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溪小姑。
七曰湖就姑。
八曰姑恩。
九曰采菱童。
十曰明下童。
十一曰同生。
〗 【宿阿曲】 蘇林開天門。
趙尊閉地戶。
神靈亦道同。
真官今來下。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道君曲】 中庭有樹自語。
梧桐推枝布葉(○同上) 【聖郎曲】 左亦不佯佯。
右亦不翼翼。
仙人在郎傍。
玉女在郎側。
酒無沙糖味。
為他通顔色。
(○同上) 【嬌女詩】〖二曲〗 北遊臨河海。
遙望中菰菱。
芙蓉發盛華。
渌水清且澄。
弦歌奏聲節。
仿佛有馀音。
蹀躞越橋上。
河水東西流。
上有神仙(樂府雲。
一作仙聖。
《詩紀》同。
)居。
下有西流魚。
行不獨自去。
(樂府無去字。
)三三兩兩俱。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白石郎曲】〖二曲〗 白石郎。
臨江居。
前導江伯後從魚。
積石如玉。
列松如翠。
郎豔得絕。
世無其二。
(《詩紀》無其二二字。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青溪小姑曲】 〖按幹寶《搜神記》曰:廣陵蔣子文。
嘗為秣陵尉。
因擊賊傷而死。
吳孫權時。
封中都侯。
立廟鐘山。
《異苑》曰:青溪小姑。
蔣侯第三妹也。
〗 開門白水。
側近橋梁。
小姑所居。
獨處無郎。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湖就姑曲】〖二曲〗 赤山湖就頭。
孟陽二三月。
綠蔽贲荇薮。
湖就赤山矶。
大姑大湖東。
仲姑居湖西。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姑恩曲】〖二曲〗 明姑遵八風。
蕃谒雲日中。
前導陸離獸後從。
朱鳥麟鳳凰。
苕苕山頭柏。
冬夏葉不衰。
獨當被天恩。
枝葉華葳蕤。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采蓮童曲】〖二曲〗 泛舟采菱葉。
過摘芙蓉花。
扣楫命童侶。
齊聲采蓮歌。
東湖扶菰童。
西湖采菱芰。
不持歌作樂。
為持解愁思。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明下童曲】〖二曲〗 走馬上前阪。
石子彈馬蹄。
不惜彈馬蹄。
但惜馬上兒。
陳孔驕赭白。
陸郎乘班骓。
徘徊射堂頭。
望門不欲歸。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同生曲】〖二曲〗 人生不滿百。
常抱千歲憂。
早知人命促。
秉燭夜行遊。
歲月如流邁。
行已及素秋。
蟋蟀鳴空堂。
感怅令人憂。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逯按。
子夜變歌第三首與此同。
惟令人作令侬。
此襲用文士之作。
) 【西曲歌】 【三洲歌】〖三曲〗 〖《唐書》樂志曰:三洲。
商人歌也。
古今樂錄曰:三洲歌者。
商客車數遊巴陵三江口往還。
因共作此歌。
其舊辭雲。
啼将别共來。
梁武帝問法雲。
聞法師善解音律。
此歌何如。
法雲曰:應歡會而有别離啼将别。
可改為歡将樂。
故其歌和雲。
三洲斷江口。
水從窈窕河。
傍流歡将樂。
共來長相思。
〗 送歡闆橋灣。
(樂府作彎。
)相待三山頭。
遙見千幅帆。
知是逐風流。
風流不暫停。
三山隐行舟。
願作比目魚。
随歡千裡遊。
湘東?(樂府作酃。
)?酒。
廣州龍頭铛。
玉樽金镂?宛。
與郎雙杯行。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四十二。
) 【采桑度】〖七曲〗 〖采桑度一曰采桑。
