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昭成末。
苻堅遣将苟苌伐涼州。
破之。
天錫降於苌。
初駿時。
謠曰雲雲。
是時姑臧及諸郡國童兒皆歌之。
謂劉曜、石虎并伐涼州不克。
至堅而降之也。
〗 劉新婦簸米。
石新婦吹?羝。
蕩滌簸張兒。
張兒食之口正披。
(○魏書私署涼州牧張天錫傳。
) 【長安民謠】 〖《晉書》曰:時長安大饑。
堅與沖戰。
各有勝負。
城中有《書》曰古符傳賈錄。
載帝出五将久長得。
先是。
又謠曰雲雲。
堅大信之。
告其太子宏曰:脫如此言。
天或導予。
今留汝兼總戎政。
朕當出隴收兵運糧以給汝。
於是率騎數百出如五将。
堅至五将山。
姚苌遣将軍吳忠圍之。
執堅以歸新平。
苌乃缢堅新平佛寺中。
〗 堅入五将山(環琮記作久。
《禦覽》無山字。
)長得。
(○《晉書》苻堅載記。
魏書苻堅傳。
《禦覽》四十四、太平環宇記三十并引《十六國春秋》。
) 【苻堅國中謠】 〖《晉書》曰:初。
桓豁聞苻堅國中謠雲雲。
有子二十人皆以石為名。
《禦覽》引《晉書》曰:謝玄破堅於淮淝。
先是有童謠雲雲。
〗 誰謂爾堅。
石打碎。
(《禦覽》作破。
○《晉書》桓豁傳。
《禦覽》三百六十二引《晉書》。
) 【朔馬謠】 〖《晉書》曰:孝武太元十四年。
苻堅故将呂光僭即三河王位。
光徙西海郡人於諸郡。
至是謠雲雲。
頃之。
遂相扇動。
複徙之於西河。
〗 朔馬心何悲。
念舊中心勞。
燕雀何徘徊。
意欲還故巢。
(○《晉書》呂光載記。
《詩紀》四十四。
) 【燕童謠】 〖《晉書》曰:慕容熙為政暴虐。
其将馮跋、張興。
皆坐事奔亡。
結盟推慕容雲為主。
因熙出城。
閉門距守。
熙夜至龍城。
〗 攻北門不克。
為雲所執。
弑之。
時義熙二年也。
初童謠雲雲。
藁字上有草。
下有禾。
兩頭然。
則禾草俱盡而成高字。
雲父名披。
小字秃頭。
三子。
而雲季也。
熙竟為雲所滅。
) 一束藁。
兩頭然。
秃頭小兒來滅燕。
(○《晉書》慕容熙載記。
《詩紀》四十四。
) 【大風謠】 〖《晉書》曰:慕容寶嗣位。
以慕容德為都督冀、兖六州諸軍事。
鎮邺。
會魏師入中山。
寶山奔於薊。
時有謠雲雲。
於是德之群臣勸德僭号稱元。
〗 大風蓬勃揚塵埃。
八井三刀卒起來。
四海鼎沸中山頹。
惟有德人據三台。
(○《晉書》慕容德載記。
《詩紀》四十四。
) 【安帝元興初童謠】 〖宋《書》曰:晉桓玄既篡。
有此童謠。
及玄敗。
走至江陵。
五月中。
誅如其期焉。
按帝紀。
桓玄篡位在安帝元興二年十二月也。
〗 草生及馬腹。
烏(《詩紀》作鳥。
)啄桓玄目。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同前】 〖又曰:桓玄時民謠語雲雲。
征鐘至穢之服。
桓四體之下稱。
玄目下居上。
猶征鐘之廁歌謠。
下體之詠民口也。
而雲落地。
墜地之祥。
迸走之言。
其驗明矣。
〗 征鐘落地桓迸走。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安帝元興中童謠】 〖宋《書》曰:晉安帝地興中。
桓玄既得志。
而有童謠。
及玄敗走。
諸桓悉誅焉。
郎君。
司馬元顯也。
〗 長幹巷。
巷長幹。
今年殺郎君。
明(桓玄傳作後。
)年斬諸桓。
(○《宋書》五行志。
《晉書》桓玄傳。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安帝義熙初童謠】 〖《晉書》曰:安帝義熙初。
童謠曰雲雲。
時官養盧龍。
寵以金紫。
奉以名州。
養之已極。
而龍不能懷我好音。
舉兵内伐。
遂成仇敵也。
及敗。
斬伐其黨。
如草木之成積焉。
按列傳。
盧循。
小字元龍。
元興二年。
寇廣州。
逐刺史吳隐。
自攝州事。
号平南将軍。
安帝乃假循征虜将軍。
廣州刺史。
義熙中。
劉裕破循於豫章。
循走交州。
為刺史杜慧度所殺。
〗 官家養蘆化成(《禦覽》作作。
)荻。
蘆生不止自成積。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禦覽》一千引晉中興書徵祥說。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安帝義熙初謠二首】 〖《晉書》曰:盧龍據有廣州。
