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高軒啟朱扉。
回望暢八隅。
西瞻岷山領。
嵯峨似荊巫。
蹲鸱蔽地生。
原隰殖嘉蔬。
雖遇堯湯世。
民食恒有馀。
郁郁小(《詩紀》作少。
)城中。
岌岌百族居。
街術紛绮錯。
高甍夾長衢。
借問楊子宅。
(《類聚》、茶經作舍。
)想見長卿廬。
程卓累千金。
驕侈拟五侯。
門有連騎客。
翠帶腰吳鈎。
鼎食随時進。
百和妙且殊。
披林采秋橘。
臨江釣春魚。
黑子過龍醢。
果馔逾蟹?胥。
芳茶冠六清。
(茶經作情。
)溢味播九區。
人生苟安樂。
茲土聊可娛。
(○《類聚》二十八引樓、虛、隅、巫、蔬、馀、居、衢、廬九韻。
陸羽茶經下引廬、都、?區、殊、?胥、區、娛八韻。
《詩紀》二十九。
) 【贈虞顯度詩】 疇昔協蘭芳。
缱绻在華年。
嘉好結平素。
分著寮友前。
謂得終遐日。
綢缪永周旋。
吾子遭不造。
遘闵丁憂艱。
俾我失良朋。
誰與吐話言。
一日為三秋。
歲況乃三年。
離居一何闊。
結思如回川。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署張協詩。
《詩紀》二十九。
) 【招隐詩】 出處雖殊途。
居然有輕易。
山林有悔恪。
人間實多累。
?雛翔穹(廣《文選》、《詩紀》作窮。
)冥。
蒲且不能視。
鹳鹭遵臯渚。
數為?所系。
隐顯雖在心。
彼我共一地。
不見巫山火。
芝艾豈相離。
去來捐時俗。
超然辭世僞。
得意在丘中。
安事愚與智。
(○《類聚》三十六。
廣《文選》九。
《詩紀》二十九。
) 【七哀詩二首】 北芒(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邙。
《詩紀》同。
《初學記》、《禦覽》作邙。
)何壘壘。
(《禦覽》作累累。
)高陵有四五。
借問誰家(《初學記》作人。
)墳。
(《禦覽》作冢。
)皆雲漢世(《初學記》作代。
)主。
恭遙相望。
原陵郁?無々。
季世(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頁。
《詩紀》同。
《初學記》作頁。
)喪亂起。
賊(草堂詩箋作群。
)盜(《初學記》作盜賊。
)如豺虎。
毀壤過一А。
便房啟幽戶。
珠柙(《初學記》作匣。
《詩紀》雲。
一作匣。
)離玉體。
珍寶見剽虜。
園寝化為墟。
周墉無遺堵。
蒙茏荊棘生。
蹊迳登童豎。
狐兔窟其中。
蕪穢不複掃。
頹隴并墾發。
萌隸營農圃。
昔為萬乘君。
今為丘中(《文選》作山。
)土。
感彼雍門言。
凄怆哀今(《文選》作往。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今。
文章正宗作往。
)古。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九。
又《初學記》十四引五、主、?無、虎、戶、虜六韻。
《禦覽》五百六十引五、主二韻。
草堂詩箋三十二傷秋詩注引一句。
) 秋風吐商氣。
蕭瑟掃前林。
陽鳥(《類聚》作鳥。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烏。
《詩紀》同。
)收和響。
寒蟬無馀音。
白露中(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牙作朝。
《詩紀》同。
)夜結。
木落柯條森。
先光馳北陸。
浮景忽(《類聚》作想。
)西沈。
顧望無所見。
唯睹松柏陰。
肅肅高桐枝。
翩翩栖孤(《類聚》作孤栖。
)禽。
仰聽離鴻鳴。
俯聞蜻ㄇ吟。
哀人易感傷。
觸物增悲心。
丘隴日已遠。
纏綿彌思深。
憂來令發白。
誰雲愁可任。
徘徊向長風。
淚下沾衣襟。
(○《文選》二十三。
《類聚》三十四。