《唐書》樂志曰:采桑因三洲曲而生此聲苑也。
采桑度。
梁時作。
水經曰:河水過屈縣西南為采桑津。
春秋僖公八年。
晉裡克敗狄于采桑。
是也。
按古今樂錄曰:采桑度。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即非梁時作矣。
〗 蠶生春三月。
春桑正含綠。
女兒采春桑。
歌吹當春曲。
冶遊采桑女。
盡有芳春色。
姿容應春媚。
粉黛不加飾。
系條采春桑。
采葉何紛紛。
采桑不裝鈎。
牽壞紫羅裙。
語歡稍養蠶。
一頭養百?區。
奈當黑瘦盡。
桑葉常不周。
春月采桑時。
林下與歡俱。
養蠶不滿晨。
那得羅繡褚。
采桑盛陽月。
綠葉何翩翩。
攀條上樹表。
牽壞紫羅裙。
僞蠶化作繭。
爛熳不成絲。
徒勞無所獲。
養蠶持底為。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四十二。
) 【江陵樂】〖四曲〗 〖古今樂錄曰:江陵樂。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 不複蹋?是人。
?是地地欲穿。
盆隘歡繩斷。
蹋壞绛羅裙。
不複出場戲。
?是場生青草。
試作兩三回。
?是場方就好。
陽春二三月。
相将蹋百草。
逢人駐上看。
揚聲皆言好。
暫出後園看。
見花多憶子。
烏鳥雙雙飛。
侬歡今何在。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青陽度】〖三曲〗 〖古今樂錄曰:青陽度。
倚歌。
凡倚歌悉用鈴鼓。
無弦有吹。
〗 隐機倚不織。
尋得爛熳絲。
成匹郎莫斷。
憶侬經絞時。
碧玉搗衣砧。
七寶金蓮杵。
高舉徐徐下。
輕搗隻為汝。
青荷蓋綠水。
芙蓉披(玉台作發。
)紅鮮。
下有并根藕。
上生并頭(玉台作同心。
)蓮。
(樂府作目連。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又玉台新詠十引末一曲作青陽歌。
) 【青骢白馬】〖八曲〗 〖古今樂錄曰:青骢白馬,舊舞十六人。
〗 青骢白馬紫絲缰,可憐石橋根柏梁。
汝忽千裡去無常,願得到頭還故鄉。
系馬可憐著長松,遊戲徘徊五湖中。
借問湖中采菱婦,蓮子青荷可得否。
可憐白馬高纏げ,著地踯躅多徘徊。
問君可憐六萌車,迎取窈窕西曲娘。
問君可憐下都去,何得見君複西歸。
齊唱可憐使人惑,晝夜懷歡何時忘。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逯案。
可憐白馬曲以下。
皆無韻歌詞。
) 【安東平五曲】 〖古今樂錄曰:安東平。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 凄凄烈烈。
北風為雪。
船道不通。
步道斷絕。
吳中細布。
闊幅長度。
我有一端。
與郎?。
微物雖輕。
拙手所作。
馀有三丈。
為郎别厝。
制為輕巾。
以奉故人。
不持作好。
與郎拭塵。
東平劉生。
複感人情。
與郎相知。
當解千齡。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女兒子】〖二曲〗 〖古今樂錄曰:女兒子。
倚歌也。
〗 巴東三峽猿鳴悲。
夜鳴三聲淚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難。
蹋蹀珂頭腰環環。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來羅】〖四曲〗 〖古今樂錄曰:倚歌也。
〗 郁金黃花标。
下有同心草。
草生日已長。
人生日就老。
君子防示然。
莫近嫌疑邊。
瓜田不蹑履。
李下不正冠。
故人何怨新。
切少必求多。
此事何足道。
聽我歌來羅。
白頭不忍死。
心愁皆敖然。
遊戲泰始世。