民間有謠雲雲。
後擁上流數州之地。
内逼京辇。
應天半之言。
時複有謠雲雲。
龍後果敗。
不得入石頭。
〗 蘆生漫漫竟天半。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蘆(《晉書》、樂府作盧。
)橙橙。
逐水流。
東風忽如起。
那得入石頭。
(○同上) 【晉世京師謠】 〖《異苑》曰:盧龍将寇亂。
京師謠言曰雲雲。
未幾而敗。
〗 十丈瓦屋八九間。
(下三字原本無。
據古今風謠補。
)蘆作柱。
薤作欄。
(○《異苑》四。
《類聚》八十二。
) 【義熙中童謠】 〖《異苑》曰:義熙中童謠雲雲。
及十一年晉大軍至洛。
修複園林。
時封琅琊王也。
〗 長有掃帚樞作杷。
掃除洛中迎琅琊。
(○開元占經百十三。
) 【時人為龐世謠】 〖趙《書》曰:燕人龐世為光祿勳。
案奏豪強。
苛克人物。
鹹懼疾之。
及卒。
門無吊客。
時人為之謠曰:〗 龐家之巷。
車馬辚辚。
(《禦覽》作鱗鱗。
)泥丸之日無吊賓。
吊賓不來(南燕錄作至。
)何所因。
由性苛克寡所親。
(○《禦覽》四百六十五。
《十六國春秋》六十五南燕錄。
) 【三峽謠】 〖《水經注》曰:峽中有灘名曰黃牛灘。
南岸重嶺疊起。
最外高崖間。
有色。
如人負刀牽牛。
人黑牛黃。
成就分明。
既人迹所絕。
莫得究焉。
此嚴既高。
加江湍纡回。
雖途迳信宿。
猶望見此物。
故行者謠雲雲。
言水路行深。
回望如一矣。
〗 朝發(《詩紀》作見。
)黃牛。
暮宿(《詩紀》作見。
)黃牛。
三朝(《類聚》作日。
《禦覽》或同。
)三暮。
(《禦覽》或作夜。
)黃牛如故。
(○《水經注》三十四江水篇。
《類聚》七、《禦覽》五十三、六十九、太平環宇記百四十七并引盛弘之《荊州記》。
詩記四十四。
) 【葛洪引諺】 〖《抱樸子》曰:凡為道。
合藥及避亂隐居者。
入山不知法者。
多遇禍害。
故諺有之曰:〗 太華之下。
白骨狼藉。
(○《抱樸子》登涉篇。
) 【葛洪引諺】 〖《抱樸子》曰:書字人知之。
猶尚寫之多誤。
故諺曰
苻堅遣将苟苌伐涼州。
破之。
天錫降於苌。
初駿時。
謠曰雲雲。
是時姑臧及諸郡國童兒皆歌之。
謂劉曜、石虎并伐涼州不克。
至堅而降之也。
〗 劉新婦簸米。
石新婦吹?羝。
蕩滌簸張兒。
張兒食之口正披。
(○魏書私署涼州牧張天錫傳。
) 【長安民謠】 〖《晉書》曰:時長安大饑。
堅與沖戰。
各有勝負。
城中有《書》曰古符傳賈錄。
載帝出五将久長得。
先是。
又謠曰雲雲。
堅大信之。
告其太子宏曰:脫如此言。
天或導予。
今留汝兼總戎政。
朕當出隴收兵運糧以給汝。
於是率騎數百出如五将。
堅至五将山。
姚苌遣将軍吳忠圍之。
執堅以歸新平。
苌乃缢堅新平佛寺中。
〗 堅入五将山(環琮記作久。
《禦覽》無山字。
)長得。
(○《晉書》苻堅載記。
魏書苻堅傳。
《禦覽》四十四、太平環宇記三十并引《十六國春秋》。
) 【苻堅國中謠】 〖《晉書》曰:初。
桓豁聞苻堅國中謠雲雲。
有子二十人皆以石為名。
《禦覽》引《晉書》曰:謝玄破堅於淮淝。
先是有童謠雲雲。
〗 誰謂爾堅。
石打碎。
(《禦覽》作破。
○《晉書》桓豁傳。
《禦覽》三百六十二引《晉書》。
) 【朔馬謠】 〖《晉書》曰:孝武太元十四年。
苻堅故将呂光僭即三河王位。
光徙西海郡人於諸郡。
至是謠雲雲。
頃之。
遂相扇動。
複徙之於西河。
〗 朔馬心何悲。
念舊中心勞。
燕雀何徘徊。
意欲還故巢。
(○《晉書》呂光載記。
《詩紀》四十四。
) 【燕童謠】 〖《晉書》曰:慕容熙為政暴虐。
其将馮跋、張興。
皆坐事奔亡。
結盟推慕容雲為主。
因熙出城。
閉門距守。
熙夜至龍城。
〗 攻北門不克。
為雲所執。
弑之。
時義熙二年也。
初童謠雲雲。
藁字上有草。
下有禾。
兩頭然。
則禾草俱盡而成高字。
雲父名披。
小字秃頭。
三子。
而雲季也。
熙竟為雲所滅。
) 一束藁。
兩頭然。
秃頭小兒來滅燕。
(○《晉書》慕容熙載記。
《詩紀》四十四。
) 【大風謠】 〖《晉書》曰:慕容寶嗣位。
以慕容德為都督冀、兖六州諸軍事。
鎮邺。
會魏師入中山。
寶山奔於薊。
時有謠雲雲。
於是德之群臣勸德僭号稱元。
〗 大風蓬勃揚塵埃。
