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晉孝武帝司馬曜〈曜。
字昌明。
簡文帝第三子。
興甯三年。
封會稽王。
鹹安二年。
七月即位。
在位二十四年。
太元二十一年為張貴人所弑。
年三十五。
谥曰孝武皇帝。
有集二卷。
〉【示殷仲堪詩】 〖《晉書》曰:殷仲堪為黃門郎。
孝武嘗示仲堪《詩》曰:〗 勿以己才。
而笑不才。
(○《晉書》殷仲堪傳。
《禦覽》五百九十一。
) ☆袁宏〈宏。
字彥伯。
小字虎。
陳郡扶樂人。
永和初。
為謝尚安西參軍。
累遷桓溫大司馬記室。
後自吏部郎出為東陽太守。
太元初卒。
年四十九。
有後漢紀三十卷、正始名士傳三卷、竹林名士傳三卷、中朝名士傳若幹卷、集二十卷。
〉【從征行方頭山詩】 峨峨太行。
淩虛抗勢。
天嶺交氣。
窈然無際。
澄流入神。
玄谷應契。
四象悟心。
幽人來憩。
(○《類聚》七。
《詩紀》三十二。
) 【采菊詩】 息足回阿。
圓坐長林。
披榛即澗。
藉草依陰。
(○《禦覽》五十六。
) 【詠史詩二首】 〖續晉陽秋曰:虎少有逸才。
文章絕麗。
曾為詠史詩。
是其風情所寄。
少孤而貧。
以運租為業。
謝尚時鎮牛渚。
乘秋佳風月。
微服泛江。
會虎在運租船中諷詠。
聲既清會。
辭又藻拔。
非尚所曾聞。
乃遣問訊。
答曰:是袁臨汝郎誦詩。
即其詠史之作也。
〗 周昌梗概臣。
辭達不為讷。
汲黯社稷順。
棟梁表天(《詩紀》作天表。
)骨。
陸賈厭解紛。
(廣《文選》作分。
)時與酒?杌。
婉轉将相門。
一言和平勃。
趨舍各有之。
俱令道不沒。
(○《類聚》五十五。
廣《文選》十八。
《詩紀》三十二。
) 無名困(廣《文選》作因。
)蝼蟻。
有名世所疑。
中庸難為體。
狂狷不及時。
楊恽非忌貴。
知及有馀辭。
躬耕南山下。
蕪穢不遑治。
趙瑟奏哀音。
秦聲歌新詩。
吐音非凡唱。
負此欲何之。
(○同上) 【拟古詩】 高館百馀仞。
迢遞虛中亭。
文幌曜瓊扇。
碧疏映绮棂。
(○《類聚》六十三。
《詩紀》三十二。
) 【詩】 森森千丈松。
磊?非一節。
雖無榱桷麗。
較為梁棟桀。
(○《類聚》八十八。
《詩紀》三十二。
) ☆王彪之〈彪之。
字叔虎。
琅邪臨沂人。
初除著作郎。
累遷吏部尚書。
後為鎮軍将軍、會稽内史。
孝武即位。
遷尚書令。
太元二年卒。
年七十三。
有集二十卷。
〉【登會稽刻石山詩】 隆山嵯峨。
崇巒??。
傍觌滄洲。
仰拂玄霄。
文命遠會。
風淳道遼。
秦皇遐巡。
邁北英豪。
宅靈基阿。
銘迹峻峤。
青陽曜景。
時和氣淳。
修領增鮮。
長松挺新。
飛鴻振羽。
騰龍躍鱗。
(○《類聚》八。
《詩紀》三十二。
) 【遊仙詩】 遠遊絕塵霧。
輕舉觀滄溟。
蓬七陰倒景。
?昆?侖罩曾城。
(○《文選》二十二從遊京口北固應诏詩注。
) 【與諸兄弟方山别詩】 脂車總馳輪。
泛舟理飛棹。
絲染墨悲歎。
(《詩紀》誤作歡。
)路歧楊感悼。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二。
) 【登治城樓詩】 俯觀陋室。
宇宙六合。
譬如四壁。
