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二十一

關燈
◎仙道☆葛洪〈洪。

    字稚川。

    丹楊句容人。

    吳方士玄從孫。

    曾參廣州刺史嵇含軍事。

    含遇害。

    還鄉。

    元帝為丞相。

    辟為掾。

    以功賜爵關内侯。

    鹹和初。

    求為句漏令。

    刺史鄧嶽表為東官太守。

    不就。

    卒。

    年八十一。

    有《抱樸子》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五十一卷、《神仙傳》十卷、肘後方六卷、神仙服食藥方一卷。

    〉【洗藥池詩】  〖池在贛州興國縣。

    洪過境。

    見山靈水秀。

    遂結廬築壇。

    鑿池洗藥。

    留四言詩一首。

    〗  洞陰泠泠。

    風佩清清。

    仙居永劫。

    花木長榮。

    (○金陵玄觀志。

    《詩紀》三十二。

    ○逯案。

    詩殆後人僞托。

    ) 【法嬰玄靈之曲二首】 〖漢武帝内傳曰:元封元年七月七日。

    西王母降於漢宮。

    王母自設天廚。

    精妙非常。

    酒觞數遍。

    王母命諸侍玉女作樂。

    命法嬰歌玄靈之曲。

    乃遣侍女招上元夫人。

    夫人至。

    自彈雲琳之琴。

    歌步玄之曲。

    〗 大象雖寥廓。

    (《禦覽》作雲寥。

    無上秘要同。

    )我把天地(無上秘要作九天。

    )衣。

    披雲沉(《禦覽》作泛。

    )靈輿。

    (無上秘要作泛八景。

    )倏(内傳作?。

    《禦覽》同。

    )忽适下土。

    空調成玄音。

    至精不容治。

    太(《禦覽》作泰。

    )真噓(《禦覽》作靈。

    )中唱。

    無上秘要作唱扶宮。

    )始知(無上秘要作何悟。

    )風塵苦。

    頤神三田中。

    納(《禦覽》作約。

    )精六阙下。

    遂乘萬龍?。

    馳騁眄(《詩紀》作ツ。

    )九野。

    (○漢武帝内傳。

    《詩紀外集》一。

    又《禦覽》五百七十二引戶、土、苦、下四韻。

    無上秘要二十引戶、土、苦三韻。

    ○逯案。

    漢武帝内傳乃葛洪撰。

    餘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已有說明。

    而其所載歌辭。

    題材思想風格尤與晉人其他降真詩同。

    蓋葛洪所造也。

    ) 玄圃遏北台。

    五城煥嵯峨。

    啟彼無涯津。

    泛此織女河。

    仰止(内傳作上。

    )升绛庭。

    下遊月(《禦覽》作日。

    )窟阿。

    顧ツ(内傳作眄。

    )八落外。

    指招(《禦覽》作遠指。

    )九雲(《禦覽》作空。

    )遐。

    忽已不覺勞。

    (《詩紀》作忽不覺心榮。

    )豈悟(《詩紀》作吾。

    )少與多。

    撫(内傳作無。

    )?敖命衆女。

    詠歌發(内傳作發感。

    )中和。

    妙暢自然樂。

    為此玄雲歌。

    韶盡至韻存。

    真音辭無邪。

    (○漢武帝内傳。

    《詩紀外集》一。

    又《禦覽》五十六引阿、遐二韻。

    ) 【上元夫人步玄之曲】 〖漢武帝内傳曰:上元夫人自彈雲林之?敖。

    鳴弦駭調。

    清音靈朗。

    玄鳳四發。

    乃歌步玄之曲。

    辭曰:〗 昔(《禦覽》作黃。

    )涉玄真道。

    騰步登太霞。

    負笈造天關。

    借問太上家。