八井三刀卒起來。
四海鼎沸中山頹。
惟有德人據三台。
(○《晉書》慕容德載記。
《詩紀》四十四。
) 【安帝元興初童謠】 〖宋《書》曰:晉桓玄既篡。
有此童謠。
及玄敗。
走至江陵。
五月中。
誅如其期焉。
按帝紀。
桓玄篡位在安帝元興二年十二月也。
〗 草生及馬腹。
烏(《詩紀》作鳥。
)啄桓玄目。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同前】 〖又曰:桓玄時民謠語雲雲。
征鐘至穢之服。
桓四體之下稱。
玄目下居上。
猶征鐘之廁歌謠。
下體之詠民口也。
而雲落地。
墜地之祥。
迸走之言。
其驗明矣。
〗 征鐘落地桓迸走。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詩紀》四十四。
) 【安帝元興中童謠】 〖宋《書》曰:晉安帝地興中。
桓玄既得志。
而有童謠。
及玄敗走。
諸桓悉誅焉。
郎君。
司馬元顯也。
〗 長幹巷。
巷長幹。
今年殺郎君。
明(桓玄傳作後。
)年斬諸桓。
(○《宋書》五行志。
《晉書》桓玄傳。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安帝義熙初童謠】 〖《晉書》曰:安帝義熙初。
童謠曰雲雲。
時官養盧龍。
寵以金紫。
奉以名州。
養之已極。
而龍不能懷我好音。
舉兵内伐。
遂成仇敵也。
及敗。
斬伐其黨。
如草木之成積焉。
按列傳。
盧循。
小字元龍。
元興二年。
寇廣州。
逐刺史吳隐。
自攝州事。
号平南将軍。
安帝乃假循征虜将軍。
廣州刺史。
義熙中。
劉裕破循於豫章。
循走交州。
為刺史杜慧度所殺。
〗 官家養蘆化成(《禦覽》作作。
)荻。
蘆生不止自成積。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禦覽》一千引晉中興書徵祥說。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安帝義熙初謠二首】 〖《晉書》曰:盧龍據有廣州。
民間有謠雲雲。
後擁上流數州之地。
内逼京辇。
應天半之言。
時複有謠雲雲。
龍後果敗。
不得入石頭。
〗 蘆生漫漫竟天半。
(○《晉書》五行志。
《宋書》五行志。
《樂府詩集》八十九。
《詩紀》四十四。
) 蘆(《晉書》、樂府作盧。
)橙橙。
逐水流。
東風忽如起。
那得入石頭。
(○同上) 【晉世京師謠】 〖《異苑》曰:盧龍将寇亂。
京師謠言曰雲雲。
未幾而敗。
〗 十丈瓦屋八九間。
(下三字原本無。
據古今風謠補。
)蘆作柱。
薤作欄。
(○《異苑》四。
《類聚》八十二。
) 【義熙中童謠】 〖《異苑》曰:義熙中童謠雲雲。
及十一年晉大軍至洛。
修複園林。
時封琅琊王也。
〗 長有掃帚樞作杷。
掃除洛中迎琅琊。
(○開元占經百十三。
) 【時人為龐世謠】 〖趙《書》曰:燕人龐世為光祿勳。
案奏豪強。
苛克人物。
鹹懼疾之。
及卒。
門無吊客。
時人為之謠曰:〗 龐家之巷。
車馬辚辚。
(《禦覽》作鱗鱗。
)泥丸之日無吊賓。
吊賓不來(南燕錄作至。
)何所因。
由性苛克寡所親。
(○《禦覽》四百六十五。
《十六國春秋》六十五南燕錄。
) 【三峽謠】 〖《水經注》曰:峽中有灘名曰黃牛灘。
南岸重嶺疊起。
最外高崖間。
有色。
如人負刀牽牛。
人黑牛黃。
成就分明。
既人迹所絕。
莫得究焉。
此嚴既高。
加江湍纡回。
雖途迳信宿。
猶望見此物。
故行者謠雲雲。
言水路行深。
回望如一矣。
〗 朝發(《詩紀》作見。
)黃牛。
暮宿(《詩紀》作見。
)黃牛。
三朝(《類聚》作日。
《禦覽》或同。
)三暮。
(《禦覽》或作夜。
)黃牛如故。
(○《水經注》三十四江水篇。
《類聚》七、《禦覽》五十三、六十九、太平環宇記百四十七并引盛弘之《荊州記》。
詩記四十四。
) 【葛洪引諺】 〖《抱樸子》曰:凡為道。
合藥及避亂隐居者。
入山不知法者。
多遇禍害。
故諺有之曰:〗 太華之下。
白骨狼藉。
(○《抱樸子》登涉篇。
) 【葛洪引諺】 〖《抱樸子》曰:書字人知之。
猶尚寫之多誤。
故諺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