一日當千年。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那呵灘】〖六曲〗 〖古今樂錄曰:那呵灘。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其和雲途。
郎去何當還。
多叙江陵及揚州事。
那呵。
蓋灘名也。
〗 我去隻如還。
終不在道邊。
我若(樂府作苦。
)在道邊。
良信寄書還。
沿江引百丈。
一濡多一艇。
水上郎擔篙。
何時至江陵。
江陵三千三。
何足特(樂府作持。
)作遠。
書疏數知聞。
莫令信使斷。
聞歡下揚州。
相送江津灣。
願得篙橹折。
交郎到頭還。
篙折當更覓。
橹折當更安。
各自是官人。
那得到頭還。
百思纏中心。
憔悴為所歡。
與子結終始。
折約在金蘭。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孟珠】〖二曲。
一曰丹陽孟珠歌。
〗 〖古今樂錄曰:孟珠十曲。
二曲倚歌。
八曲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 人言孟珠富。
信實金滿堂。
龍頭銜九花。
玉钗明月?。
陽春二三月。
草與水同色。
攀條摘香花。
言是歡氣息。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同前】〖八曲〗 人言春複著。
我言未渠央。
暫出後湖看。
蒲菰如許長。
揚州石榴花。
摘插雙襟中。
葳蕤當憶我。
莫持豔他侬。
陽春二三月。
草與水同色。
道逢遊冶郎。
恨不早相識。
望歡四五年。
實情将懊惱。
願得無人處。
回身與郎抱。
陽春二三月。
正是養蠶時。
那得不相怨。
其再許(樂府缺此字。
《詩紀》原本同。
今從萬曆本《詩紀》。
)侬來。
将歡期三更。
合冥歡如何。
走馬放蒼鷹。
飛馳赴郎期。
适聞梅作花。
花落已成子。
杜鵑繞林啼。
思從心下起。
可憐景陽山。
苕苕百尺樓。
上有明天子。
麟鳳戲中州。
(《詩紀》雲。
一作遊。
樂府作遊。
○《樂府詩集》四
七曰湖就姑。
八曰姑恩。
九曰采菱童。
十曰明下童。
十一曰同生。
〗 【宿阿曲】 蘇林開天門。
趙尊閉地戶。
神靈亦道同。
真官今來下。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道君曲】 中庭有樹自語。
梧桐推枝布葉(○同上) 【聖郎曲】 左亦不佯佯。
右亦不翼翼。
仙人在郎傍。
玉女在郎側。
酒無沙糖味。
為他通顔色。
(○同上) 【嬌女詩】〖二曲〗 北遊臨河海。
遙望中菰菱。
芙蓉發盛華。
渌水清且澄。
弦歌奏聲節。
仿佛有馀音。
蹀躞越橋上。
河水東西流。
上有神仙(樂府雲。
一作仙聖。
《詩紀》同。
)居。
下有西流魚。
行不獨自去。
(樂府無去字。
)三三兩兩俱。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白石郎曲】〖二曲〗 白石郎。
臨江居。
前導江伯後從魚。
積石如玉。
列松如翠。
郎豔得絕。
世無其二。
(《詩紀》無其二二字。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青溪小姑曲】 〖按幹寶《搜神記》曰:廣陵蔣子文。
嘗為秣陵尉。
因擊賊傷而死。
吳孫權時。
封中都侯。
立廟鐘山。
《異苑》曰:青溪小姑。
蔣侯第三妹也。
〗 開門白水。
側近橋梁。
小姑所居。
獨處無郎。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湖就姑曲】〖二曲〗 赤山湖就頭。
孟陽二三月。
綠蔽贲荇薮。
湖就赤山矶。
大姑大湖東。
仲姑居湖西。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姑恩曲】〖二曲〗 明姑遵八風。
蕃谒雲日中。