    忽過紫微垣。

    (《禦覽》作圃。

    )真人列如麻。

    渌景清飚起。

    雲蓋映朱葩。

    蘭宮(《類聚》作房。

    《禦覽》同。

    )敞(《類聚》作辟。

    《禦覽》同。

    )琳(《詩紀》作朱。

    )阙。

    (諸真歌頌作珠扇。

    )碧空起(内傳作落。

    )??(《類聚》作啟瓊。

    《禦覽》、諸真歌頌同。

    )沙。

    丹台結空構。

    (諸真歌頌作棣。

    )?晔(内傳作?。

    )生光華。

    飛鳳?是甍峙。

    燭龍倚委蛇。

    玉胎來绛芝。

    九色紛相?。

    挹景練仙骸。

    萬劫方童牙。

    誰(《詩紀》作唯。

    )言壽(《禦覽》作終。

    )有(諸真歌頌作有壽前。

    )終。

    扶桑不為查。

    (○漢武帝内傳。

    《雲笈七簽》九十六。

    諸真歌頌。

    《詩紀外集》一。

    又《類聚》四十三引葩、沙二韻。

    《禦覽》五百七十二引霞、家、麻、葩、沙、華、查七韻。

    ) 【四非歌】  〖漢武帝内傳曰:王母又命侍女四非答歌曰:〗 晨登太霞宮。

    挹此八(《詩紀》作枇杷。

    )王(諸真歌頌作王。

    《禦覽》作玉水。

    )蘭。

    夕入玄元(《禦覽》作圃。

    )阙。

    采蕊掇(《雲笈七簽》作撥。

    諸真歌頌同。

    )琅?。

    濯足匏(《禦覽》作瓠。

    )瓜河。

    織女立津盤。

    吐納挹(《禦覽》作抱。

    )景雲。

    味之當一餐。

    紫微何濟濟。

    ??(《雲笈七簽》作瓊。

    諸真歌頌同。

    )輪服(内傳作複。

    )朱丹。

    朝發汗漫府。

    暮宿勾(《禦覽》作鈎。

    )陳垣。

    去去(《雲笈七簽》作之。

    諸真歌頌同。

    )道不同。

    且各(《詩紀》作吝。

    )體所安。

    二儀設(内傳作沒。

    《雲笈七簽》、諸真歌頌作複。

    )猶存。

    奚疑億萬椿。

    莫與世人說。

    行屍言此難。

    (○漢武帝内傳。

    《雲笈七簽》九十六。

    諸真歌頌。

    《詩紀外集》一。

    又《禦覽》五百七十二引蘭、?、盤、餐、垣、難六韻。

    ○逯案。

    四非。

    《禦覽》作田四非。

    《雲笈七簽》等作田四妃。

    ) ☆曹毗【杜蘭香贈詩】 〖杜蘭香傳曰:晉太康中。

    蘭香降張碩。

    為詩贈碩雲雲。

    摩奴是香禦車奴。

    曾忤其旨。

    是以自禦。

    碩說如此。

    縱辔代摩奴。

    須臾就尹喜。

    (○《禦覽》五百。

    )〗  【杜蘭香作詩】 〖杜蘭香别傳曰:杜蘭香。

    自稱南陽人。

    以建興四年春數詣張傅。

    傅年十七。

    望見其車在門外。

    婢通言。

    阿母所生。

    遺授配君。

    君可不敬從。

    傅先改名碩。

    碩呼女前視。

    可十八九。

    說事邈然久遠。

    有婢子二人。

    大者萱枝。

    小者松枝。

    钿車青牛。

    上飲食皆備。

    作《詩》曰雲雲。

    至其年八月旦來。

    複作《詩》曰雲雲。

    出薯豫子三枚。

    大如雞子。

    雲食此令君不畏風波。

    辟寒溫。

    碩食二枚。

    留一。

    香令碩盡食。

    言本為君作妻。

    情無曠遠。

    以年命未合。

    有小乖。

    太歲東方卯。

    當還求君。

    〗  阿母處靈嶽。

    時遊雲霄際。