《詩紀》二十九。
) 【霖雨詩】(《詩紀》雲。
《初學記》作張協。
今從藝文作張載。
) 霏雨馀旬朔。
?昧日夜墜。
何以解愁懷。
置酒招親類。
啾啾絲竹作。
伶人奏奇秘。
悲歌結(《初學記》作潔。
)流風。
逸(《初學記》作實。
)響回秋氣。
(○《類聚》二引墜、類、氣三韻。
《初學記》十五引秘、氣二韻。
《詩紀》二十九。
) 【拟四愁詩四首】 我所思兮在南巢。
欲往從之巫山高。
登崖遠望涕泗交。
我之懷矣心傷勞。
佳人遺(《類聚》、《文選》注作贈。
緯略同。
《禦覽》或同。
)我筒(《說文》系傳作{?角}。
)中布。
(《說文》系傳作绮。
)何以贈(《類聚》作報。
《文選》注、《禦覽》同。
)之流黃素。
願因飄風超遠路。
終然莫緻增永(玉台作想。
)慕。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又《類聚》三十五引巢、高、布、素四韻。
《文選》十六别賦注引布、素二韻。
《說文》系傳二作古詩。
引素一韻。
《禦覽》八百十四引布、素二韻。
八百二十引布、素二韻。
高似孫緯略七引巢、高、布、素四韻。
) 我所思兮在朔湄。
欲往從之白雪霏。
登崖永眺(《詩紀》作遠望。
)涕泗頹。
我之懷矣心傷悲。
佳人遺我雲中翮。
何以贈(《詩紀》作報。
)之連城璧。
願因歸鴻超(玉台作起。
)遐隔。
(《詩紀》作翮。
)終然莫緻增永積。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 我所思兮在隴原。
欲往從之隔秦(玉台作泰。
《詩紀》作太。
)山。
登崖遠望涕泗連。
(玉台作連。
)我之懷矣心傷煩。
佳人遺我雙角端。
何以贈之雕玉環。
願因行雲超重巒。
終然莫緻增永歎。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 我所思兮在營州。
欲往從之路阻修。
登崖遠望涕泗流。
我之懷矣心傷憂。
佳(《禦覽》作美。
)人遺(緯略作贈。
)我綠绮琴。
何以贈之雙南金。
願因流波超重深。
終然莫緻增永(六臣本《文選》作詠。
)吟。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又《禦覽》四百七十八引金、琴二韻。
高似孫緯略引州、修、琴、金四韻。
) 【述懷詩】 跋涉山川。
千裡告辭。
楊了哭歧。
墨氏感絲。
雲乖雨絕。
(《文選》注作散。
)心乎怆而。
(○《初學記》十八。
《詩紀》二十九。
又《文選》二十六和謝靈運詩注引而一韻。
) 【詩】 靈象運天機。
日月如激電。
秋風兼夜戒。
微霜凄舊院。
嘉木殒蘭圃。
芳草悴之菀。
嘤嘤南翔雁。
翩翩辭歸燕。
玉肌随爪素。
噓氣應口見。
斂襟思輕衣。
出入忘華扇。
睹物識時移。
顧已知節變。
(○《禦覽》二十五。
) 【詩】 白日随天回。
??(《類聚》作暾暾。
)圓(《文選》注作員。
)如規。
踴躍湯谷中。
上登扶桑枝。
(○《類聚》一。
《詩紀》二十九。
) 【詩】 十日出湯谷。
弭節馳萬裡。
經天曜四海。
倏忽潛?汜。
(○《類聚》一。
) 【詩】 氣力漸衰損。
鬓發終以皓。
昔為春月華。
今為秋日草。
(○《類聚》十八。
《詩紀》二十九。
) 【送鐘參軍詩】 善見理不拔。
闡道播徽容。
(○《文選》三十數詩注。
) 【贈棘子琰詩】 ?車運在輪。
飛骨須六翮。
(○《文選》三十八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注。
) 【泛湖詩】 春菰芽露碧。
水荇葉連青。
(○草堂詩箋三十六過南詩注。
) 【登台詩】 遠望涕泗流。
(○草堂詩箋三十六登嶽詩注。
) ☆張協〈協。
字景陽。
載弟。
辟公府掾。
轉秘書郎。
補華陰令。
曆征北從事中郎。
入為中書侍郎。
轉河間内史。