(○文鏡秘府論西卷。
) ☆習鑿齒〈鑿齒。
字彥威。
襄陽人。
荊州刺史桓溫辟為從事。
轉西曹從事、别駕治中。
遷荥陽太守。
以疾歸裡。
太元七年卒。
有漢晉春秋四十七卷、集五卷。
〉【詩】〖《詩紀》作燈。
注雲。
一作詠燈籠。
〗 煌煌閑夜燈。
修修樹間亮。
燈随風炜烨。
風與燈升降。
(○《類聚》八十。
) 【嘲道安詩】 〖《晉書》曰:習鑿齒詣釋道安。
值衆增齊。
皆舍缽斂衽。
唯道安食不辍。
鑿齒曰:〗 大鵬從南來。
衆鳥皆戢翼。
何忽(當作物。
)凍老鸱。
腩腩低頭食。
(○《禦覽》九百二十七。
) ☆王珉〈珉。
字季琰。
?弟。
曆著作散騎郎、國子博士、黃門侍郎、中書令。
太元十三年卒。
年三十八。
有集十卷。
〉【直中書詩】 高閣臨雲日。
險岑仰天居。
(○《初學記》十一。
) ☆謝芳姿【團扇歌二首】 〖古今樂錄曰:團扇歌者。
晉中書令王珉捉白團扇。
與嫂婢謝芳姿有愛。
情好甚笃。
嫂棰撻婢過苦。
王東亭聞而止之。
芳姿素善歌。
嫂令歌一曲當赦之。
應聲歌雲雲。
珉聞更問之。
汝歌何遺。
芳姿即改雲雲。
〗 白團扇。
辛苦五流連。
是郎眼所見。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三十七。
) 白團扇。
憔悴非昔容。
羞與郎相見。
(《禦覽》此下多願得從郎手。
因風從方便二句。
○《樂府詩集》四十五。
《禦覽》五百七十三。
《詩紀》三十七。
) ☆蘇彥〈彥。
孝武帝時為北中郎參軍。
有蘇子七卷、集十卷。
〉【七月七日詠織女詩】 火流涼風至。
少昊協素藏。
織女思北?。
(歲時雜詠作征。
歲華紀麗、《禦覽》同。
字昌明。
簡文帝第三子。
興甯三年。
封會稽王。
鹹安二年。
七月即位。
在位二十四年。
太元二十一年為張貴人所弑。
年三十五。
谥曰孝武皇帝。
有集二卷。
〉【示殷仲堪詩】 〖《晉書》曰:殷仲堪為黃門郎。
孝武嘗示仲堪《詩》曰:〗 勿以己才。
而笑不才。
(○《晉書》殷仲堪傳。
《禦覽》五百九十一。
) ☆袁宏〈宏。
字彥伯。
小字虎。
陳郡扶樂人。
永和初。
為謝尚安西參軍。
累遷桓溫大司馬記室。
後自吏部郎出為東陽太守。
太元初卒。
年四十九。
有後漢紀三十卷、正始名士傳三卷、竹林名士傳三卷、中朝名士傳若幹卷、集二十卷。
〉【從征行方頭山詩】 峨峨太行。
淩虛抗勢。
天嶺交氣。
窈然無際。
澄流入神。
玄谷應契。
四象悟心。
幽人來憩。
(○《類聚》七。
《詩紀》三十二。
) 【采菊詩】 息足回阿。
圓坐長林。
披榛即澗。
藉草依陰。
(○《禦覽》五十六。
) 【詠史詩二首】 〖續晉陽秋曰:虎少有逸才。
文章絕麗。
曾為詠史詩。
是其風情所寄。
少孤而貧。
以運租為業。
謝尚時鎮牛渚。
乘秋佳風月。
微服泛江。
會虎在運租船中諷詠。
聲既清會。
辭又藻拔。
非尚所曾聞。
乃遣問訊。
答曰:是袁臨汝郎誦詩。
即其詠史之作也。
〗 周昌梗概臣。
辭達不為讷。
汲黯社稷順。
棟梁表天(《詩紀》作天表。
)骨。
陸賈厭解紛。
(廣《文選》作分。
)時與酒?杌。
婉轉将相門。
一言和平勃。
趨舍各有之。
俱令道不沒。
