案。

    續齊諧記。

    梁吳均撰。

    然檢《禦覽》、事類賦引此或謂出《晉書》。

    或謂出《世說》。

    似王劉歌詩晉世已有記載。

    今列此俟考。

    〗 【王敬伯泫露詩】 低(當作泫。

    泫易訛為低。

    )露下深幕。

    垂月照孤琴。

    空弦益宵(《禦覽》作霄。

    )淚。

    誰憐此夜心。

    (○《禦覽》五百七十七引《晉書》。

    事類賦琴賦注引《世說》。

    ) 【劉妙容宛轉歌二首】 月既明。

    西軒琴複清。

    寸心鬥酒争芳夜。

    千秋萬歲同一情。

    歌宛轉。

    宛轉凄以哀。

    願為星與漢。

    光影共徘徊。

    (○《樂府詩集》六十。

    《詩紀外集》四。

    ) 悲且傷。

    參差淚成(樂府雲。

    一作幾。

    《詩紀》同。

    )行。

    低紅掩翠方無色。

    金徽玉轸為誰锵。

    歌宛轉。

    宛轉情複悲。

    願為煙與霧。

    氛氲對容姿。

    (○同上) 【又一首】 宛轉情複哀。

    願為煙與霧。

    氛氲君子(《禦覽》作同共。

    )懷。

    (○《禦覽》五百七十七引《晉書》。

    事類賦琴賦注。

    ○逯案。

    此蓋上歌第二首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