以亂屏居草澤。
屬詠自娛。
永嘉初。
征為黃門侍郎。
不就。
有集四卷。
〉【詠史】 昔在西京時。
朝(略出金ぷ作國。
)野多歡娛。
藹藹(略出金ぷ作蕩蕩。
)東都門。
群公祖二疏。
朱軒曜金城。
供帳臨長衢。
達人(略出金ぷ佳作仁。
回望暢八隅。
西瞻岷山領。
嵯峨似荊巫。
蹲鸱蔽地生。
原隰殖嘉蔬。
雖遇堯湯世。
民食恒有馀。
郁郁小(《詩紀》作少。
)城中。
岌岌百族居。
街術紛绮錯。
高甍夾長衢。
借問楊子宅。
(《類聚》、茶經作舍。
)想見長卿廬。
程卓累千金。
驕侈拟五侯。
門有連騎客。
翠帶腰吳鈎。
鼎食随時進。
百和妙且殊。
披林采秋橘。
臨江釣春魚。
黑子過龍醢。
果馔逾蟹?胥。
芳茶冠六清。
(茶經作情。
)溢味播九區。
人生苟安樂。
茲土聊可娛。
(○《類聚》二十八引樓、虛、隅、巫、蔬、馀、居、衢、廬九韻。
陸羽茶經下引廬、都、?區、殊、?胥、區、娛八韻。
《詩紀》二十九。
) 【贈虞顯度詩】 疇昔協蘭芳。
缱绻在華年。
嘉好結平素。
分著寮友前。
謂得終遐日。
綢缪永周旋。
吾子遭不造。
遘闵丁憂艱。
俾我失良朋。
誰與吐話言。
一日為三秋。
歲況乃三年。
離居一何闊。
結思如回川。
(○《類聚》三十一。
廣《文選》十署張協詩。
《詩紀》二十九。
) 【招隐詩】 出處雖殊途。
居然有輕易。
山林有悔恪。
人間實多累。
?雛翔穹(廣《文選》、《詩紀》作窮。
)冥。
蒲且不能視。
鹳鹭遵臯渚。
數為?所系。
隐顯雖在心。
彼我共一地。
不見巫山火。
芝艾豈相離。
去來捐時俗。
超然辭世僞。
得意在丘中。
安事愚與智。
(○《類聚》三十六。
廣《文選》九。
《詩紀》二十九。
) 【七哀詩二首】 北芒(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邙。
《詩紀》同。
《初學記》、《禦覽》作邙。
)何壘壘。
(《禦覽》作累累。
)高陵有四五。
借問誰家(《初學記》作人。
)墳。
(《禦覽》作冢。
)皆雲漢世(《初學記》作代。
)主。
恭遙相望。
原陵郁?無々。
季世(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頁。
《詩紀》同。
《初學記》作頁。
)喪亂起。
賊(草堂詩箋作群。
)盜(《初學記》作盜賊。
)如豺虎。
毀壤過一А。
便房啟幽戶。
珠柙(《初學記》作匣。
《詩紀》雲。
一作匣。
)離玉體。
珍寶見剽虜。
園寝化為墟。
周墉無遺堵。
蒙茏荊棘生。
蹊迳登童豎。
狐兔窟其中。
蕪穢不複掃。
頹隴并墾發。
萌隸營農圃。
昔為萬乘君。
今為丘中(《文選》作山。
)土。
感彼雍門言。
凄怆哀今(《文選》作往。
六臣本注雲。
五臣作今。
文章正宗作往。
)古。
(○《文選》二十三。
文章正宗二十九。
《詩紀》二十九。
又《初學記》十四引五、主、?無、虎、戶、虜六韻。
《禦覽》五百六十引五、主二韻。
草堂詩箋三十二傷秋詩注引一句。
) 秋風吐商氣。
蕭瑟掃前林。
陽鳥(《類聚》作鳥。
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臣作烏。
《詩紀》同。
)收和響。
寒蟬無馀音。
白露中(六臣本《文選》注雲。
五牙作朝。
《詩紀》同。
)夜結。
木落柯條森。
先光馳北陸。
浮景忽(《類聚》作想。
)西沈。
顧望無所見。
唯睹松柏陰。
肅肅高桐枝。
翩翩栖孤(《類聚》作孤栖。
)禽。
仰聽離鴻鳴。
俯聞蜻ㄇ吟。
哀人易感傷。
觸物增悲心。
丘隴日已遠。
纏綿彌思深。
憂來令發白。
誰雲愁可任。
徘徊向長風。
淚下沾衣襟。
(○《文選》二十三。
《類聚》三十四。
《詩紀》二十九。
) 【霖雨詩】(《詩紀》雲。
《初學記》作張協。
今從藝文作張載。
) 霏雨馀旬朔。
?昧日夜墜。
何以解愁懷。
置酒招親類。
啾啾絲竹作。
伶人奏奇秘。