前導陸離獸後從。
朱鳥麟鳳凰。
苕苕山頭柏。
冬夏葉不衰。
獨當被天恩。
枝葉華葳蕤。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采蓮童曲】〖二曲〗 泛舟采菱葉。
過摘芙蓉花。
扣楫命童侶。
齊聲采蓮歌。
東湖扶菰童。
西湖采菱芰。
不持歌作樂。
為持解愁思。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明下童曲】〖二曲〗 走馬上前阪。
石子彈馬蹄。
不惜彈馬蹄。
但惜馬上兒。
陳孔驕赭白。
陸郎乘班骓。
徘徊射堂頭。
望門不欲歸。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 【同生曲】〖二曲〗 人生不滿百。
常抱千歲憂。
早知人命促。
秉燭夜行遊。
歲月如流邁。
行已及素秋。
蟋蟀鳴空堂。
感怅令人憂。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四十一。
○逯按。
子夜變歌第三首與此同。
惟令人作令侬。
此襲用文士之作。
) 【西曲歌】 【三洲歌】〖三曲〗 〖《唐書》樂志曰:三洲。
商人歌也。
古今樂錄曰:三洲歌者。
商客車數遊巴陵三江口往還。
因共作此歌。
其舊辭雲。
啼将别共來。
梁武帝問法雲。
聞法師善解音律。
此歌何如。
法雲曰:應歡會而有别離啼将别。
可改為歡将樂。
故其歌和雲。
三洲斷江口。
水從窈窕河。
傍流歡将樂。
共來長相思。
〗 送歡闆橋灣。
(樂府作彎。
)相待三山頭。
遙見千幅帆。
知是逐風流。
風流不暫停。
三山隐行舟。
願作比目魚。
随歡千裡遊。
湘東?(樂府作酃。
)?酒。
廣州龍頭铛。
玉樽金镂?宛。
與郎雙杯行。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四十二。
) 【采桑度】〖七曲〗 〖采桑度一曰采桑。
《唐書》樂志曰:采桑因三洲曲而生此聲苑也。
采桑度。
梁時作。
水經曰:河水過屈縣西南為采桑津。
春秋僖公八年。
晉裡克敗狄于采桑。
是也。
按古今樂錄曰:采桑度。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即非梁時作矣。
〗 蠶生春三月。
春桑正含綠。
女兒采春桑。
歌吹當春曲。
冶遊采桑女。
盡有芳春色。
姿容應春媚。
粉黛不加飾。
系條采春桑。
采葉何紛紛。
采桑不裝鈎。
牽壞紫羅裙。
語歡稍養蠶。
一頭養百?區。
奈當黑瘦盡。
桑葉常不周。
春月采桑時。
林下與歡俱。
養蠶不滿晨。
那得羅繡褚。
采桑盛陽月。
綠葉何翩翩。
攀條上樹表。
牽壞紫羅裙。
僞蠶化作繭。
爛熳不成絲。
徒勞無所獲。
養蠶持底為。
(○《樂府詩集》四十八。
《詩紀》四十二。
) 【江陵樂】〖四曲〗 〖古今樂錄曰:江陵樂。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 不複蹋?是人。
?是地地欲穿。
盆隘歡繩斷。
蹋壞绛羅裙。
不複出場戲。
?是場生青草。
試作兩三回。
?是場方就好。
陽春二三月。
相将蹋百草。
逢人駐上看。
揚聲皆言好。
暫出後園看。
見花多憶子。
烏鳥雙雙飛。
侬歡今何在。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青陽度】〖三曲〗 〖古今樂錄曰:青陽度。
倚歌。
凡倚歌悉用鈴鼓。
無弦有吹。
〗 隐機倚不織。
尋得爛熳絲。
成匹郎莫斷。
憶侬經絞時。
碧玉搗衣砧。
七寶金蓮杵。
高舉徐徐下。
輕搗隻為汝。
青荷蓋綠水。
芙蓉披(玉台作發。
)紅鮮。
下有并根藕。
上生并頭(玉台作同心。
)蓮。
(樂府作目連。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又玉台新詠十引末一曲作青陽歌。