(○《類聚》五十五。
廣《文選》十八。
《詩紀》三十二。
) 無名困(廣《文選》作因。
)蝼蟻。
有名世所疑。
中庸難為體。
狂狷不及時。
楊恽非忌貴。
知及有馀辭。
躬耕南山下。
蕪穢不遑治。
趙瑟奏哀音。
秦聲歌新詩。
吐音非凡唱。
負此欲何之。
(○同上) 【拟古詩】 高館百馀仞。
迢遞虛中亭。
文幌曜瓊扇。
碧疏映绮棂。
(○《類聚》六十三。
《詩紀》三十二。
) 【詩】 森森千丈松。
磊?非一節。
雖無榱桷麗。
較為梁棟桀。
(○《類聚》八十八。
《詩紀》三十二。
) ☆王彪之〈彪之。
字叔虎。
琅邪臨沂人。
初除著作郎。
累遷吏部尚書。
後為鎮軍将軍、會稽内史。
孝武即位。
遷尚書令。
太元二年卒。
年七十三。
有集二十卷。
〉【登會稽刻石山詩】 隆山嵯峨。
崇巒??。
傍觌滄洲。
仰拂玄霄。
文命遠會。
風淳道遼。
秦皇遐巡。
邁北英豪。
宅靈基阿。
銘迹峻峤。
青陽曜景。
時和氣淳。
修領增鮮。
長松挺新。
飛鴻振羽。
騰龍躍鱗。
(○《類聚》八。
《詩紀》三十二。
) 【遊仙詩】 遠遊絕塵霧。
輕舉觀滄溟。
蓬七陰倒景。
?昆?侖罩曾城。
(○《文選》二十二從遊京口北固應诏詩注。
) 【與諸兄弟方山别詩】 脂車總馳輪。
泛舟理飛棹。
絲染墨悲歎。
(《詩紀》誤作歡。
)路歧楊感悼。
(○《初學記》十八。
《詩紀》三十二。
) 【登治城樓詩】 俯觀陋室。
宇宙六合。
譬如四壁。
(○文鏡秘府論西卷。
) ☆習鑿齒〈鑿齒。
字彥威。
襄陽人。
荊州刺史桓溫辟為從事。
轉西曹從事、别駕治中。
遷荥陽太守。
以疾歸裡。
太元七年卒。
有漢晉春秋四十七卷、集五卷。
〉【詩】〖《詩紀》作燈。
注雲。
一作詠燈籠。
〗 煌煌閑夜燈。
修修樹間亮。
燈随風炜烨。
風與燈升降。
(○《類聚》八十。
) 【嘲道安詩】 〖《晉書》曰:習鑿齒詣釋道安。
值衆增齊。
皆舍缽斂衽。
唯道安食不辍。
鑿齒曰:〗 大鵬從南來。
衆鳥皆戢翼。
何忽(當作物。
)凍老鸱。
腩腩低頭食。
(○《禦覽》九百二十七。
) ☆王珉〈珉。
字季琰。
?弟。
曆著作散騎郎、國子博士、黃門侍郎、中書令。
太元十三年卒。
年三十八。
有集十卷。
〉【直中書詩】 高閣臨雲日。
險岑仰天居。
(○《初學記》十一。
) ☆謝芳姿【團扇歌二首】 〖古今樂錄曰:團扇歌者。
晉中書令王珉捉白團扇。
與嫂婢謝芳姿有愛。
情好甚笃。
嫂棰撻婢過苦。
王東亭聞而止之。
芳姿素善歌。
嫂令歌一曲當赦之。
應聲歌雲雲。
珉聞更問之。
汝歌何遺。
芳姿即改雲雲。
〗 白團扇。
辛苦五流連。
是郎眼所見。
(○《樂府詩集》四十五。
《詩紀》三十七。
) 白團扇。
憔悴非昔容。
羞與郎相見。
(《禦覽》此下多願得從郎手。
因風從方便二句。
○《樂府詩集》四十五。
《禦覽》五百七十三。
《詩紀》三十七。
) ☆蘇彥〈彥。
孝武帝時為北中郎參軍。
有蘇子七卷、集十卷。
〉【七月七日詠織女詩】 火流涼風至。
少昊協素藏。
織女思北?。
(歲時雜詠作征。
歲華紀麗、《禦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