悲歌結(《初學記》作潔。
)流風。
逸(《初學記》作實。
)響回秋氣。
(○《類聚》二引墜、類、氣三韻。
《初學記》十五引秘、氣二韻。
《詩紀》二十九。
) 【拟四愁詩四首】 我所思兮在南巢。
欲往從之巫山高。
登崖遠望涕泗交。
我之懷矣心傷勞。
佳人遺(《類聚》、《文選》注作贈。
緯略同。
《禦覽》或同。
)我筒(《說文》系傳作{?角}。
)中布。
(《說文》系傳作绮。
)何以贈(《類聚》作報。
《文選》注、《禦覽》同。
)之流黃素。
願因飄風超遠路。
終然莫緻增永(玉台作想。
)慕。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又《類聚》三十五引巢、高、布、素四韻。
《文選》十六别賦注引布、素二韻。
《說文》系傳二作古詩。
引素一韻。
《禦覽》八百十四引布、素二韻。
八百二十引布、素二韻。
高似孫緯略七引巢、高、布、素四韻。
) 我所思兮在朔湄。
欲往從之白雪霏。
登崖永眺(《詩紀》作遠望。
)涕泗頹。
我之懷矣心傷悲。
佳人遺我雲中翮。
何以贈(《詩紀》作報。
)之連城璧。
願因歸鴻超(玉台作起。
)遐隔。
(《詩紀》作翮。
)終然莫緻增永積。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 我所思兮在隴原。
欲往從之隔秦(玉台作泰。
《詩紀》作太。
)山。
登崖遠望涕泗連。
(玉台作連。
)我之懷矣心傷煩。
佳人遺我雙角端。
何以贈之雕玉環。
願因行雲超重巒。
終然莫緻增永歎。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 我所思兮在營州。
欲往從之路阻修。
登崖遠望涕泗流。
我之懷矣心傷憂。
佳(《禦覽》作美。
)人遺(緯略作贈。
)我綠绮琴。
何以贈之雙南金。
願因流波超重深。
終然莫緻增永(六臣本《文選》作詠。
)吟。
(○《文選》三十。
玉台新詠九。
《詩紀》二十九。
又《禦覽》四百七十八引金、琴二韻。
高似孫緯略引州、修、琴、金四韻。
) 【述懷詩】 跋涉山川。
千裡告辭。
楊了哭歧。
墨氏感絲。
雲乖雨絕。
(《文選》注作散。
)心乎怆而。
(○《初學記》十八。
《詩紀》二十九。
又《文選》二十六和謝靈運詩注引而一韻。
) 【詩】 靈象運天機。
日月如激電。
秋風兼夜戒。
微霜凄舊院。
嘉木殒蘭圃。
芳草悴之菀。
嘤嘤南翔雁。
翩翩辭歸燕。
玉肌随爪素。
噓氣應口見。
斂襟思輕衣。
出入忘華扇。
睹物識時移。
顧已知節變。
(○《禦覽》二十五。
) 【詩】 白日随天回。
??(《類聚》作暾暾。
)圓(《文選》注作員。
)如規。
踴躍湯谷中。
上登扶桑枝。
(○《類聚》一。
《詩紀》二十九。
) 【詩】 十日出湯谷。
弭節馳萬裡。
經天曜四海。
倏忽潛?汜。
(○《類聚》一。
) 【詩】 氣力漸衰損。
鬓發終以皓。
昔為春月華。
今為秋日草。
(○《類聚》十八。
《詩紀》二十九。
) 【送鐘參軍詩】 善見理不拔。
闡道播徽容。
(○《文選》三十數詩注。
) 【贈棘子琰詩】 ?車運在輪。
飛骨須六翮。
(○《文選》三十八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注。
) 【泛湖詩】 春菰芽露碧。
水荇葉連青。
(○草堂詩箋三十六過南詩注。
) 【登台詩】 遠望涕泗流。
(○草堂詩箋三十六登嶽詩注。
) ☆張協〈協。
字景陽。
載弟。
辟公府掾。
轉秘書郎。
補華陰令。
曆征北從事中郎。
入為中書侍郎。
轉河間内史。
以亂屏居草澤。
屬詠自娛。
永嘉初。
征為黃門侍郎。
不就。
有集四卷。
〉【詠史】 昔在西京時。
朝(略出金ぷ作國。
)野多歡娛。
藹藹(略出金ぷ作蕩蕩。
)東都門。
群公祖二疏。
朱軒曜金城。
供帳臨長衢。
達人(略出金ぷ佳作仁。