) 【青骢白馬】〖八曲〗 〖古今樂錄曰:青骢白馬,舊舞十六人。
〗 青骢白馬紫絲缰,可憐石橋根柏梁。
汝忽千裡去無常,願得到頭還故鄉。
系馬可憐著長松,遊戲徘徊五湖中。
借問湖中采菱婦,蓮子青荷可得否。
可憐白馬高纏げ,著地踯躅多徘徊。
問君可憐六萌車,迎取窈窕西曲娘。
問君可憐下都去,何得見君複西歸。
齊唱可憐使人惑,晝夜懷歡何時忘。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逯案。
可憐白馬曲以下。
皆無韻歌詞。
) 【安東平五曲】 〖古今樂錄曰:安東平。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 凄凄烈烈。
北風為雪。
船道不通。
步道斷絕。
吳中細布。
闊幅長度。
我有一端。
與郎?。
微物雖輕。
拙手所作。
馀有三丈。
為郎别厝。
制為輕巾。
以奉故人。
不持作好。
與郎拭塵。
東平劉生。
複感人情。
與郎相知。
當解千齡。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女兒子】〖二曲〗 〖古今樂錄曰:女兒子。
倚歌也。
〗 巴東三峽猿鳴悲。
夜鳴三聲淚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難。
蹋蹀珂頭腰環環。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來羅】〖四曲〗 〖古今樂錄曰:倚歌也。
〗 郁金黃花标。
下有同心草。
草生日已長。
人生日就老。
君子防示然。
莫近嫌疑邊。
瓜田不蹑履。
李下不正冠。
故人何怨新。
切少必求多。
此事何足道。
聽我歌來羅。
白頭不忍死。
心愁皆敖然。
遊戲泰始世。
一日當千年。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那呵灘】〖六曲〗 〖古今樂錄曰:那呵灘。
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其和雲途。
郎去何當還。
多叙江陵及揚州事。
那呵。
蓋灘名也。
〗 我去隻如還。
終不在道邊。
我若(樂府作苦。
)在道邊。
良信寄書還。
沿江引百丈。
一濡多一艇。
水上郎擔篙。
何時至江陵。
江陵三千三。
何足特(樂府作持。
)作遠。
書疏數知聞。
莫令信使斷。
聞歡下揚州。
相送江津灣。
願得篙橹折。
交郎到頭還。
篙折當更覓。
橹折當更安。
各自是官人。
那得到頭還。
百思纏中心。
憔悴為所歡。
與子結終始。
折約在金蘭。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孟珠】〖二曲。
一曰丹陽孟珠歌。
〗 〖古今樂錄曰:孟珠十曲。
二曲倚歌。
八曲舊舞十六人。
梁八人。
〗 人言孟珠富。
信實金滿堂。
龍頭銜九花。
玉钗明月?。
陽春二三月。
草與水同色。
攀條摘香花。
言是歡氣息。
(○《樂府詩集》四十九。
《詩紀》四十二。
) 【同前】〖八曲〗 人言春複著。
我言未渠央。
暫出後湖看。
蒲菰如許長。
揚州石榴花。
摘插雙襟中。
葳蕤當憶我。
莫持豔他侬。
陽春二三月。
草與水同色。
道逢遊冶郎。
恨不早相識。
望歡四五年。
實情将懊惱。
願得無人處。
回身與郎抱。
陽春二三月。
正是養蠶時。
那得不相怨。
其再許(樂府缺此字。
《詩紀》原本同。
今從萬曆本《詩紀》。
)侬來。
将歡期三更。
合冥歡如何。
走馬放蒼鷹。
飛馳赴郎期。
适聞梅作花。
花落已成子。
杜鵑繞林啼。
思從心下起。
可憐景陽山。
苕苕百尺樓。
上有明天子。
麟鳳戲中州。
(《詩紀》雲。
一作遊。
樂府作遊。
○《樂府詩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