    衆女侍羽儀。

    不出墉(《詩紀》誤作墉。

    )宮外。

    飚(《類聚》作飄。

    《搜神記》同。

    )輪送我來。

    豈複恥塵穢。

    從我與福俱。

    嫌我與禍會。

    (○《類聚》七十九。

    《搜神記》一。

    《詩紀外集》四。

    ) 【複作詩】  逍遙雲霧(《搜神記》作漢。

    )間。

    呼吸(《類聚》作嗟。

    )發九嶷。

    遊女(《類聚》作流汝。

    《搜神記》同。

    )不稽路。

    弱水何不之。

    (○同上○《詩紀》雲。

    曹毗傳曰:桂陽張碩。

    為神女杜蘭香所降。

    毗因以一篇詩嘲之。

    并續杜蘭香歌詩十篇。

    甚有文彩。

    ○逯案。

    此傳及詩出《類聚》。

    不著作者。

    《詩紀》直題曹毗杜蘭香别傳。

    必有所據。

    今查《書鈔》、《類聚》、《禦覽》等所引。

    或作曹毗神女杜蘭香傳。

    或作曹毗杜蘭香傳。

    或隻作杜蘭香别傳。

    或隻作杜蘭香傳。

    以各佚文校之。

    知皆為曹毗所傳也。

    又《搜神記》所引與《類聚》略同。

    惟起首曰漢時杜蘭香者。

    自稱南康人。

    以建業四年春數詣張傳雲雲。

    殊為可怪。

    蓋此事既出於晉代。

    古今亦無建業之年号。

    《搜神記》此條當是後人羼入妄改者。

    又《書鈔》、《類聚》、《禦覽》等引此傳佚文不下十馀則。

    所言飲食男女、悲歡離合甚繁。

    與陶宏景之真诰極為類似。

    所載仙詩靈唱。

    實當時師巫道士受符書章以眩惑士庶之故技也。

    )  ☆郭文〈文。

    字文舉。

    河内轵人。

    不娶。

    遊曆名山。

    洛陽陷。

    乃步擔入吳興馀杭大辟山中。

    不飲酒食肉。

    區種菽麥。

    采竹葉木實。

    貿鹽以自供。

    王導遣人迎之。

    置之西園。

    七年未嘗出入。

    後逃歸臨安。

    卒。

    〉【金雄詩】 〖神仙拾遺雲。

    郭文。

    字文舉。

    《晉書》有傳。

    歸隐鳌亭山。

    得道而去。

    後人於其卧床席下得?書、金雄詩、金雌詩。

    其言皆當時谶辭。

    其脫如蛇也。

    〗 大火有心水抱之。

    悠悠百年是其時。

    (○《宋書》符瑞志。

    ) 【金雌詩】 雲出而兩漸欲舉。

    短如之何乃相?。

    交哉亂也當何所。

    唯有隐岩殖禾黍。

    西南之朋困桓父。

    (○同上) ☆羊權〈權。

    字道輿。

    泰山南城人。

    簡文帝時為黃門郎。

    〉【萼綠華贈詩】 〖真诰曰:萼綠華者。

    自雲是南山人。

    年可二十上下。

    青衣。

    顔色絕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權。

    自此往來。

    一月之中辄六過來耳。

    雲本姓楊。

    贈權詩一篇。

    神女語權。

    君慎勿洩我。

    洩懈則彼此獲罪。

    訪問此人。

    雲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羅郁也。

    〗 神嶽排霄起。

    飛峰郁千尋。

    寥籠靈谷虛。

    瓊林蔚蕭森。

    羊生标美秀。

    弱冠流清音。

    栖情莊惠(真诰作慧。

    )津。

    超形象魏林。

    揚彩朱門中。

    内有邁俗心。

    (○真诰運象篇一。

    《雲笈七簽》九十七。

    諸真歌頌。

    《詩紀外集》一。

    ) 我與夫子族。

    源胄同淵池。

    宏宗分上業。

    於今各異枝。

    蘭金因好著。

    三益方覺彌。

    (○同上) 靜尋欣斯會。

    雅綜彌齡祀。

    (真诰作杞。

    )誰雲幽鑒難。

    得之方寸裡。

    翹想樊籠(真诰作籠樊。

    )外。

    俱為山岩士。

    無令騰虛翰。

    中随驚風起。

    遷化雖由人。

    藩(真诰作蕃。

    )羊未易拟。

    所期豈朝華。

    歲暮於吾子。

    (○同上) ☆楊羲〈羲。

    字義和。

    吳人。

    幼有通靈之鑒。

    與許邁、許穆結交。

    許穆薦之相王。

    用為公府舍人。

    簡文即位後卒。

    或謂太元十二年卒。

    〉【九華安妃見降口授作詩】 〖真诰曰:興甯三年。

    歲在乙醜。

    六月二十五日夜。

    紫微王夫人見降。

    又與一神女俱來。

    紫微夫人曰:此是太虛上真元君。

    金台李夫人之少女也。

    太虛元君昔遣詣龜山學上清道。

    道成。

    受太上書。

    署為紫清上宮九華真妃者也。

    於是賜姓安。

    名郁嫔。

    字紫箫。

    真妃坐良久。

    問某年幾。

    是何月生。

    某登答言三十六。

    庚寅歲九月生也。

    真妃又曰:今日得叙因緣。

    歡願於冥運之會。

    依然有松蘿之纏矣。

    某乃稱名答曰:沈湎下俗。

    塵染其質。

    唯蒙啟訓。

    以祛其暗。

    濟某兀兀。

    宿夜所願也。

    真妃曰:敬作一紙文相贈。

    便因君以筆。

    運我鄙意。

    當可爾乎。

    某答奉命。

    即襞紙染筆。

    登口見授。

    作詩如左。

    《詩》曰:〗  雲阙豎空上。

    瓊台聳(《雲笈七簽》作竦。

    )郁羅。

    紫宮乘綠景。

    靈觀藹嵯峨。

    琅軒朱房内。

    上德煥绛霞。

    俯漱雲瓶津。

    仰掇碧柰花。

    濯足玉女(真诰作天。

    《雲笈七簽》同。

    )池。

    鼓?牽牛河。

    遂策景雲駕。

    落龍辔玄阿。

    振衣塵滓際。

    褰裳步濁波。

    願為山澤結。

    剛柔順以和。

    相攜雙清内。

    上真道不邪。

    紫微會良謀。

    唱納享福多。

    (○真诰運象篇一。

    《雲笈七簽》九十七。

    《詩紀外集》二。

    ○逯案。

    真诰各詩。

    《雲笈七簽》、《詩紀》外編皆曾重加編次。

    《詩紀》編次佳。

    惟尚未言為道士之所僞造。

    又據真诰運題象。

    各詩之涉及許穆等者。

    亦出楊手。

    則僞造者乃楊羲一人耳。

    ) 【紫微夫人授詩】 〖真诰曰:紫微夫人曰:我複因爾作一紙文以相曉者。

    以示善事耳。

    某又襞紙染筆。

    夫人見授詩雲雲。

    書訖。

    紫微夫人取視。

    視畢曰:以此贈爾。

    我去矣。

    明日當複與真妃俱來詣爾也。

    覺下床而失所在也。

    真妃少留在後。

    取某手而執之。

    而自下床。

    未出戶之間。

    忽然不見。

    〗 二象内外泮。

    玄氣果中分。

    冥會不待駕。

    所期貴得真。

    南嶽鑄明金。

    眇觀傾笈{分巾}。

    良德飛霞照。

    遂感靈霄人。

    乘飚俦衾寝。

    齊牢攜绛雲。

    悟歎天人際。

    數中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